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低度近视LASIK手术中瓣蒂的宽度大小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曹全刚;廖荣丰

    目的 比较中低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的角膜瓣瓣蒂宽度大小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低度近视患者40例80只眼,行LASIK手术,在同一患者两只眼睛随机做成两种宽度不同的瓣蒂,分为宽瓣蒂组、窄瓣蒂组,使用Wavelight的Allegretto波前像差仪观察术后1、3、6个月时,C7(慧差)、C12(球差)、RMSH(总高阶像差均方根)3个变量.结果 术前两组C7、C12、RMSH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C7、RMS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宽瓣蒂组的均值小于宽瓣蒂组,C12的差异在术后3个时间点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手术中角膜瓣瓣蒂宽度的大小对术后高阶像差有影响,术后宽瓣蒂的高阶像差比窄瓣蒂的高阶像差小,其中主要是对C7的影响,对C12影响不大.

  • 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相差变化的比较

    作者:黄德晗;司方圆;刘才远

    目的 比较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机械刀辅助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行角膜屈光手术病人11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S-LASIK的54例病人(54只眼)和行SBK术的58例病人(58只眼),其中每例病人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只眼.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利用眼前节全景仪(Pentacam HR)测量病人角膜前表面的高阶像差(主要包括总的高阶像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及球差),高阶像差的描述采用Zernike多项式表示.结果 FS-LASIK组和SBK组术前病人在年龄、等效球镜度数(SE)、角膜前表面各高阶像差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术后3个月的角膜前表面总的高阶像差和球差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水平及垂直彗差较术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58和0.325).SBK组术后3个月角膜前表面总的高阶像差、球差(P<0.001)及垂直彗差(P=0.001)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彗差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FS-LASIK组和SBK组在术后3个月时的总的高阶像差、水平慧差及球差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87、0.373和0.063),然而两组之间的垂直彗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LASIK:(-0.03±0.48)μm,SBK:(-0.21±0.42)μm;P=0.030].结论 FS-LASIK术组与SBK术组在角膜前表面的总高阶像差、水平慧差和球差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FS-LASIK术后3个月的角膜前表面垂直彗差显著低于SBK组,可能表明在对称性、偏中心、倾斜等方面,飞秒激光制瓣优于机械板层角膜刀制瓣.

  • LASIK 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64例疗效观察

    作者:邓丽英;李韵倩;王剑锋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日本尼德克EC—5000 CXII准分子激光系统对64例109只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进行LASIK手术治疗,随访12~2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散光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24个月,裸眼视力大于等于术前佳矫正视力105眼(96%),屈光度在-0.25D~+1.50D,散光残留在-1.50D以内。结论 LASIK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效果好,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 LASIK术中应用地塞米松瓣下冲洗预防弥漫性板层角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方燕;费安裕;林成平;崔钢峰

    目的 探讨LASIK术中应用地塞米松瓣下冲洗对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er keratitis,DLK)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接受LASIK的近视患者104例(208眼)按眼别分试验组(104眼)和对照组(104眼).在LASIK术中试验组局部用0.001%地塞米松进行角膜瓣层间冲洗;对照组用平衡盐液进行冲洗,观察1个月.结果 试验组DLK的发病率为3.84%(4眼),全部为Ⅰ期;对照组为15.38%(16眼),其中Ⅰ期占81.2%(13眼),Ⅱ期占18.8%(3眼),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佳矫正视力均未见下降.结论 LASIK术中应用0.001%地塞米松进行角膜瓣层间冲洗,能够明显降低DLK的发病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

  • Q值引导的SBK与薄瓣LASIK治疗近视及散光的疗效比较

    作者:郑两定;陈军;林晓冬;周跃明;林可劼;林文

    目的 探讨前弹力层下切削(SBK)与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及散光的安全性、预测性和有效性. 方法 收集接受SBK手术46例(91眼)为SBK组,球镜(-5.16 ± 1.37)D(-1.5~ -9 D),柱镜(-0.72 ± 0.45)D(0~ -2.5 D);接受薄瓣LASIK手术46例(92眼)为薄瓣LASIK组,球镜(-5.60 ± 1.59)D (-1.5~ -10 D),柱镜(-1.38 ± 0.68)D(0~ -4.5 D).采用OU P-ONE角膜板层刀和M2110刀头,比较2组角膜瓣厚度、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 结果 2组患者左眼角膜瓣厚度均明显小于右眼;薄瓣组患者的左、右眼和双眼角膜瓣厚度均明显大于SBK组(P<0.01),且变异较大.SBK组、薄瓣组术后3月内裸眼视力均明显优于术前裸眼视力,2组术后不同时期祼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SBK组、薄瓣组术后干眼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1.7% 及23.9%. 结论 SBK及薄瓣LASIK矫正近视及散光安全有效,Q值引导下依据患者角膜形态、厚度及散光方向个性化选择术式可以提高手术的预测性.

  • LASIK引起干眼症状的临床干预

    作者:辛奕菁;吴丽芬

    临床上已证实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以下称LASIK)可导致和加重干眼症状,约65%的患者在术后3~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地出现干眼症状[1].2002年1-12月,笔者对LASIK引起的干眼现锡进行了临床干预,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分区切削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

    作者:蒋国安;曾晓峰;喻丽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t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分区切削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4例62只眼超高度近视患者施行LASIK分区切削治疗.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11.80±1.62)D.术后1、3、6和12个月随访,比较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裸眼视力(UCVA)、屈光状态及视觉质量等情况.结果 术后1、3、6和12个月BCVA平均分别为0.89±0.16、0.82±0.26、0.80±0.23、0.78±0.20.术后1、3、6和12个月UCVA平均分别为0.85±0.17、0.80±0.16、0.79±0.26、0.75±0.28.术后3、6和12个月激光回退发生率分别为25.8%、35.5%和38.7%.结论 LASIK分区切削治疗超高度近视,虽可节省角膜组织,增加矫正范围,但术后屈光回退,视觉质量的下降,均对手术疗效有一定的影响.

  • LASIK手术负压吸引对视网膜和视神经影响的研究

    作者:邹媛;周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aratomileusis,LASIK)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治疗近视眼的角膜屈光手术,以其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反应较轻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是矫正近视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 [1,2] .LASIK术中,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角膜瓣,需要对眼球进行65 mmHg (1 mmHg= 0.133 kPa)的负压的吸引[3].

  • PRK、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术后一年的对比分析

    作者:钱筱英;石浔;熊公平;廖晓捷;周金娣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术后一年裸眼视力比较.方法对PRK 50例(98眼),LASIK 50例(97例)眼,屈光度-0.75D~-6.00D.散光度0.00~-4.00DC,术前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的患者随访观察.结果 LASIK优于PRK,LASIK在术后一年随访中裸眼视力均数值高于PRK,术后4天、1周、1月、3月两组裸眼视力有显著差异,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ASIK优于PRK.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理论参数计算与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曾祥云;文道源;彭文轩;郭慧;刘觅;胡萍;卢琴

    目的:以Gullstrand(1号)精密模型眼视光参数为设计基础,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理论参数的精确计算,并以此筛查、分析、探讨LASIK治疗超高度(等效球镜度数>-10.00 D)近视的中远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Gullstrand(1号)精密模型眼的生理光学参数为基础,推导出LASIK手术理论参数,并以之为超高度近视LASIK术前筛查指标,结合我院德国SCHWIND ESIRIS准分子激光屈光不正矫治系统治疗超高度近视的实际手术矫正值,对48例(83只眼)超高度近视行LASIK矫正,患者术前屈光度数-10.00~-21.50 D,平均(-12.48±3.12)D(等效球镜),其中-15.00 D以上9只眼.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ORK分析系统、眼压、A超、角膜测厚、电脑验光、散瞳检影、主观验光等检查.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结果:LASIK单光学区切削矫正屈光不正度(R)、切削半径(r)、切削厚度(T)、切削光学区弦长(L)的理论参数及数理关系是:r=0.346/(R+44.928)=L2/[8(C-T)]+[(C-T)/2];LASIK术后12个月时裸眼视力≥0.5者72只眼(86.75%),佳矫正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佳矫正视力者69只眼(83.13%),未见术后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佳矫正视力低于2行以上的眼;屈光度数稳定在±1.00 D以下者59只眼(71.08%),角膜上皮瓣微皱褶1只眼,诉暗视力下降、眩光3例(6只眼).结论: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有效安全.对于屈光度数太高而角膜厚度偏薄者行LASIK应慎重,可考虑应用Epi-LASIK、眼内屈光手术或联合手术矫治.

  • 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临床观察

    作者:陈一兵;王炜;麦彩琰;王静;甘惠霞

    目的:观察中药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125只眼)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后干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局部点0.1%爱丽(透明质酸钠),4次/天,治疗组加用中药加味沙参麦冬汤,记录治疗前、后自觉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试验、泪液分泌试验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组大部分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后干眼有较好疗效.

  • 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丽君;朱霈;陈红伟

    目的:评价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用于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鹰视ALLEGRTTO WAVEFRONT 准分子激光扫描仪及法国MORIA CB角膜切削刀为202例、396眼行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度为-0.75D~ -14.50D.随访术后超过3个月的患者.观察分析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在0.5、0.8、1.0以上者分别为98.9%(392眼)、90.4%(358眼)、75%(297眼).术后第1、3月裸眼视力>1.0的分别为88.1%(349眼)、91.9%(364眼).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行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较好,大大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 514例不适于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原因分析

    作者:庄康;李镜海

    目的:分析不适于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的具体原因.方法:为3 669例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检查,分析514例未施行手术的原因.结果:514例中角膜厚度偏薄142例,占27.6%;角膜前屈和(或)后屈偏大110例,占21.4%;矫正视力未达正常106例,占20.6%;眼压偏高63例,占12.3%;眼底病变40例,占7.8%;急慢性结角膜炎症25例,占4.9%;摘掉隐形眼镜不足2周18例,占3.5%;年龄偏小、对手术安全性有顾虑等10例,占1.9%.结论:LASIK手术有明显的选择性和适应证.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新;牟国营;陶祥臣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6.00D以下远视的疗效.方法: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21例、38眼,平均随访24个月,观察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远视力较术前佳矫正视力有所下降,2~3周后逐渐提高,3个月时稳定;术后第1天裸眼近视力明显改善且一直保持稳定;术后3个月时,27眼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占71.05%,平均屈光度为+1.67±0.83D.结论:准分子激光治疗+6.00D以下远视安全有效,但手术方案的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医源性散光探讨

    作者:牟国营;陶祥臣;李新;崔长霞;王振;国纪林

    目的:为准确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散光,首次提出医源性散光的概念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预防治疗医源性散光的方法.方法:对724例、1411眼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统计术后医源性散光发生率,分析屈光度对医源性散光的影响.结果:医源性不规则散光12眼(0.85%),医源性规则散光875眼(62.01%),大于0.5D者379眼(26.86%),症状明显94眼(6.45%),表明屈光度对医源性散光影响明显.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医源性散光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作者:牟国营;李新;陶祥臣;王振;国纪林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37例、72眼,屈光度为-12D~-22.5D,平均为-16.37±3.12D,散光为-1.25~-4.25D,平均为-1.92±0.87D.结果: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时35例、70眼(97.22%)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其中24眼(33.33%)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2行或2行以上,2例、2 眼视力较术前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术后6个月屈光度(1眼欠矫-1.50D)为-0.37±0.42D ,散光为-0.43±0.46D.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 虹膜识别引导的个体化LASIK与传统LASIK治疗近视散光眼术后波前像差的对比研究

    作者:季鹏;毕宏生;王兴荣;马晓华;李海燕;王宝晶;王桂敏;范华

    目的 评价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术后波前像差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时接受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的患者97人采用随机表分为两组,Zyoptix组49人(98眼)采用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Planoscan组48 A.(96眼)采用传统LASIK治疗,采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屈光度和波前像差数据,比较两种手术对术后眼波前像差的影响.结果 术前两组的球镜度、柱镜度、瞳孔直径6ranl区的总体波前像差均方根值(RMS)、高阶像差RMS、三阶彗差三叶草像差和四阶球差R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观察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间比较柱镜度,瞳孔直径6 mm的总体波前像差、总体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和四阶球差的RM S.Zyopfix组均小于Planosc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镜度、瞳孔直径6 mm去四阶球差总体高阶像差和三阶彗差RM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术后降低波前像差效果要优于传统LASIK手术.

  • LASIK术中实时测量角膜厚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京;赵华;徐深;沈文静;许鹏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中A超测量角膜辩下基质床厚度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对89例(177眼)常规LASIK术中制作角膜瓣后A超测量辩下基质床厚度,计划预留角膜剩余基质床犀300UM,推算出激光可切削量,依此为依据调整激光光区切削范围,使实际角膜切削量小于可切削量来实时指导手术.结果 角膜瓣厚平均为(115.01±18.03)w,平均切削角膜厚度(77.62±22.65)um,平均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321.28±13.28)um.术后第1天、1周、1个月、3个月平均视力分别为1.02±0.23、1.0±O.22、1.04±0.20、1.18±0.24;117眼高于术前BSCVA一行以上,5眼下降一行以上,术后三个月残存屈光度为+0.75D--1.25D,平均(-0.06±0.37)D.选择6.5 mm和8.0mm切削光区的有111眼(62.71%),选择6.0mm和8.0mm的有59眼(33.5%),选择6.0mm的有4眼(2.26%o分区切削3眼(1.69%).结论 LASIK术中实时监测角膜瓣下基质床厚度,推算出可供激光切削角膜量,避免了制作角膜瓣的误差引起的术后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不足的问题,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大程度上降低术后角膜膨隆的风险.

  •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268例

    作者:胡明;王振;曹丽君;陶祥臣

    目的 观察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thelial laser in situ keratomoleusis,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并对此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 268例(518眼)患者行EPI-LASIK时采用平推式微型角膜刀(Morria),以鼻侧为基蒂作角膜上皮瓣,激光切削,复位角膜上皮瓣,配戴角膜接触镜3~5 d.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裸眼视力、屈光度及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等情况.结果 术中角膜上皮瓣均制作完好,术后第5天摘取角膜接触镜时,486眼上皮愈合完好,30眼小片状角膜水肿,按时取镜,无不良反应,2眼大片角膜水肿,延时2 d摘镜,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无1例下降,58眼佳矫正视力提高1或2行.术后3个月,54眼角膜Haze 0.5级,16眼Haze 1级,其余均角膜透明,随访6个月的384眼,角膜Haze 0.5级22眼,1级8眼.结论 EPI-LASIK手术具有安全、稳定、可预测性好、Haze轻等优点.

  •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高眼压引发角膜瓣下层间积液1例

    作者:雷玉琳;侯杰;郑秀云

    1 病例资料患者男,22岁.因右眼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手术(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视物模糊2d于2011年11月23日来我院就诊.3个月前患者因双眼近视于我院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手术.术前资料显示右眼屈光度-8.00 D,左眼-7.50D,矫正均1.0.A超角膜厚度右眼538 μm,左眼541 μm.眼压右眼16 mmHg,左眼16.3 mmHg.

518 条记录 21/26 页 « 12...18192021222324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