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促进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雪霖;王志刚;凌智瑜;张茂惠;李兴升;汪朝霞;苏琳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刺激大鼠心肌内源性VEGF分泌、促进血管生成的新途径.方法 正常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超声破坏微泡组,第2组单纯超声辐照组,第3组对照组.每组均进行3次处理.第一次处理3 d后每组各取1只大鼠断颈处死后取其心肌,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结构变化.剩余大鼠于2周后取材,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VEGF表达,CD34免疫组化检测评定超声破坏微泡促进心肌血管新生疗效.结果 超声破坏微泡组心肌组织中见大量VEGF和CD34表达,新生血管较多.单纯超声组心肌组织中有较少VEGF和CD34表达,新生血管较少.对照组仅有极少量VEGF和CD34表达,未见明显新生血管.结论 超声破坏微泡可刺激心肌内源性VEGF分泌,促进血管新生.

  • 超声联合微泡溶解体外血栓声像图改变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徐亚丽;高云华;刘政;谭开彬;付赤学;刘平;李馨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微泡对体外血栓溶栓治疗后的声像图变化,对照病理结果,探讨溶栓治疗后血栓声像图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DiO荧光分子探针标记脂膜微泡,联合1 MHz治疗超声进行血栓溶栓治疗10 min.分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单纯微泡组;超声联合微泡组.对各组溶栓治疗后血栓进行超声显像并计算溶栓率.血栓标本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微泡治疗组血栓制成冷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超声联合微泡组溶栓率(29.51±5.17)%与单纯超声组(24.13±3.93)%、单纯微泡组(21.73±2.78)%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1).超声显示治疗前血栓呈均质弱回声团块,溶栓治疗后单纯超声组血栓呈不均质弱回声伴内部少数强光点;单纯微泡组表面可见较多强光点,内部仍呈低回声;超声联合微泡组血栓呈不均质强回声团块.光镜下单纯超声组血栓内部可见几个小裂隙,而单纯微泡组血栓内结构较均一,未见裂隙,超声联合微泡组可见血栓表面空泡和内部不规则裂隙.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单纯微泡组血栓表面呈明亮荧光带,内部几无荧光颗粒分布,超声联合微泡组血栓表面呈更为宽大明亮荧光带,内部的荧光颗粒分布较密集.结论溶栓治疗后血栓的超声声像图改变与病理学结果关系密切.

  • 超声辐照微泡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于大鼠肾组织实验研究

    作者:唐海林;王志刚;李巧;凌智瑜;钟世根;李攀;李奥

    目的 观察超声辐照微泡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归巢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肾组织的作用.方法 将制备成功的40只肾小管坏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8只),即(1)单纯模型组(对照组);(2)0.5 W/cm2超声+微泡组(0.5 US+MB);(3)干细胞组(MSCs); (4) 0.5 W/cm2超声+微泡+干细胞组(0.5 US+ MB+MSCs);(5)1.0 W/cm2超声+微泡+干细胞组(1.0 US+ MB+ MSCs).7d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材用于荧光显微镜观察MSCs在肾组织的分布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DAPI标记的MSCs细胞核(细胞核带蓝色荧光),1.0 US+ MB+ MSCs组肾组织骨髓干细胞数量明显多于0.5 US+ MB+ MSCs组及MSCs组(P<0.05).0.5 US+MB组、0.5 US+ MB+MSCs组及1.0 US+ MB+MSCs组ICAM-1的基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MSCs组(P<0.05).结论 1.0 W/cm2超声辐照微泡促进肾组织细胞ICAM-1表达增加,从而促进MSCs归巢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的肾组织.

  • 超声联合微泡阻断正常脾脏微循环血流的初步研究

    作者:萧淑宜;柳建华;区文财;何景光;丘春花

    目的 探讨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对兔脾脏微循环血流的阻断作用.方法 将15只新西兰白兔等分为微泡组(MB)、治疗超声组(TUS)和微泡超声组(MEUS),分别施以治疗超声或联合微泡.视觉评价和声学密度分析脾脏靶区的超声造影效果,后做病理检查.结果 MEUS组治疗后造影增强程度降低,呈明显的低灌注区和负性显影区,随着时间推移灌注情况逐渐好转;TUS组及MB组治疗前后造影增强无明显变化.光镜下,MEUS组可见血窦扩张,细胞水肿,淤血及小血栓形成.结论 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可阻断脾脏辐照区域的血流灌注,为今后应用于治疗脾肿大和脾亢提供依据.

    关键词: 脾脏 微泡 超声空化
  • 叶酸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

    作者:伍星;王志刚;李攀;李奥;郑元义;许川山;冉海涛

    目的 制备偶联叶酸的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鉴定其基本性质,并探讨体外寻靶能力.方法 将DSPE-PEG(2000)Folate溶入微泡成膜材料中,制备叶酸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用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检测微泡粒径和浓度.通过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仪观察该靶向造影剂对SKOV3细胞的体外寻靶情况,以普通超声微泡作对照.结果 靶向超声微泡的大小、粒径及分布与普通超声微泡相似.体外寻靶试验显示,该靶向微泡可以较多并牢固地聚集到SKOV3细胞表面,而普通微泡对照组未见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制备出偶联叶酸的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该造影剂在体外对高表达叶酸受体的SKOV3细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合力,有望成为靶向显像卵巢癌的理想造影剂.

  • 超声血管造影测量颅内动脉痉挛状态脑血流量的实验研究

    作者:樊文彦;马颖;程远;张群霞;王志刚;冉海涛

    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造影(USA)检测痉挛状态下大脑动脉内径、流速以及血流量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一种准确、无创的测量脑血管直径及血流量的方法.方法 18只兔颅骨开窗,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利用USA技术测量SAH建模前及建模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用图像分析软件Getcolorpixel分析大脑中动脉(MCA)血管内径,并利用公式计算MCA的血流量,对照研究.结果 (1)在二维超声(2DUS)模式下USA测量MCA血管内径变化分别为SAH建模前(713±10.1)μm和SAH建模后3 d(475±6.4)μm,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超声多普勒测得其流速分别为(34.67±3.11)cm/s和(55.4±3.81)cm/s(P<0.05).(2)计算血流量,分别为SAH建模前为(13.86±1.11)×10~(-2) ml/s,SAH建模后3 d为(9.19±0.71)×10~(-2) ml/s;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 USA可用于脑血流量测量,对SAH后血管痉挛及脑血流变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微泡激励的超声空化阻断正常肝血流灌注的初步研究

    作者:皋月娟;刘政;赵宝珍;高顺记;赵洋;刘佳;谭开彬

    目的 探讨采用脉冲式超声激励微泡空化阻断兔正常肝脏血流的可行性及阻断的病理改变.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是超声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假照组.经兔耳缘静脉注射脂质微泡,剂量0.1 ml/kg;同时超声治疗头垂直辐照兔肝脏300 s,超声能量以脉冲式发射,频率1.2 MHz,平均声强0.89 W/cm~2.靶区治疗前后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定量分析.后,获取该区域肝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超声微泡组治疗后肝组织血流灌注基本消失,而单纯超声组、假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超声微泡组治疗前后肝实质平均灰阶值(GSV)分别为115.27±3.8和1.16±0.7,治疗后肝实质GSV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单纯超声及假照组治疗前后GSV无显著差别.病理检查,超声微泡治疗组肝组织出现大片充血、出血、血栓形成等.结论 微泡增强的脉冲式超声空化可以造成正常肝的血流灌注暂时性阻断或者显著下降,阻断机制可能是肝实质出血、水肿和血栓形成.

  •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YC-1治疗疗效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会萍;都伟丽;李凡;史秋生;杜联芳;吴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价YC-1抗血管生成治疗人胃癌裸鼠移植瘤后瘤内血供变化情况的价值.方法 建立人胃癌SGC7901 /DDP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DDP组、YC-1组和YC-1+DDP组,各组按实验设计给药.停药1周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定量分析.每个肿瘤画2个ROI; ROI(total)包含整个肿瘤,ROI--包含肿瘤中造影增强强的部分.记录造影参数A2、A3、TTP、PI、AT、AUC、R10、R20、R30及V.比较各参数组间差异.结果 对于RO(total),各参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ROI(small)-,参数A、TT、AU、R1、R20及R30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有效反映YC-1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肿瘤内血供的变化,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评价提供新方法.

  • 自制脂质微泡联合超声辐照介导pGL3-Promoter-EGFP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元方;胡丽娜;李攀;王志刚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染卵巢癌细胞的可行性及转染效率.方法 (1)以不同声强作用SKOV3细胞60 s,筛选出对细胞活性无明显抑制的声强;(2)将筛选出的声强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微泡联合作用于SKOV3细胞,筛选出对细胞无明显抑制的适声强和微泡浓度的组合;(3)将SKOV3细胞分成5组,不同方式转染pGL3-Promoter-EGFP质粒:(1)裸质粒组;(2)质粒+微泡组;(3)质粒+超声组;(4)质粒+超声+微泡组;(5)质粒+脂质体组,比较各组转染效率.结果 (1)声强0.5、0.75 W/cm2的超声辐照,细胞死亡率<10%;(2)0.24×108/ml或0.12×108/ml浓度的微泡联合0.5W/cm2超声辐照,细胞死亡率<10%;(3)第4组与第5组转染效率无区别(P=0.133),但高于第1、2、3组(P<0.001).结论 适当浓度微泡联合超声辐照能将外源基因在卵巢癌细胞中高效转移.

  • 微泡增强超声助溶兔股动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亚丽;高云华;高政;文利;谭开彬;王红卫;刘卫金

    目的探索自制脂膜微泡对超声助溶兔股动脉血栓的增强效果.方法对16只股动脉血栓模型兔进行分组溶栓,包括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单纯超声组及超声联合微泡组,采用CDFI、X-线血管造影进行再通率检测和血流再通情况评分,并进行病理光镜检测,比较各组溶栓效果.结果血管再通率显示阳性对照组无1例再通,单纯超声组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25%,血流评分仅达Ⅰ级;超声联合微泡组血管再通率为87.5%,血流评分超过Ⅱ级.单纯超声组与超声联合微泡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股动脉血栓呈完全梗阻型并以红细胞成分为主,伴部分纤维蛋白;单纯超声治疗后血栓内部结构部分变疏松;超声联合微泡治疗后股动脉管腔大部分溶通,仅残留少量附壁血栓.结论超声微泡能显著增强治疗超声对兔股动脉血栓的助溶作用.

  • 超声介导微泡破坏增强survivin短发夹状RNA质粒转染对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智毅;谢明星;王新房;吕清

    目的 观察超声介导微泡破坏(UMMD)转染survivin短发夹状RNA质粒对宫颈癌细胞(Hela)survivin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survivin基因的短发夹状RNA质粒(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IREN-S),将pSIREN-S和SonoVue微泡加入培养的Hela细胞,予以超声辐照(P+UMMD),或用脂质体法转染细胞(P+L),以空白对照(C)、pSIREN-S质粒(P)、超声辐照(US)、SonoVue(S)、pSIREN-S+SonoVue(P+S)、pSIREN-S+超声辐照(P+US)为对照,FITC-annexin V/FITC和7-AAD双染后分析细胞凋亡,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酶切及测序分析证实pSIREN-S构建成功.P+L组的细胞凋亡率(31.58±3.12)%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1),但仍低于P+UMMD组(43.86±4.44)%.P+UMMD组的mRNA及蛋白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16.67±2.73)%和(21.33±3.5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UMMD联合shRNA干扰技术能显著阻抑靶基因survivin的表达,有效诱导细胞凋亡.UMMD为以RNA干扰为基础的肿瘤基因治疗及研究提供新思路,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非病毒基因疗法.

  • 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阻断肿瘤微循环的初步研究

    作者:高顺记;李佩倞;赵洋;刘政;刘佳;张婵;谭开彬;高云华

    目的 研究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阻断肿瘤微循环的可行性.方法 26只皮下VX2肿瘤荷瘤兔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及假照组.超声微泡组经耳缘静脉推注微泡联合超声辐照肿瘤,单纯超声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微泡,假照组超声假照.各组治疗前、治疗后0、30和60 min时间点对肿瘤进行超声造影,分析各时间点造影灌注峰值灰阶变化.结果 超声微泡组肿瘤造影灰阶值(级)从治疗前的(67.8±13.3)级降至(29.7±20.1)级(P<0.01),维持超过60 min仍无明显再通;而单纯超声组、假照组肿瘤造影灰阶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能够有效阻断兔VX2皮下肿瘤的微循环,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 超声微泡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鼠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

    作者:盛娓娓;黄晶;周大燕;李文章;刘地川;邓昌明;王志刚

    目的 探讨超声激活携基因微泡对外源基因在梗死心肌组织中表达的影响及治疗性血管新生在鼠心梗模型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采用心肌内注射途径,超声激活携基因微泡组注射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基因微泡后进行超声辐照,单纯基因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bFGF基因质粒和生理盐水.4周后观察基因表达和促血管新生效应.结果 与单纯基因治疗组相比超声激活携基因微泡组荧光强度和bF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血管新生更明显(P<0.05).结论 超声激活携基因微泡可明显提高bFGF基因在鼠活体心肌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

  • 载诺帝脂质微泡的制备及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莹;李锐;黄泽君;陈朝晖;李攀

    目的 制备载诺帝(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脂质微泡并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及观察其体内超声显像效果.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载诺帝脂质微泡,测定其粒径大小、分布和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超声造影观察其在兔肝内的显像效果.结果 载药脂质微泡的浓度为(2.53±0.52)×10~9个/ml,粒径为(2.61±0.32)μm,Zeta电位为+(17.52±2.04)mV;脂质微泡诺帝的包封率(27.1±2.01)%,载药量为(10.9±0.90)%;微泡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兔肝可见良好、持续的增强显像效果.结论 采用机械振荡法可以成功制备携带诺帝的脂质微泡,微泡可以通过肺血管床,符合静脉注射要求,在家兔体内获得了良好的显像效果.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诺帝 微泡
  • 超声造影检测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流速的研究

    作者:张群霞;郑元义;骆杰;王志刚;冉海涛;李巧;钟世根;张辉;任建丽

    目的 通过显微镜及超声造影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情况进行检测,探索用超声微泡测量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可靠性.方法 将10只大鼠肠系膜放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动态记录肠系膜微循环情况.由大鼠股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对显微镜检测后的局部肠系膜微循环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微泡信号在微循环内流动状态,并同步录像.用"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分别对显微镜及超声造影2种检测方法下微循环流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2种方法检测微循环流速的差异.结果 显微镜检测及超声造影均可显示微循环的血液流动状态;显微镜下及超声造影检测的微血管流速分别为(2.02±0.82)mm/s,(1.93±0.77)mm/s,2种方法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超声微泡造影可对微循环血流速度进行检测,该方法可能会成为一种无创评价微循环状态的检测的新技术.

  • 超声血管造影测量大脑中动脉内径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凤军;马颖;程远;张群霞;冉海涛;王志刚

    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造影(USA)测量大脑中动脉内径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 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颅骨开窗后进行USA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图像分析软件Getcolorpixels对同一血管同一部位的USA和DSA图片进行定量测量,比较2种测量结果.结果 在二维超声(2DUS)模式下经USA测量的血管内径与DSA测量的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USA的2DUS图像对大脑中动脉(MCA)内径的显示具有与DSA相同的准确性和分辨率,其方法简单、可靠.

  • 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微泡开放血脑屏障的时效关系

    作者:杨延庆;程远;宋彧;梅杰;李发琪;王智彪;李攀

    目的 研究在MRI引导下聚焦超声联合微泡靶向开放血脑屏障(BBB)的时效关系.方法 采用1.5 T的MRI超声治疗系统联合微泡辐照靶点,2 h后增强T1相扫描,测定靶点信号强度值与病理组织学和MR图像结果比较.结果 当声裂10s和14s时,靶点信号强度值出现高值(P<0.05),而腩组织损伤不明显;16s组或更长时间,信号强度值不再增加或出现下降,组织学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坏死、红细胞渗出等病理改变.结论 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微泡可靶向开放局部血脑屏障;T1相信号强度值监测BBB的通透性.

  • 微泡介导下脉冲式聚焦超声空化导致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秋颖;刘政;李佩惊;刘德英;谭开彬;付赤学;高云华

    目的 研究用不同强度脉冲式聚焦超声联合经静脉注射一定剂量脂质微泡辐照不同时间导致微泡空化对兔肠系膜小血管的损伤.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8组,经静脉通路团注脂质微泡0.1 ml/kg,分别用峰值负压1.0 MPa和2.6 MPa超声治疗头垂直辐照兔肠系膜0~60 s不等.辐照后测量血管损伤的血肿面积,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0 MPa超声辐照20 s、40 s、60 s组血肿面积分别为(18.33±6.0)mm2、(38.75±14.7)mm2、(52.41±9.6)mm2;2.6 MPa超声辐照20 s、40 s、60 s组血肿面积分别为(19.23±4.5)mm2、(58.20±8.1)mm2、(76.52±5.3)mm2,光镜下可见动脉血管内皮缺失、基底膜断裂,管腔内血栓形成.结论 一定强度的微泡超声空化可致兔肠系膜小动脉管壁机械损伤,管腔内血栓形成.

  • 超声辐照微泡声学造影剂增强脂质体介导肝细胞基因转染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苏琳;王志刚;李兴升;任建丽;汪朝霞;李雪霖;许川山;张茂惠

    目的 研究超声破坏微泡声学造影剂提高脂质体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质粒(pIRES-EGFP-HGF)在肝细胞中转染率的可行性.方法 将培养的肝细胞分为4组:(1)单纯对照组,(2)脂质体转染组,(3)超声辐照脂质体转染组,(4)超声辐照微泡+脂质体转染组.第(4)组按照每孔加入造影剂剂量又分为1)10 μl组,2)20 μl组,3)30 μl组,4)40 μl组 4亚组.超声辐照微泡+脂质体转染组在脂质体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转染肝细胞1 h后,在24孔板中每孔加入微泡声学造影剂10,20,30或40 μl,超声辐照60 s.24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肝细胞增殖率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基因转染率.结果 超声频率1 MHz,功率0.5 W/cm2辐照60 s,每孔加入造影剂30 μl时肝细胞基因转染效率高,与脂质体转染组比较有显著性.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超声辐照微泡声学造影剂可明显提高脂质体介导肝细胞基因转染效率,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超声辐照和SonoVue微泡在介导hAng-1基因体外转染时的作用和量效关系探讨

    作者:周青;朱丽敏;陈茜;郭瑞强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和SonoVue微泡分别使用和联用在介导hAng-1基因体外转染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辐照强度和微泡浓度对转染效率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四组A组:单纯超声辐照+质粒组;B组:微泡+质粒组;C组:超声辐照+微泡+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 C组内转染参数分别设置为超声照射强度0.5、1.0 、1.5和2.0 W/cm~2,微泡浓度5%、10%、20%、30%和40%.将连接有eGFP-C_3-hAng-1质粒的SonoVue微泡对293T细胞进行转染,48 h后检测各组基因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 结果转染48 h后C组转染效率高,荧光阳性细胞数多,强度大;A组转染效率很低,见少量荧光表达;B、D组无明显基因转染发生.随着超声照射强度和微泡浓度的增加,基因转染效率会逐步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微泡浓度大于20%、超声照射强度超过1.5 W/cm~2后基因转染效率不再升高甚至降低,细胞死亡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 SonoVue微泡介导外源基因转染必须联合超声辐照才能获得较好的转染效率.对于hAng-1基因和SonoVue微泡,选择声强1.5 W/cm~2,微泡浓度20%是相对佳转染条件.

392 条记录 2/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