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听骨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仕明;宇雅苹;韩东一

    目的 评价人工听骨在鼓室成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施行的中耳炎手术中,接受人工听骨部分赝复物--多孔聚乙烯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es,PORP,美国美敦力公司)植入进行听骨链重建的患者42例进行随访.对随访半年以上、资料完整的38例(38耳)进行回顾性总结,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疗效分析.计算语言频率(0.5,1,2kHz)气导平均听力及气骨导差,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和PORP植入方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38耳鼓膜修补后1个月复查均愈合良好,但术后3个月时发现2例听骨脱出(均为术中人工听骨表面未置软骨片者).38耳术前气导听力33.75~68.5 dBHL,平均为(56.82±13.64)dB;骨导听力0~47.5 dB,平均为(20.217±12.099)dB;术后气导听力平均为(34.23±15.04)dB,与术前相比t=3.682,P<0.01.术前气骨导差(ABG)16.25~62.5 dB,平均(36.625±12.189)dB,其中2l~30 dB的9耳,>30 dB的24耳.术后ABG平均为(21.064±12.243)dB,与术前相比较,t=5.552,P<0.01.其中术后ABG差≤20 dB的19耳,20~30 dB的9耳,>30dB的8耳.术后ABG≤20 dB者及ABG较术前缩小15dB者(术后听力提高有效)共28耳,总有效率为76.3%.结论 PORP是一种可在听骨链重建中推广的人工听骨材料.术后取得良好的听力效果,但应注意避免术后听骨脱出.

  •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外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术

    作者:邹艺辉;杨仕明;戴朴;韩维举;韩东一

    目的:探索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情况,为此类患者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12月我们进行外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患者中有术前术后听力的41例(41耳)的情况。结果手术采用听骨链松解41.5%(17/41),Porp植入46.3%(19/41),Torp植入7.3%(3/41),内耳开窗4.9%(2/41)。术前术后0.5k、1k、2k、4k平均气导听阈值分别为(58 dB/53dB),(64 dB/52dB),(73 dB/73dB),(62 dB/46dB).结论听骨链松解与Torp植入术后听力改善不明显,Porp植入和内耳开窗术后听力有明显改善,但未能达到正常听阈水平。

  • 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不同频率效果分析

    作者:陶朵朵;陈兵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利用纯音测听对患者手术前后0.25 kHz、0.5 kHz、1 kHz、2kHz、3 kHz、4kHz、6 kHz频率处的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探讨各频率重建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气导听阈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 kHz以下频率明显优于2 kHz以上频率;术后气骨导差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且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明显优于2kHz以上;术后骨导听阈总体平均值除4 kHz,其余各频率均有显著改善,1 kHz重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频率,未做听骨链重建患者平均骨导听阈只有1 kHz频率略有改善;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灶同时可有效重建慢性中耳炎患者听觉能力,低中频显著.

  • 中耳胆脂瘤的起源、诊治和听力重建策略

    作者:杨华

    胆脂瘤(cholesteatoma)其实是个错误的命名.中耳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实际上为角化复层上皮组织,在中耳腔或岩骨的气房中不断生长堆积,伴或不伴胆固醇结晶,未经感染者常色如珍珠,故日文文献又称之为"珍珠肿".简言之,胆脂瘤属"皮肤生长于错误的部位"[1],故很多学者建议将其命名为角化病(keratoma).但因习惯及为交流方便,学术界仍一直沿用"胆脂瘤"这一命名.

  • 钛合金人工听小骨与自体组织在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韩闯举;朱磊;王峰;陈虎

    目的 探讨钛合金人工听小骨与自体组织在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解放军第十五中心医院的100例接受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自体骨组织治疗,观察组给予钛合金人工听小骨治疗,听力统计按照0.5,1.0,2.0及4.0 kHz的评价气骨导差值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气导值分别为(44.21±11.30) dB、(42.31±10.78) dB,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分别为(46.77±12.98) dB、(28.65±5.68) dB,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术后气导值较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手术前后气骨导差值分别为(38.77±10.92) dB、(35.09±9.66) dB,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分别为(41.39±13.20) dB、(14.82±3.20) dB,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气导值和气骨导差值较对照组术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 钛合金人工听小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中的疗效显著优于自体骨组织治疗,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才高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手术处置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5月在长沙唯尔耳鼻咽喉专科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患者62例,行瘘管检查与颞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于全麻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听力重建术.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5例病变为水平半规管瘘,5例为上半规管瘘,2例同时存在水平和上半规管病变,全部病例均Ⅰ期修补成功.术后(8.7±2.2)d眩晕消失或改善,术后(42.8±6.0)d干耳,术腔上皮化;53例(85.48%)患者术后听力提高,26例(41.93%)语频气导听力提高>15 dB.术后随访(2.1±0.6)年,未见眩晕复发.结论 开放式乳突根治加听力重建术可能是治疗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比较优化的方案,对于瘘管区域病变的处理应综合考虑,对瘘管大、病变重者应行二期手术.

  • 人工耳蜗

    作者:王鑫;许轶

    在我国,听力残疾居常见的五种残疾之首,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已达2780万,其中7岁以下儿童有80万,12岁以下儿童有100万.国外的研究表明,小儿先天性听力损伤的发病率约为0.1%~3%,其中重度至极重度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约为0.1%.如何帮助重度及极重度耳聋患者进行听力重建和语言康复,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 改良听骨链重建术对慢性中耳炎患儿听力重建的效果评价

    作者:罗慧文

    目的 分析慢性中耳炎患儿听力重建中应用改良听骨链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慢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改良乳突根治术合并改良听骨链重建术的有46例,记为甲组;使用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有36例,记为乙组.对比2组手术前后的听力情况、并发症.结果 术前2组气导听阈、气导骨差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均降低,且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 慢性中耳炎患儿听力重建中应用改良听骨链重建术可改善患儿听力,减少并发症.

  •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病人听力重建与耳廓再造术的护理

    作者:刘和菊;许耀东;翁雪玲;植少娟;沈俊瑛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病人接受听力重建与全耳廓再造术后的护理.[方法]对50例接受听力重建与全耳廓再造术治疗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病人实施行为指导、情绪疏理等心理护理,加强时术耳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的观察.[结果]41例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后1个月语频听力提高15 dB以上者34例,其中听力改善30 dB以上、气骨道间距小于15 dB者16例;9例单纯行耳廓再造病人术后康复效果满意.[结论]全耳再造手术复杂,术后康复除与术者精湛的操作技巧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护理质量、健康指导、病人及家属的良好心态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 显微镜下乳突根治术并 I期骨室成形术与听力重建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学林;谢朝峰;林怀洁;余怀生;黄娥贞;陈影芳;邱素辉;许碧如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search the radical mastoidectomy and primary tympanoplasty to attain radical cure of the mastoid focus as well as rebuilding the sound- conducting structure of the tympanic cavity to improve the audition. Method The autobone and temporal fascia were taken as the transplants after the radical mastoidectomy under microscopy, and then to carry out the operation of Portmann` s tempanoplasty of 2nd and 3rd types of 2nd class.Result Non of the cholesteatoma was relapsed after follow- up for 1~ 4 years.The efficiency rate of tympanoplasty is of 89.47% .The average audition increased was 19 dB HL. Conclussion Radical operation for cholesteatoma should be associated with tympanoplasty if having condition. We recommend that the opening tympanoplasty should be used, and use autobone as a artificial auditory ossicles.

  • 全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同步手术的护理

    作者:曲荣坤

    先天性小耳或无耳畸形多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属耳重度畸形,患者外耳畸形伴听力差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80年代以前国内外对此类患者均采取耳外科与整形外科分而治之的原则,如先行耳科听力重建,则切口瘢痕影响后期耳廓整形,若先行外耳整形则再造耳占据了外耳的解剖位置,致使耳科听力重建手术难以施行[1].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达到听力与耳外形兼顾的目的.我科于1983年9月开始行全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同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项手术具有难度高及风险大,不仅需要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而且需要高标准的护理.严密的观察和精细的护理与手术的成功密切相关,现将本病的护理特点报告如下.

  • 围产期与儿童听力障碍回顾性分析

    作者:虢玉芹;董守梅;周长虹

    小儿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和危害家庭的幸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作为医生和家长都希望聋哑儿听力重建,再造语言.本文做了追踪观察和回顾性调查研究.现将我们汇总调查的聋哑儿情况报告如下.

  • 炭材料在听力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韩鹰鹏;宋成君

    目的:通过对应用了炭材料的听力重建手术68耳的分析,探讨炭质材料在听力重建手术中的相关问题.方法:慢性单纯性中耳炎2例,骨疡型中耳炎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63例,均应用炭材料修复并行Ⅰ期听力重建手术.结果:术后患者随访时间1.5~9年,听力提高30dB以上者17耳,听力提高10~30dB者47耳,听力无提高者4耳(其中因术后感染致人工听骨经新鼓膜排出者2耳).结论:炭质材料应用于耳科在彻底清除病变基础上可行Ⅰ期听力重建术,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赝复材料.

  • 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基础及临床研究论坛召开

    作者:本刊编辑部

    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主办,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等协办,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承办的“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基础及临床研究论坛”于2014年3月14日~17日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第一会议室召开。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听力重建在基层医院的推广

    作者:陈雪生;顾瑛;樊春笋

    2000年3月至2006年1月我科对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例实施开放式鼓室成形术[1](canadl wall-down tympanoplasty,CWD),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功能性再造进展与挑战

    作者:张天宇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头面部常见畸形之一,发生机制和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全耳廓再造和听力重建手术是目前主要的解决手段.耳廓再造技术经历了“大饼耳”“浮雕耳”“自然耳”阶段逐步完善;听觉重建手术在合并有外耳道狭窄的小耳畸形患者,三期联合功能再造手术效果良好.植入式振动助听技术对难以手术重建听觉的患者,听觉康复效果稳定.“美学与功能”耳再造的技术方案与适应证逐渐明确.但任何外科手术技术都有局限性,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功能性再造仍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就耳外科和整形外科医师密切合作,在美学与功能性耳再造方向的技术进展和探索进行分析和展望.

  • 听觉功能生物学修复和重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妍;李华伟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常见的感官障碍疾病,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尽管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在一定程度帮助患者实现听觉功能的部分恢复,但是远未达到重建自然听力的效果.因此通过生物学的方式修复耳蜗感觉上皮的遗传缺陷以及促进毛细胞损伤之后的功能再生是实现听觉重建的理想途径.本文从感音神经性耳聋基因治疗和毛细胞再生两个方面综述了听觉功能生物学重建的研究进展.

  • 鼓室成形术中保留锤骨柄和鼓膜张肌腱对听力重建效果的影响

    作者:朱敬;顾兴华;陈燕;李亚波;卢炳红

    慢性胆脂瘤中耳炎手术的目的在于彻底清除中耳病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听力重建.有研究[1]表明,镫骨情况、鼓膜张肌腱和咽鼓管功能是影响听力重建手术疗效较为重要的因素.本文探讨锤骨柄和鼓膜张肌腱的保留对中耳听觉植入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 耳廓软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中的应用

    作者:朱敬;顾兴华;苏跃;李亚波

    胆脂瘤中耳炎的手术目的在于彻底清除病变和重建传音结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是治疗较严重胆脂瘤中耳炎的主要术式.近年来,听力重建所用的听骨膺复物以钛人工听骨应用广.临床实践中发现,术后重建的鼓膜移植物在与钛人工听骨底板直接接触后,常因缺乏支撑而出现萎缩、塌陷,对听力存在不同程度影响.作者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基础上,将制备好的耳廓软骨薄片垫入人工听骨底板与新鼓膜之间进行有效支撑,保持了新鼓膜的弹性,取得满意的听力学效果.

  • 鼓室成形术中听骨链重建疗效分析

    作者:沈志森;张宇园;赵侃;杨驱云;沈毅;关亚峰

    目的 探讨听骨链重建在鼓室成形术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中耳炎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5例(65耳)中耳炎手术患者,其中25例采用部分人工听骨赝复物(PORP)行听骨链重建,19例采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行重建,21例采用自体颞骨行重建.术后形态学随访采用耳内镜视频检查并作摄片记录.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进行纯音测听,并作3种听骨链重建方式疗效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面瘫及耳鸣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鼓膜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鼓膜形态与正常近似.25例PORP植入者术前ABG平均(39.52±8.22)dB,术后1个月及半年分别为(22.05±7.14)、(27.31±9.97)dB.19例TORP植入者术前ABG平均(41.52±13.41)dB,术后1个月及半年分别为(26±8.83)、(20±9.55)dB.21耳自体颞骨制作听小骨植入者术前ABG平均(38.46±7.61)dB.术后1个月及半年分别为(19.53±7.14)、(16.86±6.72)dB.3种听骨链重建方式术后1个月及半年AB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 鼓室成形术中采用PORP、TORP以及自体颞骨行听骨链重建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听力,疗效较为确切,但何种术式更好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74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