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种一次性白细胞滤器的质量评价

    作者:李静旗;宫本兰;于来水;周世航

    目的: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三种白细胞滤器进行质量评价,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滤器进行外观、热原及无菌试验等质量检查,并测定白细胞滤器过滤后血液中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的残存量以及过滤后保存末期血液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三种白细胞滤器的外观、热原及无菌试验均符合国家规定;过滤后的血液中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均符合相关标准:而白细胞残存童存在着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白细胞滤器的去白细胞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血站在购进白细胞滤器时必须进行质量评价,选择质量好的白细胞滤器用于去白细胞血液的制备.

  • 白细胞滤过器在心脏停搏液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军;徐志云;朱家麟;王志农;王连才;张宝仁

    目的:研究白细胞滤过器(LDF)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作用,探讨LDF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例病人,心肌保护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顺行灌注,实验组(10例)于含血心肌保护液通路加用LDF,对照组(10例)未用LDF.测定滤过前后血细胞的变化、主动脉阻断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丙二醛、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滤过后白细胞滤除率为0.91±0.05(与滤过前比较P<0.05).对照组LDH由103±24 U/L升至365±89 U/L(P<0.01),实验组由110±34 U/L升至199±35 U/L(P<0.05).血清丙二醛对照组由5.55±0.34 nmol/ml增至17.31±0.58 nmol/ml(P<0.01),实验组由4.98±0.56 nmol/ml增至7.98±0.21 nmol/ml(P<0.05).主动脉阻断前全组病人心肌电镜显示肌原纤维排列整齐,肌节、肌带清楚,线粒体形态、结构尚完整,再灌注后可见电子密度降低,以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持续左心功能结果显示术后左心功能实验组较对照组恢复佳.结论:应用LDF能明显减轻再灌注损伤,起到了较好地心肌保护效果;使术后左心功能恢复加快.

  • 经白细胞滤器过滤后剩余机血的变化及输注后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胡金晓;王会颖;龙村;楼松

    目的 研究经白细胞滤器过滤后体外循环(CPB)剩余机血的变化以及输注后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纳入40例预计不需要输注异体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CPB停机后即刻使用白细胞滤器过滤剩余机血并输注,对照组剩余机血不处理直接输注,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没有输注异体血制品.观察患者CPB前、停机时、机血输毕6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以及胶体渗透压(COP)、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观察患者CPB前、停机时、机血输毕6h、术后次晨白细胞(WBC)计数、体温以及气管插管时间.结果 实验组机血输毕6h、术后次晨WBC计数高于对照组.其它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白细胞滤器过滤CPB剩余机血后输注不能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

  • 经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的体外循环余血回输对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景文;龙村;孙鹏;刘凯;考力

    目的 研究白细胞滤器过滤体外循环(CPB)后余血回输对患者白细胞(WBC)数量、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CPB后余血回输过滤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检测CPB余血回输前、CPB余血回输完成后1 h、6 h、24 h、48 h的WBC数、IL-6、IL-8、TNF-α浓度.结果 WBC数过滤组CPB余血回输后1 h、6 h 没有上升,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5),回输后24 h与对照组基本相同;IL-6、IL-8、TNF-α浓度过滤组在CPB余血过滤回输后1 h、6 h、24 h低于回输前,并且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5),回输后48 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CPB后余血回输使用WBC滤器滤过能减少白细胞的数量,能有效抑制IL-6、IL-8、TNF-α浓度升高,减轻CPB后WBC介导的炎症反应.

  • 白细胞滤器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珊;王中

    心脏手术已成为普遍开展的医疗技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使心脏手术得以安全实施,但ECC所引起的炎性反应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这种反应可导致主要器官损伤,严重者可影响心脏手术效果,造成心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在ECC诱发的炎性反应中,激活的白细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白细胞激活是造成ECC损伤的原因之一,因而在ECC中使用白细胞滤器可能会减轻炎性反应所造成的机体损伤,改善术后临床转归[1-2].近年来,ECC期间白细胞滤除得到普遍重视,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 白细胞滤器降低临床输血感染的质量评价

    作者:李锡金;马曙轩;王海宝;张婷;刘景汉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器性能的质量评价方法,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患者安全输血. 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和Nageotte计数法测定过滤前后血液中白细胞浓度、血小板浓度及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 结果滤过前后悬浮红细胞中的白细胞浓度分别为(7.18±1.84)×109/L和(2.14±2.82)×106/L;白细胞滤除率99.97%;过滤前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66.86±54.23)×109/L和(38.19±11.82)×109/L,血小板去除率77.11%;过滤前后红细胞分别为(5.22±0.65)×1011/L和(4.67±0.612)×1011/L,红细胞回收率89.46%;滤过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明显降低. 结论该白细胞滤器能够滤除绝大多数白细胞,减少输血患者感染机会;高效白细胞滤器的应用达到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减少医院输血后感染和并发症,是临床输血工作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

  • 去除白细胞输血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李锡金;刘景汉;陈民才;石群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过滤的血液,减少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同种免疫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按操作规程在无菌间操作.结果滤过前后悬浮细胞中的白细胞浓度分别为(7.446±1.925)×109/L和(6.970±2.851)×105/L,白细胞的清除率为(99.9900±0.0469)%;红细胞的回收率:(83.05±5.529)%,白细胞清除率、红细胞回收率与血液的保存时间无显著关系,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有所降低,血小板含量显著减少.结论去除白细胞血液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减少医院输血后感染和并发症,保证安全科学输血,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产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冰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是减少异体血输注的策略之一.20世纪70年代之前,为避免羊水栓塞或母体免疫反应,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产科手术中几乎被禁用.直至近年,白细胞滤器(LDF)的应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才得以应用于产科.经自体血液回收仪(cell saver)处理和LDF过滤的产科术中回收自体血液中,胎儿鳞状细胞水平与胎盘剥离后的母体静脉血基本一致,并且迄今为止暂无因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导致羊水栓塞的相关文献报道.对于术前预期血源紧张的大出血产科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笔者拟对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产科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一次性白细胞滤器的毒理研究

    作者:刘景汉;骆群;黄宁;韩玮;欧阳锡林;李锡金

    白细胞滤器在输血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滤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可以有效减少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HLA同种免疫反应、病毒传播等输血副反应.本文就滤器的材质及加工处理后是否产生溶解于水的有毒物质进行研究.旨在确定一次性白细胞滤器从生产加工到使用是否对人体有害.

  •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手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白细胞滤器2例

    作者:曾鸿;容晓莹;张小青;郭向阳

    术中自体血回输(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IOCS)技术可以避免异体输血带来的输血反应、血源性感染以及免疫抑制反应,在骨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等手术中的应用趋于成熟.由于担心肿瘤手术IOCS存在混入肿瘤细胞而导致复发和转移的风险,IOCS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存在争议.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1-3] ,IOCS联合白细胞滤器(leukocyte depletion filter,LDF)能有效去除肿瘤细胞,明显降低肿瘤细胞再回输的风险,但国内尚未见临床相关报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6年8月至11月在2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手术中应用了IOCS联合LDF技术,现报告如下.

  • 国产一次性使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临床应用50例观察

    作者:赵少华

    输血和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血液质量、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但对输注的血液和血液成分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导致的输血发热反应、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和某些病毒的传播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深入研究有效的预防方法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减少白细胞的输入,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关键.通过观察国产一次性使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的临床应用效果,以证明其对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作用.

  • 浅谈滤白与操作要点

    作者:王惟;柴婷婷;李佳

    近几年来,输血安全的理念越来越被关注,输血相关的非感染性严重危害(NISHOTS)已经成为普通的输血并发症[1],其发生率可能是感染性输血并发症的百倍甚至千倍[2],其中与储存血液中白细胞残留有着密切关系,输血并发症受到重视.如大部分病人输血只需要输红细胞,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白细胞是一种"感染物",可引起一系列副作用.2007年,西班牙马德里ISBT会议上,加拿大学者提出:在撇除价格因素外,滤白血液推广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 去白细胞血液的制备与质控

    作者:郑滢

    目的:去除白细胞,减少输血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将采集合格全血中的白细胞去除.结果:过滤后白细胞的清除率为99.99%,红细胞的阐收率为90%以上.结论: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能使输血更加安全.

  • 白细胞滤器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韩海心;徐学新;余东;赵国阳

    近年来,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输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越来越受以人们的关注.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得到了临床的肯定:①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②防止HLA(人体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和血小板输注无效;③减少白细胞相关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④在一定程度上预防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另外,对CMV(巨细胞病毒)、朊病毒等传播的疾病也降低了其发生的危险性[1].我国目前主要用血库型白细胞滤器来滤除白细胞,我科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

  • 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艳华;马炳杰;梁玉琴;计静文;苏英姿;扬少玲;贺静

    目的 研究使用滤器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技术,检测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变化,临床观察降低非溶血液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用白细胞过滤器和无菌接口的方法制备出50袋(规格为200ml)去白全血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剂,并对此进行质量检测,临床调查输血人次3 6328,临床选择23例(占总输血人次的0.0633%).既往有多次输血史,并且发生过2次以上输血反应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所发生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我站制备的去白细胞血液制剂,白细胞去除率平均为(99.84±0.05)%,过滤后白细胞残余量为(2.234±0.314)×106个/200ml.23例患者输注不去白血液制剂时出现输血反应率为5.4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输血反应率为0.047%.结论 白细胞滤器制备去白细胞血液制剂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白细胞抗体所致的同种免疫性非溶性输血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 白细胞滤器合用乌司他丁对大出血患者肺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韩志强;韩明

    目的:探讨大出血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时应用白细胞滤器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大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白细胞滤器组(LDF 组)、乌司他丁组(UTI 组)、白细胞滤器+乌司他丁组(LDF+UTI 组),每组15例。术中均使用自体血回输机,回输时 LDF 组、LDF+UTI 组均使用白细胞滤器,UTI 组、LDF+UTI 组术中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 U,其他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4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分别于术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6 h(T3)、12 h(T4)、24 h (T5)、72 h(T6),抽取动脉血5 ml,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水平。并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肺顺应性(C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DF 组、UTI 组、LDF+UTI 组各时间点自体血回输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浆 MDA 浓度和 RI 降低,血浆 SOD 活性升高,NE、血浆 TNF-α、IL-6浓度降低(P<0.05),CL 增高。 LDF+UTI 组与其他3组比较各时间段自体血回输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血浆 MDA 浓度和 RI 降低,血浆 SOD 活性升高,NE、血浆 TNF-α、IL-6浓度降低(P 均<0.01),CL 高于其他3组。结论白细胞滤器及乌司他丁都具有减轻大出血患者自体血回输后的肺损伤的影响,两者合用效果更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阻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心肺功能,有助于患者平稳地度过围术期。

  • 去除白细胞输血能降低输血反应

    作者:郭永芳

    白细胞是人体自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输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制品时可产生许多副作用,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可能传播细胞相关病毒等.目前能有效地预防此类反应的发生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使用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

  • 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映华

    白细胞在输血中是一种"污染物"已得到全世界的肯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去白细胞的成分输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去白细胞输血可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等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去白细胞输血的作用机制、白细胞滤器的研制等方面也有了诸多的进展,本文拟就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白细胞滤除前后血浆多种成分变化观察

    作者:孙长伟;赵志强;高静

    白细胞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同种免疫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病毒感染等输血反应.用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这些输血反应的发生.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的机制主要是阻滞和细胞黏附.滤除效果较好的材料为棉花纤维滤器、醋酸纤维滤器、聚酯滤器[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白细胞滤器对白细胞滤除效果在不断提高.为探讨白细胞滤过前后血浆质量的变化,对血浆中多种血液成分进行了检测,并对白细胞过滤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 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仁南;黄晓静;李玺

    目的:评估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1例患者接受了去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761U,(每人1~8U不等),对其中200U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前、后分别进行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并对其输血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应用白细胞滤器后,其白细胞数比过滤前显著减低,过滤前、后白细胞数分别为(6.16±1.44)×109/L与(0.12±0.10)×109/L(P<0.01),血红蛋白过滤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61.58±23.31)g/L与(157.84±22.35)g/L,P>0.05.251例接受去白细胞受血者均未出现输血反应.结论:白细胞滤器能有效去除白细胞,去除白细胞能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7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