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面孔识别的意识加工和自动加工及其发展性

    作者:刘振华;庞诗韵;党彩萍

    目的:区别面孔识别的意识加工和自动加工,探讨其发展机制.方法:39名儿童和大学生进行东西方面孔识别和面孔再认,应用加工分离程序(PDP)区分再认过程的意识加工和自动加工,记录其正确率和错误率,进行组间和组内效应检验.结果:①在分类正确率上,年龄主效应显著(F=5.744,P<0.05);②在分类错误率上,本异族面孔差异主效应显著(F=59.117,P<0.01);本异族面孔差异及年龄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7.167,P<0.01);③在意识性及自动性提取比例上,年龄主效应达显著水平(F=6.06,P<0.05),意识性/自动性提取与本异族面孔差异之间交互作用显著(F=7.459,P<0.05),年龄、本异族面孔及意识性/自动性提取三者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F=4.647,P<0.05);④儿童被试在加工异族面孔时意识性提取与自动提取呈正相关(r=0.568,P<0.01).结论:①支持面孔识别的特殊性发展理论;②知觉专家理论更适合解释儿童异族效应机制;③成人在对面孔深加工的前提下,双加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其异族效应的产生.

  • 从手工制作到自动加工——数字化口腔修复治疗技术的发展

    作者:张富强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集口腔医学、医学、美学、生物力学和材料学等现代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数百年以来,口腔修复科一直在沿用传统的修复治疗模式,即由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修复治疗方案、预备口腔软硬组织,通过制取印模的方法获取患者口腔或颜面部的解剖形态,再按常规制作步骤完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终完成修复治疗.这种口腔修复临床治疗模式是以医师和技师的理论水平、临床经验和操作能力为基础,实现各类病例的临床修复治疗,因此对口腔修复医师和技师的临床经验和技能有较高的依赖性.数字化技术为口腔修复学开辟了崭新的修复治疗模式.

  • 广泛性焦虑患者面孔表情自动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分析

    作者:贾鸿宁;常翼;许晶;史娜;庞小梅;唐迪

    目的 研究广泛性焦虑患者(GAD)对情绪信息自动加工的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首次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心身病房、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门诊的GAD患者15例,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5名.利用情绪面孔作为情绪刺激材料,借助于表情相关的失匹配负波(MMN),对GAD患者的情绪信息的自动加工过程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病例组的MMN波幅较对照组显著减低[MMN1:病例组(-0.30±0.09)μV,对照组(-0.68 ±0.13)μV,P=0.0003;MMN2:病例组(-0.22 ±0.13)μV,对照组(-0.72 ±0.13)μV,P=0.011];Post-hoc分析显示,在右半球,病例组负性表情诱发的MMN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MMN1:病例组(-0.45±0.15)μV,对照组(-0.99 ±0.15)μV,P=0.017; MMN2:病例组(0.23±0.22) μV,对照组(-1.23 ±0.22)μV,P=0.003];在左半球,病例组正性表情诱发的MMN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MMN1:病例组(-0.12±0.14)μV,对照组(-0.65 ±0.14)μV,P=0.015; MMN2:病例组(0.14±0.18) μV,对照组(-0.42±0.18)μV,P=0.039].结论 (1)GAD患者存在对表情的加工损害.(2)GAD患者对正、负性表情的自动加工均受损,无表情特异性.

  • 卡通表情自动加工的失匹配负波研究

    作者:常翼;许晶;史娜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探讨人脑对卡通表情自动加工的脑电生理机制.方法 受试者为16名健康人(男7,女9).要求受试者观看卡通表情图片并计数靶刺激绿色图片的呈现次数,而忽略非靶刺激红色图片(包括作为标准刺激的中性表情及作为偏差刺激的情绪性表情).记录32导脑电,对受试者的视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波幅进行分析.结果 (1)MMN1:波幅分另为(-0.570±0.076)μV(TP7/TP8)、(-0.840±0.119)μV(A1/A2)、(-1.199±0.105)μV(T5/T6)、(-1.184±0.102)μV(O1/O2).波幅的电极位置主效应显著(F(3,45)=8.340,P<0.05).方向与半球存在交互效应显著(F(1,15)=11.977,P<0.05).(2)MMN2:波幅分别为(-0.469±0.126)μV(TP7/TP8)、(-1.014±0.255)μV(A1/A2)、(-1.071±0.182)μV(T5/T6)、(-0.915±0.178)μV(O1/O2).方向主效应差异有显著性(F(1,15)=7.232,P<0.05),且方向与表情交互效应显著(F(1,15)=6.458,P<0.05),方向与半球交互效应显著(F(1,15)=11.907,P<0.05).结论 人脑对正、负性卡通表情均可进行自动加工,而负性表情自动加工较正性表情更强;表情信息自动加工存在右侧偏侧化效应.

  • 正常儿童汉字语义自动及控制加工事件相关电位比较

    作者:李全业;董选;马岭;王苏弘;刘冬柏;任艳玲

    目的 分析正常儿童汉字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波形的特征,探讨正常儿童汉字识别及理解的神经机制.方法 8岁组儿童35名,11岁组儿童40名,采用汉字控制及自动加工任务两种刺激任务分别对儿童进行检测, BESA软件提取ER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行为学结果显示:2组反应时比较自动加工[8岁与11岁分别为:(710.61±136.16)ms, (516.52±75.38)ms]均快于控制加工[分别为:(898.87±129.63)ms,(810.12±93.41)ms],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8岁与11岁儿童的汉字自动与控制加工ERP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8岁与11岁儿童自动加工二类字组的N2波幅[分别为:(-11.54±5.77) μV,(-9.65±4.23) μV]明显低于控制加工任务[分别为(-19.55±10.29) μV,(-17.87±7.60) μV],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N2是与语义加工强相关的ERP成分,并且随着投入注意资源量的增多波幅增大,其波幅的变化可以用来衡量人们语义处理时投入的注意资源的多少.

  • 情绪启动效应的时程特征

    作者:蚁金瑶;钟明天;凌宇;罗英姿;姚树桥

    目的 分析情绪启动效应的时程特征,并探讨情绪启动效应的自动加工本质.方法 采用国际情绪图片作为刺激材料,设置三个SOA水平(刺激不同步时间:200ms,300ms和500ms),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个SOA水平是否存在情绪启动效应;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有启动效应的SOA之间的启动效应的大小差异.结果 SOA为200ms时,启动条件的平均反应时(519.27ms)显著短于非启动条件(576.90ms);SOA为300ms时,启动条件的平均反应时(499.32ms)显著短于非启动条件(541.77 ms);SOA为500ms时则未观测到启动效应;SOA为200ms时的启动效应明显大于300ms.结论 本研究提示SOA为300ms时情绪启动效应已经衰减,并进一步验证了情绪启动效应的自动加工本质.

  • 唤醒度在情绪Stroop效应中的作用

    作者:封春亮;马伟维;王优;罗跃嘉

    目的 探究情绪的唤醒度在情绪Stroop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网上发帖的形式招募27名在校大学生,比较不同情绪条件下,被试对图片的颜色判别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①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反应时的主效应达到显著(F(5.130)=5.90,P<0.01),正性图片[(893±36)ms]和负性图片[(866±36)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828±43)ms]条件下长;②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正确率的主效应达到临界显著(F(5.130)=2.63,P=0.05),负性高唤醒图片条件下的正确率(0.92±0.03)低于颜色方块条件下的正确率(0.95±0.02);③愉悦度的主效应在反应时上显著(F(1.26)=7.03,P=0.013),正性图片的反应时[(893±36)ms]大于负性图片的反应时[(866±36)ms];④唤醒度的主效应在正确率上显著(F(1.26)=5.63,P=0.025),高唤醒图片的正确率(0.93±0.17)小于低唤醒图片的正确率(0.95±0.09).结论 情绪Stroop效应可能更多地受到情绪刺激的唤醒度的影响.

  • 阈上和阈下情绪Stroop效应的对比研究

    作者:封春亮;罗跃嘉

    目的 比较阈上和阈下情绪的Stroop效应.方法 通过网上发帖的形式招募52名在校大学生,分别使用阈上(30名被试)和阈下(20名被试)呈现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情绪条件下,个体对图片的颜色判别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①在阈上呈现条件下,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F(4,116)=3.63,P=0.008),高唤醒正性[(781±60)ms]和负性[(787±63) 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733±62) ms]条件下长;②在阈上条件下,唤醒度在反应时上的主效应显著,(F(1,29)=5.14,P=0.031),高唤醒[(784±59) ms]图片条件下的反应时大于低唤醒[(761±55) ms]图片下的反应时;③在阈下呈现条件下,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F(4,84)=2.50,P=0.049),低唤醒正性[ (661±52) ms]和负性[(667±56) 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633±49) ms]条件下长;④在阈下呈现条件下,唤醒度在反应时上的主效应显著(F(1,21)=9.97,P=0.005),低唤醒[(664±51) ms]条件下的反应时大于高唤醒[ (638±50) ms]下的反应时.结论 阈上和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可能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机制.

  • 失匹配负波简介及其听力学应用前景

    作者:郭明丽;杨伟炎;王秋菊

    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是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的一个成分,是一系列重复的、性质相同的"标准刺激"中具有任何可辨别差异的"偏差刺激"诱发的脑电反应,主要反映不依赖于任务的自动加工过程,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自动加工的电生理测量指标.1978年Naatanen等在研究听觉ERP时首先发现并报道,之后相继在体感和视觉通道诱发出MMN,本文的讨论限于听觉MMN.

  • 记忆暗示感受性的重复测试效应研究

    作者:曹晓君;涂燊;陈旭

    目的:考查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复测试效应及重复测试对记忆暗示感受性动态加工成 分的作用.方法:运用延迟的提取错误范式和R/K/G范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重复测试对被试的记忆暗示感受性强弱影响不显著,但对于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成分贡献却存在显著影响.结论:重复测试虽然没有提高或降低被试的记忆暗示感受性,但却增加了被试错误再认的自信度及记忆暗示感受性的控制加工成分.

  • 偏见的消融——无偏见动机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陆;佐斌

    目的:本研究意在考察无偏见动机对自动激活偏见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四分模型分解IAT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模型拟合度比较和方差分析,考察无偏见动机对IAT认知加工过程的作用.结果:自动激活偏见与自我报告的偏见存在显著关联;无偏见动机水平高的人拥有较低水平的自动激活偏见;高自动激活偏见者在无偏见动机的作用下,表现出低的偏见行为.结论:无偏见动机能够有效抑制偏见态度的自动激活.

  • 情绪面孔的自动化加工

    作者:邓晓红;张德玄;熊亚萍

    一般认为,自动加工具有快速、强制性、无意识和容量无限的特性.迄今为止,情绪面孔是否为自动加工仍存在争议.本文详细介绍了有关情绪面孔加工的快速性、强制性以及无意识状态下情绪面孔的加工、情绪面孔加工是否需要注意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 卡通表情诱发的视觉失匹配负波研究

    作者:季淑梅;李围;刘鹏;边志杰

    采用修正的“跨通道延迟反应”实验范式,探讨卡通表情能否诱发视觉失匹配负波(VMMN)及表情信息自动加工机制.两种短纯音与三种卡通表情图片伪随机排列,分时呈现,受试者听到刺激后,迅速对刺激类型做出判断并作好按键准备,当出现反应命令信号后尽快按键,听觉刺激与反应命令信号之间插入0~2个卡通表情图片.结果发现,视觉偏差刺激(愉快、愤怒表情)事件相关电位(ERP)减去标准刺激(中性表情)ERP得到两种VMMN,愤怒表情诱发的VMMN较愉快表情诱发的VMMN更负,两者存在左半球偏侧趋势,表明卡通表情可以诱发出VMMN,表情信息能被自动加工.

  • 网络成瘾者失匹配负波研究

    作者:齐印宝;傅先明;钱若兵;韩晓鹏;黄敏;许汉云;牛朝诗;汪业汉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者的失匹配负波(MMN)的波形特点和变异情况.方法:应用Oddball模式在非注意状态下对网络成瘾组和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MMN成分的检测,分析其波形特点及潜伏期、波幅的变化情况. 结果: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均出现典型的MMN波形,其中以Fz导联波幅大;网络成瘾组在Fz导联的MMN的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网络成瘾组为(9.58±3.27)μV,对照组为(7.52±3.36)μV,P<0.05],但两组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网络成瘾组为(212.00±22.53)ms,对照组为(217.55±25.81) ms,P>0.05].结论:网络成瘾组MMN的波幅升高,可能与其对信息变化的自动检测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有关.

  • 自上而下的因素对掩蔽启动中自动加工过程的影响

    作者:宋娟;吕勇

    本文综述并探讨了自上而下因素的调节对启动过程的影响作用。自上而下因素的调节作用是指根据外界不断更新的对行为的要求,大脑皮层的活动被设定于某种特殊的工作模式中。启动过程是指先前出现的启动刺激对随后目标刺激加工的易化和抑制,是自动加工过程的体现。近年来,部分研究认为启动范式引发的自动加工过程(包括知觉加工、语义加工和反应过程)可受到与注意、任务相关的自上而下因素的调节,例如,任务指导语的作用、对注意范围的设定等等。本文对此领域的研究及年龄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和展望。启动效应可受到自上而下的注意、目的、任务要求等因素的调节,且存在年龄因素的影响。

  • 情绪加工老龄化机制:表情的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视角

    作者:陈文锋;唐薇;季琭妍;仝可;禤宇明;傅小兰

    情绪加工老龄化已经成为老龄化研究的新热点,但其内在机制仍然缺乏统一的解释.本研究以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为切入点,综合行为实验、ERP和fMRI实验技术,开展表情加工的老龄化研究,从情绪与认知交互的角度进一步揭示情绪加工老龄化的内在机制.具体内容包括表情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的年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表情自动加工与认知控制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差异在情绪加工老龄化中的作用等.本研究将加深对情绪加工老龄化的理解,为相关理论模型的验证、修正和完善提供实证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