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氧对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尚萍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高分子材料学的快速发展,使干细胞技术运用于临床成为可能,再生医学的研究内容就是如何将干细胞发育成组织并应用这种潜能进行组织替代疗法,从而恢复受损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1].再生医学的研究,都是围绕干细胞而展开的,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分离培养简便,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等优点,受到了多的关注.早在1966年,Friedenstein[2]首次描述了使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中进行培养.之后Caplan[3]发现这种细胞在各间质谱系中具有分化潜能,并将这类细胞命名为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血液、骨、软骨、脂肪、肌肉、表皮、上皮、神经等组织的潜能,在组织再生和创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再生医学研究中重要的种子细胞[4].在干细胞研究中,细胞体外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中细胞微环境是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培养所需的适氧张力被认为是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氧张力在不同的组织中各不市相同,在血液中约为12%,而在深部的软骨组织低至1%[5],在骨髓中氧的张力被认为在4%~7%[6]之间或者低至1%~2%[7 8].

  • 卵巢上皮交界性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及相关问题

    作者:赵淑梅;申强;王静芬

    卵巢上皮细胞具有多分化功能,因此上皮细胞由来的卵巢肿瘤组织学较为复杂,发生率也高。除外转移性的卵巢恶性肿瘤,在欧美卵巢上皮性肿瘤占90%,性索质肿瘤占6%,生殖细胞肿瘤占3%。本文着重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交界性病变的病理诊断、治疗及其预后加以论述。1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  根据细胞形态及结构分类,上皮性肿瘤有卵管上皮类似的浆液性肿瘤、宫颈管上皮或肠上皮类似的粘液性肿瘤、子宫内膜类似的类内膜肿瘤、尿路上皮类似的勃鲁哪氏瘤和移行上皮肿瘤、与肾脏透明细胞肿瘤类似的透明细胞瘤等等。根据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可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恶性(增殖活跃并具有恶性潜能)以及恶性3种[1]。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是从预后的观点出发提出的一项独特的分类,多发生于浆液性肿瘤及粘液性肿瘤,类内膜肿瘤,透明细胞瘤及其他上皮性肿瘤则非常少见。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是良性与恶性的中间病变,病变中可见到良性肿瘤中见不到的显著细胞增殖,但缺乏向间质中的破坏性浸润。上皮交界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1)生长缓慢 (与癌相比较)。(2)复发时间较长 (与癌相比较)。(3)死亡例可见。  上皮交界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1)上皮细胞的多层化。(2)肿瘤细胞团向腔内增殖,形成乳头状或丛状突起。(3)上皮细胞生长活跃,出现细胞异性及病理性核分裂,但核分裂像每10个高倍视野不超过4个。(4)没有间质浸润。  在诊断交界性肿瘤时,以上指标至少应具备两点,并且没有间质浸润必须具备,间质浸润是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重要的鉴别依据。其次还有上皮细胞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等间质破坏现象等也是参考的指标,实际上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时是相当难的。在病理诊断时肿瘤的恶性度的分类是以肿瘤中分化低的成份决定的,因此标本取材时应充分,以免遗漏微小浸润灶。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是卵巢交界性肿瘤中诊断比较容易的肿瘤,粘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判断是比较困难的。根据国外有关肿瘤的文献报告,如附表所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发生率为4%,15%,6%,9%,11%,5%。粘液性肿瘤为8%,14%,12%,14%,10%,8%。卵巢交界性肿瘤可以出现散发的腹膜种植,种植灶的组织结构与卵巢原发病灶相同,淋巴节内很少发现类似的病变。但是,这类病变与“恶性群”比较,预后良好,这也正是交界性肿瘤分类的意义所在。腹膜表面的种植是一种非浸润的方式存在的,有时伴有周围组织的纤维性增生,病灶有时会自然消失或形成砂粒体。交界性肿瘤腹膜种植“implants”的浸润性的有无,异形程度的高低,核分裂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预后的好坏。如果没有出现以上现象,那么术后的追加治疗是不必要的[2]。

  • 不同时期瘢痕bcl-2、Bax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刘军;邓津菊;薛晓东

    增生性瘢痕(HS)是创伤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失控、胶原过度合成沉积导致的真皮纤维化过度修复,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证实其产生与细胞凋亡有密切的关系[1].细胞凋亡是细胞生物学行为中一种复杂的主动过程,其发生和发展受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调控[2].

  • 细胞外基质成分及空间形态结构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毛志刚;青春;陆树良

    成纤维细胞(Fb)是烧(创)伤创面愈合中的主要修复细胞,它通过迁移、增殖、分化、分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ECM)成分,与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共同起修复作用.Yannas[1] 的研究结果表明,脱细胞真皮再生模板植入真皮缺损创面,创面收缩受到强烈抑制,皮肤经历一种再生型的愈合;推测其机制可能是脱细胞真皮再生模板植入创面后,真皮基质可诱导Fb的长入,合成和分泌具有正常结构的胶原纤维,减少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分化.Livesey等[2]证实,真皮基质可以作为真皮重建的模板,为Fb的浸润以及胶原纤维排列提供支架,进而利于真皮组织的再生,减少瘢痕形成.是真皮的成分或空间结构还是两者均对Fb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44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