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呼吸内科开展患者限制性液体管理的措施与成效

    作者:翁晓飞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采用非限制性液体管理,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限制性液体管理用于患者的液体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 术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刘畅;饶群;李建国;杜朝晖;周青;梁辉;胡波;李璐;王静;蔡书翰

    目的 探讨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的术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例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经6h复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液体管理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管理组(对照组),每组15例.自手术结束当日至术后4d,限制组和对照组患者液体总入量分别控制于25 ~ 35 ml·kg-1·d-1和40 ~ 50 ml·kg-1·d-1,监测两组患者液体平衡、组织灌注、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结果 限制组患者液体总入量(ml/d)和液体净平衡( ml/d)明显少于对照组(总入量:1782.56 ± 258.38比2707.50±294.64,净平衡:316.67±202.86比623.33±244.38,均P<0.05),中心静脉压(CVP,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对照组(4.03±1.81比6.47±3.09,P<0.05),心率(HR,次/min)、平均动脉压( MAP,mm Hg)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85.03±13.49比81.44±12.49,MAP:80.65±11.39比82.38±8.28,均P> 0.05).限制组患者术后第1个24 h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35(17,53)%比17(-6,33)%,P<0.05],患者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肠鸣音:37.43±24.97比46.36±19.34,排气:53.63±12.78比75.43±20.07,排便:78.73±46.48比93.40±41.08,均P<0.05),发生术后呕吐的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比7,P<0.05).而限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5比3)、容量缺乏(2比0)、容量过多(0比1)的例次数则无差异.结论 对行结肠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减少液体正平衡,可以缩短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不增加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 脓毒症患者容量达标后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金伟;钮金英;黎志财

    目的 观察并探讨脓毒症患者在早期容量达标后给予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IC 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6例,入选患者均已实施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在容量达标实现后,随机分为液体限制组和液体非限制组,各48例.观察所有患者在各时间段内的液体平衡情况.观察比较入IC U 28 d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 U时间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情况.采用超声监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于入ICU1d、2d、3d及4d后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同时测定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I(cT nI)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 T-proBNP)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后,在转入ICU 1 d内均为液体正平衡.入IC U治疗期间液体限制组患者的液体净平衡量明显低于液体非限制组患者(P<0.05).入IC U治疗第3天起,液体限制组患者的E/E′及cT nI较液体非限制组开始明显下降,治疗第3天,液体限制组患者的NT-proBNP较液体非限制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与入ICU第2天比较,液体限制组患者的E/E′、cT nI及N T-proBN P值于第3天发生明显下降(P<0.05);而液体非限制组患者的E/E′、cTnI下降不明显,且NT-proBNP有所升高(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在早期容量达标后,仍广泛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通过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可明显缩短患者住IC U时间,并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改善预后作用明显.

  • 限制性液体管理对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肺动态顺应性的影响

    作者:赵秀清;陈伟;梁东海

    目的 分析限制性液体管理对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肺动态顺应性(Cd)的影响.方法 ALI老年病患63例采取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给予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32例在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对比两组Cd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1 w后,胸肺顺应性(Cs)、Cd、氧合指数(0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Cs、Cd、OI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ALI患者开展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给予必要的限制性液体管理可改善Cd,调节肺通气质量.

  •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达标后应用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夏嘉鼎;段立娟;张坤;马小斌;赵凯峰

    目的 观察并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后应用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06~2016-06本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6例,对入选对象均实施早期液体复苏,复苏目标实现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液体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液体累积净平衡量.应用床旁超声监测患者入ICU 6 h、第3天及第7天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等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同时观察肌钙蛋白I(cTnI)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心肌损伤标记物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于转入ICU 0~6 h内均为液体正平衡.入ICU期间治疗组患者液体净平衡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纯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9.3%,高于收缩功能障碍(23.2%)等其他类型的心功能不全.入ICU 第3天及第7天治疗组E/e′及cTn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第7天治疗组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入ICU 6 h比较,两组患者于第3天E/e′、cTnI及NT-proBNP均明显升高(P<0.05).与第3天比较,治疗组于第7天E/e′、cTnI及NT-proBNP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E/e′、cTnI下降不明显,NT-proBNP较第3天有所升高(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广泛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通过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可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和心肌抑制,对预后改善作用明显.

  • ICU收治的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高危孕产妇的临床特点

    作者:谢海波;李海洋;杨海波;杜晓红

    目的 总结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高危孕产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因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而收治入ICU的31例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高危孕产妇多有妊高症或重度子痫前期病史,占所有产科诊断的51.7%,其中29例患者被分成3组:肺水肿组、羊水栓塞组、HELLP组.3组间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水栓塞组病情重.结论 对于收治ICU的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高危孕产妇,应行APACHEⅡ、CVP及Scp2监测,容量管理方面应采取限制性液体管理.

  • 限制性液体管理与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对肺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炎;蔡畅;陈小非;漆勇;潘志浩

    目的 研究围术期限制性液体输注与通气管理对行肺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潮气量为5~6 ml/kg,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设置为2cmH2O,吸入氧浓度0.4~0.7,术中输液补足出血量并以2.0~3.0ml·kg-1· h-1维持,对照组的通气和输液则不予限定.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3、5d的每分钟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氧分压(PaO2).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术后第1、3、5d的MVV、FEV1、FVC及Pa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24 h尿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输注与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肺切除患者的术后肺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 限制性液体管理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观察

    作者:邢雁彬;楚伟英;骆大行

    目的 探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管理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非限制性液体管理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接受限制性液体管理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乳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临床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液体管理实施1周后,两组患者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心率、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限制性液体管理治疗效果确切,患者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心率平稳,机体功能恢复快,机械通气时间缩短.

  • 脓毒症液体复苏终点指标研究与限制性液体管理

    作者:王龙廷;郭凯

  • 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

    作者:皮艳娜;靳三庆

    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的体液管理是维持各脏器、组织和细胞足够的血流灌注及氧供的关键因素。不同的体液管理策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术后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经过系统性回顾文献我们发现,与传统的自由液体管理相比,围手术期采用限制性液体管理和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将使患者总体上获益。尤其是在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脉压变异度(PP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等动态预测机体容量反应性指标的指导下,个体化的目标导向液体管理更有助于患者在围手术期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证组织与器官充足的灌注与氧供,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此外,限制性液体管理可能带来的潜在的组织低灌注的风险需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也需更多的进一步研究来探索如何在恰当的时间给予恰当的液体种类及合适的液体量,使组织器官在围手术期的功能达到佳状态。

  • 限制性液体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胡世华;蒋文新;杨艳霞;江勇;黄冠宇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出入量负平衡方式进行液体管理,对照组采用出入量平衡方式进行液体管理。动态监测入科后1、3、7 d氧合指数( PO2/FiO2)、血乳酸( Lac)、中心静脉压( CVP)、平均动脉压( MAP)、心脏指数( CI)、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血浆脑利钠肽( BNP)水平,并进行肺损伤评分,记录ICU住院期间7 d内24 h液体日平均液体平衡量和急性肾损伤( AKI)发生率、肺复张次数、ICU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入科后3、7 d,两组PO2/FiO2较入科后1 d明显升高(P<0.05),Lac、EVLWI、BNP、肺损伤评分均较入科后1 d明显下降(P<0.05),两组CVP、MAP、CI均呈下降趋势,入科后7 d与入科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科后3、7 d,观察组PO2/Fi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ac、EVLWI、BNP、肺损伤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5),而两组CVP、MAP、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7 d内日平均液体平衡量(绝对值)大于对照组(P<0.05),肺复张次数、ICU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7 d内AKI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管理可改善ARDS患者的肺功能,减少肺复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 ARDS患者实施24 h出入量负平衡进行限制性液体管理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 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对早期容量复苏达标后感染性休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文典;陈奇;李芝明

    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达标后采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9例复苏达标后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予开放性液体管理,观察组50例予限制性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液体平衡时间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液体负平衡时间高于对照组,N T-proBP、cTnI、E/e′ 、M ODS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可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左心舒张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促进患者预后.

  • 限制性液体管理在COPD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林润培;梁伟权;梁红伟;张丹芳;周凯;杨莉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根据患者CVP (中心静脉压)及出入量情况进行液体的管理。观察组采用限制性的液体管理措施,对照组采用非限制性的液体管理措施。监测分析两组患者液体管理前后的乳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氧合指数,并调查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液体管理前,两组患者的CVP、乳酸、NT-proBNP及氧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管理后,观察组的氧合指数、NT-proBNP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液体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10.23±3.02) d,对照组患者为(12.04±2.88) 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管理在COPD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限制性液体管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胡明;吴小岭;闫闪闪;刘霁;邓琪

    目的:观察限制性液体管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0例.观察组45例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45例行开放性液体复苏.结果:观察组24 h内补液量小于对照组,休克持续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BUN、APACHEⅡ评分、SOF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il、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再次复苏及病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现EDGT后行限制性液体管理可减少因补液量过多导致的不良事件,进一步提高感染性休克的生存效益,并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影响研究

    作者:周宇辉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影响。方法将100例ARDS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开放性液体管理(开放组)与限制性液体管理(限制组)。比较两组1w内液体平衡情况、肌酐水平、CVP、休克发生率、存活者机械通气时间、60 d死亡率及治疗后生存质量。结果①限制组1 w内液体平衡情况显著优于开放组(<0.05);②两组肌酐水平、休克发生率及60 d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两组CVP及存活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③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分为(128±5)分,显著大于对照组(1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开放性液体管理相比,限制性液体管理效果更为显著,ARDS患者预后情况更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