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肾基础方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作者:马志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糖肾基础方(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生地、川断、杜仲、丹参、川牛膝、赤芍、白茅根等)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0%,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降糖降浊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血糖血脂及肾功能的作用.

  • 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敏;孟建宏;李联社;崔春利

    目的:在口服常规抗心衰药物基础上,观察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收集48例扩张型心肌病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洋地黄、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常规治疗,并联合静脉应用参麦注射液及左卡尼汀。对照组给予上述常规口服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均为14d ,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5%和87.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5%和70.8%。两组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学敏;张菁;龙升华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入住本院的老年CHF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参附50 ml组(47例)、参附100 ml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及左卡尼汀2 g/d,参附50 ml组再给予参附注射液50 ml/d,参附100 ml组给予参附注射液100 ml/d,14 d为1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和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生活质量评分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差异.结果 参附100 ml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积分、左室射血分数、心肌做功指数、NT-proB-NP、生存治疗和6MWT改善较另外两组患者的更显著(P<0.05);参附100 ml组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也高于另外两组.结论 对于老年CHF患者,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疗效确切,大剂量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疗效更好.

  • 左卡尼汀对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成静;盛净;杜勤;蔡文玮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在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伴高胆固醇的患者40例,予左卡尼汀3.0g/d,连续15 d静脉滴注,以后改用左卡尼汀口服液1.0 g,3次/d,连续15 d.治疗前后比较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片用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脂、肝肾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左卡尼汀治疗2~4周后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用量显著减少,ST段缺血型下移之和∑ST减小,心脏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左卡尼汀治疗后2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结论 左卡尼汀可以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并且可以调节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少.

  • 左卡尼汀对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大鼠心肌代谢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时慧琦;殷仁富;张治宇;袁志忠;王湘芸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L-camitine,L-CN)对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大鼠心肌代谢和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两肾一夹手术及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模型组及高血压糖尿病治疗组,每组10只.10周后,检查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血游离脂肪酸(FFA)的浓度,并计算心脏指数(CI=HW/BW),观察心肌改变.结果 经10周治疗,①高血压糖尿病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LDL-C、GLU、FFA的水平、CI及LVEDP明显升高(P<0.05);HDL-C、EF、FS和LVSP明显下降(P<0.05).HE染色显示,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溶解.电镜显示,肌纤维局灶性断裂、溶解、坏死,线粒体空泡化.②高血压糖尿病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LDL-C、GLU、FFA及LVEDP明显下降(P<0.05);EF、FS及LVSP明显升高(P<0.05).HE染色显示,肌纤维排列相对规则,未见明显的细胞肥大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溶解.电镜显示,心肌的超微结构大致正常.结论 L-CN可减轻高血压-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糖、脂代谢的紊乱,降低血中FFA的浓度,保护心肌细胞和心脏的功能.

  • 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奎;高健刚;孙延波;侯四川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左卡尼汀组(LC组).C组不予缺血再灌注处理,IR组及LC组建立肾脏IR模型.再灌注6 h后检测各组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RT-PCR检测肾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mRNA含量;Western-blot检测各组肾组织Nrf2及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C组血清Cr、BUN水平低于IR组[ (74.17±12.80) μmol/L、(24.28±2.58)mmol/L vs.(112.83±17.45)μmol/L、(35.13±6.0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肾组织SOD活性高于IR组[(39.55±6.61)kU/g vs.(28.05±4.37)kU/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显著降低于IR组[(4.15±0.69)μmol/g vs.(6.12±1.08)μmol/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Nrf2、H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组(P<0.01),低于LC组(P<0.01).结论 左卡尼汀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激活Keapl-Nrf2-ARE通路进而诱导HO-1的表达.

  • 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欧燕

    目的:观察比较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曲美他嗪和左卡尼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病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同时A组外加口服曲美他嗪,B组口服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A组(曲美他嗪组)显效21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88.6%;B组(左卡尼汀组)显效27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94.3%。两组的左心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度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度的比值和等容舒张时间越来越接近正常值。结论在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左卡尼汀比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解婷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在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48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病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中有9例患者治疗显效,13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治疗显效,14例患者治疗有效,7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高脂血症的疗效

    作者:陈华姐;耿红梅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以及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明显优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还可提高促红血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并且可有效的将患者脂代谢紊乱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 左卡尼汀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江世亭;余后意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给尿毒症患者静脉注射左卡尼汀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浆左卡尼汀浓度明显偏低(P<0.001),治疗后一个月有较高上升,3个月后升高更为显著,且体力、食欲明显改善.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心血管功能,提高患者对血透的耐受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冷秀芝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观察治疗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42例,显效14例,进步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8例,进步1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时,能更好的保护心肌,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家斌;胡刚明;孙佳成;胡军文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0mg/次,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第3个月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提高其疗效,纠正肾性贫血.

  • 左卡尼汀注射液对心力衰竭BNP、Leptin的影响

    作者:景晓林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中BNP、Leptin的影响.方法:12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左卡尼汀注射液(n=62).对照组地高辛0.125-0.5mg,利尿剂,双氢克尿塞及安体舒通常规用量(n=62).观察治疗前后观察心悸、胸闷、乏力等证候改变,并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BNP(脑钠肽)、Leptin(瘦素)等指标.结果: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症状,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5);两组对频发室性早搏均有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NP、Leptin都明显降低,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并能明显降低、脑钠肽、瘦素.

    关键词: 左卡尼汀 心力衰竭
  • 左卡尼丁治疗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苑惠茹;吴瑞格;田新良

    目的:观察管通治疗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疗效.方法:观察左卡尼汀联合管通治疗12周,对30例透析性顽固性低血压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管通对透析性顽固性低血压疗效显著.

  • 静滴左卡尼汀预防化疗药物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小平;郑磊贞;章莉;陈思宇;顾建春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对化疗药物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方法:42例肿瘤患者,随机进入左卡尼汀组(化疗药物给药前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500mg/m2,n=21)或对照组(化疗药物给药前静脉注射还原性谷胱甘肽1500mg/m2,n =21).化疗第2、4、6周期详细评价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肿瘤相关性疲劳分级和体力状况评分以及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左卡尼汀组Ⅲ-Ⅳ度神经毒性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为9.5%∶55%(P=0.001),肿瘤相关性疲劳分级3-4级患者发生率显著降低,(57.1%∶90%,P=0.017).化疗近期有效率左卡尼汀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3.3%∶40%,P =0.760).结论:左卡尼汀对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有明显防治作用,不降低化疗疗效.

  • 静脉补充左卡尼汀治疗透析相关性肉碱缺乏症88例

    作者:芮海荣;刘小辉;赵养俊;林为民

    1临床资料2004-06/12我院终末期肾衰血透治疗≥3 mo;血清肉碱水平≤50 μmol/L;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状态差,食欲差,肌肉无力,透析中低血压、痉挛,心律失常,红细胞压积(Hct)≤25%共88(男48,女40)例,年龄18~76(平均48)岁,透析时间3~168(平均69.6)mo.

  • 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影响

    作者:姚红梅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冈子及心功能影响.方法:102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阿托伐他汀钙.观察3组治疗前后TNF-α,IL-6,CRP及心功能改变.结果:实验组、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显著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IL-6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NYHA分级较治疗前及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治疗后NYH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供应,降低心衰炎性反应,从而改善缺血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 左卡尼汀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减速力的影响

    作者:顾坚;张仕超;鲍琼;雷尚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心率减速力(DC)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设为治疗组,每天给予左卡尼汀100mg/kg,静脉滴注,疗程14d;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儿童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DC处理软件,离线计算DC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DC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DC值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有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左卡尼汀可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 左卡尼汀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研究

    作者:薛海燕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N)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方法:46例老年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L-6、hs-CRP、Alb、PAB、Hb、HCT 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AB、Hb、HCT 显著上升,对照组 Hb、HCT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IL-6、hs-CR及Alb、PAB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M HD患者普遍存在L-CN缺乏,L-CN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纠正肾性贫血。

  • 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左卡尼汀治疗5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丽;杨晓庆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56例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LT、AST、GGT以及TG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患者得到了明显改善,且两组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且均较轻微.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其安全性较高.

1278 条记录 58/64 页 « 12...55565758596061...636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