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保定市小学生人格形成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的发展,在病因学中,人们发现许多疾病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人格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逐渐重视起人格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特殊人群的人格特征成为研究的热点.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了解影响形成儿童人格的因素,对于健全人格特征的培养,预防心理及机体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北京社区离退休人员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的人格发展特征、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王登峰、崔红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的200例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不同年龄段的中老年在隋绪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老年人格维度中情绪性的发展呈“U”字形,58~68岁情绪性得分较低,53~57岁和>68岁年龄段情绪性得分明显升高;(3)中老年人在SCL量表的9个项目因子,除了人际关系一项的得分低于常模分数之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常模水平(P<0.05),并且中老年人在9个项目因子上面的得分不存在年龄段和性别的差异;(4)中老年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些维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外向性、善良、人际关系、才干、行事方式得分高的中老年人较少报告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偏执、精神障碍等不良心理表症,而情绪性与敌对性、偏执等项目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中老年人的人格特征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表现出较少的可变性和发展性,但情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不同人格特征的中老年人在面对生活事件时的应激水平可能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导致了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措施,开展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维护.
关键词: 中老年人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 -
人格特征与失眠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中常见的类型,高达25%的成年人对自身睡眠状况不满意,其中6% ~ 10%达到失眠症诊断标准[1]. 失眠症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工作效率,是引发精神及躯体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 失眠也是患者就诊常见的主诉之一,对社会卫生资源造成沉重的负担[3]. 目前认为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导致失眠症发病,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Spielman及Glovinsky提出的三要素模式,即易感因素( predisposing factor )、诱发因素( precipitating factor)及持续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4]. 人格特征在3个因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针对失眠症的一线治疗方法(认知-行为治疗)也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4]. 因此,分析失眠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对失眠症的防范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人格特征与失眠症的相关性、人格特征与认知-行为治疗相关性加以综述.
-
驻高原部队干部人格特征分析
人格是军人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对军人人格特征的研究已有部分报道,但对驻高原部队干部人格特征的研究还未检索到.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对驻高原部队干部进行调查,了解驻高原部队干部人格特征,对提高驻高原部队战斗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大学新生心理韧性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医学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格特征进行调查,为个体在应对事件与处理方式上寻找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使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82人,有效问卷1927份,有效率为92.56%,其中男生789,女生1138.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大学新生在心理韧性、精神质、内外向方面,男生与女生之间存在差异,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在心理韧性上存在差异,农村生源地大学生在艾森克人格特征中内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生源地的学生与农村生源地大学生之间在心理韧性上存在差异;心理韧性与艾森克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分呈负相关,与内外向分呈正相关;在艾森克人格特征变量之间精神质与内外向分呈负相关,而与神经质分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性别、生源地对大学新生心理韧性有影响,心理韧性与艾森克人格特征中的不同因子其相关性不同,这一结果提示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韧性与应对事件和处理方式上,应考虑个性化特征,给予良好的干预措施.
-
福建口岸出入境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综合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口岸出入境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方法 应用《出入境人员心理精神卫生测评系统》可操作性软件平台中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化版艾森克个性问卷(EPQ-48)两量表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测评.结果 SCL-90量表9项因子得分结果显示:6项因子均分>全国常模;除了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因子与常模标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PQ-48量表中,精神质P和性格内外向E两项分值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交通员工和劳务人员性格内外向E分值低于常模,则性格偏内向;出入境人员SCL-90量表各因子分与EPQ-48量表中精神质P、神经质N呈显著正相关,与性格内外向E、掩饰性L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出入境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加强心理健康保健咨询,使出入境人员保持身心健康以适应国际旅行环境.
-
湖南省4所高校贫困生16PF 人格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高校贫困生的人格特征,为对其心理援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 人格问卷,按照分层(年级*专业)随机抽样的原则,对高校1836名在校贫困生进行群体心理测评,有效测试1635人。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除忧虑性人格因素外(M女=12.48>12.35,P <0.05),男女贫困生在15种主要人格因素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在8项次元人格因素上,男女贫困生均在适应与焦虑型(M=6.87,6.78>5.40,P <0.01)、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M=5.87,5.64>5.51,P <0.05)2个人格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有恒性”(t =-3.453,P <0.05)、“敏感性”(t =3.958,P <0.01)、“怀疑性”(t=2.404,P <0.05)、“幻想性”(t =3.115,P <0.05)4个主要人格因素以及“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t =-3.466,P <0.05)、“专业有成就者的个性因素”(t =-2.658,P <0.05)、“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t =-3.705,P <0.01)3个次元人格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困生一方面在“专业有成就者的个性因素”、“创造能力”、“独立性”、“外向性”、“聪慧性”、“敢为性”、“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性”等人格特征上得分偏低(Y2≤55;Y3≤77;Q2、X2、B、H、C≤3;Y1≤12),需要改善;另一方面在“怀疑性”、“忧虑性”、“自律性”等人格特征上得分偏高(L、O、Q3≥8),需要调整。贫困大学生中典型的焦虑型(18.8%)、内向型(27.9%)、安详机警型(17.1%)、怯懦型(6.6%)等人格特点者人数多于典型的适应型(3.8%)、外向型(3.3%)、感情用事型(5.3%)、果断型(2.1%)等人格特点;贫困生在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之间部分人格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独居特点,且性别、地域差异、家庭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高一学生的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高一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和MHT量表调查高一学生231名.结果(1)高一学生与一般中学生在人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自己的独特性,其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格特征存在差异,省会城市地区学生较地州学生人格更为理想,汉族学生的人格特征略优于少数民族学生;(2)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高一学生在9个因素上表现出典型的人格特点.结论有针对性地对高一学生进行人格健康教育,纠正高一学生人格发展上的偏差,完善其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空乘专业与其他专业新生人格特征现状的比较
目的 了解空乘与其他专业新生人格特征差异,探讨培养人格健全的空乘人员的教育培养模式.方法 采用Cattell 16PF量表,对某高校552名空乘专业和2731名其他专业新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空乘专业学生A、B、F、H、I、M、N、Q3、x2、X3、X4、Y1因子得分和C因子得分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P<0.01);而E、L、Q1、Q2、Q4、X1、Y2、Y3和Y4因子得分均低于其他专业学生(P<0.01).结论 心理健康是空乘专业新生的主流,他们在乐群性、聪慧性、交际能力、合作精神、适应能力等方面好于其他专业学生;但在独立性、主见、进取心、毅力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格完善.
-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16PF)为测试工具,对377名不同年级在校医学生进行测评,有效样本375份.结果医学生SCL-90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青年常模;不同年级医学生SCL-90测评结果呈显著性差异,16PF测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男女生SCL-90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SCL-90任一因子分≥2的学生和SCL-90任一因子分<2的学生16PF测试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忧虑性、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心理健康因素、有专业成就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创造力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应注重学生人格特征倾向,扬长避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北京市社区离退休人员人格发展特征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人的人格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对北京市的200名离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和事后检验.结果 离退休人员在中国人人格量表的7个维度的得分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除了在情绪性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人际关系、才干、处世态度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步人离退体生活之后,不同年龄段情绪性的发展呈“U”型,中年龄组(59~68岁)得分低(33.21±7.30);中年龄组与低年龄组[53~58岁,(35.86±8.10)]和高年龄组[69~88岁,(36.74±6.67)]在情绪性维度得分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离退休人员的情绪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措施,对于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安度晚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格特征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 影响因素 -
冠心病患者人格特征的研究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的人格结构特征.方法采用Cattell-16PF人格因素量表评定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16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对两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本文的16PF评定结果表明,冠心病组的L怀疑性、Q4紧张性和O忧虑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M幻想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提示冠心病患者具有高怀疑性、高紧张性、高忧虑性和低幻想性的人格特征;指导冠心病患者改变其紧迫感和紧张困扰的人格特征,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
医药专业大学生心理辅导前后人格特征的比较
目的研究心理辅导前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变化.方法采用含无处理对照组的实验设计,将"心理健康课"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实验处理,于干预前(刚进校)和干预后(大学三年级)分别运用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对553名本科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测查,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结果①心理课结束一年后,该组学生的稳定性上升(干预前,心理课组与对照组、团体辅导组相比P<0.01;干预后,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紧张性下降(干预前,心理课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干预后P>0.05);②团体心理组辅导的恃强性(干预前,对照组与团体辅导组比较P<0.01;心理课组与团体辅导组比较P<0.01;干预后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独立性(干预前,心理课组与团体辅导组比较P<0.01;干预后P>0.05)上升,其保持的时间至少在6~14个月.结论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成熟,能够理智、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各种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均有促进作用.
-
性罪错女性的知识、行为及人格特征研究
性罪错女性是导致性传播疾病流行的核心人群[1].女性性罪错现象与女性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为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探讨性罪错女性的人格特征及性罪错现象产生的有关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进行预防和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妇幼卫生系于2001年10月实施了本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研究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提出培养健康人格以提高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方法:以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小学、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两所学校的四、五、六三个年级分层随机抽取的650个小学生为对象,采用陈仲庚修订的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内—外向(t=-7.760,P<0.001)、神经质(t=11.662,P<0.001)和精神质(t=13.647,P<0.001)人格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人格维度内-外向与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各个维度呈正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两个人格维度与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通过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的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预测力强.结论:留守儿童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很大,需要监护人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并努力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
-
大学生运动参与程度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课外活动的指导以及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全部数据在SPSS11.5统计软件上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每周体育运动参与频率不同和每次体育运动时间不同的大学生不同体育运动时间组和的大学生内外向和神经质人格维度差异具有显著性.参加体育运动程度越高,人格越趋向于外向和低神经质;神经质人格维度受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较明显.结论: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
7180例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征分析
目的:探索监狱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犯罪人格的特点.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天津、安徽等7个省市自治区27个监狱的男性服刑人员7 180人进行调查,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人格特征.结果:男性服刑人员精神质P、神经质N、掩饰性L与全国常模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5.473、46.643、-23.636,P<0.05),表现出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低掩饰性.四个人格维度在不同年龄段(F=4.229~127.802,P<0.05)、教育程度(F=3.724~68.840,P<0.05)、犯罪类型(F=6.083~17.691,P<0.05)的男性服刑人员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健全的人格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因素,年龄和教育程度是影响人格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提高教育程度使人格趋于完善,不同的人格特征会诱发不同类型的犯罪.
-
青少年人格特性对正畸治疗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人格特性对正畸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青少年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对所有患者采用人格5因素调查问卷(NEO-FFI)进行人格特征调查,所有患者接受正畸治疗12个月后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调查采用调查问卷方式.结果:从表3中5种人格特征不同分段数对应的满意度影响的分析得出,在高分阶段,神经质人格特征倾向的正畸患者,对正畸治疗满意度较低,差异显著(P<0.05),外倾性、直率性、温和性和有责任感这4种人格特征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结论:青少年正畸患者的人格特征对正畸治疗后的满意度有不同的影响,但人格特征偏执的患者容易对治疗结果产生不满.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特征描述及成因分析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心理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但是笔者在接触并且深入研究了一些具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之后,深深感受到这一类来访者内心的痛苦,经过多年的研究,初步探究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脉络,并且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有了一些新的认知.但是这个课题太大,本文先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念入手,然后从现象学的角度描述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格特征,后主要从影响个体人格发展的成长环境因素方面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因素做了初步探讨,在后续的文章中将会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做出详细的探究.
-
青少年学校适应障碍患者的人格及家庭环境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青少年学校适应障碍患者的人格和家庭环境特征.方法 采集2017年8月-2018年9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青少年学校适应障碍患者38例,正常对照38名,统计一般情况量表,家庭环境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 青少年适应障碍组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量表的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维度,在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的情感表达和矛盾性因子方面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5.202,-3.919,t=2.175,-4.614,P<0.05);适应障碍组相关性分析显示:精神质(P)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15,-0.334,P<0.01),与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r=0.348,P<0.01);内外向(E)维度与亲密度呈正相关(r=0.283,P<0.05),与矛盾性呈显著负相关(r=-0.254,P<0.01);神经质(N)维度与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r=0.422,P<0.01).结论 学校适应障碍青少年的家庭环境与性格特征有着很大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