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资医院的护理人力构成
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准入范围的6条措施,其中一条是"将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由目前的限制类调整为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逐步取消对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股比限制,对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先行试点、逐步放开".
-
三甲医院护士流失危机管理初探
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研究医院护理人员流失,分析了护士离职的主要因素,提出护士离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完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举措来应对护士离职危机,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保障医院护理工作正常开展及医疗质量和安全。
-
建立医院护理人力支援库的实践
我院于1997年成立了危重症护理技术协作网络(简称《网络》),并把科室间的护理人力协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抓,建立了医院护理人力支援库,《网络》根据重症护理工作负荷的多寡做护理人力的调配[1],使危重病人的直接护理时间得到保证。经过3年的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
-
医院护理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的探讨
护理人员是医疗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实行护理人员绩效考评,可以增强被考核者的绩效意识,促使每位护理人员关注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1].如何运用科学、公平的考评体系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以其体现业绩与薪酬之间的协调性,并充分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使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发挥大的效益,做到人尽其才,是现代医院管理者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会议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
-
美国护理人员短缺的现状与应对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在病人安全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护理人员短缺/护理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美国也不例外.笔者现对美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短缺及应对策略进行介绍,与我国护理同行分享.
-
护理人力配置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病房护理人力配置及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8所二级以上医院61个内外科病房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及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病房患护比、护七学历、职称、年龄、在编比例呈正相关,与医护比、床位使用率呈负相关.结论 护理人力配置的变化影响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呼吁医院管理者应注重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大程度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对特别护理小组的培训与管理
为了保证医院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提高抢救成功率,应对突发事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成立医院临时特别护理小组(以下简称"特护"),小组成员由护理部统一管理和调配,以确保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的需求及护理质量.
-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优化方案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优化方案,分析优化方案对急诊科护理人力不足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分级管理,招募和培训兼职护士,在急诊科抢救工作的高峰时段,使用兼职护士来应对人力资源的不足.应用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通过统计学t检验,比较人力资源优化前后急诊科护士对专业发展及参与决策、人力和物力管理、护理管理、专业实践、医护协作及临床工作的感受.结果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优化后,能够改善急诊科人力不足现状,优化护理人力,提高医护协作能力.结论 通过优化护理人力资源,使用兼职护士可以有效的缓解急诊科护理人力不足,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
介绍一种简易热水袋的使用
热水袋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保暖方法之一.但传统的热水袋在使用时,易出现从准备到使用的过程耗时长,热水袋漏水烫伤病人,橡胶制品气味刺鼻增加病人的不适等问题.而且在热水袋使用完毕后,还需放水、晾干、消毒、保存等一系列过程,消耗护理人力.
-
国内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整体护理模式的深入,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护理管理者不断探讨的焦点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人力资源是重要保障,因此,建立符合效益观念的、合理的护理人员编制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
医院机动护士培训与管理方法的改进
改进机动护士的培训与管理方法。在原有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的基础上,增加建立储备护士人力资源库。机动护士用于临床护理人力的应急调配,储备护士用于补充临床护理岗位的缺失,护理部建立档案记录调配过程。
-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探讨
安化县人民医院是一所拥有床位325张,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有护理人员147人(在岗人数).为了配合卫生厅搞好此次护士人力资源编制的研究工作,我院遵照卫生厅的精神,由分管护理副院长亲自抓,护理部主任具体落实,抽专人负责,于2003年2月17日开始对全院部分病房护理人员进行工作量测定及相关调查并就护理人员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以便为护理人员合理利用、定员定编提供参考.
-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职责范围、作用与功能发生了相应变化,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诊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护理人力配备需要从数量和专业知识水平适应护理工作内涵的拓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医院护理人力配备不足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国内外均开展了相关研究和探索,护理工作量和人力配备的研究可以为护士岗位的合理设定和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
病人分类系统在国内外护理人力分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对病人分类系统的概念、发展、构建现状以及病人分类系统的选择进行介绍,旨在对未来病人分类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指导。
-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介绍护理的本质、性质、范畴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护理人力架构的基础上,论述了宏观及机构或微观层面的护理人力规划的制定要点.重点介绍了香港医院管理局护理人力规划的参考指标和规划办法.
-
我国临床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及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护理的内涵和职能范围在不断扩大,患者对护理的内容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1].合理、有效地测量护理工作量能够真实反映科室工作情况及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可为科学分配护理人力和有效控制护理质量提供依据[2].
-
病人分类方法在我国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病人分类指按照病人的某种属性(疾病诊断、病情危重度等)进行组合或分类.分类的目的决定了分类的标准、思路、所采用的技术及其应用范围[1].在护理工作中,病人分类是指以病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所需护理活动的多少为标准对病人予以分类的方法[2].病人分类是量化病人个性化的护理需求、衡量护理工作量、确定护理等级、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制定护理服务收费标准的依据.因此,科学的病人分类方法成为国内外护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对国内常用的病人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病人分类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
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及建议
目的:通过现况调查了解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队伍稳定性等问题的观点.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2.11%的医院管理人员认为护理队伍不稳定;57.46%的人认为护理人力不足.结论:应采取措施稳定护理队伍,台理配置护理人员,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
医院快速发展给护理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对策
目的:进一步了解医院业务迅速发展时期护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困惑,为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并比较我院现有(2004年)250名护理人员的年龄、护龄结构和从事专业护理的工作年限.结果:152名(占60.8%)护士只有单一的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护士的护龄结构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即小于5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者88人(占35.2%);工作20年以上的护士88人(占35.2%);护士年龄结构也存在"两头多、中间少"的局面,即年轻人多,30岁以下护士117人(占64.8%)、老龄护士多,41岁以上护士87人(占34.8%).结论: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工作经验、知识结构和护龄结构已不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护理业务工作需要.
-
关于我国护理人力配置研究的思考
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问题越来越受到我国护理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护理人力现状及我国现有的护理人力配置方面的研究,结合国外有关方面的研究,提出我国今后护理人力资源研究方向:(1)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的研究;(2)护理人力配置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研究;(3)护理人力的配置方法;(4)护理工作界定和任职要求;(5)护理分级标准的客观依据及收费标准.希望我国护理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以促进我国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使我国的护理人力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使我国在有限的护理资源条件下提供高的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