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茎突X线机监视器下摄片与诊断

    作者:王相芝;王刚

    目的:分析茎突过长X线机监视器下.摄片技术对比各种摄照方法应用及技术,在显示茎突特征上的差别.结果:采用X线机监视器下投影,对茎突过长,增粗、扭曲等病变,为优先选择的方法.

  • 咽旁间隙腮腺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付升旗;范锡印;张小路;郭进学;刘恒兴

    目的:为咽旁间隙肿瘤的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成人尸体头颈部10例20侧,模拟手术入路,按层次解剖方法解剖观察、测量其相关结构.结果:咽旁间隙被茎突及茎突诸肌分为咽旁前、后间隙,咽旁前间隙内有腭帆提肌、腭帆张肌等,咽旁后间隙内有颈内动、静脉,第Ⅸ、Ⅹ、Ⅺ、Ⅻ脑神经等.茎突是达咽旁间隙的重要解剖标志,其外侧主要结构是腮腺及穿经腮腺的结构,间隙内容均位于茎突内侧,茎突与颈静脉孔相距2.98±1.42mm.结论:咽旁间隙的应用解剖对咽旁间隙肿瘤的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以咽部症状为主的茎突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作者:洪书平;杨宗豫;朱瑞

    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我院收治以咽部症状为主的茎突综合征患者42例,经手术截短患侧茎突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或缓解.

  • 近舌骨水平无症状巨大茎突2例

    作者:王晓蕾;何昕;董雨桐;佟丹

    病例1:患者女,66岁,因头颈部外伤接受颌面部CT检查,平素头颈部无疼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无活动受限.CT平扫+VR重建(图1):茎突长度,左/右66.3 mm/73.0 mm;前倾角,左/右31.0°/31.1°;内倾角,左/右27.5°/26.0°;双侧茎突末端止于舌骨体上缘,距舌骨体3.0 mm;双侧茎突末端与颈内动脉距离,左/右4.7 mm/2.0 mm.

    关键词: 茎突 无症状 舌骨
  • 口腔曲面体层摄影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少英;罗剑云;姚智勇;谢庆平

    目的通过改良茎突投照方法,探讨茎突综合征在曲面体层摄影全景片的表现.方法收集有相关临床症状者68例经采用曲面体层摄影X线机投照.结果除2例茎突未发育外,一次投照成功率100%.茎突双侧长度≥3 cm(31/68);茎突单侧长度≥3 cm(22/68);茎突向前夹角异常(47/68).茎突发育完整型(44/68);分节型(17/68);发育不良型(5/68);未发育型(2/68).结论口腔曲面体层摄影技术能够在同一张片显示双侧茎突,充分暴露视野,茎突无重叠,病人容易配合,投照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方便,满足X线对诊断茎突综合征的要求.

  • 茎突CT扫描技术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健;侯玉亭;张小玲;贾艳萍;孙华;吴晓红;张鑫

    目的探讨茎突CT扫描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茎突过长或方位异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方法 50例临床疑有茎突过长的病人均采用岛津7800TX CT扫描机和SGI O2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50例患者采用了颈顶颏位,扫描标准的头颅侧位像,扫描范围从外耳孔前缘向后扫描大约8层,扫描线向面侧倾斜与上颌支平行,扫描参数选用120 kV,250 mA,时间1 s,螺距为1,层厚2 mm,间距为1.5 mm,窗宽为1500 Hu,窗心为300 Hu,视野为18 cm,扫描后的图像经过SGI O2工作站中的Medisurf 3D软件进行容积显示法,可清晰地显示出茎突的长度、粗细、行径和方位情况.结论 CT扫描是检查茎突过长或方位异常较为理想的方法.

  • 64层螺旋CT对成人茎突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作者:宫希军;刘斌;余永强;王万勤

    目的 探讨用64层螺旋CT测量成人茎突的长度和角度的正常值.方法 对138例正常成人头颈部行64层螺旋CT扫描,用3D-VR、MPR及MIP法重建出茎突图像并测量其长度及偏斜角,利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上可准确测量茎突的长度及偏斜角.茎突平均长度为(25.94±5.23) mm,内斜角平均为(22.18±4.54)°,前斜角为(22.92±4.93)°;长度及前斜角度在年龄与性别组间均无明显差异;茎突内斜角与年龄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β=-0.088);内斜角性别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茎突长度变异较大,诊断茎突综合征需密切结合临床.长度大于34.5 mm,内斜角及前斜角分别大于29.6°和31.0°,或小于13.2°,可认为是长度和方位角异常.

  • 螺旋CT茎突扫描与重建方法的探讨

    作者:林盛才;黄仲奎;龙莉玲;李晓阳;林创武

    文献报道CT冠扫直接进行茎突测量[1,2],因茎突细小,个体差异大,实际操作难度大.随着螺旋CT的发展和三维软件技术的提高,茎突三维CT在临床上逐渐应用.本文分析总结了1999-08~2000-02对10例茎突检查者采用不同扫描与重建方法的资料.

  • 带桡动脉茎突返支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作者:李红;徐萍;方冰;刘超群;王奇;韩东

    自1995~2002年对15例腕舟骨骨不连采用带桡动脉返支骨膜瓣移植治疗,以改善腕舟骨血运、促进骨折愈合,疗效满意.

  • 下颌外旋切除咽部巨大神经鞘膜瘤1例

    作者:孟黎平;宋昌湘

    患者女,28岁。以“发现左侧咽部无痛性肿块2年,进食梗阻感4月伴说话食管音”为主诉于1998年9月21日入院。1997年曾在外院行双扁桃体摘除术。检查:左软鄂及咽侧壁隆起,咽腔缩小1/2,左颌下角后方肿大,触之与咽腔肿块相连,质软、无压痛。CT扫描提示:左咽旁间隙巨大软组织肿块(5.2cm×5.9cm×6.0cm)上达颅底,下达舌骨水平,左颞骨、茎突向外推移。诊断:左侧咽旁间隙新生物。9月24日在全麻下行“下颌外旋咽部新生物摘除术”。自乳突尖斜向前下至舌骨水平,继水平向前,而后向前上至颏下中点作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组织,颈阔肌,暴露下颌腺,二腹肌前后腱,在平舌骨水平分离胸锁乳突后向外牵拉,显露颈动脉鞘,找出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向上分离颈内、外动脉至二腹肌深处,于舌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之间结扎颈外动脉。自下唇中线作皮肤切口达颏下与颈部切口相交,切开龈、唇侧粘膜,向两侧分别翻起颏部骨膜约2cm,于两内切齿间用线锯切开下颌骨,分离颌下腺,剪断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肌韧带及部分颏下肌,于口内将舌拉向对侧,自双颌下腺管口间向后切开同侧口底粘膜至舌腭弓。因颌下腺影响视野予摘除,游离下颌骨向外牵拉,清楚暴露肿瘤。于左侧咽部隆起处纵形切开粘膜肌层,沿肿瘤包膜钝性分离,探查肿瘤底位于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叉上,顶位于颅底,后达颈锥前,内近咽腔中部,外达茎突,游离颈内动脉向内牵拉,当游离肿瘤包膜分离至外上后方时,出现心跳急骤下降,血压下降为“0”,停止手术后1分钟心跳血压恢复正常。于是打开包膜,将包膜内肿瘤分次取出,上后方活动性出血处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包膜缝扎,如此操作心跳血压无异常变化。缝合咽部、口底粘膜,于下颌骨离断处钻孔,对位钢丝结扎,逐层缝合咽部切口,置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术后病理学诊断为:神经鞘瘤。术后发生声嘶,饮水呛咳,伤口感染,1个月后完全恢复。随访1年未见复发。

  • 经耳后切口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

    作者:黄晓明;蔡谦;江晓昱;梁发雅;韩萍;李瑞辰;王晓琳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对60例患者行经耳后切口的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其中单侧截短7例,双侧截短53例.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行茎突截短,切口长度约2.0~2.5 em,单侧截短手术时间为(21.3±4.8)min(x-±s,下同),双侧截短手术时间(48.5±11.4)min.60例患者中54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3例症状减轻,3例症状无明显缓解.随访3 ~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症状无复发.3侧术后出现耳周麻木感,3个月后消失;另有1侧出现暂时性周围性面瘫,3个月后恢复.结论 经耳后切口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相对安全、微创,术后美观效果较好.

  • 茎突截断装置的临床初步应用

    作者:王志斌;靳敏;崔永华;高起学;刘立思;刘秋润

    迄今尚无既可顺利切断茎突,又可确保茎突断骨不致滑脱的手术器械,我们研制一种专门切除茎突的工具--茎突截断装置(国家专利号:ZL 01239746.6 ),报道如下.

  • 外科治疗茎突异常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庆泉;宋西成;王强;张天振;张华;孙岩

    目的 探讨茎突异常与咽部异常感觉的关系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104例茎突异常的患者进行了茎突截短手术,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引起咽部异物感、咽痛等感觉的茎突异常,经手术治疗后74例(71.2%)的患者症状消失,13例(12.5%)的患者症状减轻,无效的患者17例(16.3%),有效率为83.7%(87/104).X线检查显示茎突舌骨韧带骨化的5例症状消失,而茎突骨不连的8例中6例症状消失,2例无效.颈外进路手术时1例钳夹止血时误钳面神经,造成面神经麻痹,经过4个月保守治疗痊愈;1例发生手术时出血,止血不成功而行颈外动脉结扎术.口内进路手术的患者,1例手术后5 h发生创面出血,重新行创面缝扎止血.结论 茎突异常并不全部引起咽部异常感觉,对于茎突异常和咽部异常感觉的患者应该仔细检查,综合分析.如需手术治疗应提倡口内进路,注意防止并发症.

  •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庆泉;迟作强

    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是因为茎突的长度过长、方位异常、形态异常等因素,致使其与临近的肌肉、血管、神经、黏膜相抵触,而产生的咽部异物感、咽部疼痛感、反射性耳痛、舌咽神经痛、头颈部疼痛和涎腺分泌增多等症状的总称.

  • 颌面专用CT茎突检查技术的确立

    作者:石校伟;王照五;李岩峰

    目的:观察茎突的形态、长度及其比邻关系.探讨颌面专用CT(QR-DVT 9000NEWTOM)茎突检查技术在常规X线检查中的优势.方法:对茎突疾病患者进行颌面专用CT扫描,对感兴趣区重建成像.结果:颌面专用CT是不需要特殊的体位,对被检查部位的扫描一次完成,对感兴趣区重建轴位影像进行矢状面、3D等影像处理分析,可以显示出茎突的真实影像.结论: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优于常规X线、平面及曲面断层检查,清楚地显示茎突的形态、长度及其比邻关系等信息.对茎突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手术.

  • 口腔曲面断层X线摄影诊断茎突异常增长100例分析

    作者: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口腔曲面断层摄影诊断茎突异常100例,与常规X线方法投照摄影100例比较,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

  • 茎突综合征的影像技术检查

    作者:刘晚萍;高剑波;王培武

    目的探讨茎突的影像技术检查方法.方法收集50例临床疑有茎突过长的患者,20例行茎突X线平片体层摄影,30例直接行螺旋CT横断和冠状位及3D重建.结果 20例行X线平片摄影患者中,能很好测量茎突走行并清晰诊断的有9例,余11例因显示不清继续行螺旋CT检查.41例行螺旋CT检查,全部茎突均可双侧显示且在同一层面者32例.部分显示者6例,未显示者3例合并颞骨未发育.结论螺旋CT及3D重建是清楚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佳技术方法.

  • 茎突综合征--关于"(1)转头时反复出现眩晕2年多"," (2)咽部异物感,偶伴头晕、头痛、视物模糊6年"的讨论

    作者:董学武;郭英杰;王志彬

    1 诊断两个病例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但是后的诊断结果却是一致的:茎突综合征.例1的诊断依据是:①向右转头时反复眩晕发作;②右侧扁桃体窝可触到条索状物,且有眩晕感;③茎突CT三维重建:右侧茎突长达38.7mm,其尖部变位抵达椎旁间隙;④手术切除右侧茎突18mm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例2的诊断依据是:①咽部异物感6年多,过力向两侧转头时偶然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②双侧扁桃体窝触诊有条索状物,较硬;③茎突三维CT重建:左侧茎突长40.1mm,右侧长47.6mm,其尖部变位抵达椎旁间隙;④双侧茎突部分截短术,左侧切除12mm,右侧切除18mm,术后至今上述症状消失.

  • 锥形束CT与螺旋CT测量茎突长度的对比分析

    作者:宋跃帅;刘良发

    目的 比较锥形束CT(CBCT)与高分辨率螺旋CT在测量茎突中的差异,明确CBCT在测量茎突长度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教研室随机挑选5例完整的尸头标本,分别经CBCT与螺旋CT扫描,从所得的DICOM扫描文件中分别对茎突进行多平面重建,调整图像,直至图像能在同一平面显示茎突根部至尖端全长,测量茎突长度,对比两种方法所测得的茎突长度的差异.结果 共扫描尸头标本5例,含茎突5对(10 个),CBCT法所测茎突长度平均(26.8 ± 5.5) mm,螺旋CT法所测茎突长度为(27.1 ±5.4) mm,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测量茎突长度方面CBCT与螺旋CT具有等效性.

  • 舌骨综合征误诊二例

    作者:朱德民

    [例1] 女,24岁.左颈上方疼痛2个月,吞咽时症状明显,伴左侧咽痛,严重时亦累及左下颌与左面部,外院曾按三叉神经痛治疗无效.查体:双颈部对称,左舌骨大角处触痛明显,咽粘膜轻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喉正常.X线片示左茎突长度在正常范围.诊断为舌骨综合征.在左颈部舌骨大角处予泼尼松龙0.5 ml加1%利多卡因0.5 ml局部注射,1周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再次封闭治疗1次,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9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