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立体化援潜救生及其装备体系构成研究
一、引言援潜救生的使命是为潜艇提供援助保障,对失事潜艇实施援救,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海上援潜救生能力是海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潜艇作战半径的增大及作战海域的复杂化,潜艇失事的危险也在不断增加,援潜救生应成为日益重要的必备措施.加强海上援潜救生能力建设对于提高海军核心军事能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尤其是对于保障舰艇部队战斗力和生命力具有重大意义.
-
国外海军医学动态系列讲座(16)国外海军援潜救生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1 失事潜艇搜索与定位装备1.1 潜艇应急方位指示信标器可主动发出失事信息,并通过COSPAS-SARSAT 全球定位卫星系统传播,使搜救部队在极短时间内即可确定失事潜艇的方位.
-
北约援潜救生卫勤力量的组织与实施
“环太平洋-2016”军演期间,由中美两国海军牵头,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列席,首次就潜艇脱险和救援科目进行了双边图上推演和实兵演练.笔者有幸作为中方的一名高级医务官代表参加了此次演习,并与参演各方的专业人员进行了交流.现将北约援潜救生卫勤力量的组织与实施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
2016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医学研讨会综述
“2016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医学研讨会”于2016年6月22-23日在上海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13个成员国,以及孟加拉国、巴基斯坦2个观察国的60名代表与会.会上,我海军后勤部卫生局局长和海军医学研究所所长分别作了主旨发言;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和中国等国家的15名代表,围绕“海上灾难医学救援与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潜艇医学救援”和“海上医疗保障能力构建”等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现将研讨会有关交流内容综述如下.
-
英国皇家海军援潜救生概况
由于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英国皇家海军十分重视失事潜艇的援潜救生力量建设,目前,其援潜救生能力仅次于美国海军.他们除了建成系统化、系列化的援潜救生技术装备,如防险、信息收集、报警、指挥调度、搜索定位、自救、援救、医疗救护等技术和设备保障外,还建立了完善、可行的运行管理体系,包括防险措施及制度、应急预案、事故评估、计算机辅助决策、组织协调、日常运行规章、科学研究及演练培训等.
-
援潜救生医疗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便于援潜救生医疗队在救生船上开展医疗救治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卫勤保障水平.方法:以PowerBuilder 11.5作为开发平台设计援潜救生医疗信息系统,架构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数据库为Oracle 11g;整个系统以伤员流、物流为核心,主要由人员管理、装备管理、药品耗材管理、考核评价、医疗救治、系统管理6个模块构成;在医疗救治模块中,突出检伤分类组、收容处置组、手术治疗组、重伤救治组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实时互通.结果:该系统可实现救生船上批量伤员救治业务的信息采集、处理、应用与集成共享管理,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结论:该系统的研发应用对提升军队医院遂行多样化军事卫勤保障任务、提高卫勤组织指挥能力及综合救治能力有重要借鉴作用.
-
远距离操作潜水器ROV及其在援潜救生中的应用
以海军防救部队配置的Ocean Modules V8 Sii远距离操作潜水器为研究对象,介绍Ocean Modules V8 Sii的构成特点,并结合海军防救部队的使命任务特点,说明其在应急救援和援潜救生中ROV使用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远距离操作潜水器(ROV) 防救 援潜救生 -
三级援潜中的护理工作体会
随着我海军参与国际事务的活动日益增加,海军舰艇部队的训练任务也越来越重.作为承担三级援潜卫勤力量的援潜医疗队主要参与援潜救生工作,指导对失事潜艇艇员脱险的医学保障,承担潜艇艇员出水后的救治、转运、后送,其中护士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
世界各国援潜救生装备概述
近数十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导致军事技术领域也发生了诸多深刻的变革,世界各国的军事武器装备的性能亦有长足的发展,一场新时期的军事技术革新正在悄然兴起。其中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因其杀伤力大、隐蔽性好及耐久力强,并且具备长距离、大范围的较强机动性能等优势,故而很快成为海军重要的作战力量和国家战略威慑力量,素有“水下蛟龙”之称。
-
援潜救生高气压设备安全管理的探讨
高气压设备是援潜救生、潜水工程、科学试验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系统[1].高气压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部队训练、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正常开展的基础,是部队战斗力生成与提高的重要前提.笔者就我部援潜救生高气压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对策措施,为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
失事潜艇艇员获救后的医学处理
1 减压病患者的医学处理减压病的处理或治疗是援潜救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医学问题,因为无论是逃生艇员还是被援救艇员均有可能发生减压病.有的艇员在脱险后不久即可出现减压病症状,也有些艇员的减压病症状经数小时后才延迟出现.减压病的发病率、起病的急缓及严重程度随脱险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后脱险的艇员更易发生减压病,因为每次艇员经脱险舱脱险后,用于调压的高压气体排入舱内,舱内压力会随之增高,故后脱险的艇员发生减压病的机率更大.
-
美海军对援潜救生能力的新思考
-
英海军援潜救生用减压系统完成海试
为失事潜艇进行减压的系统(the distressed submarine depressurization system, D SDS)近完成了海试.该系统是由位于朴茨茅斯的PA公司为英海军研制的,大援救深度 200m,现已作为援潜救生手段的组成部分批准供英皇家海军使用.
-
援潜救生医疗队海上对接训练实践探讨
本院自组建援潜救生医疗队至今,一直担负辖区海域内援潜救生任务. 2013年起,本院以担负全军援潜救生医疗队建设试点任务为契机,初步理清了援潜救生医疗队训练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标准. 援潜救生医疗队面对的伤员伤情平时少见,借以开展工作的医疗平台特殊,开展高质量的海上对接训练,是分队形成和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主要途径.2014年6月下旬,医疗队以某型防险救生船为平台,开展海上适应性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加强改进提高.
-
四一三医院减压病治疗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16名模拟减压病"病员"9月27日从四一三医院新建的加压舱中面带微笑地走出来,标志着四一三医院新建加压舱模拟减压病治疗圆满成功.为切实做好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确保援潜救生卫勤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四一三医院在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新建加压氧舱系统一套,并对原有旧舱进行改造.模拟减压病治疗前,该系统已顺利通过海司航保部、海后卫生部联合组成的加压舱验收小组的检测验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军标要求,四一三医院援潜救生卫勤保障能力已初步形成. 四一三医院新建的1.0 MPa陆用加压舱为双舱四门,加上原有的高压氧舱可以同时供26人进舱进行高压氧治疗.加压舱配有先进的监视系统和多重安全设备,建成后的加压舱系统达到国内、军内一流水平,标志着海军某基地的援潜救生卫勤保障初具规模,综合卫勤保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92910部队后勤部卫生处孙跃宏, 夏桂荣供稿)
-
我国潜艇艇员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潜艇在战时或平时,均极易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一旦破损进水,就容易丧失不沉性而沉没。为了保存潜艇的有生力量,潜艇艇员必须实施水下脱险,因此潜艇艇员水下脱险是援潜救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快速上浮脱险为国际上公认的先进的自救脱险方法,英国皇家海军在1970年创造了海上183 m快速上浮脱险的深记录,并在世界很多国家推广应用。为了提高我军援潜救生水平,必须结合我海军发展实际,开展大深度潜艇艇员快速上浮脱险研究。
-
潜水减压表计算程序的编制及应用
潜水是援潜救生、海洋开发的重要手段,潜水减压表直接关系到潜水员的生命安全.以往减压表完全由手工计算,工作比较繁琐,且有时减压表中并没有对应的深度和停留时间.虽然减压表针对这些情况均有相应规定,而且不能随意更改,但是为了获得具体的数据比较,我们按照Haldane确定的种类理论组织及过饱和安全系数计算空气潜水减压表的数据,在Windows XP系统下利用VB编写一个减压表程序,以供从事潜水作业保障人员和研究人员计算减压表时参考.
-
140 m氦氧饱和-166 m巡回潜水对潜水员体液及代谢的影响
为提高潜水技能和部队的援潜救生能力,我们结合海上140 m氦氧饱和-166m巡回潜水训练,利用现场条件,对参训潜水员的水电解质平衡及代谢状态的一些指标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
仿真技术在援潜救生工程中的应用
一、概况自1920年以来,全世界50多个拥有潜艇的国家大约有400多条潜艇失事,其中170多条是在和平时期由于事故导致沉没或失事[1].据有关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90年.各国潜艇共发生非战斗沉没事故93起(其中核潜艇17起,常规潜艇76起)[2].常规潜艇沉没的威胁多来自外界,而核潜艇沉没的风险多出自本身,这是由两类潜艇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3].
-
移动式救生钟生命支持系统性能试验
救生钟是援潜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主要用于潜艇失事时,与失事潜艇配合对艇内人员进行营救.1939年,美国潜艇"Squalus"号在New Hampshire州外大西洋上试航,沉没于水深72 m处,用救生钟与失事潜艇对接,先后4批共救出33人,充分显示了救生钟的价值和生命力[1].为增加我海军援潜救生手段,我国研制了移动式救生钟.生命支持系统是为移动式救生钟在实施常压干法援救时提供钟内常压空间人体生存环境或在实施高压湿法援救时提供钟内高压空间人体生存环境,以保证钟内人员生命安全的仪器设备系统.为了检验该救生钟生命支持系统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