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发起经过
1979年12月,正当北方隆冬季节,广州仍然是鸟语花香,这时在广州召开了有600人参加的全国自然辩证法会议。这次会议,影响深远。直接促成了两件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和《医学与哲学》杂志的发起和创立。 会议的代表包括医学界和哲学界两部分。由于会议规模较大,代表们分住在几个地方,我们住在广州第一招待所。
-
社会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与防治中的作用
1977年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心身医学教授恩格尔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提出,现代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1980年<医学与哲学>杂志率先介绍了恩格尔教授的文章[1],至今已有20多年.
-
医学与哲学--一个外科医生的点滴感悟
这个题目是我博士入学第一天我的导师著名的结直肠肿瘤外科专家王锡山教授给所有新入学博士生所做的专题讲座,其内容理论结合实践,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我们领悟到在医学的实践过程中充满了辩证法,医学与哲学密不可分。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导师这次讲座中所传递的哲学思想及其展现的人文修养,时刻都在影响着我,在此我将王锡山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
-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稿约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烧伤创疡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烧伤创疡医学高级学术季刊。《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检索系统》(Cbmdisc)期刊数据库所录用,也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从1998年开始进入国际互联网,以原文照录方式编入ChinaInfo系统(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zgss/index.htm)。《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内容新颖,结构规范,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普及与提高兼顾,基础与临床并重,可供从事烧伤、创疡、整形及相关学科的各级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及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参考。一、内容与栏目 本刊内容:研究探讨人体生命科学规律;报道烧伤皮肤再生修复理论及其研究成果;交流烧伤湿性医疗技术的临床经验;介绍国内外烧伤创疡学的发展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栏目设有特讯、名人专访、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护理、综述、医学与哲学、消息与动态等。二、对来稿的要求 1、文体: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研究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其它文稿限1500字以内。
-
我国医学美学学科发展述评(Ⅱ)
四、当代中国医学美学学科形成的阶段性 自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敏锐地提出“医学美学”( medical aesthetics )的概念体系之后的10多年来,医学美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⑴自发孕育阶段(1981~1985)。在此阶段,国内的有关学者陆续发表了一些医学与美学相关的文章,如《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的“医学美术与医学科学”(胡长金鑫,1981),1982年《医院管理》杂志发表了李振铎等的“美与医院管理”,并率先使用了“医学美学”一词为专栏标题。此后,有关杂志还先后发表了“生物化学与美学”(赵登蔚,1983)、“医学对美的追求”(孟宪武,1985)等文。 ⑵医学与美学的理论联姻阶段(1985~1989)。1986年 4月,在福州召开的华东地区医学院校德育教学研讨会议上,邱琳枝、彭庆星等倡导编写《医学美学》一书,并于1988年 6 月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外第一部以“医学美学”命题的学术专著。同年 7月,由邱琳枝、赵永耀、彭庆星和马文元在庐山共同举办了关于该著作的讲习班,培养了国内第一批医学美学学术骨干。此后,各种版本的《医学美学》、《护理美学》、《中医美学》、《药学美学》和《口腔医学美学》等10余部专著陆续出版。
-
医学人文新学科的摇篮——热烈祝贺《医学与哲学》杂志成功发刊30年
1979年冬的一天,老一辈自然辩证法专家傅杰青兴致勃勃地通告我:"近在广州举办‘医学辩证法讲习班'期间,专家们建议创办<医学与哲学>杂志(以下简称<医哲>),由大连的自然辩证法专家杜治政老师承办,可望明年创刊."这对于一名参与自然辩证法学术活动多年的中青年学者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
-
医学:游离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医学模式演进的人文元点的哲学反思
一、引言医学需要哲学,是指现代医学在以延长人的寿命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这一特殊实践活动中,需要哲学的态度、理论、思维与方法来弥补、丰富、完善、处理医学活动中因科学技术的单一工具理性之欠缺与不足,重构医学中关于"人"的完整性认识范式,实现医学在观念与实践双重层面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学"转向.人类医学诞生于哲学意义上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人对自己的生命现象、疾病转归、生与死,由于异常的无知而异常神秘,使早期的医学不可避免地蒙上了朴素的"神秘的难题"的哲学性质.正如张志伟在<西方哲学史>的导言中所言:哲学的对象毕竟不同于科学的对象,因而哲学的问题也不同于科学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不是"问题"而是"难题".通常一个问题总有答案,并且有相对一致的答案,自然科学问题就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但是,还有一类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哲学问题就是这样的问题.哲学问题都是一些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难题".为什么没有答案?原因在于涉及人类"终极关怀".他解释道:当人类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在人的面前就出现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之间的巨大矛盾,哲学问题便油然而生.医学与哲学的分离只是自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而产生--生物医学模式.从此,医学问题似乎都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临床技术得到解决?……然而,当下的医学现实不断提示我们:
-
反思中西医论争
有人奉若珍宝,有人弃如敝屣.近来,一场围绕中医的存废之争又引起轩然大波.中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教授自从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后,不久又在网上贴出<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说是有上万人参与签名,闹得沸沸扬扬.
-
现代医学:找回失落的人文表情
对医生而言,人文修养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只有真正了解生命,才能敬畏、尊重和关爱生命.解放军总医院近几年围绕医学与哲学、美学、社会、文化艺术等关系举办讲座,邀请各领域名家与医生们交流,呼唤医学向人文精神的回归.
-
袁钟:"中国式"医院管理的先行者
出生在重庆的袁钟博士,于1990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主攻的专业为中国医学史(医学与哲学研究方向).1991年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任编辑工作,历任编辑、副编审、编审、副社长、社长等职务.同时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音像出版社社长等职.2002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长助理.卫生部防治"非典"专家,在协调卫生部防治"非典"的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一届CBD国际微创医学论坛暨第三届国际微创技术演示会会议纪要
由中国同济大学、中国医师协会、德国汉堡大学、北京微创医院主办,国家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健康报>及<中国卫生>杂志、<中国医刊>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医学与哲学>杂志协办,北京微创医院暨同济大学北京微创医院(筹)、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同济中德微创技术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事业发展部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北京 CBD 国际微创医学论坛暨第三届国际微创技术演示会"于2004年8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论坛有两个会场:主会场在北京长安大饭店,分会场设在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会场与分会场间通过互联网进行音像信息的实时传输.
-
怎样理解医学?做合格医生
医学与哲学笔者认为,医学是需要学点哲学的学科,一位上了年纪的民主人士曾经讲:"一个人学一门技术可为社会做点事情,只有懂得哲学道理才能干番事业."1 疾病的共性与患者的个性(个体差异)在学医和从医的过程当中,诊病、治病充满了哲学道理.比如: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哲理是"共性和个性",这就反映了医学中"读医学教科书和临床实践"的关系.刚进医学院学医学的学生,或者初出校门当医生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接触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概括的是共性,例如心绞痛,它一定强调疼痛部位在胸骨后或者心前区,持续的时间常常是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诱发症状发作的常是体力活动,如:赶公交车、快步走路,尤其是冬天饱餐后迎着冷风用力前行的时候,缓解的方式是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大学毕业后,有两位患者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2005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2005年6月27~28日,以"面向21世纪的医疗市场、道德与传统文化资源"为主题的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医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治研究中心和国际哲学与医学研究学会(美国)、医学与哲学杂志(美国)联合主办.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和大陆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山大,共同探讨生命伦理学与医疗保健领域的热点问题.
-
没有桥墩的浮桥
1977年4月, 《科学》杂志刊发了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G·L·恩格尔的论文《呼唤新的医学模式,应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这便是后来成为当代医学观念变革思想旗帜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首次亮相.当时,刚刚从"文革"梦魇中苏醒过来的中国医学界还处在与世界医学资讯的半隔离之中,不曾有多少学者在第一时间读到这篇文章.一直到1979年《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该刊是近30年来倡导新医学模式的重镇),"新医学模式"才受到中国医学界的普遍推崇与重视,很快就成为我们医学职业语境中日渐流行的、时髦的"公共话语",成为医学变革时代思想激荡的"陀螺".
-
多重视野多种启示
今年的仲夏七月真够刺激,从南到北暑气嚣张,许多大江流域还洪水滔天,唯有太行山西麓的古城太原一派清凉世界,连日的午后小雨更让人觉得玉宇澄阔.《医学与哲学》杂志社组织的小型"卫生保健改革比较研讨会"寻址太原召开,真是福气.
-
专访何裕民教授揭密中医药(一)
有人奉若珍宝,有人弃如敝屣.近来,一场围绕中医的存废之争又引起轩然大波.中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教授自从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后,不久又在网上贴出《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说是有上万人参与签名,闹得沸沸扬扬,从而引发了是否要取消中医的新世纪大讨论.
-
病理教学中的哲学思维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具体例证论述病理教学过程中的哲学思维,运用整体和局部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使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以便在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记忆.
-
欢迎订购《医学与哲学》杂志光盘版
《医学与哲学》杂志20周年1980~1999年及2000~2006年合订本光盘已正式出版。两张光盘将27年所有文章尽收其中,免除了323期杂志收藏的不便,同时更主要的是查询与阅读快捷而便利,也为资料的收藏提供了方便。如果您想购买,请直接汇款至编辑部,地址: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信箱,邮编:116044。汇款附言处注明所需光盘年份。1980~1999年合订本光盘50元,2000~2006年合订本光盘60元。
-
激烈的观点交锋全方位的思想剖析 "中医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座谈会综述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医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座谈会,于2007年3月18日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礼堂会议室举行.
-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通知
为了保证学术性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端正对学术性论文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以及本着对本刊论文作者和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于2009年2月开始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本刊编辑将使用该系统对作者所投稿件的文字复制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包括与已发表论文比对后的文字复制比率,所涉及论文的题目、作者、发表期刊和发表时间。按规定文字复制比超过20%的来稿即视为学术不端行为,将不能再进入下一步审稿程序,特此提醒广大投稿作者,注意所投稿件的原创性与真实性。特此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