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社区干预
目的 探讨早期社区干预对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146例宫颈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早期的社区干预措施.结果 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为3.67%,进行社区干预4年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为2.59%,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社区干预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早期社区干预措施可以避免或者延缓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以及发展,早期社区干预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
分析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的影响
目的 对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社区内建立健康档案的160名高血压患者,时间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对高血压患者展开社区行为干预,并针对相关指标展开分析.结果 社区干预前后,患者行为改善、平均血压水平、血压控制率改变、体重指数改变均差异明显,P<005.社区干预对酗酒、吸烟、高盐饮食、规律用药等的影响比较大,体重超重改变的影响比较小.结论 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的建立,对预防及改变高血压疾病的潜在危险具有积极意义,对高血压患者展开社区干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行为改变,并有效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
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知信行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知信行社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地社区内的248例居民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社区干预将所有居民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24例居民未给予社区干预,实验组124例居民给予社区干预,比较两组居民社区干预前后血压、血糖以及知信行(KAP)得分情况变化.结果:实验组居民干预后血压、血糖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居民干预后知信行(KAP)得分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居民给予社区干预能有效提高居民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居民知信行(KAP)得分.
-
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跌倒预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老年人在社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社区收治的24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的跌倒发生率和人的认知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在社区的老年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知度,降低人跌倒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预防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干预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的收效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本社区内的270名35岁以上既往没有脑卒中病史者开展脑卒中因素调查(即为基线调查)与体格检查,有效筛查高危对象。随机性将其分成观察组(社区干预)与对照组(未进行干预),每组各有135名。3年后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随访。结果:3年随访发现,两组调查人员患有高血压的机率均有增多,但对照组中以中年人患病率多。观察组在控制率、治疗率以及知晓率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中,观察组脑卒中患病的危险降低了25.19%,死亡降低了32.59%。结论:社区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使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的控制率、治疗率以及知晓率有所提高,降低各类型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机率。
-
母乳喂养与维生素K缺乏症社区干预必要性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的作用.方法对2001~2005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建卡后妊满37w孕妇1000名及其婴儿随机分2组进行比较.结果社区干预能提高母乳喂养率,并能有效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结论社区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有效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是有必要的.
-
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 探索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中随机抽取1,045名高血压患者,其中干预组547人,对照组498人.干预组在常规健康自我管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健康自我管理.干预结束后,通过终期调查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基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高血压防治知识得分分别为(6.46±1.49)分和(6.62±1.61)分;效果调查时,两组得分分别为(6.68±1.57)分和(6.67±1.87)分.基线调查时,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分别为(37.89±7.40)分、(8.06±2.83)分、(21.86±4.47)分和(7.97±2.32)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35.25±7.40)分、(8.55±2.55)分、(20.01±4.77)分和(6.70±1.67)分;效果调查时,干预组得分分别为(39.06±8.23)分、(8.53±3.27)分、(22.60±4.52)分和(7.93±2.41)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35.54±7.76)分、(8.42±2.83)分、(20.36±4.80)分和(6.76±1.86)分.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防治知识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
-
浅谈高血压病在社区干预的重要性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发病率高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国际上称之为"无声杀手".因国人的认识不足,而呈三高、三低的特点: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子很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等,其中行为生活方式在高血压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55%的高血压发生率,对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和规律治疗又可使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再减少50%,也就是75%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内容和方法就是针对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病人进行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他们获得高血压病危险性的知识和纠正高危行为的技能,建立高血压病可以控制的信念,确立自我保健的内容和目标.
-
老年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及社区干预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是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而老年糖尿病是指≥60周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周岁以前和60周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2].本文针对我国老年糖尿病流行现状,系统综述了国内自我管理研究与理论、国内外社区干预计划与模式,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加强社区糖尿病患者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健康教育对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卫生行为和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卫生行为和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对坪山镇高血压患者有计划地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并随访2年,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卫生行为和血压控制程度.结果通过2年的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患者的卫生行为(食盐情况、吸烟、饮酒、运动、服药)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效果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
脑卒中预防和康复社区干预策略
目的:探讨对于脑卒中疾病进行预防以及康复护理的社区干预策略.方法:以本社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6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社区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社区护理服务的水平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对于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社区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对提高患者管理效果的评价
目的 分析患者通过参加自我管理小组后慢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组织社区慢性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对患者参与前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存在的差异性.结果 患者参加自我管理小组,自我管理,慢性病得以控制.结论 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有助于控制慢性病,但是改变患者的行为习惯的较为困难.
-
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社区干预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应用于高血压高危人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14.1~2016.1在本社区体检筛选出的高血压高危人群450名,依据干预方式分组,对照组(n=220)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n=230)采用社区干预,比较两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血脂异常率、血糖异常率、体重超标比例及高盐饮食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干预应用于高血压高危人群中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316例缺铁性贫血的社区干预及疗效报告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的贫血,其特征是骨髓、肝、脾缺乏可染性铁,血浆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极度减少,典型贫血是小细胞低色素型.
-
社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年9月—2016年9月共有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社区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压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干预联合药物应用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高血压患者623名体检结果分析与社区干预探讨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体检结果,总结社区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1518名社区居民,654例被诊断为高血压,对其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各个年龄段发病率,随机分为两组各3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社区干预,比较两组调查与干预效果.结果:>69岁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血压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尤其是高龄人群需加强健康体检与筛查,开展社区干预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效果显著.
-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社区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年9月-2015年9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用药方式接受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社区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社区范围内的高血压患者予以社区干预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同时还能够增强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可推广应用.
-
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7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175例农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治疗效果、血压控制率和高血压控制.结果:研究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较常规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包括有吸烟、饮酒,健康教育,行为指导,以及自测血压.结论:影响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因素尽管很多,但进行适当的干预对提高农村患者血压控制率还是非常有效的.
-
包头市某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血尿酸检测结果的调查
目的:通过老年人健康体检活动,了解包头市某社区内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筛查出老年人更多与疾病相关的因素,起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11月在包头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868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研究中把868名研究对象分成3组,从五方面调查分析;结果:①GLU、TC、TG异常检出率65-71岁组较高,但随年龄增长检出率趋缓慢下降;SUA异常的检出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②女性老年人GLU、TC、TG、LDL-C异常的检出率高于男性;女性HDL-C降低的检出率反而低于男性;女性SUA异常的检出率低于男性.③老年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血糖异常的检出率均趋于下降,而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缓慢上升.结论:老年人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而且女性高于男性.但老年人7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血脂异常的检出率趋于下降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尿酸异常检出率升高,而且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
-
高血压预防中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管理的90例健康老人,均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的发病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2012年,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7.78%(16/90),2013年为7.78%(7/90),2014年为1.11%(1/90),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②干预前,患者的GQOL-74评分为(63.21±5.61)分,干预后为(73.21±7.53)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预防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