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刺络放血配含毫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78例

    作者:许雷;梁玉磊;苏彦霖;孙立虹;周龙岗;郝有志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毫针治疗脑瘁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咽喉局部刺络放血,强刺激双侧太溪、风池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结果:总有效率为83.3%.结论:刺络放血法配合毫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满意.

  • 眼针配合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作者:周忠亮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毫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毫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对2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针配合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单纯毫针治疗.

  • 毫针定位针刀治疗L3横突综合征

    作者:朱崇田;徐文博

    目的:探讨小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针刀、针灸、局部封闭(简称局封)三组,分别进行施治.结果:针刀组和局封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而针灸组为97%;但三组痊愈率相比较,针刀组明显好于针灸、局封组(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安全有效、快捷准确、费用低廉等优点.

  • 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邱超;张志强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的颈椎病用火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毫针治疗,观察组行火针治疗.观察组每周治疗2次,对照组每日治疗1次,3周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颈椎的活动度、上肢的麻木症状和颈肩部的疼痛状况,并作治疗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在颈肩部的疼痛、颈椎的活动度、上肢的麻木等症状上比较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的颈椎病用火针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颈肩部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改良雷火神针法治疗腰椎病30例

    作者:陈雪;张波;李玉华;许继宗

    目的:探索改良后的雷火神针疗法治疗腰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雷火神针法治疗,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雷火神针法治疗腰椎病,优于传统毫针疗法,且具有环保、高效、经济、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获得性血友病B针灸后出血1例报告

    作者:段华

    患者,女,65岁,因颈、腰、臀剧痛8小时急诊入院.入院前10小时因颈、腰、腿痛在外院接受普通针刺(毫针)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颈、腰痛数年,未作治疗.顺产1子1女,已停经,既往月经量较大,无手术史.2月前因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后出现全身多处紫癜,停药后消退,无其他过敏史.

  •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周靖;陈军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2周、4周后差异明显增大(P<0.0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理想,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毫针浅刺轻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80例报告

    作者:张和英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出现口眼歪斜等.

  • 针刀配合“肩四针”与口服药物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张世忠;陈印;李义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肩四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6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组)与对照组(药物组).观察组予针刀配合“肩四针”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炎痛喜康片治疗.两组病例均连续治疗15 d后,观察统计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优于对照组6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配合“肩四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较好,没有药物可能产生的毒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毫针配合隔物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头痛36例疗效观察

    作者:丁金磊;罗永宝;宣守松;何天峰;陶善平

    目的 观察毫针配合隔附子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气血亏虚型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与毫针对照组各36例.2组均取风池、中脘、气海、足三里、脾俞为主穴,综合组采用毫针配合隔附子灸治疗,毫针组采用毫针针刺,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4.4%,而毫针对照组总有效率86.1%,综合组疗效优于毫针对照组(P<0.05);同时毫针配合隔附子灸治疗后能消除头痛或明显减轻头痛的发作程度、减少发作持续时间和降低发作频率.结论 毫针配合隔附子灸是治疗气血亏虚型头痛的一种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推拿配合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临床观察

    作者:耿丽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推拿联合毫针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推拿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锋勾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作者:娄秋花;王卫强

    目的:观察锋勾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锋勾针和毫针治疗。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VAS 评分、Fugl -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水肿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锋勾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胜修;王小莲;刘辛;檀松

    目的:比较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和此法结合毫针辨证论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VBI性眩晕患者4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穴注组23例,在患者颈夹脊C3~7中任取2对穴位,每穴注入0.05g天眩清;辨证论治组22例,在穴注组的基础上辨证施治,以毫针补虚泻实.每位患者均治疗10d,治疗后统计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毫针辨证施治组疗效明显优于穴注组(P<0.05).结论:毫针辨证施治能明显提高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VBI性眩晕的疗效.

  • 毫火针治疗褥疮41例

    作者:陆岸英

    目的:针对长期卧床者发生的褥疮,探讨毫火针治疗褥疮方法,促进愈合.方法:对引例长期卧床发生褥疮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常规用红外线照射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毫火针针刺治疗.结果:在治疗7天、14天、21天后治疗组治愈加显效率分别为64.87%,89.19%,100%;对照组分别为30.56%、61.12%、78.34%.结论:毫火针治疗褥疮在临床上有较好疗效.

  •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VBI眩晕的病情分级比较

    作者:唐胜修;王小莲;刘辛;檀松

    目的:比较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和天眩清静脉滴注对VBI眩晕病情分级的影响.方法:VBI眩晕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穴注毫针组30例,在患者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天眩清组30例,以天眩清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0天,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病情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VBI眩晕,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较天眩清静脉滴注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分级.

  • 毫针结合梅花针治疗面神经麻痹

    作者:李昊

    目的:观察毫针配合梅花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15例患病在半天到3个月以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以毫针配合梅花针的方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每做完1个疗程休息3~4d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均治疗完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痊愈12例,显效1例,改善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毫针配合梅花针治疗面神经麻痹是一种行之有效、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毫火针"治疗弹响指64例疗效观察

    作者:黄华超

    目的:探讨毫火针治疗弹响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鞘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依次为95.59%和91.43%(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治愈病例中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02<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毫火针治疗弹响指与鞘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相当,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无并发症,安全简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 毫针 火针 弹响指
  •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

    作者:唐胜修;王小莲;刘辛;檀松;韦春华

    目的:比较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施治与天眩清静脉滴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疗效.方法:VBI眩晕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穴注毫针组30例,在患者颈央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天眩清组30例,以天眩清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0天,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穴注毫针组天眩清用量、眩晕症状开始减轻天数、眩晕症状开始消失天数均(明显)少于天眩清组.结论:治疗VBI眩晕,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施治疗效优于天眩清静滴治疗.

  • 以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苟浩;钱小路;周爽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完全消退后,皮损局部遗留迁延不愈的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现就近年来以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资料综述如下:1毫针刺法1.1夹脊穴为主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经之间,可调节督脉、足太阳经乃至全身之阳气.另外夹脊穴附近都有相应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从分布,针刺夹脊穴可刺激相应神经节段及其周围组织,使神经中的痛觉纤维传导阻滞,提高机体痛阈,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另一方面可使针感传导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影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陈云志等[1]取患侧相应夹脊穴横刺,按四边形交界点及各边中点、两对角线相交点各取一穴.

  • 耳穴疗法治疗皮肤病

    作者:许筱云;宋兆友

    耳穴疗法是在耳壳上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在耳壳上可探索出一定部位的敏感反应点,称作"耳穴".一般可用特制的"耳针"或短毫针直接针刺耳穴,或通过电流,或在"耳穴埋针",通过"划穴敷药"治疗多种皮肤病.现将我们近十多年来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278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