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汉东;李志华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双抗夹心法及荧光酶联免疫方法检测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sICAM-1、ECP水平,2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对照组.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血清sICAM-1和ECP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支气管哮喘组血清sICAM-1和ECP值之间呈负相关(r=-0.143,P<0.01).结论 血清sICAM-1及ECP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清ECP、sICAM-1水平可作为评价气道炎症程度及预后判断指标.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许进军;何东初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葛根素治疗后其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以及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2名,其中分为葛根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并选取36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予以葛根治疗,观察疗效以及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葛根素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ICAM-1,TNF-α的水平,而且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结论 葛根素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在困难肝切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贾廷印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在困难肝切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肝组织切除术的肝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完全腹腔镜下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助.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标本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半年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在手术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 CAM-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VEGF阳性表达率、sICAM-1、ALP、GGT和AF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失血量,并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sICAM-1、ALP、GGT和AFP水平,提示该技术在降低复发率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 可溶性黏附分子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中的表达

    作者:刘凡;丁艳;尹薇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患儿中表达的特点和意义.方法 选取使用IVIG治疗的KD患儿271例,其中IVIG敏感型252例,IVIG无反应型19例;发生冠脉扩张的患儿78例;同年龄健康对照组36例.ELISA法检测血浆sICAM-1水平,同时实验室检测全血WBC、中性粒细胞、CRP、血清谷草转氨酶、血钠和血钾水平.结果 IVIG治疗前,敏感型及无反应型患儿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反应型患儿sICAM-1水平亦高于敏感型患儿(P<0.05);IVIG治疗后24~48 h,无反应型患儿sICAM-1水平高于敏感型患儿(P<0.05);IVIG治疗前,IVIG敏感合并冠脉扩张患儿中sICAM-1水平明显高于IVIG敏感合并无冠脉扩张患儿(P<0.05),IVIG无反应合并冠脉扩张患儿sICAM-1水平亦明显高于IVIG无反应合并无冠脉扩张患儿(P<0.05);无反应型患儿sICAM-1水平与治疗前后WBC水平变化均呈正相关(分别r=0.7562、0.8435,均P<0.01),与治疗后CRP水平变化亦呈正相关(r=-0.8936,P<0.01).结论 高水平的sICAM-1表达可望作为预测KD患儿对IVIG反应情况及发生冠脉扩张的一项危险因素.

  •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重症肺炎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纯义;金萍;杨艳霞;刘红霞;刘亚秋;许锦姬;黄卫东;王世俊

    目的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人体内重要的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参与机体众多的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但其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重症肺炎的关系,则未见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探讨血清sICAM-1在重症肺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重症肺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重症肺炎患儿和56例普通肺炎患儿不同病程中的血清sICAM-1水平,以及52例健康对照组小儿血清sICAM-1水平.结果 重症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为402.36±31.24 μg/L,明显高于其恢复期水平的198.56±12.63 μ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普通肺炎急性期的278.86±36.24 μg/L及健康对照组180.74±21.46 μg/L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重症肺炎恢复期血清sICAM-1水平与普通肺炎恢复期的193.42±23.65μg/L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MP)肺炎、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分别为412.15±18.36μg/L、386.25±31.62μg/L、398.41±16.83 μg/L、389.76±24.88μg/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重症肺炎经治疗后痊愈病例及好转病例急性期血清sICAM-1分别为396.18±22.31μg/L,392.79±37.43μg/L,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 sICAM-1可能参与了重症肺炎的炎症过程,其水平变化可以作为重症肺炎的诊断及病情轻重的判断指标之一.

  • 脉冲振荡肺功能与黏附分子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小梅;车淑玉;刘向荣;林荣军

    目的 脉冲振荡肺功能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肺功能测定新技术,特别适用于学龄前儿童,但目前有关报道不多,且尚无统一正常值.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是已明确的反映哮喘严重程度的指标,该文旨在探讨上述指标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Master Screen系列肺功能测定系统,对25例健康儿童、40例哮喘发作期儿童用脉冲振荡法(IOS)进行肺功能检测,其中23例患儿激素治疗达缓解期后再次检测;同时对部分上述儿童(发作期23例,缓解期20例,对照组16例)进行sICAM-1、sVCAM-1水平检测.结果 IOS肺功能测试发作期R5,R20,R5-R20,X5,Fres,Zrs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差异均有显著性(q=2.91~15.61,P<0.01或P<0.05),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R5,R5-R20,Fres,Zrs差异有显著性(q=3.08~9.19,P<0.01或P<0.05).发作期血清sICAM-1,sVCAM-1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q=6.23~26.15,P<0.01),而缓解期仍高于对照组(q=16.86,12.46,P<0.01).发作期sICAM-1,sVCAM-1与R5-R20呈正相关(r=0.45,0.57P<0.05)结论 IOS肺功能和sICAM-1、sVCAM-1都可以作为儿童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IOS肺功能测定简便、无创,适合于学龄前儿童.

  •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和sICAM-1水平的作用

    作者:胡平安;谢艳红;刘敏;何红晖;莫朝晖

    目的 通过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观察短期强化血糖控制后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28名初诊T2DM患者接受为期14 d的CSⅡ,于治疗前、治疗3 d后和治疗14 d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sICAM-1水平,比较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3 d后和14 d后患者空腹血糖、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4 d后较3 d后明显降低;②治疗14 d后GHbA1c较治疗前显著减低;③胰岛素原于治疗3 d后和14 d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14 d后与3 d后相比未见明显差异;④sICAM-1水平于治疗3 d后和14 d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治疗14 d后较3 d后进一步下降.结论 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程度,降低sICAM-1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炎症状态.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脑梗塞患者CRP、IL-6及sICAM-1水平的影响

    作者:方兴旺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脑梗塞患者血液2型糖尿病脑梗塞的影响,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脑梗塞的机制.方法: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50例2型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取常规西药组50例作为对比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CRP、IL-6及sICAM-1水平.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脑梗塞总有效率92.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CRP、IL-6及sICAM-1水平与西医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CRP、IL-6及sICAM-1均显著降低,但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西医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可能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尊敬;杨期东;刘运海;黄晓松;张宁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脑缺血炎性病理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病3 d以内的符合试验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32例,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体检者30例,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和sICAM-1浓度.其中11例发病24 h内入院的患者进行血清IL-6和sICAM-1水平动态观察(发病第1 d,第3 d和第6 d).所有脑梗死患者依据发病后48~72 h的CT检查结果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发病3 d内[测定时间距发病时间平均为 (47.4±5.6) h] 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浓度和sICAM-1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52.1±31.7) pg/ml vs.(135.4±18.3) pg/ml 和 (363.6±48.4) ng/ml vs.(227.2±30.1) ng/ml, P<0.01].IL-6和 sICAM-1浓度随发病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IL-6浓度在发病第1 d [(364.5±29.7) pg/ml] 与第3 d[[(345.7±28.9) pg/ml]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6 d[(308.3±26.8) pg/ml]较第3 d明显降低 ( P<0.01);sICAM-1浓度在发病第1 d[(383.9±56.1) ng/ml], 第3 d[(354.6±40.8) ng/ml]和第6 d [(316.7±32.3) ng/ml] 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IL-6和sICAM-1浓度至第6 d时仍高于对照组 (P<0.01).发病3 d内血清IL-6及sICAM-1水平均和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r=0.368, P<0.05和 r=0.594,P<0.01),血清 IL-6浓度和sICAM-1浓度呈正相关 (r=0.453,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sICAM-1水平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脑缺血炎性病理损伤,sICAM-1的升高可能与IL-6升高有关,二者血清水平值可能能够反映脑缺血后炎性病理损伤的程度和脑梗死体积大小.

  • 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罗瑛;谢秀梅;刘惠霞

    目的:探讨NF-κB p65阳性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冠心病不同类型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sICAM-1和C-反应蛋白浓度;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 p65阳性率.结果 :NF-κB p65阳性率和sICAM-1浓度水平在基线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组和对照组(P<0.01),3个月后复查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血浆CRP浓度在基线AMI组和UAP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 P<0.01),3个月后复查CRP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NF-κB p65阳性率和sICAM-1,C-反应蛋白浓度与冠心病不同类型斑块稳定性有关.

  • 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铁刚;张立春;梁媛媛;赵敏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和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活性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SA-ELISA)对56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治疗前后及30名正常健康人,测定血浆CT-1水平和血浆slCAM-1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的血浆CT-1和血浆sl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组经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治疗8周后其浓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CT-1水平和slCAM-1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浆CT-1水平和slCAM-1浓度,以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

  • CHF 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与血清 BNP、TNF-α、sICAM-1的关系以及对MWS和LVMI的影响

    作者:郗爱旗;褚以德;李国峰;赵文蕊;钟欣;廖宝霞;李英兰;尚玲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关系及对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血红蛋白浓度、血浆BNP、血清TNF-α和sICAM-1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LVMI和MWS;按血红蛋白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CHF患者Hb水平和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BNP、血清TNF-α和s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和LVEF则逐渐降低,而血浆BNP、血清TNF-α和s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CHF贫血组患者血浆BNP、血清TNF-α和s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均升高,明显高于非贫血组患者P<0.01);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CHF患者血浆BNP、血清TNF-α和s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进一步升高(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Hb水平、血浆BNP、TNF-α和sICAM-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CHF患者Hb水平的降低和TNF-α和sICAM-1水平的升高参与了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CHF患者贫血的出现使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程度加重化.

  • 吸烟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

    作者:孙素梅;耿建红;柳忠兰

    目的研究吸烟对健康人群和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吸烟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1例脑梗死吸烟者和31例脑梗死不吸烟者,26健康吸烟者和28例健康不吸烟者血清sICAM-1水平.结果脑梗死吸烟组(280.22±35.93)和健康吸烟人群(203.31±50.91)sICAM-1水平高于脑梗死不吸烟组(237.48±55.42)和健康不吸烟人群(162.42±64.65)(P<0.05);血清sICAM-1水平升高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r=0.428,P<0.01).结论吸烟导致血清sICAM-1水平升高,参与并加重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 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睾酮与sICAM-1水平相关

    作者:金红;岳传哲;王东明;彭庚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游离睾酮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改变及互相间相关关系,进一步探讨睾酮与sICAM-1在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组,每组30例患者,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间血清睾酮、游离睾酮与sICAM-1水平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MI组和UA组血清游离睾酮与sICAM-1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血清游离睾酮与sICAM-1水平之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血清游离睾酮与sICAM-1水平改变与ACS的发生有关,它们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ACS开辟了新的途径.

  • 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sICAM-1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变化

    作者:唐倩;梁焕友;吴坚;王萍;刘国萍

    [目的]了解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水平,及其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疗效评定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51例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和17例牙周健康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含量,并同时采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试剂盒,以抗体致敏红细胞花环法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2和CD16.[结果]CAP患者治疗后龈沟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水平显著下降(P<0.001),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不明显.[结论]龈沟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水平可作为评价牙周组织炎症的一项较敏感和客观的指标.

  •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水平的检测

    作者:李建军;朱翠凤;程滨珠;马刚;钟绮丽;朱亦男

    [目的]为了解尖锐湿疣患者部分细胞因子及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46例尖锐湿疣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结果]患者血清IL-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x、sE-selecti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ICAM-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免疫缺陷和部分血清黏附分子水平的异常,可能与本病的复发有一定关系.

  • NF-κBp65、 ICAM-1和sICAM-1在浆细胞性乳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华;倪青;高宇哲;陈华建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浆细胞性乳腺炎(PCM)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术后100例石蜡标本中NF-κBp65和ICAM-1蛋白的表达,其中浆细胞性乳腺炎50例(PCM组),细菌性乳腺炎30例(BMA组),乳腺增生组织20例(HMG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应病例手术前后血清sICAM-1表达量.结果 PCM组中NF-κBp65和ICAM-1蛋白在乳腺导管上皮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及90%,明显高于BMA组和HMG组(P<0.05,P<0.01).NF-κBp65和ICAM-1蛋白在BMA组与HMG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及15.0%.在PCM组申NF-κBp65与ICAM-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 =0.765,P=0.001).PCM组术后血清sICAM-1明显下降(388.30±120.97),与BMA组(674.19±110.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MG组(319.15±189.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M组中ICAM-1阳性表达率(90%)与术前血清sICAM-1(1264.03±140.40)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在PCM发病过程中NF-κBp65和ICAM-1可能扮演重要作用,动态监测sICAM-1变化,可作为评估PCM病情转归的指标之一.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宫英方

    目的 探讨甲氰咪胍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T细胞亚群、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沉(ESR)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过敏性紫癜患儿93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甲氰咪胍治疗,研究组4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sICAM-1、ESR水平,记录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62%(44/47)比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紫癜、腹痛、水肿、关节肿痛及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血清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ICAM-1、ES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10.64%(5/47)比8.70%(4/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26%(2/47)比26.09%(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4,P=0.003).结论 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予以甲氰咪胍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紫癜、腹痛、水肿、关节肿痛及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改善其血清T细胞亚群、sICAM-1、ESR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复发率.

  • 5项炎症指标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风险判断的价值

    作者:卢浩;李梦豪;王媛媛;罗甜甜;刘季晨;赖文岩;戴萌;郭志刚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载脂蛋白B(apoB)5项指标水平对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AS)及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纳入276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稳定性心绞痛组(SAP)、无症状AS组及正常组,分析炎症5项及传统危险因素的各组间差异性及临床价值.结果:ACS组Lp-PLA2、CRP均较其余4组人群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与冠心痛独立相关(OR=1.024,P< 0.001),在传统危险因素诊断冠心病模型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使得整体x2值明显升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可使冠心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提升.结论:Lp-PLA2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Lp-PLA2与CRP水平对于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价值.

  • 黄芪注射液对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叶泽兵;汪凡军;张刚庆;杨旺民;覃海森;林德访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第2代HUVECs用于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细胞NF-κB亚单位p65的表达程度,利用硝酸还原酶法、非平衡放射免疫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分别检测培养液中NO、ET、SOD以及ICAM-1含量.结果:LPS有效激活NF-κB并诱导HUVECs分泌NO、SOD减少,分泌ET、ICAM-1增加.黄芪注射液预先孵育2 h能抑制NF-κB表达,并减轻LPS诱导的上述反应.结论:LPS可能通过激活NF-κB使NO、SOD减少,ET、ICAM-1增加,从而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黄芪注射液对上述反应有拮抗作用,推测是通过抑制NF-κB这一途径来实现血管内皮保护功能的.

226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