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杀丧亲者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博;贾树华

    丧亲,特别是自杀丧亲对于失去死者的亲人来说是一个创伤性事件。应对作为在遭遇心理应激后的缓冲机制,丧亲者如何应对丧亲后果以及采取何种应对方式来减小丧亲对他们的影响,对于他们恢复正常的生活和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自杀遗族应对方式的理论观点、测量工具、研究现状以及对自杀预防与干预的启示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中国农村自杀预防、干预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复杂哀伤问卷修订版的信效度

    作者:何丽;王建平;唐苏勤;尉玮;谢秋媛

    目的:引进复杂哀伤问卷修订版(ICG-R),评估其信效度及对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经双盲翻译的ICG-R中文版对253名丧亲者进行测试,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因素结构;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检验量表的聚合效度;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检验区分效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ICG-R对PGD的筛查价值并确定临床分界点.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ICG-R中文版支持一因子结构;ICG-R总分与PG-13、PCL-C、SDS和SAS总分均呈正相关(r=0.88、0.74、0.54、0.59,均P<0.05);ICG-R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8,重测信度(间隔4周)是0.83.ICG-R全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9.6%(P<0.01);佳临床分界点为102分,此时敏感度是1,特异性是0.98,约登指数为0.98;ICG-R与PG-13的诊断一致性高(kappa值为0.85).结论:中文版的ICG-R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丧亲人群失功能哀伤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筛查价值.

  • 丧亲青少年哀伤过程的定性研究

    作者:徐洁;陈顺森;张日昇;张雯

    目的:探讨丧亲青少年的哀伤过程,为青少年的哀伤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据理论抽样原则选取18名在青少年时期丧亲(父或母去世)的被访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方法分析数据,运用编码分析软件Atlas.ti 5.0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丧亲青少年的哀伤过程有4个共同主题,即面对生活的巨变、体验丧亲的痛苦与失落、在哀伤中继续生活、重新诠释死亡.共同主题还分别有4个次级主题,即强烈的反应、否认与逃避、生活秩序的骤变、卷入家庭系统的重组;承受告别的痛苦、未完成事件的遗憾、强烈的思念与呼唤、承受死亡的真实;独自哀伤的需要、对哀伤的反思、寻找应对方式、哀伤的反复;将死亡合理化、与逝者建立联结、建立死亡的意义、哀伤的超越与转化.结论:青少年从哀伤到复原需经历四阶段的哀伤过程,其哀伤过程具有独特的阶段特征.对青少年进行哀伤咨询时应引导青少年接纳其哀伤过程的阶段性特点、尊重青少年哀伤的独特性,并同时处理家庭哀伤.

  • 丧亲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对照研究

    作者:陈玲;张桂青;胡敏;时若欢

    目的:探讨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 EMDR)与认知行为治疗( CBT)对丧亲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疗效的优劣性。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PTSD的丧亲者随机分为EMDR组与CBT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PTSD症状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共纳入34例患者,两组各17例。治疗前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 PCL-C)总分及3个症状群得分、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EMDR组PCL-C总分及再体验症状群、易激惹症状群得分和 HAMA 得分均低于 CB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丧亲所致的 PTSD 患者, EMDR和CBT均是较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EMDR在改善PTSD症状和焦虑情绪方面较CBT更为有效。

  • 2006年—2015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丧亲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瞿佳;高玲玲

    [目的]对2006年—2015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丧亲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采用主题检索的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近10年丧亲文献的研究类型分布、时间分布、主题分布、刊登期刊、发文机构、作者分布、引用率等.[结果]共检索到4002篇丧亲文献,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心理学(1403篇)和精神病学(705篇)等;10个发文量多的期刊中,6个来自美国,发文量多的杂志是《Death Studies》(296篇),美国的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献数量多,我国发表相关文献90篇,丧亲研究在国内外已形成研究团队;近10年引用率高的10篇文献分别是关于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相关性研究等方面.[结论]研究者对丧亲人群哀伤干预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哀伤理论模型的构建以及为丧亲人群提供应对策略、开展定性研究是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

  • 丧亲的意义重构研究与策略运用

    作者:郭兰;袁元;陈慧洁;吴和鸣

    丧亲是悲伤辅导中常见的临床问题.介绍了国外学者有关丧亲的意义重构理论研究与策略运用,国外学者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提出通过意义建构、获益发现和身份改变的途径进行丧亲的意义重构,促使居丧者对丧亲进行归因和诠释,寻找丧亲后的意义,从丧亲中发现潜在的获益,认同自我的现状和身份,形成积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模式应对丧亲,减少复杂悲伤的不良影响.以期为我国的丧亲理论和悲伤辅导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更好地为丧亲群体提供心理服务.

  • 丧亲之痛的社会意涵:对医学化的人类学反思

    作者:程瑜;林晓岚

    失去亲人而悲痛,是人类的正常情绪.但美国精神病学会认为,持续悲伤的时间应为2个月,超时则需进行治疗.从哈佛大学人类学家兼精神病学家凯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的反思中得到启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跨文化比较寻找应对丧亲之痛的社会治疗方法及其社会意涵,对当代过度医学化现象进行人类学反思.不应将所有“反常”和问题都“医学化”,全部付诸医疗实践.解决疾痛不仅需要生物医学的方法加以控制,也需要在社会文化中挖掘其根源和社会意涵,在社会文化中探索疾痛的解决之道.

  • 高职院校丧亲同学的社会支持调查与心理干预探索

    作者:纪忠红;林婕;华云斐;李高芹;刘爽;吴丹玲

    目的 调查高职院校丧亲同学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对丧亲同学提出心理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及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同学一般资料及社会支持情况等.选定调查范围及访谈对象,准备访谈形式及提纲.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专业、生源地、经济状况、是否独身子女、有无兴趣爱好、是否丧亲与社会支持均无相关性;丧失亲人的性别、丧亲的年龄对于现在的影响无相关性,丧亲后的住处对于现在的影响呈显著相关;访谈显示丧亲对他们造成了很多的影响.结论 组成小型朋辈团体辅导小组,可以有效地帮助丧亲同学表达压抑的悲伤情绪,抒发内心的伤痛;组成支持性团体,让有类似经历的同学互相支持相互帮助,可以调整他们的认知,改善人际关系.

  • 护士哀伤辅导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婷;邹金梅;张烃;傅静

    目的 了解护士对哀伤辅导的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组织和开展哀伤辅导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447名护士进行哀伤辅导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哀伤辅导需求总分(168.46±26.90)分;丧亲经历、学历影响护士哀伤辅导需求(P<0.05,P<0.01).结论 护士对哀伤辅导培训需求较高,尤其是有丧亲经历及高学历的护士;应根据护士需求特点设置哀伤辅导内容,提高护士丧亲护理能力.

  • 失独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

    作者:何丽;王建平

    目的:研究中国失独者丧子后宗教应对的表现.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5名有宗教信仰的失独母亲(3名佛教徒,2名基督徒)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失独者的宗教应对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死亡归因、智慧领悟、来世探索、仪式运用、宗教团体的支持.结论:失独者在丧子后会采用宗教应对,宗教是失独者哀伤平复历程中的积极资源.研究失独者宗教应对对于失独者的哀伤辅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生死相连:失独父母持续性联结的质性研究

    作者:何丽;唐信峰;王建平

    目的:研究中国失独父母在哀悼过程中的持续性联结现象.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11名失独父母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失独父母的持续性联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看见逝者、整理与保留遗物、祭奠与纪念、梦的联结、内在化联结.结论:中国的失独父母在孩子离世之后依然保持与孩子的持续性联结,持续性联结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及文化的特殊性.这对于失独父母的哀伤辅导具有启示意义.

  • 丧葬仪式对丧亲者哀伤反应的影响

    作者:郑怡然;柳葳;石林

    目的: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探讨未参加丧葬仪式的丧亲者哀伤反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考察丧葬仪式对于丧亲者哀伤修复的功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3名未参加亲友丧葬仪式的丧亲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丧亲者的哀伤反应体现在情绪、认知、行为、生理四个方面.情绪反应包括遗憾、愧疚与自责、恐惧、愤怒、失落、想念、伤心难过、烦躁、抑郁、震惊;认知反应包括不接受、不孝、重新理解死亡、转变对生者的态度、闯入性思维、迷信信念;行为反应包括哭、缅怀过去、精神自虐、暴力宣泄、绩效降低、家庭冲突增多、人际退缩、回避提示物、私下祭拜;生理反应包括浑身无力、身体不适、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抑郁、多梦.结论:未参加丧葬仪式不利于丧亲者的哀伤平复,丧亲者表现出强烈的遗憾与自责;他们的哀伤反应具有普遍性与独特性.

  •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妇女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吴垠;陈雪军;郑希付

    目的:考察极重灾区妇女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健隶问题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99名妇女(47名地震中丧亲妇女,52名未丧亲妇女)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PCL-C)、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8)进行测查.结果:①极重灾区妇女PTSD总检出率37.4%,丧亲妇女检出率55.3%,未丧亲妇女21.1%,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79.8%,丧亲妇女检出率为89.3%.未丧亲妇女检出率71.2%.丧亲妇女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丧亲妇女.文化程度不同的妇女PTSD检出率有显著差异.②总体PCL-C与GHQ-28测量结果之间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③丧亲状况的主效应显著,丧亲妇女和未丧亲妇女之间创伤后应激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④丧亲是极重灾区妇女PTSD症状和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是保护性因素.

  • 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的修订与初步应用

    作者:李梅;李洁;时勘

    目的:对引进的持续联结量表(Continuing Bonds Scale,CBS)进行修订和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获得了1288份有效数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偏相关分析及内部一致性检验等方法评估该量表的信效度,并初步探索中国丧亲群体持续联结的特点.结果: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包括内化联结与外化联结两个维度.外化联结与复杂哀伤症状显著正相关,内化联结与个人成长显著正相关.结论: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具有跨文化的适应性,可用于哀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 失独者心理弹性的潜在类别及其抑郁差异比较

    作者:王安妮;张雯;姚抒予;罗媛慧;黎志华;张静平

    目的:了解失独者心理弹性的分类特点及不同类别间抑郁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湖南省185名失独者进行入户调查.结果:①失独者的心理弹性可以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韧性-力量组(42.2%),一般弹性组(35.7%)和低韧性组(22.1%).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在韧性-力量组(OR=0.96)和一般弹性组(OR=0.77)所占比例更大,女性在低韧性组所占比例更大;城市或城镇失独者在韧性-力量组(OR=1.76)、一般弹性组(OR=2.47)所占比例更大;<60岁的失独者在在韧性-力量组(OR=0.79)、一般弹性组(OR=0.82)所占比例更大.③韧性-力量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F=38.601,P=0.000),一般弹性组和低韧性组之间抑郁得分的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失独者的心理弹性有明显分类特征,不同潜在类别中性别、家庭所在地、年龄组有着不同分布.应及时关注和干预低韧性的、居住在农村、老龄的失独父母,以改善其抑郁情绪.

  • 殇痛:失独父母哀伤反应的质性研究

    作者:何丽;唐信峰;朱志勇;王建平

    目的:研究中国失独父母的哀伤反应.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4名失独父母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失独父母的哀伤反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情感反应有思念/想念、孤独/孤单、后悔/自责、无奈/无助/无望、不舍/可惜、害怕过节、空、烦躁、震惊、痛苦;认知反应有不相信、不公平、自己倒霉/造孽/赖自己、幻觉、闯入性想法、反刍、自我贬低、自杀意念;行为反应有哭、社交退缩与回避、回避提醒物、冲动行为、整理或者保存遗物;生理反应有疲倦、睡眠问题、梦见已故者.结论:失独父母经历极其强烈的哀伤反应,其哀伤反应有其普遍性和独特性.

  • 负性认知对丧亲者情绪问题的预测作用

    作者:何丽;尉玮;胡泊;徐慰;闫煜蕾;王建平

    目的:在丧亲者中考察认知因素对丧亲后延长哀伤、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研究,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哀伤认知问卷(GCQ)、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88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控制了影响负性情绪的人口学背景及丧亲相关变量之后,对自我的负面信念、自责、对生活及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延长哀伤反应;对未来的负面信念、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世界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抑郁情绪,而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焦虑情绪.结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并为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 301名丧亲者哀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何丽;王建平;尉玮;谢秋媛;唐苏勤

    目的:调查丧亲者的哀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招募而来的301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①丧亲者当中女性占多数(70.8%),已故者死因中身体疾病占多数(75.7%);②丧亲者在PG-13上的总分是19.04±9.00;③PTSD、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8.6%、36.6%、21%;符合PGD诊断的有13人(5.01%),其中,84.6%的人同时检出PTSD、抑郁和焦虑症状;④哀伤反应的得分在婚姻状况及丧亲对象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已故者的享年、与已故者的亲密程度能够显著预测哀伤反应的得分(F(2,290)=62.947,R2=0.303,P<0.001).结论:丧亲者普遍存在一些失功能的哀伤反应,其严重程度受婚姻状况、丧亲对象、已故者的年龄以及与已故者的亲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丧亲者中有一定的比例可能发展成延长哀伤障碍.

  • 农村丧亲个体哀伤反应的质性研究

    作者:唐信峰;贾晓明

    目的:研究中国农村丧亲个体的哀伤反应.方法:选取9名江西东北部某农村丧亲个体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丧亲者的哀伤反应主要为四个方面,情感反应有伤心、想念、舍不得、痛苦、愤怒、无助感、孤独感、内疚、后悔、失落感和平静,认知反应有不相信、不公平、羡慕、反事实思维、闯入性思想、感觉逝者存在和对生命和物质的态度的转变,行为反应有退缩、人际冲突增加或减少以及回避提醒物,生理反应有疲倦、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和失眠.结论:农村丧亲者的哀伤反应有其普遍性和独特性.

  • 哀伤护理对癌症丧亲亲属的焦虑、抑郁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悦;张丽韶

    目的 观察哀伤护理对癌症丧亲亲属的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50例癌症丧亲亲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哀伤护理,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焦虑、抑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哀伤护理能减轻癌症丧亲亲属焦虑、抑郁情况,值得推广.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