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前血糖水平的探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比一般老年人发病率高、发病早、进展快[1].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显微技术的发展,糖尿病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矫正视力的主要方式,并能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我院1997年以来收治的21例(29眼)糖尿病患者与同期20例(27眼)非糖尿病患者手术情况报告如下,以探讨术前较为安全的血糖水平.
-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我院2003-2008年以来,对42例(5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切口内小梁切除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糖尿病并发白内障高达48%,大约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随着糖尿病治疗的进展,糖尿病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同时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对于白内障手术需求将会日益增多.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回顾性研究,认为手术可以改善视力,且远期并发症与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无明显差异.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2例(46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与同时期42例(4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前房形态的变化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常见临床类型之一。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颇为关键。常规传统手术小梁切除术潜在并发症较多(如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虽然可以加深患者术后前房深度,解除晶体因素,利于控制眼压,但是对部分房角已经粘连的患者,手术效果欠佳。本院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50例(50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A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后行房角分离术),采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OCT )这一高分辨率的眼前节成像工具采集手术前后患者前房角图像,定量分析和比较前房角形态,以期判断该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与超声乳化术临床效果比较
我们对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并硬质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组手术病例的手术特点,术后视力,散光以及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手术费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白内障患者204例(232只眼),男性97例(104只眼),女性107例(128只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207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6只眼,先天性白内障6只眼,外伤性白内障3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为A组,共118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并硬质人工晶体植入术为B组,共114只眼.
-
角膜移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本文通过对6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术前健康教育,向病人解释角膜移植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有关知识,说明该病是因生物、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并向病人不同异常心理采用不同护理措施从而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通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对植片的透明,是否有虹膜粘连,高眼压进行详细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显示:6例术后角膜植片均透明,术后裸眼视力0.2~0.4者3例占50%,0.5以上3例占50%,总脱盲率为100%,我们认为该联合手术是治疗角膜白斑并发白内障的有效手段,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要点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是眼科的常见病.2000年至2005年我科开展表面麻醉下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共收治2 192例(2 580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方法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9例资料,均给予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方法,并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手术相关指标观察,术后7d、术后1个月患者眼压、前房深度与视力指标相比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前房出血以及高眼压等情况,有1例角膜轻度水肿、1例房水轻度混浊表现,给予对症处理方法,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并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改善患者眼压、视力与前房深度等指标有积极作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效果 -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210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150例(206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均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5者为173眼(82.38%),对照组为174眼(84.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68,P>0.05).术后观察组前房炎症反应、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均较对照组严重,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点眼后7~10 d消退.两组患者均未见视网膜脱离及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瞳孔缩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的后囊膜破裂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随着临床显微手术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不再是白内障手术禁忌,在控制血糖稳定的前提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水平,且不良反应可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两种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54例(175眼)的临床资料,按术式分A组(88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87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的裸眼视力、散光情况,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术后1周,B组在0.6~1.0裸眼视力的患者多于A组(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均降低,且B组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手术时间<10min的患者占比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比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的优势,更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及不同时间段散光程度的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及不同时间段散光程度的比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8例(92眼)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39例,46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和观察组(39例,46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力<0.1、0.1~0.3占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视力>0.3~0.6、>0.6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眼压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3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术前是否合并干眼症分为合并组(合并干眼症,65例,79眼)与单纯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5例,81眼),患者均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合并组不同时间OSDI评分均高于单纯组,BUT和SIt均短于单纯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OSDI评分升高,BUT及SIt均降低(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OSDI评分均降低,但合并组仍高于标准值;BUT及SIt均升高,但两组均低于标准值.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短期会出现干眼倾向,术前合并干眼症者表现更为明显.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青光眼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均明显优化,且术后6个月的视力和眼压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和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视力和眼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眼压在正常范围,缩短了患者视力恢复的时间,缓解了青光眼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
目的 研究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40例(279眼)白内障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20例(140眼)与对照组120例(139眼).观察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散光、泪液分泌情况、CLV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的视力、散光、泪液分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14 d,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改善,且观察组术后7 d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 d,两组患者散光、泪液分泌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读和精细动作、调节能力、远视力、移动和光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后囊破裂、瞳孔变形、前房渗出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更理想,角膜水肿发生率低,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探讨治疗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致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的有效方法
目的:分析治疗晶状体悬韧带断离所致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的有效方法 .方法:2017年6月 ~2018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32例(32眼)由晶状体悬韧带断离所致白内障晶体半脱位患者进行治疗,结合其病情,对其中2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外8眼行小切口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及手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和术前比较,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且并无人工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晶状体悬韧带断离导致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治疗,应采用正确术式,以娴熟的手术技巧来保证治疗效果.
-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所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照组患者行以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 术后1天,研究组患者视力矫正情况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比术前均有所提升,眼内压均有所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恢复效果,而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同期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目的:研究并探讨同期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先期实施小梁切除术,后期(一般小梁切除术2周后)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同期实施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角膜散光产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较对照组的78.00%明显更高(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且产生不同程度的角膜散光( P<0.05),但观察组的视力和角膜散光产生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 P<0.05)。结论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同期实施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较少引起角膜散光,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视力矫正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6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降低,且观察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眼压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视力恢复,更好地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方法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围术期护理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力提高>0.2、>0.3及>0.5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主动配合度和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中的收缩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中的收缩压和心率均升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能够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49例)与研究组(45例),分别实施常规眼科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当天,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当天,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