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拟桑白止咳汤对感染后咳嗽患儿诱导痰SP、EOS、ECP、CGRP的影响

    作者:王广俊

    目的 探讨自拟桑白止咳汤对感染后咳嗽患儿诱导痰P物质(substance P,SP)、嗜酸性粒细胞(eosnophils,EOS)、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感染后咳嗽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感染后咳嗽患儿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感染后咳嗽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桑白止咳汤治疗.采用咳嗽症状评分评估患者日间和夜间的咳嗽症状.检测两组感染后咳嗽患儿治疗前后诱导痰SP、EOS、ECP、CGRP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感染后咳嗽患儿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后咳嗽患儿治疗后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感染后咳嗽患儿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后咳嗽患儿治疗后诱导痰SP、EOS、ECP、CGRP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感染后咳嗽患儿治疗后的诱导痰SP、EOS、ECP、CG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桑白止咳汤能促使感染后咳嗽患儿的诱导痰SP、EOS、ECP、CGRP降低,提高治疗效果.

  • 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白细胞介素5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徐辉;王建东;罗炎杰;程德云

    目的:探讨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细胞介素-5(IL-5)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并评价诱导痰在哮喘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液,以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哮喘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组,健康组血清和诱导痰中ECP、IL-5水平进行同步检测并测定肺功能(FEV1/FVC).结果:大部分患者(96%)能耐受诱导痰检查.哮喘组急性期血清和诱导痰中不仅ECP及IL-5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而且ECP与IL-5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ECP或IL-5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ECP和IL-5在哮喘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诱导痰检查具有安全、简便、结果重复性强的优点,用于哮喘的研究具有较大价值.

  • 血清ECP测定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萍;陈树兰;文志勇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嗜酸细胞是炎症过程中的重要效应细胞,其释放的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整个炎症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故测定ECP的水平变化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现对经ECP测定的200例支气管哮喘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血清ECP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鼻咽分泌物ECP在早期预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国健;吴荣熙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鼻咽分泌物(NPS)中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检测NPS中ECP含量,随访8 a,比较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与非哮喘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组急性期NPS中ECP较非哮喘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ECP测定对其预后的早期预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粘附因子-1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汉东;李志华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双抗夹心法及荧光酶联免疫方法检测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sICAM-1及ECP水平,2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儿童支气管哮喘组患儿的血清sICAM-1和E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sICAM-1和ECP值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ICAM-1及ECP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形成过程中起关键及重要的作用,ECP可以用来监测气道炎症的状况,从而对判断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支气管哮喘Pharmacia变应原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本洪;沈霞;陈迎春;沈铮;黎明;徐坚刚

    为探讨支气管哮喘启动机制和炎症机制的关系,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支气管哮喘76例患者进行Pharmacia变应原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测定,对其相互关系、临床意义和发病机制进一步作出探讨.

  • 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志刚;李庆洁

    目的 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中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79例CVA患儿(哮喘组)和56例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均进行血清ECP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血清ECP水平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6.12±25.80) μg/L vs(7.62±4.90) μg/L,P<0.05].结论 CVA与血清ECP水平密切相关,尽早对患儿进行血清ECP水平检测,有助于协助诊断,对早期预防干预CVA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诱导痰EOS及ECP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周春平;杭晶卿;潘雷达;孙碧雄;郭沪婴;张洪熹

    目的观察雾化诱导痰中嗜酸性细胞(EOS)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30例过敏性哮喘和1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雾化诱导,挑取痰栓,进行嗜酸性细胞计数和分类并测定上清液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结果健康对照组中无嗜酸性细胞出现,在过敏性哮喘组有66.7%出现嗜酸性细胞(P<0.01);健康组ECP为138.6±68.9ng/ml,哮喘组ECP为1065.2±1124.1ng/ml,有显著差异性(P<0.01).在过敏性哮喘组中对17例患者,诱导痰中EOS阳性率为70.6%,外周血中嗜酸性细胞阳性率为11.8%(P<0.01).结论诱导痰方法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EOS在诱导痰中更易检出,比外周血更敏感,有助于哮喘的辅助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sCD44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曲延玲

    CD44系透明质酸酶的受体,在炎症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病原之一.近年来,有人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导致过敏性哮喘发作和气道高反应状态,血中MP特异性IgE升高、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升高,提示其发病机制可能为嗜酸性细胞介导的互型变态反应.

  • 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汉东;李志华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双抗夹心法及荧光酶联免疫方法检测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sICAM-1、ECP水平,2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对照组.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血清sICAM-1和ECP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支气管哮喘组血清sICAM-1和ECP值之间呈负相关(r=-0.143,P<0.01).结论 血清sICAM-1及ECP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清ECP、sICAM-1水平可作为评价气道炎症程度及预后判断指标.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测定

    作者:金燕梁;虞涛;阮奕;刘寒梢;曹兰芳

    为探讨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总IgE与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关系,对32例MP-IgM阳性的MP肺炎及31例MP-IgM阴性的非MP肺炎患儿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MP-IgM阳性组ECP(9.63±3.80)μg/L,总IgE(123.31±55.14)IU/L;MP-IgM阴性组ECP(4.82±2.63)μg/L,总IgE(62.13±19.27)IU/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ECP及总IgE在MP肺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PPD反应与发作期哮喘患儿ECPIgE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

    作者:范亚可;张廷熹;李孟荣

    目的探讨PPD反应与发作期哮喘患儿ECP,IgE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分健康对照组和哮喘发作组,均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观察PPD反应与哮喘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测定、血清ECP、IgE等的关系以及PPD试验后哮喘患儿外周血IFN-γ,IL-4,IL-12 P40 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患儿PPD阴性者(24/32例)明显多于阳性者(8/32例),且PPD反应阴性患儿哮喘中/重度发作(16/24例)较PPD阳性患儿(2/8例)多,P<0.05.PPD阴性的哮喘患儿血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IgE较PPD阳性的哮喘患儿明显增高(P<0.05).哮喘患儿PPD试验后IL-12 P40 mRNA,IFN-γ mRNA无明显变化,而IL-4 mRNA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致IFN-γ/IL-4 mRNA比值下降.结论 PPD反应阴性的哮喘患儿可能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PPD正向免疫刺激作用在哮喘患儿中受到抑制.

  • 2~5岁轻度间歇哮喘儿童气道阻力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兴;王文革;张俊红;郑春茜

    目的:用单阻断法测定2~5岁轻度间歇状态哮喘患儿气道阻力,并探讨气道阻力与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2~5岁轻度间歇哮喘患儿运用单阻断法进行气道阻力测定,同时记录该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病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总IgE及酶免疫荧光法测定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浓度。结果:64例轻度间歇哮喘患儿有24例气道阻力高于正常预计值,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分别有29例、28例高于正常范围。轻度间歇哮喘患儿性别与气道阻力存在线性相关性(P=0.001)。气道阻力与血清总IgE相关性较好(P<0.05),且为正相关(r=0.258)。在轻度间歇哮喘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及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与气道阻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部分轻度间歇哮喘患儿存在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阻力大小受性别因素影响较大。轻度间歇哮喘患儿是否存在通气障碍与血清总IgE浓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EOS ECP及血清IL-13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甘明;易运林;李小玲;廖永强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急性期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水平变化及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痰液,行EOS计数并测定ECP水平.同时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3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诱导痰液中EOS、ECP分别与血清IL-13呈正相关,且诱导痰液中EOS、ECP及血清IL-13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是导致哮喘的主要炎性细胞,而IL-13又是嗜酸性粒细胞激动剂并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诱导痰液EOS、ECP和血清IL-13检测是哮喘诊断及病情转归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

  •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ECP的观察

    作者:徐辉;王建东;董芸;朱旭光

    目的探讨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并评价血清和诱导痰中ECP水平的变化在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期中现察的价值.方法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液,以荧光免疫法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组(急性期24例,缓解期24例),健康组(12例)血清和诱导痰中ECP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同步测定肺功能(FEV1/FVC).结果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期血清和诱导痰中EC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健康组(P<0.01),但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期血清和诱导痰中ECP与FEV1/FVC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CP在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患者外周血、诱导痰中ECP水平的变化不能作为观察的指标来判断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病情和预后.

  • IL-5和ECP在支气管哮喘病因中的作用

    作者:王翔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重要特征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在导致哮喘发病的众多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证明,哮喘患者急性期不仅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粘膜活检和痰中IL-5、ECP水平明显升高,而且IL-5和ECP之间,IL-5及ECP与嗜酸性粒细胞(EOS)、肺功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故国外有学者建议可将IL-5和ECP水平的变化作为哮喘严重性和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本文就近几年来IL-5和ECP在哮喘发病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 哮喘患儿血清及痰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

    作者:焦伟;谢庆玲;黄小芳

    目的:探讨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a)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以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30例哮喘患儿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诱导痰中ECP和TNFα水平进行同步检测.结果:哮喘发作期血清ECP和TNFα水平高于缓解期血清,尤其诱导痰液中ECP水平的增高更明显(P<0 .01);而且发作期ECP与TNFα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两者均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支气管哮喘患者ECP蛋白和IL-8测定及意义

    作者:侯爱敏;忽新刚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了解ECP和白介素8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以及在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5例和对照组l6例,采集其血清和使用纤维支气管镜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使用多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哮喘者血清ECP和BALF中IL-8含量,比较哮喘组和对照组血清ECP和BALF中IL-8含量,并对哮喘组患者血清ECP和BALF中IL-8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E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46.3±9.3μg/Lvs.9.4±3.4μg/L,P<0.01);实验组BALF中IL-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96.6±36.2pg/mLvs.138.4±42.7pg/mL,P<0.01).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与BALF中IL-8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62).结论:IL-8和ECP参与了哮喘的发病,两个炎症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在支气管哮喘发作过程中,IL-8为气道炎症细胞的强趋化因子.测定它们的水平,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哮喘、评价哮喘严重程度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