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顽固性溃疡

    作者:张志新;路来金;刘志刚;刘彬;王雪莹

    目的为临床前足底顽固性溃疡的修复提供一种方法. 方法自1998年起,应用以足底内侧血管束远端为蒂的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顽固性溃疡5例,同期矫正局部畸形,皮瓣切取范围3.5~5.0 cm×4.0~5.5 cm,术后注意皮瓣区近期不负重,保持清洁干燥. 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4个月,皮瓣质地好,可见较厚角化层,但皮瓣痛觉迟钝,患足可负重行走,溃疡无复发. 结论以足底内侧动静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好,适用于修复前足底顽固性溃疡.

  •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小鱼际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刘学胜;赵玉祥;叶兴华;潘朝晖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小鱼际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12月,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6例手小鱼际部软组织缺损.男4例,女2例;年龄15~46岁,平均31.5岁.挤压伤4例,热压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8h;神经纤维瘤切除后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4cm×3 cm~6 cm×5 cm.合并小指屈指深、浅肌腱断裂1例,掌骨骨折2例,小鱼际部肌肉缺失4例.皮瓣切取范围为4.5 cm×3.5 cm~6.5 cm×5.5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8个月.皮瓣外形无臃肿,质地优良,痛、温、触觉存在,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为8~11 mm,平均8.6 mm.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质地与小鱼际皮肤相似,修复后外观及耐磨度良好,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血管走行恒定,口径粗大易于吻合,是修复手小鱼际部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之一.

  •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作者:董建峰;王建国;吴强;刘海军;高俊

    我院1999年~2003年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1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三种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比较

    作者:姚伟涛;蔡启卿;王家强;高嵩涛;王鑫

    目的 比较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和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各皮瓣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24例采用皮瓣修复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足跟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采用范围为8 cm×7 cm~14 cm×12 cm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A组),7例采用范围为6 cm × 5 cm~8 cm×7 cm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B组),5例采用范围为9 cm×7 cm~15 cm×13 cm的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期、病变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3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皮瓣质地、颜色等均正常,无继发性溃疡发生.术后1年A、B、C组皮瓣感觉恢复率分别为0、1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足跟部外形基本正常,A组10例(83%),B组6例(86%),C组4例(80%)可不负重无痛行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000,P=0.135).但负重行走时患足均伴不同程度疼痛,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侧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术后1个月伤口周围肿瘤复发,其余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和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对缺损范围较小者首选足底内侧皮瓣.

  • 多种组织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

    作者:高华伟;田超;肖文明;张兰芳;李凌云;徐海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组织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体会.方法:对多种原因造成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腓动脉穿支皮瓣、足底内侧皮瓣、比目鱼肌瓣等其中一种修复方式进行修复.结果:自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我科采用了上述三种组织瓣对临床上不同情况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病例获随访3个月至2年,软组织缺损均修复,大部分患者恢复了足跟部负重及行走功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足底内侧皮瓣、比目鱼肌瓣修复足跟部缺损各具优缺点,能较好的解决临床所需,丰富了临床治疗方案.

  • 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移植治疗跟腱及局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作者:刘淑敏;马晓燕;白玉萍;张琳

    人的足部软组织缺损会严重影响足的承重功能.足底部皮肤,尤其是足跟部垫有其独特的解剖结构,一旦缺损应用类似组织修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跖骨头近侧非负重区的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等持重磨压部位创面理想的供区.

  •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朱玉花;李向青;张全英

    目的 探讨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005年3月~2011年5月我院9例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期间的护理经过.结果 本组9例皮瓣均一期成活,所有患者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愈合良好,外形良好,能正常穿鞋、行走,足趾活动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做好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护理、皮瓣移植术后对皮瓣的观察与护理、院外康复护理,对皮瓣的成活及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 2种血管神经皮瓣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熊翔;马远;唐桦;李树德;杨庆秋

    目的 探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法.方法 应用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各种原因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5 a,外观满意,行走功能良好,供区愈合良好,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感觉良好.结论 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为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在足跟部瘢痕癌切除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舒巍;周忠志;陈丽;肖宁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瘢痕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6月以来,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2例足跟部瘢痕癌创面,其中创面面积为2cm×3cm~6cm × 10cm,皮瓣设计大小为3cm×5cm~7cm×12cm.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3年半,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血供恒定,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是修复足跟部创面的理想方法.

  • 液体石蜡在岛状皮瓣经隧道转移中的应用

    作者:沈运彪;叶祥柏;夏来启;陈忠勇

    1临床资料在本组16例经隧道转移岛状皮瓣中,足背顺行和逆行皮瓣5例,小腿后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3例,小腿外侧皮瓣2例,足底内侧皮瓣4例,腹直肌肌皮瓣2例,经皮下隧道转移时,隧道长15cm,宽为12cm,经使用消毒的液体石蜡润滑隧道及皮瓣,皮瓣均得以顺利经隧道转移至皮瓣受区,无一例发生皮瓣血管蒂撕脱或皮瓣层撕脱.

  • 足底软组织缺损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体会

    作者:崔建平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的适应症,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8月~2014年7月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域软组织缺损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0例,14例得到随访,术后8~92个月全部无溃疡和瘀斑,局部无疼痛感觉,均不影响日常劳动及工作。其他6例分别为趾神经损伤感染。屈趾肌腱粘连。评分为优14例,差6例。结论利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的软组织缺损,符合足部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确实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 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7例

    作者:丁桂友;张桂红;唐阳平;张兴奎;苗峰;董中洋

    目的:探讨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4年5月,应用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7例。结果术后17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个月~4年,受区皮瓣无色素沉着、皮肤破溃,弹性佳,局部无臃肿,且耐磨耐压,感觉良好。结论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是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适用方法。

  •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杨林;夏狮聪;顾加祥;刘宏君;张文忠;张乃臣

    目的 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7月,利用携带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内神经从主干神经上行支干分离.皮瓣平均大小4.0 cm×5.0 cm(3.5 cm×4.0 cm~5.0 cm×6.0 cm).随访中,采用两点辨别觉评估感觉敏感性,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皮瓣外观满意度,并与对侧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均Ⅰ期愈合.4~6周后负重行走.3个月后皮瓣外形美观、色泽正常、恢复浅感觉,质地与足跟相近且柔软,负重行走稳定、耐磨、无磨损及溃疡发生,无活动功能障碍及供区并发症.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23(23±5.7)个月.术后18个月两点辨别觉为30~40 mm,平均33 mm.足跟重建后皮瓣外观满意度视觉评分为8~9.5,平均(8.6±1.7)分.术后踝关节活动度跖屈(71.42±9.00)°,背伸(7.42±3.74)°.结论 携带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感觉恢复好,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供选择且较理想的方法.

  •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庞有明;李武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例足跟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术后观察皮瓣外观、 血运、质地、弹性及皮肤两点辨别觉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采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患者获得4~12个月随访,均皮瓣血运良好,外形恢复满意,无臃肿,痛觉、触觉均正常,踝关节功能良好,可正常行走.结论 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具有供区损害小、皮瓣较薄、色泽质地与受区软组织接近等优点,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式之一.

  • 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足底负重区缺损

    作者:唐阳平;张兴奎;张桂红;苗峰;丁桂友;董中阳

    目的 评价足底内侧皮瓣在足底负重区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5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创面26例,其中逆行岛状皮瓣7例,顺行岛状皮瓣5例,单纯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8例,足底内侧皮瓣组合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6例.皮瓣面积:2 cm×3 cm~8 cm×12 cm.足底内侧供区行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26例足底内侧皮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70个月,皮瓣外形良好,已恢复保护性感觉,无压力性溃疡发生,皮瓣供区无功能异常.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岛状转移或游离移植修复足底负重区创面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55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