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呼和浩特市个体口腔诊所消毒效果监测
在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常引起口腔黏膜的损伤和出血,若器械消毒不彻底,极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如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为监督和规范我市个体口腔诊所的消毒工作,从2004年起对个体口腔诊所开展消毒监测,口腔诊所的消毒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大同市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为了掌握大同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医院消毒工作现状,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对大同市43所医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
一次性医疗用品灭菌效果监测结果
如今各种一次性医疗用品在医疗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控制医源性交叉感染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如果质量管理不严,将会引起新的医源性交叉感染.为了解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灭菌效果状况,我们于2003~2005年对廊坊市流通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质量进行了监测.
-
洗必泰回吸法对牙科手机喷液细菌含量的影响
牙科手机回吸是口腔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为减少手机回吸液对牙科供水管道的污染,本文采用洗必泰回吸的方法,消毒牙科供水管道,减少了牙科手机喷出液中的细菌总数.
-
璧山县医疗单位消毒监测效果分析
璧山县位于重庆西郊,全县辖26个镇乡,有县级医院5家,一个厂医院,4个中心级医院,26所乡镇卫生院,有36个医疗单位,服务人口60.9万人.为掌握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状况,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我们总结分析了1996~2002年7年间的医院消毒监测结果,给基层医院规范性建设提供建议和帮助.
-
口腔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医源性交叉感染是指感染因子在病人与病人之间或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相互传播引起的感染.其传播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进行传播.
-
多功能雾化器具放置盒的设计与应用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用药量小、见效快,是临床降低肺部感染、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氧气雾化吸入疗法,一般都是由护士在治疗室将处方药配好注入微量加药喷雾瓶内,组装后集中放置在治疗盘(治疗车)逐一到每个病房为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或是护士直接往返于治疗室和病房间1次拿1种药物雾化器为患者进行雾化治疗。但因微量加药喷雾器雾化容量瓶体积较小、重量轻,螺纹管相对管长,集中放置在治疗盘(治疗车)时容易翻倒,造成药液倒出或污染口含嘴,达不到疗效,浪费人力、物力,且治疗车(治疗盘)上无床位号标记,将药物雾化器集中放置在治疗车(治疗盘)时,有误拿错雾化器风险,易发生医源性交叉感染。此外,护士往返于治疗室和病房间逐一拿药物雾化器为患者进行雾化治疗过程繁琐,消耗人力资源,且不符合无菌原则。因此,需要一种实用、方便、安全、效果显著的多功能雾化器具放置盒来服务临床工作。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2014年3月笔者研制了一种多功能雾化器具放置盒,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
高温高压消毒对牙体根管治疗小器械损耗的影响
口腔科小器械种类繁多.使用拔髓针、根管扩大针及车针等这类小器械在患者口腔中进行治疗操作时,不可避免地会附着大量有机物质,如果消毒不彻底,则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0.5%戊二醛浸泡消毒法,但戊二醛浸泡消毒存在蒸气气味难闻,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1]灭菌效果评价不够准确,消毒不彻底,消毒液腐蚀器械等诸多缺陷.
-
一种方便快捷的条形码自助取单系统
检验信息既是临床诊断的客观依据,又是患者隐私的具体资讯.传统的检验报告单管理模式没有考虑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同时还增加了医源性交叉感染的机会.本文以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为基础,利用条形码技术和激光条码阅读设备,设计和开发了医院检验信息自助查询取单系统,经我院检验科近一年来的实际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加强基层专科医院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做法
内镜技术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内镜技术是微创性技术,使用后清洗消毒不到位可致医源性交叉感染,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医疗安全[1].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内镜室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任务.
-
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对防止医源性乙型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对防止医源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交叉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常规及改良消毒法监测4个项目,取样50次/项目,进行分组清洗消毒;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是在常规消毒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增压泵及清洗喷枪,以取代常规方法中使用的注射器抽吸灌洗;对比分析两种消毒方法的效果.结果 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的胃镜合格率为100.00%,明显优于常规消毒法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良消毒组的活检钳的灭菌效果、2%戊二醛及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合格率分别为96.00%、96.00%、98.00%,常规消毒法的合格率分别为72.00%、80.00%、80.00%,两种消毒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医源性HBV交叉感染,且成本低、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口腔印模消毒的研究进展
口腔医疗过程中由于受到患者唾液、血液的污染,口腔印模表面常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尤其是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核杆菌等,若未经特殊的消毒处理立即灌注模型,则易造成患者以及医师、技师人员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
-
传染病医院口腔科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针对传染病医院口腔科诊疗各环节发生医源性交叉感染危险因素的特点,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防范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医务人员防范意识、强化无菌观念、规范诊疗操作及严格消毒隔离等方面,就做好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工作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
一次性医疗用品程序化管理的方法
近几年来,我院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购进、验收、存放、使用、回收处理等环节制定了一整套程序化管理方法,确保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杜绝了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优质护理在预防口腔患者治疗中医源性交叉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深入探讨我院针对口腔拔牙术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措施对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102例口腔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针对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患者总有效率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水平;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医源性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针对口腔拔牙术后患者所采用的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是预防口腔患者治疗中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安全可靠选择。
-
可控式简易鼻腔冲洗器的制作与应用
鼻腔冲洗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过去常采用悬挂式灌洗器进行冲洗,其用物不易进行高压消毒灭菌,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而且冲洗压力不易控制,不能因人、因病情控制冲洗速度及流量.一次性鼻腔冲洗器由于价格昂贵,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病人也不易接受.鉴此,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可控式简易鼻腔冲洗器,应用于临床受到病人好评,现介绍如下.
-
对乙型肝炎患者手术的配合及处理
近年来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患者因合并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给参与手术人员和手术室消毒隔离带来了新问题,本着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问题,我院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消毒隔离措施.
-
招远市个体医疗单位消毒工作状况调查
为规范我市个体医疗单位消毒工作,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保障广大市民的就医安全.我们于2003年10月~11月对我市36家个体诊所的消毒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扬州市医疗单位消毒状况监测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我市市直医疗单位消毒现状及存在问题,督促检查医疗单位消毒工作的质量,防止和降低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严格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颁布的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我们于1998~2000年连续三年对我市市直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状况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重力静脉输液减少液体损耗和残留的操作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一项重要措施,在开放式静脉输液中因担心空气进入静脉,终止输液过早而造成药液浪费.近年来,为了杜绝输液瓶回收重复利用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重力密闭静脉输液在临床普遍应用,但因液体袋为软包装,护理人员操作不习惯常常造成输液袋漏液或输液结束时输液器内液体残留现象,从而造成药液大量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