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羌活胜湿汤加减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子亮;罗湘艳;黄海珍

    目的 观察羌活胜湿汤加减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中频脉冲电疗治疗,研究组采用羌活胜湿汤加减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有疼痛强度(PPI)及颈椎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两组治疗后VAS、PRI、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VAS、PRI、P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羌活胜湿汤加减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颈部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灵龟八法针法结合普通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邱世光;王高岸

    目的 探讨采用灵龟八法针法结合普通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经该院治疗的8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选择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普通针法治疗,观察组41例在普通针法基础上采用灵龟八法针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16 ± 0.43)分,JOA 评分为(15.28 ± 4.11)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复发率为2.44%,躯体健康为(80.56 ± 5.33)分,心理健康为(81.09 ± 4.6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3.13 ± 0.24)分]、JOA评分[(12.56 ± 4.22)分]、治疗总有效率(78.05%)、复发率(31.71%)、躯体健康评分[(72.72 ± 5.28)分]、心理健康评分[(73.87 ± 4.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灵龟八法结合普通针法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出现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复发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 中医治未病模式对颈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作者:朱虹;陈颖莹;黄太权;黄莉丽;刘蕴琦;徐东浩

    目的 观察中医治未病模式对颈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治未病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结束6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PRI总分、VA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 %、84.0%,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0.0%、44.0%,治疗结束6月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0%、24.0%,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治未病模式能有效控制颈型颈椎病的症状,避免病情的反复发作.

  • 复方南星止痛膏辅助治疗颈型颈椎病72例

    作者:刘安平

    目的:观察复方南星止痛膏辅助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4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南星止痛膏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5.12±14.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56±14.85)分( t=2.799,P=0.016﹤0.05);观察组的疼痛率为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9%(χ2=4.500,P=0.034﹤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1.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9%(χ2=8.219,P=0.004﹤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辅助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能减轻疼痛,恢复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防治体会

    作者:郑天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化等引起脊柱平衡失调,小关节紊乱,压迫和刺激了颈脊髓、颈神经根、颈交感神经、颈椎动脉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颈型颈椎病以枕、颈、肩部酸、胀、疼痛,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限为特征;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部酸痛,向肩臂、前臂、手指放射或疼痛、麻木为特征,二者症状常同时出现.

  • 脊柱微调手法结合八段锦功法防治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作者:宣守松;陶善平;何天峰;罗永宝;汪健;段希栋;周丽艳;丁金磊;宋银花

    目的:观察脊柱微调手法结合八段锦功法防治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脊柱微调手法结合八段锦功法)、对照组1(脊柱微调手法)以及对照组2(八段锦功法)每组40例.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以及随访后对入选病例疼痛程度进行测量(均测量3次),内容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三部分,三者的累计分值将作为疼痛程度的测量数据.观察记录治疗前后SF-MPQ评分的变化,用作治疗前后的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在对患者PRI、VAS、PPI及综合评分中,观察组与对照组1或对照组2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脊柱微调手法结合八段锦功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 温经活血膏对推拿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增效研究

    作者:陈文英;曾孟林;代生成;李丽;杨丽新;刘乐;王薇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膏对推拿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增效研究.方法:将6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推拿结合温经活血膏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然后间隔2天,共治疗4周,2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间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活血膏能够提高推拿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合谷刺透穴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王泉巅;亓效勤;秦雪飞;黎明;张宝

    目的:观察合谷刺透穴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合谷刺透穴针法治疗组(试验组)和普通针刺法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0次,每组分别对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部症状与体征评分进行评分,按公认的评价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颈部症状与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试验组以上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 (P<0.05).结论:合谷刺透穴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颈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 小针刀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改善的对比观察

    作者:项小林;杨婷婷;魏新萍;董明

    目的:分析小针刀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1月~ 2015年9月收治的2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疗法,对照组应用常规针灸方案,2组均于治疗完毕3个月后作随访调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及颈椎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眩晕、头痛、颈肩疼痛三项积分均明显降低[(0.35±0.08)分、(0.28±0.06)分、(0.22±0.09)分],幅度均高于对照组[(1.06±0.11)分、(1.10±0.14)分、(0.98±0.12)分](P<0.05);③末次随访治疗组VAS降低[(0.83±0.87)%],颈椎生理曲度值上升[(6.79±2.06) mm],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1.33±0.86)%、(5.44±1.26) 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半年内复发1例(1.00%),对照组复发4例(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小针刀疗法,可改善颈椎活动度,优化颈椎功能,适宜推广.

  • 阳陵泉运动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喻杉;林炜钰;朱阳蓬勃

    目的:观察阳陵泉运动针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阳陵泉运动针刺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组间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96.66%与89.65%,P<0.05),观察组在VAS评分、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陵泉运动针刺法可更为有效地提高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在改善患者疼痛及活动度上优于常规针刺者,值得临床推广.

  • 经筋远道刺结合运动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作者:梁丽珠;魏铮

    目的:观察经筋远道刺结合运动针法与局部电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30例)和电针组(30例).经筋组采用循经远道刺结合运动针法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颈夹脊及阿是穴进行治疗,均为每天1次,共治疗10次.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第1次治疗后的即时止痛效果,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观察疗程结束后的疗效.结果:第1次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但经筋组的VAS评分低于局部组(P<0.01);疗程结束后两组VAS评分、NPQ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差异[83.3% (25/30)vs80% (24/30),P>0.05].结论:经筋远道刺与电针治疗颈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两者疗效相当,但经筋远道刺对颈型颈椎病的即时止痛效果优于电针治疗.

  • 心里暗示对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孙军刚;屈建雷;黄祖波;彭柳;王维维;朱春霖;王超

    目的:对比常规针刺与结合不同程度的心理暗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心理暗示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针刺)、B组(一般暗示结合针刺)、C组(权威暗示结合针刺),每组各30例.穴位选风池(双侧)、双侧颈夹脊(C2、C4、C6)、肩井穴(双侧),连续治疗3天,选用视觉模拟疼痛量(VAS)、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SF-MPQ)作为评价指标.结果:1.治疗第1天后,SF-MPQ(情感项)评分明显下降,C组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2天后,VAS评分、SF-MPQ(情感项)下降明显,C组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天后,C组与A、B组比较,SF-MPQ(情感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同组前后比较,VAS评分、SF-MPQ评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VAS评分、SF-MP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对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疗效明显,心理暗示在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上有一定作用,但对整体疗效影响不明显.

  • 鳳字保健操对颈型颈椎病护理干预的观察

    作者:文静;王罡

    目的:观察常规护理配合“鳳”字保健操锻炼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纳入试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上加用“鳳”字保健操护理,并于治疗前、治疗1疗程时以及治疗后分别以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比较,以及疗效分析.结果:试验完成良好,治疗后观察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鳳”字保健操配合常规护理能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 改良中药热奄包法在颈型颈椎病康复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祝玲;温贤秀;孙晓燕;谭君梅;雷花

    目的:观察改良中药热奄包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干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热奄包法,观察组采用改良中药热奄包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 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视觉模拟定级( Visual ana-logues scale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DI评分、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NDI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首次给予传统中药热奄包法时出现皮肤烫伤,脱落1例;观察组未发现有其他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传统中药热奄包法和改良中药热奄包法均可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减轻颈椎疼痛,且改良中药热奄包法在改善患者疼痛和颈椎功能的效果优于传统中药热奄包法,可作为颈型颈椎病干预的优选方案。

  • 天窗穴穴位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林超群;卢虹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01年1月-2002年5月收集颈型颈椎病45例,其中2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作为对照组,另25例采用天窗穴穴位注射治疗作为治疗组.该组经过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何氏风湿痹痛散(加热型)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云;贺前松;赵泰晟

    目的 观察何氏风湿痹痛散(加热型)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相关标准,选择120例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风湿痹痛散(加热型)外贴和针灸疗法,治疗时间1~2 w.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症状、体征和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5.0%,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何氏风湿痹痛散(加热型)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疗效显著.

  • 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稳定肌训练的疗效观察

    作者:秦广珍;郭玲;刘华;王小建;魏爱淳

    目的:探讨稳定肌训练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其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治疗,观察组44例,其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稳定肌训练,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结果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 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后 VAS 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在各个方向上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在各个方向上数值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此方法安全、有效、简便、实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悬吊训练联合中频电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作者:刘洪举;丘云锋;董玲;付云龙;刘子旋

    目的:评价悬吊训练结合中频电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悬吊训练联合中频电治疗组(A组)和中频电治疗组(B组),A组采用悬吊装置进行稳定肌及神经反射刺激训练,并结合颈部中频电治疗;B组则单独采用颈部中频电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及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 NPQ)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1月随访时进行评分,评价患者颈椎病疼痛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结束及1月随访时,A组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悬吊训练联合中频电治疗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导致的疼痛,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 中药热奄包外敷干预颈型颈椎病家兔的实验研究

    作者:罗先意;黄少炎;史红美;王光义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外敷干预对颈型颈椎病模型兔颈肌的形态学、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家兔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外敷组,空白对照组家兔不制模不干预,模型组和外敷组采用无创方法制作颈型颈椎病模型,外敷组家兔于造模成功后颈部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3疗程;外敷组干预结束后处死各组家兔,观察各组家兔颈肌组织形态学,采用Elisa检测各组家兔血清中IL-1β和IL-6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家兔颈部肌纤维排列紊乱、肿胀、变性坏死和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淤积阻塞,血清IL-1β和IL-6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外敷组家兔颈部肌纤维排列整齐、无明显炎性反应,毛细血管通畅、分布均匀,血清IL-1β和IL-6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中药热奄包外敷能缓解颈部损伤肌纤维的炎性变化,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β和IL-6水平.

  • 通阳刮痧疗法联合中药外敷对颈型颈椎病家兔颈椎曲度及血清TNF-α的影响

    作者:黄少炎;罗先意;史红美;王光义;吕明庄

    目的:探讨通阳刮痧疗法联合中药外敷对颈型颈椎病家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家兔采用无创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制作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造模完成后对治疗组家兔进行通阳刮痧联合中药外敷治疗27 d;3组家兔于造模前、造模和治疗结束时3个时点拍摄颈椎X线侧位片,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椎间孔、椎间隙、椎体前后缘及椎体上下关节突骨质增生情况,并进行影像前评分;于造模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TNF-α).结果:造模结束时,模型组、治疗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有轻微骨质增生,影像学评分、血清TNF-α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稍有恢复,椎体边缘轻微骨质增生减轻,影像学评分、血清中TNF-α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阳刮痧疗法联合中药外敷对颈椎病家兔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改善颈椎X线影像学表现,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含量有关.

587 条记录 24/30 页 « 12...21222324252627...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