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疆南疆部分地区麻风患者与家内密切接触者血清 PGL-1抗体检测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麻风潜伏期长,无有效预防或疫苗,导致病例在确诊前,麻风菌的传播早已发生。 MDT(multidrug therapy)实施20余年来,全球的麻风患者人数从80年代初的1000万左右下降至2005年的40万例左右。尽管 MDT 可有效的治疗麻风,但目前看,仅依靠药物,很难彻底控制麻风[1-3]。如何评估麻风在某地的防治现状,以及疾病是否有传播,是当前麻风防治面临的难题。我们在新疆麻风发病较高的县和地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资料收集和血清样本采集,ELISA 法检测样本中麻风特异性抗体 PGL-1 IgM 的水平,希望为化学干预治疗筛选目标人群。
-
两种抗酸染色法查麻风杆菌的比较
麻风杆菌是挪威韩森于1873年首先从麻风病人的皮肤结节中发现的,故称韩森菌,按类属称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或麻风菌.按染色特性属抗酸杆菌.1萋尼抗酸染色法是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的常用方法.萋尼抗酸染色法效果很好,但是操作比较复杂,同时存在以下缺点:①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时间长,染料容易流到载玻片外,沾污实验台或地面,也难以掌控;②加热时染液容易干,须不断添加染液,材料消耗大;③加热时产生石碳酸蒸气对人体有害.
-
继发性耐TB1麻风菌致组织样麻风瘤1例
患者男,1914年10月生.1953年5月右前臂内侧发生鸭蛋大的麻木斑;1954年4月眉间又出现蚕豆大的红色斑块,12月两颊和四肢发生散在性红斑和结节.
-
对麻风病防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皮肤和外周神经受累的慢性传染病,是导致人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麻风病历史悠久,在欧洲中古时代广为流行.随着工业发展,后1例也于20世纪40年代在挪威与世长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原生活在西太区、东南亚、非洲等殖民地的麻风患者移居美、英、荷、法等国,在异乡辗转多年才得到确诊,但是他们并未在欧、美人群中引起传染流行.1874年韩森发现麻风菌,至今尚未能在体外培养,无特效疫苗,也无适用于现场的实验诊断方法.当今麻风病仍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麻风病研究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1年推荐的三种抗麻风菌有效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multidrug therapy, MDT),在20余年实施中,疗效好,复发率低(<1%/年).但近年来全球每年仍发现新患者50万例左右.推测原因有麻风病潜伏期长,发病症状不明显,缺乏区分感染/非感染的有效试验,又无预防接种的方法.除此之外,又被社会恐惧歧视,难以保证完成疗程1.为此,WHO近年来又在MDT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种简便的化疗方案,以克服MDT中不能按月送药,按日服药而引起的复发,以及体检中区分MB/PB而引起的错给方案等问题.
-
麻风病的药物治疗和麻风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自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以来,各种药物作用和耐药菌的发生、监测等研究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在麻风菌耐药的分子机理的研究上又有新的突破,为采用更简便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耐药菌奠定了基础.本文就麻风病的药物治疗和麻风菌耐药的发生和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麻风菌活性检测用于药物疗效观察的研究进展
自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以来,药物疗效评估、细菌活性监测等研究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由于麻风菌不能体外培养,尽管方法很多,但始终没有一个简便且适用于现场的可靠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麻风菌活性检测方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就该方面的各种检测方法的历史和发展进行简要综述.
-
麻风病联合化疗的进展
WHO于1981年推荐了麻风联合化疗(MDT)方案,目的在于快速治愈病人,中断传染和防止耐药的发生.目前可用于麻风MDT的药物为氨苯砜(DDS)、利福平(RFP)、氯苯吩嗪(B663)、氟嗪酸(OFLO)、米诺环素(MINO)和甲红霉素(CLARI).其中RFP是对麻风菌有效的杀菌性药物,其杀菌活性比任何单一抗麻风药物或其它抗麻风药物联合应用的作用强,在MDT中发挥关键性作用.WHO推荐的标准麻风MDT方案:1多菌型麻风(成人):RFP600mg每月一次监服;DDS 100mg/日自服;B663300mg每月一次监服和50mg/日自服;疗期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