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作者:陈小灯;曾诗雄

    病历资料患儿,男,6岁,以脐周疼痛3天,加重1天入院;患儿3天前未见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呈陈发性,时轻时重,伴恶心未呕;门诊彩超示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大9mm×10mm,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2.0,654-2 3mg,另加丹参注射液10ml静滴3天,第3天在输液过程中腹痛加重,患儿弯腰曲膝,面色苍白,随后住院治疗.查周围血象白细胞23.6×109/L,中性粒细胞8%,血小板260×109/L,嗜酸性粒细胞8%,出血时间5分钟,凝血时间5分钟,尿常规均正常,大便隐血试验阴性,血沉30mm/小时,C3、C4正常,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阴性;患儿疼痛仍较剧烈,复查肠系膜阑尾彩超结果同上次一样,阑尾区未发现异常,查体T 36.7℃,HR 100次/分,HR 30次/分,心肺无异常,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全身皮肤未发现皮疹.

  • 阑尾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作者:刘冠兰

    服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后略好转.

  • 麦氏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60例分析

    作者:王共华;刘永光

    目的:通过使用麦氏点横切口及分层缝合减少术后瘢痕及切口感染.方法:首先标记好麦氏点斜切位置,然后将标志线旋转至与皮肤纹理一致形成横切口位置,通过该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腹外斜肌腱膜后,使用斜切口的投影位置切开逐层入腹,阑尾手术方法与常规方法一致.结果:使用横切口及分层缝合切口后,对切口周围组织损伤明显减少.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凹陷及瘢痕增生.结论:通过使用横切口阑尾切除能够减少切口瘢痕增生及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麦氏点横切口 阑尾
  • 上皮性卵巢癌宫颈保留及阑尾切除的探讨

    作者:刘彩虹;赵建武;梁文通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宫颈保留的价值及适时切除阑尾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和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999~2008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45例,其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以及阑尾、宫颈的转移情况.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行子宫全切术者134例,均未发现宫颈转移.57例行阑尾切除术者阑尾转移率为28.1 %;行阑尾切除术者早期患者未见阑尾转移,38例晚期患者阑尾转移率为42.1 %;不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的卵巢癌患者,阑尾转移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不易转移到宫颈,对于年轻、早期患者以及晚期手术困难者,在手术治疗时可以保留宫颈;上皮性卵巢癌的阑尾转移与FIGO分期密切相关,从治疗目的 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利弊权衡来看,主张早期患者可不切除阑尾,晚期患者以阑尾切除为宜.

    关键词: 卵巢癌 宫颈 阑尾
  • 美国抵制医疗骗保

    作者:宁馨

    除了给心脏杂音分级、切阑尾或诊断耳部感染,作为一名医学生和未来的医生,还需要学习什么呢?2011年初<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告诉美国的医学生,他们还需要学习防止医保诈骗、医疗浪费和过度医疗.

  • 阑尾真的很多余吗?

    作者:张田勘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医生和免疫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阑尾会产生和保护对人体肠道有益的微生物.

  • 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成来;庞永贵;张启立;石林坤

    目的 研究分析通腑汤保留灌肠在临床中治疗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行阑尾手术患者60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予以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在不同时间点肠鸣音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肠鸣音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情况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对于行阑尾手术的患者,术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行通腑汤保留灌肠,能够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从而促进康复.

  • 褪黑素和电针对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颖苏;姜建伟;吴根诚;曹小定

    以往的研究表明,创伤应激能广泛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本实验室研究了褪黑素和电针对创伤大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2诱生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腹腔注射褪黑素5 mg/kg可明显恢复术后24 hr大鼠低水平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P<0.05),并且被抑制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白细胞介素-2的诱生活性有所逆转(P<0.05,P<0.05).电针刺激"足三里"(ST 36)和"阑尾"(Extra 37)穴也能够明显改善创伤诱导的免疫抑制.

  • 外科手术治疗65例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传正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65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采用外科治疗,未出现围术期死亡,.其中,完全治愈56例(86.2%),发生切口感染2例(3.2%),盆腔脓肿1例(1.6%),平均住院时间13.5天.结论:阑尾周围脓肿应用外科治疗,不但治疗时间缩短,而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 阑尾术后引起下消化道出血一例

    作者:原飞

    阑尾切除术在普通外科是常见的手术之一.阑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以切口感染、肠梗阻多见.延迟的盲肠出血是阑尾切除术后的一种晚期并发症,通常出血源自内翻的阑尾残端粘膜下血管.偶遇一例,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关键词: 阑尾 下消化道出血
  • 加味厚朴三物汤治疗阑尾切除术后早期肠麻痹93例

    作者:许京锋;赵卫兵;金保亮

    2003年7月-2006年1月,采用加味厚朴三物汤及四磨汤治疗阑尾切除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证)1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阑尾盲肠交界处的解剖类型与全阑尾切除术

    作者:李春明;周伟鹤;周斌

    目的:了解阑尾盲肠交界处的临床解剖特点,减少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110例阑尾盲肠交界处的解剖类型,同时进行了全阑尾切除术.结果:110例阑尾盲肠交界处解剖类型分为缩窄型68例(61.8%),平直型25例(22.7%),漏斗型17例(15.5%);110例急性阑尾炎行全阑尾切除手术顺利,术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行全阑尾切除术时掌握阑尾盲肠交界处的解剖类型,有助于手术顺利施行和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阑尾肿瘤8例误诊分析

    作者:李军;权红光;欧敬明

    目的:分析阑尾肿瘤的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5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8例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粘液囊肿5例、类癌2例、腺癌1例,术前皆误诊,8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结论:阑尾肿瘤术前诊断困难,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多需术中仔细探查和冰冻病理检查方可做出正确诊断.

  • 回盲襞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窦杰贵;赵咏梅;倪振贤

    回盲襞,又称为回盲脂肪垫[1],是指连于回肠末端、盲肠、阑尾根部的腹膜组织[2].因为这方面的资料较少,但在临床上却有很重要的意义[3],为此我们在106具(男70,女36)汉族成人尸体标本上作了有关项目的观察和测量,并结合临床应用作了讨论.

  • 肝下高位盲肠阑尾合并升结肠缺如变异1例

    作者:汪清;孟镔;陈明智;胡军;梁波;杨蔡伟;徐鹏

    作者在解剖1具男尸时,发现回盲部位于肝右叶下方,升结肠缺如.现报告如下.

  • 妊娠期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

    作者:张小伟;吴爱姣;陈艳

    患者女,23岁,孕9 月余,下腹痛1 d,于2016 年11 月13日入院待产. 主诉1 h前开始出现下腹痛,呈阵发性,无阴道流血,无阴道多量流液,无头晕胸闷;孕期有阵发性腹痛,无腹泻;定期产检,胎心、胎动正常,无血压升高,无双下肢浮肿;有卵巢囊肿(双侧)病史2 年,阑尾炎病史4 个月.患者4个月前在东阳市人民医院进行阑尾B超检查示:右下腹见5 mm管状回声,壁回声清楚,管内回声细弱,管周回声增高,血流杆状,诊断为右下腹管状回声,阑尾炎可能. 查盆腔B超示:右卵巢增大,内见18 mm × 25 mm大小的囊性暗区,壁光,透声欠佳;左卵巢增大,内可见大小31 mm × 48 mm囊性暗区,包膜清楚,内见细小光点充填,后方可见增强效应.

  • 人胎阑尾IAPP-、SS-及5-HT免疫反应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梁文妹;石爱荣;何素云

    为了探讨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在人胎阑尾中的个体发生及其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36例12~38周人胎阑尾中IAPP免疫反应性(IR)细胞、生长抑素(SS)-IR细胞和5-羟色胺(5-HT)-IR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胎12周,阑尾上皮中已可见到SS-IR细胞,而IAPP-及5-HT-IR细胞于14周才见到.在整个胎期,阑尾中的IAPP-及SS-IR细胞始终分散存在,数量较少;而5-HT-IR细胞数量随胎龄增长而发生变化,胎15~21周为高峰期.经邻片比较观察,未见到IAPP与SS或5-HT在同一细胞有共存现象.本研究表明,胎期阑尾的内分泌细胞已可合成IAPP、SS及5-HT.

  • 阑尾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佟桂珍;谷丽娟;范永红;孟爽

    目的 探讨阑尾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阑尾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阑尾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物,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70岁.因间断右下腹痛3月余入院.B超示右中下腹可见4.3 cm ×1.6 cm大小盲管状低回声,不可压瘪,未见明显蠕动,提示右中下腹异常回声为肿胀阑尾可能.术中见阑尾尖端膨大、充血水肿,与周围黏连;纵形剖开阑尾见尖端阑尾壁增厚,腔内可见黏液样物.镜下见阑尾尖端黏膜层至深肌层大量肿瘤细胞浸润,单个、条索状或3~5个肿瘤细胞呈簇状弥漫分布,无特殊排列结构,无腺管状结构;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淡染,嗜碱性,可见细小空泡或大的黏液空泡,胞核形状不规则、深染,位于胞质一侧,似印戒样.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X2、CK20和CEA(+),E-cad、CD56、CgA、Syn和NSE(-).本例手术后1个月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未见肿瘤细胞,未行化疗,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阑尾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是一种阑尾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多以急慢性阑尾炎就诊.依据其特有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现,与其他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鉴别,可明确诊断.

  •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卢一艳;齐长海;郝志红;李方;侯芳;于国;吴晓瑞;翟喜超

    目的 探讨杯状细胞类癌(G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复习7例手术切除GCC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表型及随访情况,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7例GCC中,女性2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54岁,均为弥漫腹腔种植Ⅳ期,但首发症状不典型,3例为常规体检发现腹腔积液就诊.7例局灶均见经典GCC形态:印戒样细胞成巢团样排列浸润阑尾浆膜层,其中3例局灶排列呈不规则片状,核异型性显著.1例无伴发病变,独立引起腹膜假黏液瘤,黏液分布于细胞周围;余6例均伴发其他病变,其中1例伴发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1及血吸虫,另5例均伴有黏液腺癌.免疫组化显示神经内分泌标记均(+),Ki-67阳性率4% ~71%,2例p53部分(+).随访4~18个月,2例因腹膜炎及肠梗阻死亡,5例带瘤生存.结论 GCC是一种在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上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双重特点的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应及时行病理确诊.GCC易伴发其他病变,黏液湖的分布方式能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一定依据,其与印戒细胞癌不易区分.

  • 阑尾巨大黏液囊肿2例

    作者:张菊芬

    例1女性,61岁.因右下腹隐痛,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入院.查体: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及子宫萎缩,子宫后方触及一条索状实性包块,活动.术中见阑尾增粗、增大至10 cm×6 cm×5 cm,表面光滑,灰白色,子宫附件无异常.

833 条记录 2/42 页 « 12345678...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