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司帕沙星分散片的人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作者:傅立波;金晓东

    目的研究司帕沙星分散片的人体内外相关性.方法应用RCZ-8A智能药物溶出仪测定司帕沙星分散片的溶出速率;用反相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的司帕沙星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考察体内外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1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司帕沙星分散400mg后,其体内过程符合一级吸收模型,其AUC0→∞,Cmax,tmax分别为(22.05±2.04)h.μg.ml-1,(1.51±0.16)μg.ml-1,(1.66±0.15)h;在4h内片剂平均累积溶出100%.结论将体外释放百分率即溶出度(F)对体内吸收分数(f)回归得回归方程为:f=1.0767F-9.2968,r=0.9892(P<0.05),其体内外存在显著相关性.

  • 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作者:

    目的建立体内外相关性良好的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直接释药法和透析释药法测定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考察加入吐温的量和透析袋内递质的体积对释药速度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杉碱甲缓释微球在大鼠注射部位的残留量,计算微球在体内的释药速度.通过相关性评价确定佳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结果透析释药法可获得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r=0.990 2).结论透析释药法可用于测定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

  • 美斯地浓缓释片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

    作者:熊华蓉;谭群友;罗文;王睿;赵春景;张景勍

    目的:研究美斯地浓缓释片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方法:以水为溶出介质,测定美斯地浓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口服美斯地浓缓释片后的血药浓度,按照Loo-Riegelman公式计算药物的吸收分数,并对体内外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时间点的体内吸收百分数与体外累计释放百分数相关系数良好(r=0.997),相关性方程为Y=1.667 7X十0.563.结论:美斯地浓缓释片体外释放累积百分数与体内吸收百分数具有显著的体内外相关性.

  • 盐酸多西环素调释胶囊释放度与体内血药浓度相关性考察

    作者:韩珂;陈美婉;刘阳;肖羽君;何子昕;吴传斌

    目的:测定自制盐酸多西环素调释胶囊的体内血药浓度,通过盐酸多西环素调释胶囊的体外释放度实验,利用反卷积法研究其体内外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释放度测定第一法,以0.06 mol·L-1盐酸溶液为释放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西环素累积释放百分率.采用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法测定多西环素人体内血清药物浓度.结果:盐酸多西环素调释胶囊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F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X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F=1.314 7X-32.527,r=0.981 6.结论:盐酸多西环素调释胶囊体内外相关性显著,释放度测定方法可有效控制盐酸多西环素调释胶囊的内在质量和预测其生物利用度.

  • 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限测定方法对比实验考察

    作者:陈琳;朱照静

    目的:考察不同方法测定3种不同崩解原理的口腔崩解片(oral disintegrated tablets,ODT)的体外崩解时限,为国家药品标准制定部门制定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溶出仪小杯法、量筒法、表面皿法、溶出仪改进法、崩解仪改进法对速崩型、速溶型、融蚀型口腔崩解片进行体外崩解时间测定,并与口腔内崩解行为对照,同时以结果判定难易、装置是否简单、分辨率高低、重复性、体内外相关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出不同崩解行为ODT体外评价方法.结果:速崩型、速溶型、融蚀型ODT的体内崩解时间分别为19.8,13.4,30.1 s,不同方法测定同一类型的ODT具有不同的崩解时间,融蚀型ODT的体外崩解时间大于4 min.相关性研究中,表面皿法测得4个处方的速溶型ODT体外崩解时间为12.5,19.7,24.0,30.7 s,相应的体内崩解时间为13.6,21.0,25.4,31.3 s;崩解仪器改进法测定速崩型ODT的体外崩解时间为19.5,26.5,14.3,37.0 s,相应的体内崩解时间为20.2,28.4,15.2,39.5 s.结论:表面皿法和崩解仪改进法可分别作为速溶型和速崩型ODT体外崩解时限的测定方法,目前尚无适宜的方法可准确测定融蚀型ODT的体外崩解时限.

  • 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体内外相关性评价

    作者:梅康康;胡容峰;马凤余;张珂;苏丹;邹爱峰

    目的:用脱卷积法进行自制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体内外相关性的评价.方法:以市售微粒化非诺贝特胶囊剂的大鼠体内血药农度数据为权函数,根据自制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制剂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数据,采用脱卷积法,将不同时间点的体内吸收分数与体外累计释放百分数做线性回归,考察体内外相关性.结果:采用脱卷积法计算体外累计释放百分数和体内吸收分数相关系数较好(r=0.9225),相关性方程为Y=0.4642R+42.044.结论:脱卷积法适用于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 美洛昔康片溶出度考察及其体内外相关性

    作者:戈升荣;安富荣;曹惠明

    目的:考察2种市售美洛昔康片的体外溶出度,评价其质量及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并与体内吸收百分率进行相关性评价;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溶出曲线进行拟合,提取溶出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种美洛昔康片的溶出参数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t检验表明同一厂家3批产品的参数之间差异有时也有显著性(P<0.05).2种片剂的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2个厂家产品的溶出度之间存在差异并且体内外具有相关性,提示在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 双氯芬酸钾双层片与普通片在兔体内的生物等效性

    作者:符旭东;李高;汤韧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钾(DP)双层片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8只家兔分别单剂量口服DP双层片(Ⅰ)和普通片凯扶兰(Ⅱ)各5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TOPFIT程序拟合,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Ⅰ和Ⅱ的药动力学参数MRT分别为(19.7±3.0)h和(7.7±0.9)h,t1/2为(10.6±1.1)h和(3.2±1.0)h,Tmax为(8.5±3.0)h和(5.0±1.2)h,Cmax为(16.6±3.7) μg*ml-1和(26.6±4.1) μg*ml-1,AUC为(266.4±45.1) μg*h*ml-1和(9237.0±19.1)μg*h*ml-1.DP双层片和普通片的MRT、t1/2、Tmax、Cmax差异有显著性,AUC、CL差异无显著性.体内吸收分数与体外释放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885.结论:双层片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吸收程度与普通片等效.

  • 膜控释硝苯地平缓释微丸的处方组成与犬体内吸收评价

    作者:张跃飞;潘忠平;肖正林;丁劲松;周彦彬

    目的 制备不同释放速度的膜控释硝苯地平缓释微丸,考察处方组成与犬体内吸收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前期建立的处方与释放度数学模型,以空白糖丸芯为基丸,PVP K30为致孔剂,采用流化床层积上药工艺,制备释放速度分别为10.4%/h和21.7%/h(T1和T2)的Eudragit RL/RS膜控型硝苯地平缓释微丸胶囊.以随机交叉单剂量方式给予Beagle犬2种硝苯地平缓释胶囊(T1和T2),剂量均为20 mg,研究两者体内吸收是否与体外释放具有一致性,为处方与释放度数学模型的体内评价提供参考.结果 T1和T2的AUC0~ 24h为(165.0±20.3)、(128.6±17.5)ng·h·mL-1;Cmax为(27.1±2.9)、(29.3±4.9)ng·mL-1,体外释放速度的差异,可在体内显示不同的吸收速度.以T1参数建立处方与体内吸收的数学关系式,可预测T2的AUC0~24h和Cmax,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PE%)分别为5.5%和6.2%.结论 依据包衣处方与释放度数学模型制备的硝苯地平缓释微丸胶囊,其体外释放速度差异可反映体内吸收差异.该数学模型可用于指导硝苯地平缓释胶囊的处方设计与制备.

  • 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温许;宋洪涛

    体内外相关性(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IVIVC)是将药物剂型体外的释药情况与其体内相应的应答关联起来,用数学模型描述药物体外性质(药物溶出的速率或程度)与体内特性(血药浓度或药物吸收量)的关系.它是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参数的函数.研究某个药物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可以说明生物利用度的体外质量标准和用作制剂批量生产时的质控指标.水难溶性药物制剂是中国药典规定需要进行生物利用度和溶出度测定的药物类型之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试验操作过程较溶出度试验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药物,通过测定体外溶出度来预测难溶性药物的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而筛选制剂处方和控制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制剂的改变需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利用度实验,以证明新制剂与旧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这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药物,能很好预测体内释药特征,可以申请豁免生物等效性研究,不仅节约时间,还降低成本.影响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体外溶出度研究,体内生物利用度试验研究和拟合模型的数学方法这3个方面.

  •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国外上市品的药动学比较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作者:温新国;张霖泽;黄民;陈卫;汤琤;锶小希

    目的研究并比较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进口片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分别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两种制剂后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出它们的药动学参数.将体外释放度数据与用Wagner-Nelson方法计算的药物体内吸收百分数进行线形回归来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结果研制品与进口品的药动学特性非常近似.结论研制片与进口片具有生物等效性并且它们的体内外相关性良好.

  • 硝苯地平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军;尹伟

    目的 对硝苯地平亲水凝胶骨架片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硝苯地平亲水凝胶骨架片,分别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和大鼠体内药物释放行为,采用反卷积分法考察其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硝苯地平亲水凝胶骨架片的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体内外相关性方程为:Y=105.25R+20.894(r=0.9057),体内外相关性较好.结论 自制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具有较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 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研究进展

    作者:刘元芬;王亚晶;周咏梅;陈海燕

    目的:为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纳米给药系统""体外药物释放""体内外相关性""Nanoparticles""Drug release""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1年-2018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从纳米给药系统药物体外释放测定的挑战、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的主要方法、体外释放度的数学模型拟合以及体外释放-体内行为相关性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318篇,其中有效文献41篇.目前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研究面临的挑战主要来源于纳米粒径的多样性和不均匀性、体内释放过程的多重性以及在体内易受到各种蛋白的影响等.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有透析法、离心法、流通池法、凝胶法、加压超滤法、扩散池法和原位法等,各有一定的优缺点.目前针对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较少,对其进行体外释放-体内行为相关性研究的文献也较少.今后可通过在药物体外释放测定的介质溶液中引入体内蛋白、在释放测定过程中设计模拟纳米给药系统在体内的分布特性、控制测定装置孔隙大小等方面减小对粒径的影响,使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更加完善;通过进一步体外释药模型拟合、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使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更好地预测其体内行为.

  • 口服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试验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赵悦清;柳文洁;程泽能

    目的:为口服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试验和体内外相关性(IVIVC)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体外溶出试验""体内外相关性""滞后时间""时间校正因子""Dissolution test""IVIVC""Lag time""Time scaling"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中国知网、PubMed、Elsevier、Springer等数据库中收录的1990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笔者自身的研究经验和认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重点探讨了不同分级IVIVC尤其是A级IVIVC的建立方法.结果与结论:共获得有效文献39篇.影响口服固体制剂在体内吸收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药物活性成分的溶出和跨膜吸收性质,当前的IVIVC主要建立在药物体内吸收符合胃排空或溶出限速特征的基本前提下.与口服固体制剂的体内药动学研究相比,其体外溶出研究尚未实现严格的标准化,为使体外溶出试验与体内溶出/吸收过程具有更好的相关性,生物相关介质和仿生溶出系统等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常见的各级IVIVC中,A级IVIVC可以提供多的信息,优先推荐建立和使用A级IVIVC,此时药物的体外溶出行为往往可以准确反映其体内吸收过程;其次是多重C级以及B级、C级和D级IVIVC.而随着仿生溶出系统和计算机数据拟合技术等的发展,将来的IVIVC研究并不会局限于缓控释制剂或生物药剂学分类属Ⅱ类药物的速释制剂,可能会有更多关于生物药剂学分类属Ⅲ、Ⅳ类药物的IVIVC研究.

  • 盐酸地尔硫(卓)择时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尹飞;董江南;杨星钢;潘卫三

    目的:研究盐酸地尔硫(卓)择时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方法:以市售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为参比制剂,采用双周期双交叉实验设计.选用6只Beagle犬分别灌服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盐酸地尔硫(卓)择时释放渗透泵控释片)120mg,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3、4、6、7、8、9、10、12、14、16、24、36、48h取前肢静脉血3 ml.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地尔硫(卓)的血药浓度,以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以体内吸收百分数(y)对体外累计释放百分率(x)进行线性回归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12.00±3.65)、(8.30±2.16)h,tmax分别为(18.00±4.73)、(5.00±1.79)h,Cmax分别为(169.27±67.48)、(137.80±8.20) ng/ml,AUC0-48h分别为(2 929.91±719.21)、(2 597.06±578.09) ng·h/ml,生物利用度为(121.8±50.3)%,体内外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4297x+7.114(r=0.988 6).结论:盐酸地尔硫(卓)择时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具有缓释效果,且体内外相关性较好,但其体内时滞时间过长.

  • 盐酸西那卡塞片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晓雯;庞婕;孙增先

    目的:考察盐酸西那卡塞片的体外溶出行为和体内药动学过程,并进行体内外相关性(IVIVC)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盐酸西那卡塞片在8种溶出介质[pH 1.2盐酸溶液、pH 2.0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人工胃液(SGF)、饱腹人工肠液(FeSSIF)、空腹人工肠液(FaSSIF)]中的累积溶出度(Q),并绘制溶出曲线.采用HPLC-质谱联用法测定盐酸西那卡塞片的血药浓度;选择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在空腹或饱腹(高脂食物)状态下单剂量口服盐酸西那卡塞片75 mg,测定给药前(0 h)与给药后0.5、1、2、3、4、6、8、12、24 h时的血药浓度,并绘制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DAS 3.0软件计算饱腹组受试者体内累积吸收百分数(F),并与该制剂相应时间点的体外Q值作线性回归,进行IVIVC评价.结果:盐酸西那卡塞片在8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存在较大差异;空腹组和饱腹组受试者的AUC0→t、AUC0→∞和cmax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脂食物对该制剂的体内药动学过程有明显影响;该制剂在饱腹组受试者体内的F值与其体外在FeSSIF中的Q值的相关系数高(0.977 9),表明存在良好的IVIVC(A级).结论:盐酸西那卡塞片在FeSSIF中(桨法,50 r/min)的体外溶出行为与其体内药动学过程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预测该制剂在体内的释放和吸收情况.

  • 粉防己碱缓释凝胶微丸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马燕;葛月宾;关世侠;李卫中;郭委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缓释凝胶微丸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实验,犬分别单剂量服用TET缓释凝胶微丸和普通片,反相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粉防己碱血药浓度,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TET缓释凝胶微丸和普通片的tmax分别为5.67、2.5 h,Cmax分别为2.67、3.53 mg·L-1 AUC0→∞分别为29.75、19.03 mg·h·L-1.TET缓释凝胶微丸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13±14.41)%,其体内药动学特征符合单隔室一级吸收过程.体外释放度和体内吸收相关性良好(r=0.979 8).结论:TET缓释凝胶微丸与普通片比较,血药浓度平缓,释药时间显著延长,达到了预期的缓释效果.

  • 溶出度测定方法与布洛芬缓释胶囊体内血药浓度和退热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耿东升;马光霞;赵婷

    目的:建立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药物溶出度的新方法,并评价其与体内血药浓度和退热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布洛芬缓释胶囊,采用药物溶出度测定的新方法,即溶出介质为pH=7.6的磷酸盐缓冲液,溶出装置为桨法装置,转速为50 r/min;用光纤在线药物溶出度测定仪分别实时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的药物溶出度,并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比较;家兔单剂量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测定其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利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检查布洛芬缓释胶囊的退热效应。结果新方法测定的体外药物溶出过程呈现失缓释作用;近大药物累积溶出百分率的时间与体内达到血药峰浓度的时间相关性更好,血药峰浓度与家兔同时段大退热效应一致。结论增大溶出介质pH,可改变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体外缓释行为,其体内外相关性可能较《中国药典》相关方法的结果好。

  • 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崩解评价方法的考察

    作者:蔡双霜;黄华

    目的:对3种体外崩解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固态溶液技术制备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采用3种方法测定口腔崩解片的体外崩解,并且考查体内外相关性.结果:自行设计的试管倒置法有较好的重现性和体内外崩解时间相关性,滴定管滴液法和冻干测定法效果不是很好.结论:试管倒置法适用于冻干型口腔崩解片的体外崩解检测.

  • 溴吡斯的明12h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行为相关性研究

    作者:熊华蓉;谭群友;赵德璋;王睿;张景勍

    [目的]测定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内药代动力学,并研究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D释放度测定第二法,以磷酸缓冲液为释放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吡斯的明的累积释放百分率.6只新西兰兔采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案,单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片和普通片后,采用HPLC-紫外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体内血药浓度.[结果]溴吡斯的明缓释片12h体外累积释放率达98.6%,其体内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为(4.001±0.004)h;Cmax为(15.442±0.215)mg/L;AUC0-∞为200.557±3.357.Loo-Riegelman法计算溴吡斯的明缓释片体内外的相关性,其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X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fa=0.4851,fr+3.8377,r=0.9865,大于临界值r6.0.01(P<0.01).[结论]溴吡斯的明缓释片释放行为的体内外相关性显著,通过体外释放行为可预测其体内释放动力学.

130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