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的初步分析

    作者:易建武

    目的:探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并评估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2014年1月间按照标准诊断的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共33例,观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复发患者3例,再次手术后疗效满意,死亡患者共7例,康复且未见复发及转移的患者16例。结论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效果理想,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的。

  • 鼻内镜手术切除与传统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疗效比较

    作者:岳伟

    目的 比较鼻内镜手术切除与传统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56例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6例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切术治疗(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血肿、鼻腔粘连、视神经损伤、脑脊液漏)以及复发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全部完成随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可降低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减少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额部胀痛2月,鼻出血5天

    作者:申卫东;朱承坡;于飞;袁虎;雷磊;刘穹;王洪田;陈雷;杨仕明

    患者樊先生,65岁,以“右额部胀痛2月,鼻出血5天”主诉入院。
      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额部疼痛伴脓涕,5天前到山西运城一家医院门诊行“右鼻腔肿物活检术”,术后发生鼻腔剧烈出血而行“后鼻孔填塞”并收入院。1天前取出填塞物后再次发生大出血,行鼻腔填塞后转诊我院,急诊以“鼻出血、鼻腔鼻窦占位(血管瘤?右)”之诊断收入院。患者入院时精神状态欠佳,一般情况差,嗜睡。右眼视力差20年,病因不详。1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学诊断不详。入院后查体:神志清醒,查体合作。右眼视力仅有光感,眼球运动正常,眼球无明显突出。右鼻腔填塞,少量血涕,右侧额部略隆起,可触及血管波动。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

    作者:洪海填;刘海楼;许连福;洪美旋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方便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份来该院进行治疗的92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5月—2012年5月份的入选的46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定义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4年5月份的46例患者采用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定义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展开12、24个月的术后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在随访之后,记录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过程的出血量、手术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性及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痛疼评分等都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上采用内镜手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痛疼,并发症及复发率也较低,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鼻内镜手术切除早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后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方法治疗早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收集T1-T2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36例,其中20例采用鼻内窥手术,16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柯-陆氏手术或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利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开发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核心量表,以及视觉模拟量表来评定两组患者术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术后主要症状、总体评分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鼻内镜下可将早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完整切除,且损伤小、恢复快、对术后生活影响小。

  • 鼻腔鼻窦常见恶性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分析

    作者:母晓松

    目的:探讨和分析鼻腔鼻窦常见恶性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经过病理学证实的,且同时接受了CT与MRI检查78例鼻腔鼻窦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和分析两种影像学诊断的特征,以及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单独使用CT与MRI检查,诊出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使用CT+MRI联合诊断,则诊出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使用CT或MRI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做影像学检查,其表现往往比较复杂,特异性不足;然而将增强CT与增强MRI联合使用,则能够显著提升肿瘤的诊出率,并能够对肿瘤性质、范围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 MRI和CT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秦江波;张辉;王俊波

    目的 探讨常规MRI和CT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MRI及CT表现.结果 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基底细胞癌,2例脊索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低分化腺癌,3例转移瘤.恶性肿瘤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结论CT可显示肿瘤的骨性成分以及病变周围骨质结构的受累情况,而MRI能够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强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受侵范围,增强扫描有助于部分肿瘤的鉴别诊断.但对肿瘤组织来源的鉴别存在一定的局限.

  • 鼻内镜辅助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的初步分析

    作者:钟磊

    目的:分析鼻内镜辅助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85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开放手术和鼻内镜辅助下术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生存率69.7%,对照组的生存率47.6%,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其中对照组满意率为64.3%,治疗组满意率为88.4%,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鼻内镜辅助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鼻内镜手术的新进展

    作者:王德辉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SNM)较少见,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手术仍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主要优点是:无面部切口,住院时间短,出血控制好,肿瘤边界清晰,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低;主要缺点是:肿块难以整块切除,病例随访时间尚短.由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相对少见及伦理问题,前瞻性对照研究很难实施,临床仍需继续积累病例,以便对鼻内镜手术的结果进行分析.

  • 鼻腔鼻窦未分化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林金叶;许斌;宋启斌

    鼻腔鼻窦未分化癌(sinonasal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SNUC),起源于后鼻孔外胚层上皮细胞,是一种十分罕见、发生于鼻腔或鼻窦的肿瘤.1986年由Frierson等[1]首次报道,其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仅4个月.SNUC有其特有的组织学特异性,不同于如嗅神经母细胞瘤等其他鼻腔和鼻窦神经内分泌肿瘤,可根据镜下所见及免疫组化判断[2].尽管研究者们尝试联合了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该疾病的预后依然很差.

  • 内镜下或内镜联合下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体会

    作者:马静;方平;王琴;汪东

    目的 探讨内镜下或内镜联合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经内镜下或内镜联合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57例,失访3例,失访人员作死亡病例,按UICC6版标准分期,T1-2期25例、T3期11例、T4a期12例、T4b期12例,病理类型为上皮源性、间叶组织,黑色素细胞及涎腺组织等,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或内镜联合手术,46例术后采用放化疗,60例患者随访数据采用SPSS18.0的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2~8年,16例随访5年以上,2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3.3%、38.3%和13.3%,2年、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为48.3%、35.0%和13.3%.3例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分别采用鼻中隔粘膜瓣和鼻甲粘膜瓣给予修补,均成功.随访期内28例死亡,局部复发15例,8例选择再次手术,1例因为自身情况选择放化疗,目前4例带瘤生存.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0例远处扩散,2例颅内转移.结论 内镜下或内镜联合可以彻底切除经过选择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优点是创伤小,避免或减轻颜面部瘢痕,术后并发症少,结合术后放化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鼻-鼻窦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的检测

    作者:孙洁;刘勤松;李敬华;袁勇;薛卫国

    目的:检测鼻-鼻窦恶性肿瘤Th1/Th2水平的变化,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与鼻-鼻窦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取鼻-鼻窦恶性肿瘤80例,以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恶性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佛波酯PMA诱导培养后测定Th1细胞内IFN-γ和Th2细胞内IL-4的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的CD3+CD8-IL-4+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而CD3+CD8-IFN-γ+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Th1/Th2比值降低(P<0.05)。结论外周血处于Th2优势分化状态,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有效地激活,从而不利于机体组织以细胞免疫为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使鼻-鼻窦恶性肿瘤细胞得以生存发展。

  • 鼻内镜技术用于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马杰

    目的 探讨鼻内镜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40例患者鼻内镜下行手术切除(观察组),根据每个肿瘤类型和部位的不同,确定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范围.另40例患者行传统手术方法(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技术切除鼻腔鼻窦肿瘤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少,术后焦虑较轻,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陶维能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入的5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鼻切开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短,疼痛情况也较对照组轻,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复发率较低。结论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鼻内镜技术在鼻腔鼻窦前颅底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房居高;何宁

    在切除鼻腔鼻窦前颅底恶性肿瘤的实践中,鼻内镜技术取得了不低于开放手术的近期疗效,其创伤小,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鼻内镜手术范围和适应证逐渐扩大,但现有研究证据级别低.鼻内镜手术缺乏统一的适应证和方法,其疗效也需进一步证实.

  • 鼻镜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疗效比较

    作者:刘焕梅;张道强

    目的 评估微创技术治疗鼻腔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80例鼻腔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手术治疗组(治疗组,n =87)与传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9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HAMA总分、躯体因子评分、精神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随访结束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VAS评分、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微创技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降低疾病复发,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microRNA-98和microRNA-14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云;李晶;柏青杨;赵治明

    目的:探讨微RNA-98(miRNA-98)和微RNA-143 (miRNA-14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3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组织、50例鼻息肉组织及2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中miRNA-98和miRNA-143的表达量,并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的表达水平.结果: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黏膜组织中miRNA-98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组织(P<0.0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组织中miRNA-98的表达量和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病理分级无相关.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黏膜组织中miRNA-14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组织(P<0.05).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miRNA-98的表达呈正相关,与miRNA-143的表达呈负相关.

  • p53、p63、p7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涛;贾海英;王继群;山艳春;罗思瑾;唐智

    目的:探讨p53、p63、p7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7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6例癌旁组织和36例鼻腔鼻窦的非癌组织中p53、p63和p73的表达.结果:p53、p6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和非癌组织(均P<0.01),p53与p6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P<0.01);p7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癌旁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与p6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关性,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p7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不发挥作用.

  • 经鼻内镜切除侵犯前颅底鼻腔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敬武;汪银凤;郭涛;别远志;高炜;尹飞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起病隐蔽,往往导致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而侵及前颅底或颅内.传统上多采用以颅面联合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内镜下切除鼻腔良性肿瘤和颅底缺损病变治疗经验的获得、影像学发展、放射学技术的进步和肿瘤分块切除理念的接受,使得经鼻内镜切除恶性肿瘤成为可能,而且达到与开放式手术同样的效果[1].由于内镜下切除肿瘤清晰的视野是裸眼所不能达到的,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采用内镜下切除肿瘤[1-7].我们在开展鼻内镜外科和颅底外科的基础上,2008-05-2016-12期间开展了内镜下切除侵犯前颅底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46例,现报告如下.

  • 流式细胞术检测鼻腔鼻窦肿瘤细胞周期的DNA分析

    作者:薛卫国;孙洁;薛子超;公蕾;李敬华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指数(DNA index, DI)及细胞周期在鼻腔鼻窦肿瘤组织中的意义.方法 取石蜡包埋的3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标本为实验组;以3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DNA指数及细胞周期的S期细胞百分数(S-phase Fraction,SPF),研究各指数与肿瘤良恶性之间相关性.结果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组DI值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SPF值差异有显著性;恶性组织组与对照组之间,DI与SPF的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组与内翻性乳头状瘤组之间,DI值、SPF值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DI、SPF在鼻腔鼻窦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