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者:杜渐;杨秋莉;杜丽红;杨邻;张杰;孔军辉

    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在国外,学校归属感已经引起学者的注意,并将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国内对此的研究刚刚展开.以北京某中医高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学校归属感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其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没有男女、是否独生子女、城乡差异,一年级高于其他年级.心理健康水平女生、独生子女、城镇学生较高,低年级总体优于高年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归属感越强,抑郁水平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 广州市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分析

    作者:路红;黄国君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学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对广州市的5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不同性别与年级的中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一学生的客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F=7.607,P<0.01);②男生学校归属感总分显著低于女生(t=-3.270,P<0.01),初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得分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级(F=29.746,P<0.01);③学校归属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8,0.184,0.304,0.293;P<0.01);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7.484,4.872;P<0.01,t=2.042,P<0.05).结论 应通过完善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学校归属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作者:孙晨哲;武培博

    目的 探讨初中生在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和心理弹性上的状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23名初中生进行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和心理弹性量表的测试.结果 ①整体上初中生具有较高的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弹性((x)=2.94,4.44,3.16~4.07),在困境条件、年级、性别上均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P<0.05);②初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心理弹性之间有显著正相关(r=0.59,0.43,0.50),其中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F= 94.16,136.43;P<0.01);③结构模型表明学校归属感影响自我价值感进而对心理弹性产生影响,但学校归属感并不直接作用于心理弹性.结论 提高学校归属感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中学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作者:孔令艳;姜小燕;纪春磊

    目的 研究中学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方法 对2所中学的224名被试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学校归属感问卷测试.结果 ①中学生社会支持在性别差异上不显著,但是在支持的部分维度上年级的差异效果显著;②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和学校投入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显著;③相关分析发现主观支持和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和同伴关系以及学校融入(分别r=0.279, r=0.273,r=0.277,r=0.218,P<0.01)都有显著正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教师行为(r=0.260)、学校投入(r=0.139)以及同伴关系(r=0.313)和学校融入(r=0.271)均有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主现支持和时支持的利用度对学校归属感有预测作用.

  • 高职新生自我和谐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

    作者:尹美恒;龚雪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自我和谐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并验证人际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以河北省内某职业技术学院821名2015级新生为调查对象,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 - CR)进行测量。结果:高职新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正相关(r =0.565,P <0.001),自我和谐、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r =‐0.458,‐0.417;P <0.001)。高职新生的自我和谐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β=0.231,P <0.001);人际关系困扰在自我和谐和学校归属感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为28.6%。结论:自我和谐不仅能直接影响高职新生的学校归属感,还能通过人际关系困扰间接影响其学校归属感。

  •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

    作者:杨青;易礼兰;宋薇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西部农村4~6年级留守小学生985例,用儿童孤独感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及学校归属感量表调查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家庭亲密度和学校归属感.结果:留守儿童孤独感测评得分高于常模[(34.3±9.9) vs.(32.5±11.8),P<0.001];43.8%的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中度障碍,16.2%家庭功能严重障碍.孤独感得分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总分及两量表的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r=-0.09~-0.55)均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量表的情感度(β=-0.14)、合作度(β=-0.11)、适应度得分(β=-0.08)及学校归属感的认同感(β=-0.38)、学校依恋(β=-0.18)、归属感(β=-0.12)三个因子得分均对孤独感得分有负预测(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可能偏高,且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呈负相关,应注重从家庭、学校两大环境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作者:宋利亚;邱会利

    本文综述了学校归属感的概念、意义及现状,提出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因素,为培养大学生的归属感提供依据。

  • 青少年学校归属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潘发达;王琴;丁锦宏;戴家隽

    在心理学上,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被认为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当人们体验到归属感时,会更加健康与快乐;相反,归属感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焦虑、抑郁、愤怒、悲伤等消极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自杀行为[1].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青少年
  • 高职护生学校归属感调查及对策

    作者:曹小萍;袁爱娣;吴晓琴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提出对策.方法自编高职护理专业护生学校归属感调查表,对2010级4个班级195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的学校归属感总体偏低.结论 需采取措施提高护生的学校归属感.

  • 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教育建议

    作者:张晓丹;汪海斌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大,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流动儿童来到城市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是学校,如果能感受到强烈的学校归属感,将有利于流动儿童在城市的健康发展.该文从流动儿童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教育建议,以期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 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粟芳;陈立章;杨青

    目的 探讨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5年5-12月湘西农村4~6年级小学生1 365名,以学校归属感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调查.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的性别、年龄、年级、是否寄宿、父母外出工作时间等5个因素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影响(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低年级为影响学校归属感的危险因素(均P<0.05),走读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男生、寄宿、低年级为影响学校归属感的危险因素,应通过强化同伴关系、鼓励师生交流、健全家庭功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 受艾影响儿童教师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赵申苒;郭腾飞;王明辉

    目的:探讨教师支持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学校归属感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教师支持量表和学校归属感问卷对188名受艾滋影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教师支持、学校归属感呈正相关,教师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呈正相关;②教师支持显著正向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在教师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教师支持能够提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但不能忽视其学校归属感在该过程中的作用.

  • 小学生家庭亲密度与学校归属感:心理素质和自我概念的链式中介作用

    作者:赵占锋;张大均;刘广增;李冰冰;潘彦谷

    目的:探讨心理素质和自我概念在家庭亲密度与学校归属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自我概念量表和小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对1289名4~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心理素质和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心理素质和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男生;班干部与普通学生在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家庭亲密度、心理素质、自我概念和学校归属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③心理素质中介了家庭亲密度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自我概念中介了心理素质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④心理素质和自我概念在家庭亲密度和学校归属感间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0.82%.结论:家庭亲密度既可以直接影响学校归属感,也可以通过心理素质和自我概念间接影响学校归属感.

  • 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作者:彭丽娟;陈旭;雷鹏;邹荣

    目的:考查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以及集体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719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良好,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以及变量各维度间显著相关,并且学校融入、学校环境、学校投入和同伴关系能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③流动儿童的集体自尊在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通过提高其集体自尊而促进学校适应.

  • 美院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及其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作者:潘晓蕾;徐琴美

    目的:考察美院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及其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和学校归属感量表对中国美术学院647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美院学生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个人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独生子女的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非独身子女;来自城市的学生的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及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取向道德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造型专业学生;在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及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感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成绩优良的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成绩一般的学生.②美院学生自我价值感各维度与学校归属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美院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较高,一般自我价值感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留守儿童感恩与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的关系: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魏昶;喻承甫;马娜;吴涛;李智勇;张卫

    目的:考察留守儿童感恩与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的关系,以及学校归属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感恩问卷、学校归属感问卷和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问卷对835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感恩与其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显著负相关;②学校归属感显著部分中介留守儿童感恩与其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的关系.结论:感恩是留守儿童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的重要保护性因子,而学校归属感是其重要的内在中介机制之一.

  • 贵州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作者:杨桂芳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5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男生在追求成功和成就动机上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避免失败动机上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归属感各因子及总分分别与追求成功、成就动机呈正相关(P<0.01),校园同伴关系认可与避免失败呈负相关(P<0.05).追求成功与责任感和校园同伴关系认可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278和0.146.结论 大学生成就动机有性别差异,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相关,是其中的预测因子之一.

  • 初中生心理虐待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研究

    作者:胡雯;甘小荣

    目的 探讨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研究依恋和学校归属感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赣州市506名初中生,使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9.0和Amosl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在心理虐待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76,P<0.05),是否担任班干部在父亲依恋(t=1.390,P<0.05)和学校归属感(t=1.052,P<0.01)变量中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父亲依恋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86,P<0.01).心理虐待和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学校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呈正相关.依恋、学校归属感在心理虐待对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学校归属感、依恋在心理虐待和心理健康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所假设模型成立.

  • 医学生入学专业兴趣和学校归属感及教师和教辅设施满意度的调节作用

    作者:高娇娇;童娟;毛艳梅;汤谦;窦连杰;王君

    目的 评价医学生入学专业兴趣和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探讨教师、教辅设施及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某校1 770名在校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其进行学校归属感、入学专业兴趣、教师和教辅设施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学校归属感低下检出率为32.40%,各年级比较中学校归属感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一、大二、大四、大三(P<0.001);总体及各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低下率基本呈现随入学专业兴趣水平的降低而增高(P<0.05);入学专业兴趣通过教师评价和教辅设施评价对学校归属感的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类高校应加强新生专业兴趣培养、完善教师队伍和教辅设施建设,以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 独立学院医学生学校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探析

    作者:冯辉;张小培;杨世昌

    目的:探讨独立学院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独立院校医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学校归属感问卷对74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独立学院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其母体学校学生(t=4.30,P<0.01),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其母体学校学生(t=-3.95,P<0.01);(2)独立学院医学生学校归属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能够解释其25.1%的变异量.结论:学校归属感是影响独立学院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独立学院在教育和管理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使其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情感,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