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及其联合诊断价值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导致的一种常见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尽管其主要发病机制已被认识,但临床治疗仍然是个难题,早期诊断和干预极其重要.肝组织活检虽然是金标准,但其具有创性和潜在并发症等缺点,使医生和患者不易接受,致无创诊断得以迅速发展.目前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主要为生物标志物诊断和影像学诊断两个领域.生物学指标由单一指标发展到多指标组合,多指标组合相对于单项生物学指标诊断准确性更高.影像学诊断包括基于超声影像的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以及基于磁共振技术的磁共振弹性成像.为更好地了解这些诊断指标和方法,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帮助,特对这些指标和方法进行概述,并对其诊断价值以及其局限性进行探讨.
-
FibroScan对慢性药物性肝损害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FibroScan对于慢性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经肝脏穿刺病理诊断的慢性DILI患者49例,进行FibroScan检测得到肝脏硬度测量(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以肝脏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以评价FibroScan对慢性DILI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LSM值与肝脏病理分期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607,P<0.001.FibroScan诊断慢性DILI肝纤维化≥S2期、≥S3期、S4期的AUROC分别为0.878、0.944、0.993.结论 FibroScan对诊断慢性DILI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准确性.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对肝脏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9月接受Peg-IFN α-2a(180 μg/周)联合RBV[10.6~15.0 mg/(kg·d)]治疗48周的基因1b和非1b/2a型CHC患者91例,观察基线水平、治疗第12、24、48周以及停药后第24、48周的LSM值、HCV RNA和ALT水平的变化,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LSM值、HCV RNA和AL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率为79%,获得SVR的患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患者具有高龄、高LSM值且均为基因1b型等特征.结论 Peg-IFN α-2a联合RBV治疗有效降低CHC患者体内HCV RNA和ALT水平,可改善肝纤维化.
-
FibroScan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动态监测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肝硬化过程中肝纤维化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HB肝硬化患者3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TV(初治患者或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0.5 mg/d,拉米夫定耐药患者1.0 mg/d)抗病毒治疗。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不短于3年。每3~6个月进行肝脏硬度测量(FibroScan)及生化学、病毒学指标检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至少3年的抗病毒治疗,87.8%(309/352)的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HBV DNA<40 IU/ml),基线及治疗3年时肝脏硬度值分别为30.8(17.3,46.4)kPa和18.6(12.0,27.9)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7%(34/352)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病毒学突破(HBV DNA高于治疗过程中低点1 log10 IU/ml以上),其肝脏硬度值、ALT和TBIL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结论 FibroScan在CHB肝硬化患者长期抗病毒过程中可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的变化,FibroScan检测可作为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可靠的替代方法。
-
FibroScan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
目的 验证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Scan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月-2012年7月CHB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经皮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并经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值,同时检测肝功能、PLT和肝纤维化4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指标.结果 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病理检查结果显示:S1、S2、S3和S4期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94、0.95和0.96,诊断界值分别为4.3、6.9、11.9、16.9 kPa.血清学指标中ALB、TBIL、CHE、PLT、HA、LN和Ⅳ-C与肝脏硬度值相关(P<0.001).结论 FibroScan对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有较好的准确性.
-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及血清肝纤维化4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对肝移植患者发生明显肝纤维化(F>2)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8日—2014年7月8日在本院治疗的行经皮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肝移植和非肝移植慢性肝病患者各40例,进行FibroScan检查以及血清肝纤维化4项检测。将肝脏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LSM)值和血清肝纤维化4项结果与病理检查的肝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和评估LSM值和血清肝纤维化4项对肝移植患者明显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移植患者HA和LSM值与肝纤维化评分呈正相关, rs分别为0.689和0.782。HA和LSM值诊断肝移植患者明显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943。明显肝纤维化患者中,肝移植者的LSM值高于非肝移植患者(P<0.05);无明显肝纤维化(F≤2)的患者中,肝移植者Ⅳ-C和PCⅢ低于非肝移植患者(P均<0.05)。结论 LSM值和血清HA与肝移植患者的肝纤维化评分呈正相关,它们对肝移植患者的明显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引起的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终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尤为重要,是判断病情、决定是否进行治疗及随访疗效的关键环节.肝脏活体组织检查(肝活检)目前仍被认为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可引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即使可能性很低,仍然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方法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这些方法完全不同却又相互补充,包括生物学途径,如检测各种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也包括一些物理途径,如通过超声或磁共振弹性成像方法来评价肝组织硬度.这些无创诊断方法首先用于并且确证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目前正逐渐扩展至其他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从而降低了肝活检的需求.本文就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FibroMeters: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液学检测指标组合
FibroMeters是具有多项特异性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液学检测指标组合,其3个主要诊断目标为显著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纤维化的定量,并由专业系统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获得准确的结果.因此,主要存在6种不同的FibroMeters:即针对肝纤维化的3种主要病因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纤维化分期和肝纤维化定量.以肝组织病理学方法诊断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对照,FibroMeters表现出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是惟一能100%正确区分丙型肝炎患者不伴有肝纤维化或伴有肝硬化的检测方法.在适用性方面,FibroMeters对于显著肝纤维化的90%预测值高于其他血清学检测方法.使用包括7类内容在内的详细的肝纤维化分期方法,87%的丙型肝炎患者可以获得准确的肝纤维化分期.在实际工作条件下,FibroMeters重复性高于肝组织病理结果,也高于超声弹性检测.因诊断性能表现非常稳定,FibroMeters在不同的中心都是稳健的检测方法.目前可选择的检测有:针对肝硬化诊断的CirrhoMeter,在一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队列中其诊断准确率为9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2),阳性预测值为100%;针对肝纤维化定量检测的QuantiMeter,是惟一能通过无创方法直接量化肝纤维化程度的手段,对于随访肝硬化及其临床相关事件可能特别有用.除HCV感染外,FibroMeters对HBV或HIV同时感染患者诊断准确率高,尤其是对酒精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FibroMeters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显著纤维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和0.94).
-
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及其展望
肝硬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肝纤维化阶段是大多数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肝纤维化阶段疾病尚可逆转,因此本文对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进行讨论,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
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行肝脏穿刺检查的CHB患者进行FibroScan检测,记录所检测到的肝脏硬度值。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无或轻度肝纤维化(S0~S1期)、显著肝纤维化(S2~S4期)、严重肝纤维化(S3~S4期)和早期肝硬化(S4期)。以肝脏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 AUROC),评价FibroScan对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脏硬度值与肝脏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s=0.739,P<0.01)。FibroScan对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AUROC值分别为0.865、0.940和0.944。结论 FibroScan可以较准确地估计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部分替代有创性的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对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
肝脏弹性与慢性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
目的:明确肝脏弹性值与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评价205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情况,根据FibroScan值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肝纤维化组别,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 2002)对各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价其营养不良状况,使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应用NRS 2002筛查4组处于不同肝纤维阶段患者的营养风险,结果提示伴随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营养风险发生率增加,营养不良状况恶化,患者的握力下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上臂围减少,化验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营养风险的慢性肝病患者较无营养风险组的肝脏弹性值增高,肝硬化组符合这一特点,而肝炎组的不同营养风险患者的肝脏弹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762)。结论不同肝脏弹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其营养状况存在差异,营养风险以及营养不良与肝脏弹性值有关。
-
FibroScan 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FibroScan 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2月经肝脏穿刺病理诊断的 PBC 患者56例,进行 FibroScan 检测得到肝脏硬度测量(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以肝脏活组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 FibroScan 对 PBC 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LSM 值平均为(13.714±7.475)kPa,与肝脏病理分期呈正相关,Kendall 相关系数为0.897,P <0.01。FibroScan 诊断 PBC 肝纤维化≥S2期、≥S3期、S4期的 AUROC 分别为0.897、0.959、0.989。纤维化分期为≥F2、≥F3、F4时对应的佳截断值分别为12.9、16.1和19.7 kPa。肝硬度、血清透明质酸、AST/PLT(APRI)均为肝脏病理分期独立相关因素。结论FibroScan 是一项方便、准确的用于诊断PBC 肝纤维化程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