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致病真菌几丁质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楠薪;胡丹丹;姜远英;王彦

    几丁质广泛存在于致病真菌的细胞壁,是真菌细胞壁的必需成分.几丁质合成酶是几丁质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其活性被严格地调控.几丁质合成酶及其调控分子有望成为抗真菌药物作用的靶点.本文综述了几丁质合成酶的分类、功能及其调控的新进展,展望了将几丁质合成酶及其调控分子作为抗真菌药物作用靶点的潜在应用前景.

  • 氚标记交联壳多糖在大鼠体内的吸收

    作者:陈爱民;侯春林;吴德林;包聚良;苟三怀

    壳多糖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糖,也是一种无毒性、生物相容性极好、体内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1],并具有抑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缓解骨感染的作用[2],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广阔.近几年来,壳多糖作为缓释制剂的研究受到重视[3].研究证实,交联壳多糖是一种良好的可吸收性植入性局部药物释放系统的载体[4],本研究采用氚标记法测定生物材料壳多糖的体内吸收率.

    关键词: 壳多糖
  • 羧甲基壳聚糖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作者:丁诚实;沈业寿;彭世奇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CMC)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及其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方法用含CMC(1%、2%、4%)的培养基喂养果蝇,观察其寿命;同时用不同剂量的CMC(100、200、400 mg/kg)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灌胃,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分析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 100、200 mg/kg CMC均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高寿命(P< 0.05~0.01);CMC还能显著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 0.05~0.01),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减少 MDA含量,增大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P< 0.01). 结论 CMC可能通过消除氧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 组织工程皮肤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初步研究

    作者:周凌;伍津津;朱堂友;鲁元刚;杨亚东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皮肤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情况.方法:收集不同时相的单层成纤维细胞培养液、胶原凝胶真皮替代物(胶原凝胶DE)、胶原凝胶皮肤替代物(胶原凝胶SE)、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复方壳多糖DE)、复方壳多糖皮肤替代物(复方壳多糖SE)培养液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中VEGF分泌量.结果:成纤维细胞(FB)在三维培养时分泌的VEGF明显高于其单层培养时的分泌量,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VEGF的分泌量又高于胶原凝胶组织工程皮肤.大多数培养液中VEGF含量在48h内增长快.结论:壳多糖组织工程真皮和皮肤能分泌较多的VEGF,有利于伤口的血管化,加速伤口愈合.

  • 不同灌注流速对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真皮生长代谢的影响

    作者:唐辉;闫洪涛;陈年;杨航;杨桂红;伍津津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培养条件下不同灌注流速对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真皮生长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以2×104/ml的终浓度接种到复方壳多糖胶原凝胶中,采用自制的灌注培养装置,培养基分别以50、100和200 ml/min的流速灌注培养12 d,以静态培养为对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葡萄糖及乳酸测试盒检测细胞代谢特性,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分布,羟脯氨酸测试盒检测胶原合成,同时用改进后的高敏度小张力膜状生物材料力学检测装置检测大抗张强度。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灌注组细胞比对照组更密集,第8天时100 ml/min灌注组细胞几乎全部融合成片,200 ml/min灌注组细胞约达80%融合,且有沿培养基流动方向生长的趋势。MTT结果显示,4组细胞增殖活性(A值)都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持续上升后逐渐下降(P<0.05),其中灌注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ml/min灌注组的大细胞增殖活性是对照组的1.67倍,且显著高于其他组(均P<0.05)。各组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均下降(P<0.05),第12天时100 ml/min灌注组的葡萄糖含量(1.604±0.038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205±0.020 mmol/L)、50 ml/min灌注组(1.939±0.037 mmol/L)及200 ml/min灌注组(2.047±0.039 mmol/L),均P<0.05。各组乳酸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相反,均缓慢上升(P<0.05),但其大值对真皮内HDF影响不明显。培养第12天,100 ml/min灌注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及大抗张强度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512、694.216,均P<0.05)。培养第6、10天,灌注培养条件下细胞在支架中的分布比静态培养时均匀,胞核较大、长,且灌注组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100 ml/min灌注组的细胞数量多,显著高于其他灌注组(均P<0.05)。结论100 ml/min的灌注流速更适合培养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真皮,此流速下的细胞活力、细胞分布、代谢速度、胶原合成及大抗张强度都优于其他组。

  • 小鼠酸性哺乳动物壳多糖酶基因的表达及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

    作者:陈凌;沈柱;刘玉峰;刘斌;高天文

    目的克隆和表达酸性哺乳动物壳多糖酶(AMCase),分析其对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方法从小鼠胃组织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扩增AMCase基因,并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28a(+)-AMCase,表达和纯化AMCase蛋白.测定AMCase与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细胞壁制备物作用后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浓度.结果成功克隆了小鼠AMCase基因,表达并纯化得到了AMCase蛋白,纯化后的AMCase可以水解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细胞壁.结论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的AMCase基因具有水解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细胞壁的活性,提示该蛋白具有潜在的抗真菌功能.

  • 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作者:雷霞;伍津津;朱堂友;鲁元刚

    目的研究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制备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和复方胶原凝胶真皮,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取50 μL滴加在涂满细菌或真菌的平板,每种菌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各6个,孵育24 h后观察抑菌环.结果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菌作用,抑菌环均大于复方胶原凝胶真皮替代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对白念珠菌无抑菌作用.结论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是有体外抗细菌作用的组织工程产品.

  • 甲壳胺膜管修复不同长度神经缺损

    作者:胡勇;董吟林;高学纯;卜海富;尹宗生

    目的观察甲壳胺膜管桥接大鼠不同长度坐骨神经缺损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A、B、C 3组,按缺损长度与神经干直径之比造模(A:缺损4倍,B:缺损6倍,C:缺损8倍).用甲壳胺膜管桥接缺损.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远端轴突再生率的比较.结果 4周后各组后肢均形成溃疡;8周后A组溃疡愈合;12周后B 组溃疡愈合,A、B组无明显肌萎缩,能展趾活动,有肌肉收缩现象; C组溃疡及肌萎缩加重;桥接体周围无瘢痕黏连.12周后,3组间远端轴突再生率两两比较:A优于B、C,B优于C(P<0.01).A、B组髓鞘成熟良好,C组仍有髓鞘溃变现象;3组均无胶原纤维增生.结论甲壳胺膜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可防止瘢痕侵入,有利于轴突再生.对于神经缺损不超过其直径6倍者,用甲壳胺膜管桥接后再生轴突的质量和数量均较优.

  • 甲壳胺膜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勇;董吟林

    目的观察甲壳胺膜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A、B、C 3组,按缺损长度与神经干直径之比制作实验动物模型(A组:缺损3倍,B组:缺损5倍,C组:缺损8倍).设自身对照,双后肢随机作为实验侧和对照侧.

  • 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pH敏感性及体外释药性能

    作者:林友文;苏燕评;蒋智清

    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CMCSG)的pH敏感性及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制备不同的CMCSG,经冷冻干燥后测定凝胶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溶胀动力学特点,观察交联剂用量、羧甲基取代度对凝胶溶胀度的影响及载药凝胶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释放行为.结果在pH 3.0和5.0的缓冲液中CMCSG均表现较小的溶胀度.随着交联度增大,CMCSG溶胀度减小.低交联度CMCSG的溶胀度在pH 7.4缓冲液中显著大于pH 1.2缓冲液.羧甲基取代度增大,CMCSG在碱性介质的溶胀度增大,在酸性介质的溶胀度变小;载有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凝胶在pH 7.4人工肠液中的4 h的累积释放度为88%,在pH1.2人工胃液中12 h的累积释放度为98%.结论CMCSG具有pH敏感性,改变羧甲基取代度、交联度可调节CMCSG在不同酸碱介质中的溶胀行为,从而控制药物的释放.

  • 壳聚糖-吲哚美辛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及微囊的性能

    作者:李柱来;王津;林媚;赵传春

    目的研究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囊材,将吲哚美辛微囊化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利用复凝聚法,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囊的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壳聚糖浓度为0.4%、成囊pH为3.0、搅拌速度为200 r/min、成囊温度为60℃为佳工艺条件.红外与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成囊过程中吲哚美辛与壳聚糖发生共价结合.结论以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含药微囊,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 5-氟尿嘧啶羧甲基壳聚糖微球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作者:林友文;蒋智清;曾志斌;张婉春

    目的探讨羧甲基壳聚糖包药微球体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5-氟尿嘧啶羧甲基壳聚糖(FU-CMCS)微球体;用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球体形貌及表面结构,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考察微球体的粒径分布;考察包药微球体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人工结肠液汉中的释放.结果电镜扫描显示微球体表面结构规整、致密,FU-CMCS微球体粒径60%在2~15 μm,药物含量为8.39%.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包药微球体在pH 1.22、pH 7.01、pH 7.45缓冲溶液中均具有缓释作用.结论FU-CMCS微球体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 羧甲壳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

    作者:林友文;石冬梅;林筱辉;李柱来

    目的制备羧甲壳多糖(CM-Chitin),研究其吸湿、保湿性能.方法在超声波作用下,用氯乙酸对壳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水溶性的羧甲壳多糖,应用IR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产物的吸湿、保湿性能.结果44 h后GM-Chitin在相对湿度(RH)43%和81%条件下的吸湿率分别为21.3%和28.4%,在RH 43%和干硅胶条件下的水分残存率分别为242.6%和54.9%.结论CM-Chitin的吸湿性不及透明质酸(HA),而保湿性能优于HA,其吸湿、保湿性能均优于甘油.

  • 脂肪酶催化壳聚糖降解的特性

    作者:周孙英;余萍;陈盛;李柱来

    目的研究脂肪酶催化壳聚糖降解的特性. 方法用粘度法测定溶液粘度和分光光度法还原糖浓度作为判断依据,研究各种因素对脂肪酶催化壳聚糖降解的影响. 结果确定以壳聚糖为底物的脂肪酶的催化的特征:适宜温度为40~50 ℃,适pH值为3左右,反应不遵循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方程,壳聚糖脱乙酰度在70%~90%降解速度较快. 结论在弱酸性条件下,脂肪酶能非常有效地降解壳聚糖,该反应条件温和,速度快,是解聚壳聚糖的一种理想方法.

  • 羧甲基壳聚糖-Cu(Ⅱ)配合物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作者:林友文;周孙英;陈伟;罗红斌

    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Cu2+配合物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水溶性的羧甲基壳聚糖(CMCS)在水溶液中与Cu2+形成CMCS-Cu2+配合物,并加入过氧化氢,在不同的pH条件下放置,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样用滴定法测定H2O2的分解率.结果室温(25 ℃)下用0.6%CMCS与0.12%CuCl2制备的CMCS-Cu2+配合物,在体系pH为4.0时12 h对6%H2O2的分解率达93.9%,在体系pH为7.2时6 h对6%H2O2的分解率达92.8%,表现较强的催化活性.结论羧甲基壳聚糖-Cu2+配合物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 羧甲基壳聚糖对钙离子的络合

    作者:陈伟;林友文;罗红斌;李柱来

    目的研究壳聚糖及其水溶性衍生物对钙离子的络合作用.方法以氯化钙饱和溶液与羧甲基壳聚糖形成络合沉淀,离心后溶液用紫脲酸铵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钙离子含量.结果羧甲基壳聚糖对钙离子的络合能力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pH 6~8时,络合程度趋于大.温度升高时,络合程度下降.络合反应10 min可达到平衡.羧甲基壳聚糖对钙离子的络合能力随着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比水溶性低聚壳聚糖(壳寡糖)及壳聚糖具有更强的络合能力.结论羧甲基壳聚糖对钙离子的络合能力比水溶性低聚壳聚糖及壳聚糖强,络合的适条件为pH 6~8,室温,搅拌10 min.

  • 脱乙酰甲壳质在医药中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凌沛学;荣晓花

    脱乙酰甲壳质(chitosan,又称壳聚糖,甲壳胺,壳多糖,几丁聚糖等)是甲壳质(chitin)脱乙酰基后得到的水溶性衍生物.甲壳质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如虾和蟹的外壳以及昆虫如春蚕的体表层.它是由N一乙酰氨基葡糖通过p一1-4键连接起来的多糖,因不溶于水而限制了其应用.

  • 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肺部缓释微球对呼吸道粘膜的影响

    作者:张小茜;张竞竞;张维芬

    目的 探讨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肺部缓释微球的呼吸道粘膜毒性.方法 通过测定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肺部给药后肺泡灌洗液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总蛋白及纤毛毒性实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的纤毛持续运动时间为512.33 min,纤毛运动频率为96.0%,表明其有良好的生理适应性;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气管给药后总蛋白含量增加,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对呼吸道粘膜无明显毒性,可作为肺部给药载体.

  • 小型香猪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及组织学特点

    作者:陶宇;伍津津;吴国选;鲁元刚;朱堂友;毕建军;雷霞

    目的 评价制备的小型香猪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在组织学方面的特性,为其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传代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作为种子细胞,I型胶原作为真皮基质.采用气-液界面方式进行培养,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比较小型香猪的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与正常皮肤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表皮、真皮结构.结果制备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细胞增殖活跃,分层分化良好,厚约150 μm,真皮层细胞生长正常,排列有序,与机体皮肤结构相似.结论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组织结构良好,符合新型皮肤替代物在治疗皮肤缺损时的组织学要求.

  • 肝素壳多糖缓释剂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

    作者:蒋炎云;蒋珍新;戴莉;邹尉玉;赵长松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壳多糖缓释剂置入兔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CCE)后的后囊膜的病理变化,探讨其对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青紫蓝兔24只共48眼随机分4组,建立白内障动物模型,在ECCE中分别应用缓冲液(PBS)、200 U/ml肝素、2%壳多糖、200 U/ml肝素壳多糖缓释剂0.1 ml注入囊袋内,术后不同时间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光镜观察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后囊膜等眼部组织的变化.结果肝素壳多糖组后囊膜偶见细胞生长,后囊膜光滑.肝素壳多糖组与其他3组的后囊膜混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素壳多糖缓释剂能有效地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110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