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龙眼叶与其易淆品荔枝叶的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特征

    作者:曾静;韦郃;廖月葵;何报作

    目的:建立龙眼叶与荔枝叶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法(LMVP)和定量分析评价鉴别中药品种真伪方法的可靠性的方法(QAERM)。结果:龙眼的小叶脉序类型为真不达缘羽状脉序,二级脉在近叶缘处渐变细,少数结环,三级脉为贯串型或不规则结网型;荔枝的小叶脉序类型为不达缘环结羽状脉序,二级脉走向为急转曲行结环,呈波状或之字形,三级脉为不规则结网型。以上述3组区别点为指标,鉴别的正确性(Ac)=98.1%~100%;重复性为符合率(ARO)=98.5%~100%,一致性强度(Kappa)=0.97~1.00。结论:建立的“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法”可准确鉴别龙眼叶及易淆品荔枝叶,该法操作简便、快速、价廉且可靠性强。

  • 龙眼叶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梁洁;柳贤福;李耀华;韦志英;翁翎

    目的:建立龙眼叶药材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柱温20℃,洗脱时间90 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检测了广西不同来源的10批龙眼叶药材,确定11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各产地龙眼叶药材相似度均>0.90.结论:龙眼叶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龙眼叶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

  • 龙眼叶化学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作者:梁洁;黄春燕;麦嘉妮;徐晖;杨川川;赵立春

    目的 研究龙眼叶中各化学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其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微孔板法,以PNPG(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比较龙眼叶中各化学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 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的没食子酸乙酯、山柰酚、木犀草素、槲皮素、紫云英苷和石油醚部位的羽扇豆醇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化学成分两两和三三配伍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提高.结论 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抑制活性与结构密切相关,C环上C3位的取代基种类和数目可能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 龙眼叶不同提取物降血糖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洁;余靓;柳贤福;孙正伊

    目的 研究龙眼叶不同提取部位的降血糖的活性.方法 分别采用四氧嘧啶小鼠糖尿病模型、肾上腺素小鼠高血糖模型及正常小鼠,观察龙眼叶的降血糖活性.结果 龙眼叶的正丁醇和95%乙醇部位均能不同程度降低上述不同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空腹血糖,而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 龙眼叶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尤以正丁醇和95%乙醇部位疗效较佳.

  • 不同产地龙眼叶中3种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

    作者:梁洁;柳贤福;孙正伊;吕松林;翁翎

    目的 建立测定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2%磷酸(47:5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素分别在0.18~2.88,0.059~0.944和0.024~0.384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8%,100.43%,100.30%,RSD分别为1.2%,2.2%,1.8%(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龙眼叶的质量控制.

  • 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柳贤福;梁洁;孙正伊;翁翎;吕松林

    目的 建立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并应用红外Omic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实验建立了广西龙眼叶药材红外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5个共有峰.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稳定,可用于广西产龙眼叶药材的质量评价.

  • 龙眼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作者:黄春燕;梁洁;黄团心;麦嘉妮;徐晖;杨川川

    目的:研究龙眼叶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建立体外旷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龙眼叶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并对提取物浓度与抑制活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龙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0.105 2 mg/mL)和正丁醇提取物(IC50=0.1261 mg/mL)均有较好的旷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大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IC50=0.1960mg/mL),且抑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龙眼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治疗糖尿病降血糖药物的价值.

  • 龙眼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黄春燕;梁洁;麦嘉妮;徐晖;金青青

    目的:研究龙眼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重结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龙眼叶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醇(1)、羽扇豆醇(2)、二十八烷酸(3)、三十烷酸(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没食子酸乙酯(7)、山柰酚(8)、木犀草素(9)、槲皮素(10)、紫云英苷(1 1).结论:其中,化合物1~4、7~1 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龙眼叶的生药鉴别

    作者:梁洁;柳贤福;孙正伊;翁翎

    目的:对龙眼叶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粉末制片法、石蜡切片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结果:得到了性状特征、粉末及叶横切面特征、薄层色谱特征及紫外吸收光谱.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此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作者:梁洁;金青青;黄团心;徐晖;麦嘉妮;信晨曦

    目的:优选龙眼叶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的活性部位,为龙眼叶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龙眼叶经95%乙醇渗漉提取得到总提物,在确定总提物的降血糖作用后,将总提物浸膏用水混悬,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相应部位提取物(分别记为ST、YT、ZT和WT).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法复制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0.1 g/kg),ST低、中、高剂量组(22.2、29.6、44 g/kg,以生药计,下同),YT低、中、高剂量组(10.7、16、32 g/kg),ZT低、中、高剂量组(10.5、15.8、31.6 g/kg)和WT低、中、高剂量组(18.5、24.6、37 g/kg),每组10只;并另选10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蒸馏水).各组小鼠均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28 d.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生长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值,对小鼠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并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血清中HDL-C含量降低,空腹血糖值和给予葡萄糖0.5、1、2 h后小鼠的血糖值以及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升高,且血清中TC、TG和LDL-C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28 d后YT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升高,YT各剂量组和ZT中、高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值降低(P<0.05或P<0.01),给予葡萄糖1 h后YT中、高剂量组和ZT高剂量组小鼠血糖值以及给予葡萄糖2 h后YT高剂量组小鼠血糖值均降低,YT各剂量组和ZT高剂量组小鼠糖耐量曲线下面积以及血清中TC含量均降低、血清中HDL-C含量均升高,YT高剂量组和ZT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G、LDL-C含量以及YT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G含量均降低,ZT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HDL-C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2型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 超声波提取龙眼叶总黄酮及其鉴别

    作者:陆海峰;赵进;李琳;黄锁义;李卫彬;阳文辉

    目的:为充分利用龙眼叶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龙眼叶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龙眼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9090 mg/ml,回收率为100.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龙眼叶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 龙眼叶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作者:周志鹏;商渊婷;黄艳芳;黎春杏;黄锁义

    以龙眼叶为材料,研究龙眼叶色素的理化性质,为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用品等色素新产品的生产提供重要原料.以65%酸性乙醇为提取剂室温浸泡24 h,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该色素水溶性良好在330 nm处有大吸收峰,pH值对色素稳定性影响大,在碱性溶液中热稳定性差,食品添加剂、醋酸对色素有明显增色作用,耐光性好,氧化剂、还原剂中只有抗坏血酸对色素影响比较明显,除Fe3+和pb2+外,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 正交实验法优化龙眼叶提取工艺

    作者:梁洁;柳贤福;孙正伊;吕松林;翁翎

    目的:优化龙眼叶提取工艺.方法:以龙眼叶中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龙眼叶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龙眼叶提取的佳工艺路线为:用20ml的甲醇-盐酸(4:1),超声处理50min.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龙眼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

  • 龙眼叶化学成分预试研究

    作者:梁洁;滕建北;柳贤福;余靓

    目的:对广西产龙眼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分别对广西产龙眼叶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结果:通过预试验,提示广西产龙眼叶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酚类、香豆素类、挥发油、植物甾醇、糖类、苷类、鞣质、有机酸等化学成分.结论:此试验为进一步进行该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