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1例胆囊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江瑞康;杨春兰;王新娟

    胆囊癌是一种伴有腺样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也是肝外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1].胆囊癌多见于老年女性,尤其是60~70岁之间.以腺癌为多见,达95%以上[2].由于胆囊癌的临床症状为一般消化道症状,因而不易及早发现,且转移发生早,故预后差.本文总结三家医院近5年来21例胆囊癌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 68例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

    作者:程凤;解碧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的寿命也大大的延长,一生中约1/3的时间在绝经期度过.绝经后的妇女如出现阴道流血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要警惕生殖器官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我们对2000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就治的68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 大肠腺瘤12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郭一川;郭亚莉

    大肠腺瘤是界线清楚的良性上皮性肿瘤,但有恶变潜能[1].本文收集120例大肠腺瘤及恶变病例,进行回顾性的临床病理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的认识.

  • 164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分析

    作者:陈亚琳;刘旭伟

    目的:通过刮取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进行病理分析,间接了解卵巢功能,有助于对女性不孕因素做出判断,以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10年7月我院门诊164例女性不孕症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呈晚分泌期40例,其中原发不孕31例,继发不孕9例;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佳62例,其中原发不孕59例,继发不孕3例;子宫内膜增生期56例,其中原发不孕54例,继发不孕2例;子宫内膜炎4例,3例为原发不孕;子宫内膜结核1例,为原发不孕;子宫内膜呈简单型增生过长1例,为继发不孕.结论:子宫内膜因素也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子宫内膜的病理检查,能够了解由于子宫内膜的病变或卵巢分泌激素的异常而影响妊娠的因素.

  • 子宫腺肌病281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敏;孙美园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近几年有明显上升,但临床漏诊率高.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281例子宫腺肌病,作临床及病理分析如下,并对治疗提出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行妇科子宫切除术984例,术后病理确诊子宫腺肌病281例,年龄36~55年,平均46岁.……

  • 食管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付万垒;郭乔楠

    目的:探讨食管颗粒细胞瘤的病理形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4年7例经病理诊断为食管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分析7例食管颗粒细胞瘤的病理特征及与临床资料间的关系。结果7例患者肿瘤均位于食管黏膜下层,呈灰白至灰黄色,结节状,无包膜;直径0.4~1.0 cm。镜下:肿瘤细胞呈圆形、多边形或梭形,胞质丰富呈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大多位于中央,未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100、CD68和NSE阳性,SMA、desmin、CK、CD34、CD117、DOG 1、HMB45阴性,Ki-67低表达。组织化学:PAS阳性。7例全部为良性肿瘤,随访8个月至6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食管颗粒细胞瘤是比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

  •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37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马贵文

    目的 分析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以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诊治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1例(83.7%)患者有腹胀、腹痛、消瘦、腹部包块等症状,6例(16.3%)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27例患者肿瘤位于胰尾,10例患者肿瘤位于胰头部.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并且做了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显示囊壁完整,胞质透亮,内衬立方或者扁平上皮,核卵圆或者圆形,没有明显核分裂象和核异型.结论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属于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长期随访结果满意.

  •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王艳丽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HSPN患儿,所有患儿均进行肾组织病理活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的临床分型以血尿与蛋白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以及肾病综合征型多见,对应百分比为45.0%、17.5%和27.5%,各临床分型分布情况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理分级中,主要以Ⅱ级(37.5%)和Ⅲ级(45.0%)为主,各病理分级所占的比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复合物中,以IgA+IgM占高比例(41.3%),其次为IgA+IgM+IgG(26.2%),各免疫复合物分型所占比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项免疫复合物对应的病理分级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HSPN患儿中,病理分级与临床分型具有相关性,病理改变的分级中常见的为Ⅱ和Ⅲ级,但病理分级与免疫复合物并未存在相关性。

  • 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董金龙;吴江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近8年收治的300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的胃癌组织学主要有低分化腺癌以及黏液胃癌两类,一般为胃窦部以及胃体部。老年胃癌患者临床分期中常见的是 III、IV期,而治疗方式一般为手术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病变部位、临床分期以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来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及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比较重要的。

  •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临床分析

    作者:易红;李晓红;李瑾

    目的 研究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患者是否患有子宫内膜病变,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患者119例,全部行宫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宫腔镜检查88例(73.95%)宫腔内存在病变,83例(69.75%)有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97.59%、93.55%、2.41%、6.45%.结论 宫腔镜能为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患者,提供子宫内膜有无病变准确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溃疡性结肠炎232例内镜及病理分析

    作者:杨曙红;罗春丽;刘惠萍;张峡静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疾病,我院1993~2007年结肠镜检查8 566例,检出溃疡性结肠炎232例,现就其内镜下表现、病理和治疗后的转归分析报告如下.

  • 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曹辉;徐晓亮

    本文简要报告近两年来大连地区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医疗纠纷,也为法医参与医疗纠纷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

  •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作者:刘奇;王杰;于燕妮;黄映康;夏冰;楼迪栋

    目的 探讨心源性猝死案例的病因、诱发因素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以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的法医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法医病理检案中的心源性猝死案例,对其年龄、性别、死亡时间、死因、诱因及场所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中男性多于女性,18~45岁发病多;病因包括冠心病(129例),心肌病(78例),心肌炎(36例)等;应激为SCD常见的诱发因素(157例).结论 ①应激和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②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除了要进行系统的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外,还要对死者的相关资料如:基础疾病、诱因、死亡时间、死亡经过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明确死因.

  • 肠壁血管硬化缺血性肠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周林霞;浦国明

    为探讨肠壁血管硬化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回顾分析2008~2010年我院收治的以肠壁血管硬化病变为主的2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资料.结果显示,此2例慢性缺血性肠病患者年龄均较大(76岁、68岁),均以急性腹痛起病,其病理改变均以肠壁中小血管硬化、狭窄伴血管炎性病变为基础的继发性改变为主.结果表明,缺血性肠病多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较快,早期诊断较困难.对临床中老年人出现急性腹痛及血便时应考虑其病史及基础疾病,高度警惕缺血性肠病的可能.

  • 嵌顿痔108例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作者:肖长虹;方晓东

    2004~2007年,我们对108例嵌顿痔进行病理分析,旨在探讨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对嵌顿痔的影响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2003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作者:董菲菲

    病理学病因学林汉利等.不同年龄组大肠癌发病特点与病理分析.广东医学,2003,24(11):1191.陈赞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遗传及病理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4):269.

  •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分析

    作者:毛小群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点.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5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55例桥本甲状腺炎未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P53蛋白阳性率与PCNA增值指数比较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易发生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症,同时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不仅活跃,而且增生速度快,对此应做到早发现、早诊疗,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 5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包冬梅

    目的:探讨5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分析.方法:选取从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实施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并采取病理分析方法对患者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手术后联合针吸细胞学病理分析对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变进行临床总结,其中患有甲状腺肿31例,甲状腺肿瘤10例,甲状腺炎5例,甲状腺癌4例.结论:临床联合针吸细胞学病理分析可对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判断和诊断,明确患者具体患病表现,可有利于患者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 9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汪中伟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临床病理。方法:选取90例停经1年以上,再次发生阴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90例患者分为子宫内膜癌组( n=80)和非肿瘤组( n=10),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及诊刮术的敏感性。结果:肿瘤组子宫内膜厚度5-10 cm发生率(30.00%)、≥10 cm发生率(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常见的为子宫内膜样腺癌(62例)、浆液想乳头状癌(8例);Ⅰ期比例明显高于Ⅱ,Ⅲ期、Ⅳ期;高分组比例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厚度与内膜癌发病率成正相关,诊刮诊断准确率较高。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早、分化程度高,及早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分析胎盘脐带入口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

    作者:李兰;易瑗;高芳

    目的:对30例胎盘脐带入口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探讨。方法:采用 ALOKA -10、ALOKA -3500型彩超诊断仪,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选用3.5 MHz 凸阵探头,选用 OB 条件。孕妇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进行多个角度和切面的观察。结果:胎盘脐带入口异常30例,其中,中期妊娠16例,晚期妊娠14例;边缘脐带入口共21例,帆状脐带入口共9例;胎盘附着于后壁的8例,胎盘附着于前壁侧壁的22例。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在胎盘脐带入口异常的检测和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更好地指导胎盘脐带入口异常的临床治疗。

810 条记录 38/41 页 « 12...33343536373839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