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辨证治疗结肠气囊肿二则
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PCI)是指消化道黏膜下、浆膜下多发的充满气体的囊肿,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无症状,或伴随非特异性症状如腹胀、腹泻、腹痛、便秘、血便等[1]。PCI 的诊断可根据X 光片、结肠镜、CT 检查,镜下表现主要为肠道黏膜表面多个球形或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周围黏膜正常,透明或半透明,直径为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密集分布,聚集成团,也可散在分布,活检钳触之中央出现凹陷,富有弹性。超声内镜下可见黏膜或浆膜下范围较强的气体声影。内镜表现为类似于多个息肉或黏膜下隆起的集合,但浆膜下的积气可能不易发现,CT 检查有助于部分厚壁气囊肿的诊断[2]。中医虽无“结肠气囊肿”的病名,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现介绍2例用中药治疗的肠气囊肿症患者。
-
结肠肠气囊肿症1例
患者男,73岁,因腹部疼痛2周就诊,大便性状无明显改变.患者以往有血吸虫病感染史.行结肠低张双重造影,显示降结肠及结肠脾曲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样隆起,较大者直径达2~3 cm,边缘光整,切线位显示病变沿肠壁排列,呈串珠状或波浪状,局部较透亮(图1),随肠壁张力或体位变化,病变形态变化较大(图2).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肠气囊肿症2例
肠气囊肿症是一少见病,特征为肠壁或系膜上有多个黏膜下或浆膜下气囊肿.Morris等[1]报道该病发生率在结肠为46%,小肠27%,胃5%,小肠和大肠并发7%.
-
肠气囊肿症46例诊治体会
肠气囊肿症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疾病,它的特征主要是发生在小肠和结肠壁上类似息肉状含气体的囊腔.自1980~1995年我们曾治疗被手术证实过的46例肠气囊肿症,现报道如下.
-
肠气囊肿症一例
肠气囊肿症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特征为肠壁或系膜上有多个黏膜下或浆膜下气囊肿.1730年Duvernoi在尸体上发现.1899年Hahn在患者身体上首次发现.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报道较多,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容易发生误诊,在诊断困难时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或内镜下治疗.我院于2011年3月收治1例肠气囊肿症患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肠气囊肿症5例报告
肠气囊肿症较为少见,我院自1995年至今共收治5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及分析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 男,26岁,间歇性上腹痛7天,恶心呕吐3天入院.
-
肠气囊肿症影像学诊断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肠气囊肿症患者的必要性,为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赢得时间.方法:对1998年11月-2008年4月本科收集到的肠气囊肿症5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手术及病理结果加以回顾分析,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肠气囊肿症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5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达80%.结论:肠气囊肿症是以肠壁黏膜下或(和)浆膜下出现单个或多个含气的囊肿为特征的疾病,由于本病具有比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故患者有腹部症状且已除外急腹症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为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生命质量.
-
肠气囊肿症1例
1 资料病人男性,78岁.因"反复腹泻2年余"于2007年5月17日入院,无发热、腹痛、腹胀、脓血便.查体:神清,心肺(一),腹平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肠镜:距肛门23~18cm肠段见密集大小不等囊性隆起物(见图1).诊断:乙状结肠多发囊性隆起物性质待查.
关键词: 肠气囊肿症 -
老年结肠气囊肿症1例
患者,男,84岁,主因"腹泻4个月余"于2013年2月21日以"腹泻原因待查"收入院.患者近4个月来无诱因出现腹泻,每日排便10余次,2~3次可见黄色不成形糊状便,其余以黏液为主,每次量30~100 ml,患者无发热,无腹痛、里急后重、便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无肺心病、手术及外伤史.查体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行结肠镜示结肠黏膜下气囊肿凸入肠腔,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完整、苍白、半透明.予间断吸氧、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患者腹泻症状好转.
-
小儿肠气囊肿症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立位腹部X线片与CT检查对小儿肠气囊肿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2例患儿经综合影像学、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立位腹部X线片可见受累肠壁散在的成簇集聚囊状透亮区,严重者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影,间位肠曲征;CT平扫可见肠壁内线样透亮影,呈地图样改变.结论 X线检查有助于对小儿肠气囊肿症的诊断,CT是本病的佳检查方法,更有助于鉴别诊断.
-
幽门狭窄合并肠气囊肿症1例
病人男性,19岁.因"腹胀伴呕吐7个月余"于2007-01-06入院.查体:Ⅱ度营养不良,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上消化道钡餐:双侧膈下游离气体,胃重度扩张,幽门管狭窄.诊断幽门管狭窄.剖腹探查术中见胃扩张明显,胃壁肥厚,幽门管狭窄.
-
肠气囊肿症的诊治
肠气囊肿症,又被称做肠壁囊样积气症,临床上比较少见,其主要特点是肠壁内含有多个充气性囊肿.我院自2002年3月以来共收治肠气囊肿症5例,回顾其诊治经过,并结合搜集到的15例病例诊治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结肠气囊肿症1例
病例:患者男,45岁.因反复腹痛伴大便不成形10余年,加重2个月于2004年2月3日收治入院.患者10余年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脐上阵发性隐痛,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无明显规律性,与饮食无关,同时伴不成形大便2~3次/天,无血性物排出,症状反复发作,但患者未予重视和治疗.2个月前开始自觉脐上腹痛,持续时间较前延长,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结肠镜检查示距肛门70 cm处可见一结肠息肉样隆起性病变,欲行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遂于2004年2月3日来我院就诊,再次结肠镜检查示距肛门70 cm处有一2cm×3 cm大小的肠壁局限性隆起,表面光滑,有透明感,基底较宽、无蒂,用活检钳挤压该隆起物,可改变其形状(见图1),夹破隆起物后可见气泡冒出,隆起物塌陷(见图2).拟诊为结肠气囊肿症.
-
肠气囊肿症二例与文献复习
肠气囊肿症(PCI)是指消化道黏膜下或浆膜下发生的积气囊肿,临床少见而容易出现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以期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
结肠气囊肿症二例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61岁.因大便次数增多5个月余于2004年11月就诊.体格检查: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一).辅助检查:血、大便常规及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内,大便隐血阴性.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距肛门20~30 cm及40~50 cm处见两段多发囊肿性改变,囊肿大小不等,表面黏膜光滑,距肛门40~50 cm肠段囊肿表面充血,部分糜烂,周围黏膜水肿;肝曲见一3 mm×3 mm小囊肿,表面黏膜光滑(图1,见封二).诊断:结肠气囊肿症(PCI).予酪酸菌(商品名米雅BM)调节肠道功能,患者症状稍好转.2005年5月复查结肠镜,镜下未见特殊变化.
-
肠气囊肿症12例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肠气囊肿症(PCI)的发病特点和恰当的诊治方式.方法 对1997年至2015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的12例PCI患者进行分析,评估其病因、内镜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4例因长期接触三氯乙烯或病因不明导致原发性PCI;其余8例为继发性PCI,患有白塞病、结缔组织病、肺气肿、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内镜表现包括单发泡状气囊肿、线状或鹅卵石样气囊肿、葡萄或串珠状气囊肿等,病变累及乙状结肠6例、升结肠3例、降结肠2例、十二指肠2例、直肠1例.药物或联合内镜治疗后,8例明显缓解,2例好转,2例因恶性肿瘤死亡.结论 PCI是一种罕见病证,病因机制尚不明确,多继发于其他疾病,通过结肠镜、超声内镜可明确诊断.单发性PCI可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治疗,多发性PCI予内镜下囊肿夹破、抗生素联合菌群调节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发现并发症可改善预后并减少复发.
-
结肠气囊肿症的内镜诊治与分析五例
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s intestinalis,PCI)是指消化道黏膜下或浆膜下多发的充满气体的囊肿,如仅发生在结肠,称之为结肠囊样积气症(pneumatosis coli)~([1]).因其病因不明,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被漏诊和误诊.我院近年来共检出PCI 5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
结肠气囊肿症并绒毛状管状腺瘤癌变一例及文献复习
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PCI)又称为肠壁囊样积气症,以胃肠道壁内多发积气囊肿为特征,是一种少见病症,1783年由Du Vernoi于尸体解剖中发现,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有病例报道,但迄今对该病的认识尚不够深入.我院于2008年7月收治了1例结肠气囊肿症并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癌变患者,经肠镜、CT及手术、化疗等诊治后恢复出院.
-
肠气囊肿合并艰难梭菌感染一例
肠气囊肿症发病率低,容易误诊.本文通过描述一例肠镜及辅助诊断肠气囊肿症合并艰难梭菌感染的患者,内镜下予以诊疗好转的过程,给临床提供参考.
-
皮肌炎合并肠气囊肿症
报告1例成人皮肌炎合并肠气囊肿症.患者女,38岁.1995年6月因出现四肢肌肉疼痛无力,双上眼睑红肿,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肌酸磷酸激酶14 180 U/L,肌电图、肌组织病理检查示皮肌炎改变,诊断为皮肌炎,经治疗症状已缓解数年.近3年来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并伴腹胀,腹部CT检查可见沿肠管分布的特征性多发性气泡状透明区,诊断为皮肌炎伴发肠气囊肿症.该例为国内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