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V16/18感染与宫颈鳞癌VEGF-C、VEGFR-3表达的关系

    作者:吉洁;马志君;曹振东;邵雪斋;张玉娟;申兴斌

    目的 探讨宫颈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与宫颈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6月 ~2017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86例宫颈鳞癌石蜡病理组织,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宫颈组织标本各12例,选取正常宫颈组织标本10例.对所有患者术前HPV16/18感染情况及宫颈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浸润癌患者HPV16/18的感染率与CINⅠ、CINⅡ、CINⅢ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类患者HPV16/18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宫颈正常的患者(P<0.05).浸润性癌组织中VEGF-C表达水平、VEGFR-3脉管阳性均数显著高于CINⅠ、CINⅡ、CINⅢ病理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5),而CINⅠ、CINⅡ、CINⅢ病理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NⅢ病理组织中VEGFR-3脉管阳性均数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5).浸润癌Ⅲ期病理组织中VEGF-C表达水平、VEGFR-3脉管阳性均数显著高于Ⅰ期(P<0.05),浸润癌Ⅱ期病理组织中VEGFR-3脉管阳性均数显著高于浸润癌I期(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中VEGF-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织(P<0.05).VEGFR-3脉管阳性均数随着VEGF-C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VEGFR-3脉管阳性均数与VEGF-C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长时间持续性HPV16/18感染可能是导致宫颈鳞癌发生的重要因素,VEGF-C、VEGFR-3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其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VEGF-C的表达促进VEGFR-3的激活从而进一步加重病灶浸润.

  • Ezrin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研究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张帆;杨可达

    目的 探讨Ezrin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对在我院妇科进行宫颈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检查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113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zrin蛋白,多重引物PCR技术检测HPV16/18.结果与ASC-US患者相比,LSIL、HSIL以及CSCC患者Ezrin 蛋白及HPV16/18 DNA表达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Ezrin蛋白早期宫颈癌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HPV 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表达

    作者:王霞;李霞斌;李宗恒

    目的 分析HPV 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表达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113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67例官颈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PCR扩增HPV的DNA片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在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软件分析HPV 16/18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PCR扩增HPV16/18病毒,得出HPV16扩增片段大小为152 bp,HPV18扩增片段大小为471 bp;113例上皮内瘤变组织标本中,HPV病毒感染率为55.75%,单一感染HPV16占79.37%,单一感染HPV18占17.46%.67例宫颈癌组织样品中,HPV病毒感染率为79.10%,其中单一感染HPV16占92.45%,单一感染HPV18占5.66%.HPV16/18在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级无显著相关性(x2=2.1799,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x2=9.8421,P<0.01),与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x2=2.3050,P>0.05).结论 HPV16/18在宫颈瘤中异常表达,二者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与宫颈癌的关系探讨

    作者:喻姣玲;李娟;刘淑贤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我院115例宫颈癌患者及192例宫颈炎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HPV16/18 DNA检测,计算两组HPV16/18型阳性率及各组中HPV-DNA病毒载量拷贝对数值.结果 宫颈癌患者组HPV16/18型阳性率76.5%,宫颈炎患者组HPV16/18型阳性率30.4%,两组的阳性率和病毒载量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早期诊断、治疗宫颈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CK7、P16及HPV16/18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进展中的意义探讨

    作者:贾帅;王晓晶;朱丽娜;李栋连

    目的 检测CK7、P16免疫组化及HPV16/18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变化,探讨其在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因HPV或宫颈细胞学检测阳性行宫颈活检、组织学符合CIN1、CIN2、CIN3、正常/炎症共300例,免疫组化检测CK7、P16表达情况,并分析HPV16/18在各组中的变化.结果 CK7的阳性表达率:正常/炎症组20%,CIN1组22.2%,CIN2组65.6%,CIN3组78.9%.P16的阳性表达率:正常/炎症组3.3%,CIN1组64.4%,CIN2组100%,CIN3组100%.HPV16/18阳性率:正常/炎症组40%,CIN1组45.6%,CIN2组62.2%,CIN3组77.8%.CIN1组与CIN2、3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K7、P16及HPV16/18可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进展的有意义参考指标.

  • 41例胃癌标本HPV16,18感染状况研究

    作者:郭亮;罗兵;牟莹心;沈爱玲;陈晓光;杨德胜

    目的:对本地区胃癌病人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做一调查研究.方法:采用PCR技术对41例新鲜胃癌组织中HPV16和18型病毒的感染进行检测.结果:41例新鲜胃癌组织中HPV16型阳性率为4.88%(2/41);HPV18型阳性率为9.76%(4/41);两型合计阳性率为14.64%.结论:本地的HPV16和18型病毒的感染率与文献报道的比较居中等水平,没有两型病毒双重感染的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 HPV16/18型病毒检测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潘智茵

    目的:探究HPV1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0例为观察组,同期来院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罗氏Cobas HPV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测定HPV16/18DNA病毒载量,比较两组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HPV16/18NDA载量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绘制及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16/18DNA载量水平≥(5.56±1.04)、(5.55±0.06)copies/mL为宫颈鳞癌的独立风险因素(HR=1.004、0.783,P=0.045、0.031).结论:宫颈鳞癌的发病与HPV16/18型病毒的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临床完善高危人群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实现早发现、早诊治的目的,同时提示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过程中注意HPV感染.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洪恩

    目的 探讨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关系情况.方法 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就诊的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资料,70例患者作为CIN组,选取同期非宫颈癌、非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CIN组HPV16/18、Uu、Ct、BV、滴虫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CIN组HPV16/18合并Ct阳性、BV阳性、滴虫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CIN组HPV16/18阴性合并Ct阴性、BV阴性、滴虫阴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HPV16/18阳性率和Uu阳性、Ct阳性、BV阳性、滴虫阳性率均呈现明显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感染与Uu、Ct、BV、滴虫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与CIN病变进展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注意监测.

  • 子宫内膜癌患者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珂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子宫病变筛查的女性中选出5000例,均进行HPV感染的检测,观察HPV感染与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等子宫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HPV阳性率差异不显著,且各类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各种分型的HPV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HPV基因分型上:三种疾病之间差异不明显,均为HPV16/18概率高,其次为HPV52和HPV58.结论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HPV16/18感染易导致子宫内膜癌,HPV52和HPV58感染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也呈显著相关性,临床上应重视HPV感染的预防.

  • 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DNA、Ki-67及CyclinD1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之艾;吴素慧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 36例宫颈癌患者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于宗霞

    目的 检测宫颈癌患者宫颈分泌物HPV16/18的感染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以利于早期干预、治疗.方法 采用FQ-PCR的方法对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HPV16/18-DNA检测.结果 宫颈鳞癌27例中有21例HPV16阳性,宫颈腺癌9例中有6例HPV18阳性;36例标本中HPV16检测的阳性率是58.3%,HPV18的阳性率是1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HPV16与HPV18之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宫颈癌与HPV16/18的感染密切相关,宫颈鳞癌主要有HPV16引起,宫颈腺癌主要有HPV18引起.

    关键词: 宫颈癌 HPV16/18 FQ-PCR
  • HPV16/18在泰兴地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萍;王修珍;朱正龙;刘静;李霞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HPV16/18)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检测HPV16/18在72例食管鳞癌,18例正常食管黏膜,1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HPV16/18阳性率为55.56%(40,72).正常食管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HPV16/18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食管鳞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PV16/18与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大体形态、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相关性,与食管的鳞状上皮恶变有一定相关性,可为食管鳞癌病因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 高危妇女人群宫颈癌病变认知程度及接种HPV疫苗预防效果调查研究

    作者:俞玫君;刘巧英;吴玉坤

    目的 探讨高危妇女人群宫颈癌病变认知程度及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该院门诊1 243例妇女行宫颈癌筛查,其中经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技术检测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妇女447例,剔除研究脱落病例45例,终纳入402例,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宫颈癌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无性生活史女性796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自愿接种预防性二价HPV疫苗305例妇女作为观察组,剔除脱落病例164例,剩余141例,拒绝接种491例作为对照组,剔除脱落病例173例,剩余318例,平均随访51个月,对比HPV16/18机会性感染、HPV持续感染、CIN Ⅰ~Ⅱ级发生几率及不良用药反应.结果 宫颈癌能否治愈、宫颈癌筛查作用的知晓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4.93%、53.48%,其余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认知良好组在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居住地、职业、家庭收入水平上与认知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是影响宫颈癌知识认知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组HPV16/18机会性感染、持续HPV感染、CIN Ⅰ~Ⅱ级发生率分别为3.55%、1.4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5%、10.06%、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R-HPV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较低,影响因素较多,相关部门需加强宣传、提高宫颈癌筛查;预防性HPV疫苗对持续性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保护作用较高,但还有待建立完善的接种体系.

  • 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感染与Hpa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雨;刘岿然;张淑兰

    目的:研究HPV16/18、Hpa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癌石蜡标本45例、CIN Ⅲ25例、CIN Ⅰ~Ⅱ2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进行HPV16/18及Hpa基因检测.结果:①HPV16/18在宫颈癌组织、C1N Ⅲ、CIN Ⅰ~Ⅱ、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76.0%、25.0%、10.0%.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表达和阳性表达率普遍高于CIN组织和正常组织(x2=11.91,P<0.05; x2 =20.53,P<0.01).Hp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CIN Ⅲ、CIN Ⅰ~Ⅱ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28.4%、21.4%和10.0%.宫颈癌组织中Hpa阳性表达率普遍高于CIN组织和正常组织(x2=31.169,P<0.05;x2=12.94,P<0.05).Hp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②在宫颈病变中HPV16/18感染和Hpa基因表达之间呈正相关(x2=4.288,P=0.038,r=0.363).结论: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及Hpa基因的表达提示二者在宫颈癌的病因学中起作用,Hpa可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 青年女性CIN中Ki67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作者:邢治华;邓晓惠

    目的:探讨Ki67在青年女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e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进一步研究青年女性CIN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检测Ki67及HPV16/18在正常对照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的表达.结果:Ki67及HPV16/18在正常对照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的表达逐渐升高,阳性率分别为7.69%、42.86%、64.52%、82.50%和15.38%、61.90%、74.19%、100%,各CIN组Ki67和HPV16/18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CIN组之间Ki67和HPV16/1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对照组和各CIN组Ki67与HPV16/18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667,P<0.05).结论:Ki67和HPV16/18参与了青年女性子宫颈CIN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Ki67和HPV16/18的表达,可进一步了解宫颈CIN的进展情况,对及时阻断宫颈癌前病变的发展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HPV16/18感染和微血管密度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琳;刘君星;王宇;王莉

    目的:明确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宫颈原位癌(CIS)和子宫颈浸润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子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PCR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感染和MVD在43例宫颈浸润癌(ICC)、15例宫颈原位癌(CIS)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感染和表达情况.结果:在ICC中HPV16/18感染与组织病理学类型有关(P<0.05);而与FIGO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癌细胞浸润转移和癌灶直径大小无关(P>0.05).组织病理学类型为腺癌,其主要为HPV18型感染,组织病理学类型为鳞癌,其主要为HPV16型感染;MVD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及癌细胞浸润转移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MVD有相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VP16/18感染与MVD的表达无相关性.但可为宫颈癌组织病理学来源提供信息.MVD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因此,采用MVD评价宫颈癌预后是有意义的.

  •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DB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分析

    作者:武丹;杨昕;朱君玲;王红英;李洪涛;潘欢;何鸿昌;任显显;潘泽民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已经成为癌症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改变与癌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已经成为癌症的新标志。该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bladder cancer 1,DBC1)启动子甲基化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关系及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其能否作为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工具用于子宫颈癌筛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43例正常子宫颈组织、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以及54例子宫颈癌组织进行HPV16、HPV18感染的检测;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上述组织DB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方法检测10例甲基化阴性的正常子宫颈组织和10例甲基化阳性的子宫颈癌组织中DBC1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子宫颈癌组织中HPV16的感染率分别为18.6%、34.3%和68.5%;HPV18的感染率分别为2.3%、8.6%和16.7%;DBC1基因发生甲基化率分别为23.3%、40.0%和87.0%;在79例高级别宫颈损伤及子宫颈癌样本中,其中50例HPV16/18感染阳性,29例HPV16/18感染阴性;阳性组中DBC1基因发生甲基化率88.0%,阴性组甲基化率为55.2%(P<0.05);10例甲基化阳性子宫颈癌组织中DBC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0例甲基化阴性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结论:DBC1基因甲基化可能作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分子标志物,结合HPV16/18感染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的诊断。

  • 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SP1、KLF9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丽霞;刘琴;徐松;李海;杨宁;陈芳

    目的 探讨KLF9、SP1及HPV16/18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三者在浆液性/黏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组织芯片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卵巢浆液性/黏液囊腺癌组织及20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组织中KLF9、SP1和HPV16/18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检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P1、KLF9及HPV16/18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43/60)、63.3%(38/60)、30.0%(18/60),而三者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组织中分别为15.0%(3/20)、10.0%(2/20)、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LF9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SP1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HPV16/18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KLF9与SP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00),HPV16/18与SP1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331,P=0.010),KLF9与HPV16/18的表达无相关性(P=0.133).结论 KLF9、SP1及 HPV16/18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在浆液性/黏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 HPV16/18、PCNA、P53、ER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应香岚;杨幼萍;瞿海江;林军;应亚君;应敏建

    目的 探讨HPV16/18、PCNA、p53、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将242例患有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慢性宫颈炎的组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18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检测其PCNA、P53、ER蛋白的表达.结果 HPV16/18、PCNA、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91.94%、90.32%、6.45%,以HPV16/18的表达阳性率高,PCNA表达强阳性;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100%、80.65%、,41.94%,以PCNA的表达阳性率高,并呈强阳性;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7%、100%、62.07%79.31%,以PCNA表达阳性率高,并呈中等强度;在对照组慢性宫颈炎中只有ER表达为100%,HPV16/18表达只有3.33%,而PCNA和p53表达均呈弱阳性及阴性.宫颈鳞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各组HPV16/18、PCNA、p53及E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病毒感染、PCNA细胞增殖指数、p53突变与宫颈浸润性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16/18、PCNA、的升高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ER的升高与其呈负相关.应用原位杂交检测技术与免疫组织化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用于子宫颈病变方面的研究.

  • HPV6/11、HPV16/18与HPVL1蛋白检测在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钱萍;马祯一;徐广涛;胡泊;沈瑞林

    目的 调查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的HPV6/11、HPV16/18和HPVL1蛋白表达情况,确定病理诊断应用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130例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手术标本的HPV6/11、HPV16/18和HPVL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30例阴茎上皮乳头状增生性病变病例,尖锐湿疣、低级别上皮内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鳞癌分别占64.6%、16.9%、10.8%、7.7%.尖锐湿疣中HPV6/11、HPV 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2.9%和97.6%,高于其他三组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病变HPV16/18表达阳性率为81.8%,高于其他3组病变.结论 对于HPVL1表达阴性的男性阴茎上皮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应该严格随访.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