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渗透泵控释片的含量

    作者:何佩芳;张红;刘辉;夏琼琼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渗透泵控释片的含量.方法:采用Ultimate(C) XB-CN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4.7)-乙腈(15: 85),检测波长为208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二甲双胍和沙格列汀分别在50.0 ~ 150.0 μg·ml-1和0.5~1.5 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和r=0.999 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和100.3%,RSD分别为0.56%和1.20%(n=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渗透控释片的质量控制.

  • 添加沙格列汀治疗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疗效

    作者:张静;段微;陈丹;石薇

    目的:观察添加沙格列汀治疗经胰岛素联合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安全性及血糖波动情况.方法:256例经胰岛素联合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仍未达标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调整胰岛素的剂量,试验组在原治疗基础上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加用沙格列汀片.两组均治疗12周.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肝肾功能、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以及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变化,记录两组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2周后两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BMI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后W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压、血脂指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部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试验组胰岛素总剂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两组MAGE、MOD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试验组MAGE、MOD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及吡格列酮联合应用具有稳态降糖、不增加体质量和减少低血糖风险等作用.

  •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永芳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组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各120例,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组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片,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C肽水平、血脂、HOMA-β、HOMA-IR及胰岛素用量,以及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组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值,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以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空腹、餐后2hC肽水平,HOMA-β,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和每日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及血脂代谢,减少胰岛素的治疗剂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

  • 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 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作者:曹春丽;张静;张红梅

    目的:探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未达标的初诊2型糖尿病加用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82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血糖未达标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联合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体质指数( BMI)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别. 结果: 联合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 05),沙格列汀组2hPG及HbAlc下降幅度优于吡格列酮组(P<0. 05),但FPG下降幅度小于吡格列酮组(P<0. 05). 吡格列酮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及HOMA-IR的改善优于沙格列汀组(P<0. 05),沙格列汀组治疗后BMI无改变(P>0. 05),吡格列酮组治疗后BMI增加(P<0. 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沙格列汀更适合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老年患者.

  •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剂量沙格列汀单药和联合治疗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风险相关性Meta分析

    作者:黄文辉;侯幸赟;张亚坤;林鹏锋;陈万生;陶霞

    目的:系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剂量沙格列汀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4期)、PubMed(1978-2015.12)、EMbase(1974-2015.12)、CNKI(1978-2015.12)、VIP(1989-2015.12)、CBM(1978-2015.12)、网上图书馆(Elsevier Science-Science Direct,Nature Publishing Group,Oxford University Press,Science,Wiley-Blackwell and Springer Link)建库至2015年12月的所有文献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查找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沙格列汀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风险与安慰剂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2,95%CI(0.86,1.47),P=0.40],其中[2.5mg·d-1:RR=1.12,95%CI(0.86,1.47),P=0.40;5mg·d-1:RR=1.04,95%CI(0.86,1.26),P=0.67;10 mg·d-1:RR=1.20,95%CI(0.86,1.67),P=0.29].而且相同剂量的沙格列汀单药和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风险均与安慰剂组相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剂量沙格列汀单药和联合治疗均不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风险.但其远期安全性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加以验证.

  • 沙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占美;吴逢波;吴斌;唐尧

    目的:系统评价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NKI,VIP,CBM数据库,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严重不良反应及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头疼,低血糖,腹泻,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关节痛,高血压,背疼,咳嗽和下肢疼痛等.除头疼,关节痛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实验组高于安慰剂组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与安慰剂组相似或低于安慰剂组.结论:沙格列汀的安全性好,但纳入研究随访时间较短,其长期安全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 沙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作者:林凤平;李彩艳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8例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组(A组)和单用胰岛素组(B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用量、尿微量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FBG、2hPG、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较治疗前体重增加不明显(P>0.05),胰岛素用量、尿微量白蛋白及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B组较治疗前BMI及胰岛素用量增加(P<0.05),尿微量白蛋白及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沙格列汀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能与其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 沙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曹强

    目的 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肌酶水平及肝肾功能状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沙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酶水平及肝肾功能.

  •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的影响

    作者:肖婧;徐婉

    目的 探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 (s 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 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 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治疗, 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降低 (P<0.05), 餐后2 h血糖值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腹泻、恶心、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 对照组为6.3%,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Homa-IR明显下降, FINs明显上升 (P<0.05);与对照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Homa-IR、FINs差异明显 (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s PLA2分别为 (55.20±11.92) U·mL-1和 (64.22±12.84) U·mL-1, 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 (85.22±10.47) U·mL-1和 (86.20±13.82) U·mL-1 (P<0.05), 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有利于降低s PLA2的表达, 能更有效地发挥调节机体胰岛功能, 从而促进血糖的降低, 安全性也比较好, 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药物再控糖的效果及影响

    作者:张小琴;彭学清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药物再控糖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实施格列美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胰岛β细胞功能[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波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发生率、HbAlc达标率及药物安全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结果:治疗前2组HOMA-β、HOMA-IR、FPG、P2hBG、HbAlc、ALT、AST、Cr、BUN相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OMA-IR、FPG、P2hBG、HbAlc明显降低,且治疗后实验组的升高、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2.50%较对照组明显低,HbAlc达标率92.50%显著高;治疗后仅对照组ALT、AS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r、BUN明显降低,且治疗后实验组ALT、AST较对照组明显低,Cr、BUN明显高.结论:沙格列汀治疗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的再控糖效果及药物安全性较格列美脲显著高,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杨瑞华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案,观察组使用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餐后2h血糖(2hP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RBP4、ghrelin、betatrophin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34/38)比65.79%(25/38)].观察组的2hPPG、F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25±0.83)mmol/L、(7.12±0.71)mmol/L、(6.87±0.63)%比(9.87±0.98)mmol/L、(8.32±0.87)mmol/L、(7.53±0.78)%].观察组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7±0.18)mmol/L比(1.38±0.15)mmol/L],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35±0.21)mmol/L、(1.47±0.11)mmol/L、(1.74±0.12)mmol/L比(2.85±0.24)mmol/L、(1.86±0.17)mmol/L、(3.21±0.33)mmol/L].观察组的血清RBP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9.43±0.91)mg/L比(12.66±1.24)mg/L],ghrelin、betatroph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938.14±92.54)pg/mL、(4.92±0.87)ng/mL比(784.98±76.43)pg/mL、(3.51±0.46)ng/mL].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 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Nesfatin-1分泌及代谢调节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宽林;卓铁军;王健;梅青

    目的 沙格列汀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T2DM)糖代谢,Nesfatin-1是摄食行为和能量代谢调节的重要因子.为探讨沙格列汀对T2DM患者Nesfatin-1分泌调节及糖脂代谢、血压调节的作用,观察其治疗前后Nesfatin-1水平变化,并与同期其他非二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治疗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门诊治疗的T2DM患者102例(男∶女=48∶54),其中治疗组51例(男∶女=24∶27)使用包含沙格列汀口服降糖药物;同期51例(男∶女=24∶27)未使用DPP-4抑制剂治疗的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基线及3、6和12个月时Nesfatin-1、C-肽(C-P)、稳态β细胞功能评价指数(HOMA-β)、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及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Nesfatin-1分泌上调,C-P水平升高,显著改善HOMA-IR、HOMA-β以及糖脂代谢,降低BMI和血压.单因素直线回归分析显示,Nesfatin-1与HOMA-β、C-P以及HDL-C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结论 沙格列汀能促进T2DM患者Nesfatin-1分泌,有效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降低BMI和调节血压.沙格列汀可以通过上调Nesfatin-1分泌,在T2DM患者中发挥潜在的重要作用.

  • 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敏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在对其进行饮食及日常锻炼指导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独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的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达标率(以HbA1c<7%为达标值)、空腹胰岛素(FINC)、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并对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进行记录.结果 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HbA1c下降值分别为(1.07±0.66)%、(0.71±0.48)%,治疗组HbA1c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 =2.2056,P<0.05).按照Hb1Ac<7%为达标统计,治疗组达标率(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14/25),差异有显著性(x 2=4.6667,P<0.05).两组FPG、2hPG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FPG及2hPG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t=3.943,t =3.888,P均<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也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2.071,P<0.05).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胃肠道不良反应、体质量指数、肝肾功能、血脂水平等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且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降糖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吕凌波;简玉香;陈苑波

    目的 评估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对照研究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加用沙格列汀或阿卡波糖治疗(48±8)周后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48±8)周后,两组血糖、HbA1c、MAGE均明显下降(P均≤0.001),其中沙格列汀组MAGE的降幅明显大于阿卡波糖组(P=0.024),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卡波糖组.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具有更强的控制血糖波动的疗效,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沙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波;覃雪梅;杨晓玲;黄春;李青;刘洁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12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UAE)分为3组:A组无蛋白尿组46例、B组微量蛋白尿组42例、C组大量蛋白尿组32例,每组随机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予以胰岛素+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胰岛素治疗.测量患者UAE、肌酐(Cr)、胱抑素C(Cys C)等指标,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无蛋白尿组)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B组(微量蛋白尿组)和C组(大量蛋白尿组)中,加用沙格列汀后,肾功能相关的各项指标均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观察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糖尿病伴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 LC-MS/MS法测定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沙格列汀的浓度

    作者:胡晋卿;张明;尚德为;倪晓佳;邱畅;王占璋;吴福喜;曾奕彬;徐昌武

    目的 建立测定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沙格列汀浓度的方法.方法 血浆样品0.2 mL用醋酸乙酯-二氯甲烷(体积比4∶1)萃取,西他列汀作为内标,采用LC-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 mm×150 mm,3.5 μm),以甲醇-水(体积比95∶5,含0.005 mol/L甲酸铵和质量分数0.1%甲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40℃;质谱条件采用ESI离子源,检测方式为正离子电离,多重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16.2→180.2(沙格列汀)与m/z 408.1→235.1(西他列汀).结果 沙格列汀在0.5~100 μg/L (r2 =0.998)范围内线性良好,其平均回收率在79.24%以上,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8.30%与12.92%(次低浓度点).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沙格列汀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临床研究中沙格列汀的药动学研究.

  • 二甲双胍及沙格列汀单用或联用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及体脂变化的影响

    作者:陈纤纤;冯烈;梁健萍;卢筱华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及沙格列汀单用或联用对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体脂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按开放性、随机分组的设计将新诊断的非肥胖(BMI<24 kg/m2)T2DM患者分为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7例,沙格列汀单药治疗组6例、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8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腰围、臀围和血脂等指标,并用DEXA方法测定全身脂肪含量、腰腹部(A区)及臀部(G区)脂肪含量,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脂肪指数(FMI)、A区与G区脂肪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非肥胖的T2DM患者治疗6个月后,无论是单用二甲双胍或沙格列汀,还是联合用药在体重、体内脂肪、血糖及血脂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全身及腰腹部脂肪组织含量的减少,腰臀比、FMI、HbA1C及甘油三酯水平的下降方面均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或沙格列汀的患者.结论 对初诊非肥胖T2DM患者无论是单用二甲双胍或沙格列汀,还是联合用药都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体脂、降低血脂,也有减轻体重的作用,且联合用药在上述方面有更强的作用.通过DEXA评估全身及内脏脂肪可更敏感的反映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体脂的变化情况.

  • 沙格列汀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筱华;梁健萍;卢春婷;冯烈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10)、治疗组(n=11)、联合治疗组(n=13).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1.5~ 2.0 g/d,治疗组给予沙格列汀5 mg/d,联合治疗组给予沙格列汀5 mg/d和二甲双胍1.5~2.0 g/d.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分别检测体重指数(BMI)、血糖(空腹及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血脂(TG、TC、LDL-C)、肝功能(ALT、AST、GGT)、氧化应激指标(尿8-异前列腺素F2α)、肝脏彩超,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BMI、血糖、HbA1c、血脂、肝功能、HOMA-IR、尿8-异前列腺素F2α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降糖、降脂作用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针对脂肪肝疗效,联合治疗组有效率(76.9%)明显高于对照组(20%),治疗组(63.6%)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疗效与二甲双胍相似,其可能通过缓和胰岛素抵抗及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来发挥对NAFLD的治疗作用.

  • 沙格列汀对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万国靖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对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6例患者均随机从2013年4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降糖药物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分两组展开临床治疗研究,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常规性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接受沙格列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1 h血糖(1hPPG)、空腹2 h血糖(2hPPG)、空腹3 h血糖(3hPPG)指数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FPG、1hPPG、2hPPG、3hPPG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97%)与对照组(9.30%)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可给予沙格列汀药物治疗,疗效突出,各指标改善更加明显。

  • 沙格列汀对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艳;张振;陈容平;孙嘉;陈宏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对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大鼠模型干预疗效,探讨其改善脂肪肝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沙格列汀干预组,干预组给予沙格列汀溶液(10 mg/kg/d)灌胃8周,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肝功能、肝指数、肝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检测肝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在肝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干预组血糖、胰岛素、HOMA-IR、肝功能、肝质量、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体质量、血脂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SOD显著升高(P<0.01),MDA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干预组谷草转氨酶无显著差异(P>0.05)。HE及油红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干预组肝细胞内脂肪滴减少。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浆内见大量脂肪滴,粗面内质网水肿,离散,线粒体数目减少,结构紊乱,肿胀。干预组细胞浆内脂肪滴减少,内质网围绕核膜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较清晰。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模型组Bax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干预组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多。结论沙格列汀对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通过有效降糖,缓和胰岛素抵抗及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器结构、增加抗凋亡蛋白基因表达等发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323 条记录 12/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