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木通致大鼠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木通所致大鼠肿瘤的发生演变过程、生物学行为、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用不同剂量木通水煎剂给大鼠灌胃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进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的动态观察。结果:(1)实验头3个月组织形态学未见大鼠发生肿瘤及肾脏发生明显肿瘤样增生改变。(2)实验6个月3个剂量组肾脏肿瘤样增生发生率均为100.0%。其中2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均表达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53均表达阴性。(3)实验6个月3个剂量组肾脏肿瘤发生率分别为42.8%、25.0%及0,包括4例肾脏间叶性肿瘤及1例肾母细胞瘤。其中3例肾脏间叶性肿瘤免疫组化研究显示,vimentin、PCNA:肿瘤细胞均表达阳性。SMA、p53: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表达阳性。(4)实验6个月3个剂量组肾外肿瘤发生率分别为14.3%、12.5%和12.5%,其中乳腺导管上皮肿瘤、甲状腺滤泡上皮肿瘤和皮肤附件上皮肿瘤各发生1例。对照组未见肿瘤发生。结论:大剂量木通具有致大鼠肿瘤作用。其中肾脏肿瘤发生率相对较高,组织学类型以肾脏间叶性肿瘤为主。分化成熟的肾脏间叶性肿瘤伴有vimentin、SMA、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肾外肿瘤发生率相对较低。
-
腹部Castleman病临床病理特点与诊治研究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Castleman 1956命名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淋巴组织和小血管肿瘤样增生,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又名巨大淋巴结增生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腹部CD 7例,现报告如下.
-
童甲状腺机能低下致垂体肿瘤样增生的影像学表现二例
MRI和CT在儿童甲状腺机能低下(简称甲低)的诊断、随访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现将我院所见2例患儿的MRI和CT表现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例1 女,8岁10个月。阴道出血持续3 d,量少、紫红色,乳房发育10个月,白带少许。每年生长速度慢,近2年未长高。学习成绩一般。下腹部进行性增大6个月,疑“肥胖症”就诊。体检:神色萎靡,面色较苍白,身材矮小,仅高119 cm(稍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标准身高2个标准差),两乳房5 cm×5 cm,腹部膨隆,脐周触及16 cm×16 cm大小肿块,边缘欠清。实验室检查:放射免疫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低于正常,为30.89 nmol/L(正常70.7~154.4 nmol/L),雌二醇 (E2) 1 632.31 pmol/L(正常青春期前小于91.77 pmol/L)、促卵泡成熟激素(FSH)16.02 μg/L(正常0.6~3.4 μg/L)和促甲状腺激素(TSH)212 mU/L(正常小于5 mU/L),均增高。CT:下腹部巨大囊性肿块,考虑来源于盆腔(图1)。手术:双侧卵巢浆液性囊肿,保留右侧卵巢。
-
巨大淋巴结增殖症4例报告
巨大淋巴结增殖症为一种良性肿瘤样增生病变,我们工作中遇见四例,报告如下.
-
20例肺部炎性假瘤的X线及CT诊断
肺部炎性假瘤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的肺内肿瘤样增生病变,由于其表现为肺内实性占位病变,且临床症状与肺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肿块表现出的症状相仿[1] .因此,X线、CT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偶合性.现将我院经手术及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0例肺炎性假瘤的X线、CT表现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
小儿粒细胞肉瘤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肿瘤样增生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极为罕见.国外文献近10年来仅见个案报道,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足,常造成临床误诊.通过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4例该病患儿诊治的经验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纵隔瘤样淋巴组织增生1例
纵隔瘤样淋巴组织增生,又称之为良性淋巴瘤;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组织肿瘤样增生;血管性淋巴结错构瘤等.本病临床上较少见,我科遇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
小儿粒细胞肉瘤的诊治
粒细胞肉瘤(以下简称 GS )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肿瘤样增生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极为罕见.国外文献近10年来仅见个案报告,国内也未见对小儿该病的系统,详细的介绍,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足,常造成临床误诊.通过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4例该患儿诊治的经验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肾上腺巨大肿瘤样增生1例报告
患者女,19岁.右上腹疼痛2 d.体检:血压92/70 mmHg(1 mmHg=0.133kPa),血、尿常规正常.B超提示右上腹腹膜后类圆形占位性病变,位于右肾上极肝肾间隙内,大小约6.7 cm×6.4 cm×5.4 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呈密集稍强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