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避孕服务模式及地域分布

    作者:车焱

    目的:探讨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避孕服务模式和地域分布.方法:运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所得村级社区问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可分为能够有效提供多种短效避孕药具的“多品种型”,重点提供口服避孕药、避孕套和避孕咨询的“侧重常用型”,以及仅提供避孕咨询、宣教和避孕套的“品种稀疏型”3种模式,分别占整体的49.3%、38.7%和12.0%.3种模式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结论:应针对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避孕服务地域分布差异制定适宜的管理政策.

  • 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与代谢状况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王玮;李霞;罗艳侠;吴立娟;高琦;郭秀花;汤哲

    目的 探讨膳食结构对北京市老年人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老龄化纵向研究1992年完成血生化检查的2 101人相关信息,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提取膳食结构,根据膳食频率对膳食结构的类别进行命名,并对不同膳食结构类别的老年人的代谢指标进行差异性检验.潜在类别分析使用SAS 9.1软件PROC LCA Version 1.2.7软件包完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检验,SNK法、卡方检验以及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双侧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 北京市老年人按照膳食结构可以分为三类:营养充足型(n=711,33.84%),中间型(n=1 071,5o.98%)和主食肉类为主型(n=319,15.18%).营养充足型主要存在于城区(95.08%),主食肉类为主型主要集中在山区(46.71%)和郊区(44.51%).三组在体质指数、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822、3.756、22.282、12.746、15.885,P均<0.05).结论 膳食结构的分布具有地域性,潜在类别分析可以对食物频率调查表的数据进行膳食结构提取,但其与代谢状况的关联需要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排除混杂因素.

  • 广州市居民健康行为模式的潜在类别分析

    作者:赵丽;张瑛;靳娟;杜琳;秦鹏哲;张岩波;郜艳晖

    研究已证实吸烟、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是很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了解人群的健康行为特点,对不同行为模式的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慢性病的管理、高危人群的识别[1]以及干预措施效应大化[2].本研究运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研究广州市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模式[3],分析不同行为模式人群的特征,揭示健康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和内容,为针对性地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失独者应对状况的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

    作者:罗媛慧;王安妮;姚抒予;张雯;张静平;黎志华

    目的:了解失独者应对状况的分类特点,并探讨各类别在年龄、性别、养老保险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177例失独者,其中男66例,女111例,包含43对夫妻,年龄在(49~ 83)岁之间,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应对状况,进一步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不同类别在性别、年龄、养老保险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失独者的应对状况可以分为“寻求支持型应对”(52.9%)、“自我调节型应对”(6.2%)、“缺乏应对”(40.9%)三个潜在类别.不同类别的失独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乏应对组相比,良好应对组(“寻求支持型应对”和“自我调节型应对”)中有养老保险者所占比例较高(79.2%vs.63.4%,P<0.05);更多的失独者主要收入来源于自己劳动或退休金(90.6% vs.76.1%,P<0.01);医保为新农合者所占比例较低(6.6% vs.22.5%,P<0.01).结论:失独者的应对状况可以分为寻求支持型应对,自我调节型应对,缺乏应对三类;不同类别的失独者在部分人口学变量的分布上存在差异,应当根据影响应对的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失独者的应对状况.

  • 潜在类别分析在大学生网络情绪调节分类中的应用

    作者:解登峰;谢章明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情绪调节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各类别在性别、年级、网龄等变量上的分布差异.方法:选取某高校大学生421名,使用网络情绪调节问卷(OERQ)进行调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网络情绪调节行为,并比较不同性别、年级、网龄者的网络情绪调节潜在类别.结果:大学生网络情绪调节分为网络情绪抑制-忽视型(37.6%)和网络情绪宣泄型(62.4%)2个类别,不同性别、年级、网龄者在2个类别上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男生较多分布在网络情绪忽视-抑制型上(32% vs.7.6%),女生较多分布在网络情绪宣泄型上(56.6% vs.3.8%,);大一学生多为网络情绪忽视-抑制型(20% vs.5%,),大二和大三学生多为网络情绪宣泄型(36.3% vs.11.9%,23.4%vs.3.1%,);网龄≤36个月者多为网络情绪宣泄型(31.6% vs.18.8%).结论:大学生网络情绪调节可以分为网络情绪抑制-忽视型和网络情绪宣泄型2个类别;网络情绪调节的二类潜在类别在性别、年级和网龄的分布上呈现差异.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初中生校园受欺负潜在类别及其与情绪适应的关系

    作者:张彩;柯李;张兴慧;陈福美

    目的:了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初中生受欺负的潜在类别及其与情绪适应的关系.方法:选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含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职业和家庭物质资源)低于全国均值一个标准差的八年级学生10191名,采用校园受欺负量表(CBSS)调查校园受欺负状况,采用儿童青少年幸福感量表(SWB)、儿童抑郁量表自评简版(CDI)、学校态度量表(SASS)调查情绪适应状况.结果:校园受欺负存在言语-身体-关系受欺负组(6.5%),言语-身体受欺负组(11.2%),言语-关系受欺负组(9.9%)和未发生组(72.4%)4个潜在类别.不同校园受欺负潜在类别学生的SWB、CDI、SAS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在“言语-身体受欺负”上发生率高(OR=0.48),留守儿童在“言语-身体-关系受欺负”上发生率高(OR=0.66),女生在“言语-关系受欺负”上发生率高(OR =1.24).结论:校园受欺负有4个潜在类别.4个潜在类别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不同,不同潜在类别的发生率与性别、是否留守有关.

  • 中国儿童青少年间接攻击的发生状况: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结果

    作者:黎亚军;徐婷婷;董爱波;李玉;王耘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间接攻击的发生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数据库,对23803名(小学4~6年级、初中7~9年级)学生的间接攻击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不同间接攻击类别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内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儿童青少年的间接攻击可分为高发组(10.8%),边缘组(36.1%)和低发组(53.1%)三个潜在类别.男生高发组、边缘组的比例高于女生(9.6%vs.5.8%,P<0.01;38.7% vs.36.2%,P<0.01).小学生高发组、边缘组的比例高于初中生(11.0% vs.4.6%,P<0.01;40.9% vs.34.1%,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间接攻击可以分为三类,男生间接攻击的发生率高于女生,小学生的发生率高于初中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潜在类别及其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

    作者:姚抒予;张雯;罗媛慧;张静平

    目的 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分类特点及不同类别间服药依从性的差异.方法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湖南省郴州市21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焦虑状况可以分为焦虑症状高发组(21.1%)、乏力-失眠组(49.3%)和情绪平稳组(29.6%)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情绪平稳组相比,焦虑症状高发组中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无规律产检和有蛋白尿者所占比例更大;乏力-失眠组中无分娩经历者所占比例更大.有无规律产检、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有无分娩经历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0.05).焦虑症状高发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低于乏力-失眠组和情绪平稳组(4.84±1.63比5.83±1.53,5.81±1.10,F=9.071,P<0.01),乏力-失眠组和情绪平稳组服药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焦虑状况有明显分类特征,不同潜在类别中受教育程度、有无规律产检和有无分娩经历者有着不同分布.应及时关注和干预焦虑症状高发组、高学历、无规律产检和无分娩经历的孕妇,以改善其焦虑情绪和服药依从性.

  • 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八年变迁研究

    作者:王玮;汤哲;李霞;高琦;孙菲;刁丽君;郭秀花

    目的 探讨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在1992年和2000年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北京老龄化纵向研究中在1992年和2000年均完成血生化检查的698人,提取其生化检查、膳食调查等相关信息,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提取其在1992年时的膳食结构,根据膳食频率对膳食结构的类别进行命名.保持膳食结构分类不变对老年人在2000年的膳食特点进行描述,对代谢指标变化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 可将北京市老年人按照膳食结构分为三型:营养充足型(314人,45.0%),中间型(259人,37.1%)和主食肉类为主型(125人,17.9%).以上研究对象除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外,各组生化指标在2000年的水平均高于其在1992年的相应指标.结论 不同膳食结构的老年人八年后膳食习惯和代谢指标的变化量不同,但确认关联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入时间依从协变量的多因素分析以排除混杂因素.

  • 天津市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文化脆弱性因素分类研究

    作者:李丹丹;韩娜;崔壮;李长平;刘媛媛;马骏

    目的 了解天津市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文化脆弱性因素,探讨潜在类别分析在此人群分类中的应用,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天津市13个一级医院和2个二级医院的22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的内容分析法确定对糖尿病产生消极情绪等15个糖尿病社会文化脆弱性因素,将其作为显变量,采用Mplus 4.2软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进而对人群进行分类.结果 将具有社会文化脆弱性的糖尿病患者分为4个亚组,“认知低且医疗资源缺乏”组35例(15.3%)、“支持水平低且生活受限”组83例(36.2%)、“缺乏运动且精神状态差”组49例(21.4%)和“时间缺乏但精神状态好”组62例(27.1%).结论 天津市糖尿病患者按照社会文化脆弱性因素分为4组,应根据不同亚组人群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减轻糖尿病的危害.

  • 失独者抑郁症状的潜在类别分析

    作者:张雯;王安妮;罗媛慧;姚抒予;张静平;黎志华

    目的:对失独者抑郁症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了解失独者抑郁症状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潜在类别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12月对长沙市249例失独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失独者的抑郁状况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分析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所在地对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共发放问卷249份,剔除30份未作答问卷,回收219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0%。本研究探索了1~5个潜在类别模型,随着分类数逐渐增加,AIC、BIC、aBIC 不断减少,Entropy 在4个类别时已大,但是 LMR 不显著,且 BIC 增大,因此,3个类别的分类模型为合理,其中 C1、C2、C3的类别概率分别为0.428、0.305、0.267。根据 C1、C2、C3在 SDS 20个条目上的条件概率,将其分别命名为高抑郁组(42.9%)、生理-悲观组(31.5%)、低抑郁乐观组(25.6%)。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对潜在类别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家庭所在地对潜在类别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失独者的抑郁症状有明显分类特征,可以分为 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高抑郁、生理-悲观、低抑郁乐观,且家庭所在地可影响潜在类别。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信行潜在类别模型群体特征分析

    作者:石岩;姚瑶;王芳芳;孟庆红;乔乾库;曹红艳;张岩波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分布特征.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阳城县的3个乡镇卫生院登记在册的所有糖尿病患者,用知信行问卷对糖尿病患者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将人群进行分类,同时,比较不同行为类别的认知类型和态度的构成情况.结果 DR认知类型分为4类:知识丰富型(10.78%)、知识一般型(37.59%)、知识缺乏型(19.88%)、知识严重缺乏型(31.76%);态度分为2类:积极态度型(40.83%),消极态度型(59.17%);行为分为2类:积极行为型(51.19%),消极行为型(49.81%).不同DR知识类别的行为类型及不同DR态度类别的行为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筛选出的糖尿病患者中的DR知识严重缺乏型和知识缺乏型、态度消极者、行为消极者,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行重点干预.

  • 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潜类别分析

    作者:吉园依;徐寰宇;张宇;刘巧兰

    目的 探讨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模式的潜类别,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四川省资中县2所乡镇中学2 805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以其中1 596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MPLUS 7.4软件运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 根据潜在类别模型将八类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分4个潜类:高危险行为组,即所有的健康危险行为条件概率相对均高,有69人,占总体4%;高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组有321人,占总体20%;中等危险行为组有479人,占总体30%;低危险行为组,即所有的健康危险行为条件概率均低,有727人,占总体46%.多类别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低危险行为组,父母关系越不好(OR =4.491,95% CI =2.480 ~9.727)的留守男生(OR=2.221,95% CI=1.319 ~3.740)更易进入高危险行为组;月生活费高(≥700元)(OR=2.032,95% CI=1.175~3.514)、父母关系不好(OR=2.983,95% CI=1.927 ~4.616)的留守儿童更易进入高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组;月生活费高(OR=2.448,95% CI=1.497 ~4.004)、父母关系一般(OR=1.774,95% CI=1.305 ~2.411)的高一(OR=2.016,95% CI=1.409 ~2.883)留守男生(OR=2.109,95% CI=1.654 ~2.689)更易进入中等危险行为组.结论 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明显潜类别,行为成簇出现且比例不同,生活费越高且父母关系越差的男性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比例高.提示这类留守儿童是健康危险行为干预重点,并且应该制定成组干预方案.

  • 潜在类别分析在糖尿病脆弱性人群分类中的应用

    作者:李丹丹;韩娜;崔壮;李长平;刘媛媛;马骏

    目的 探讨潜在类别分析在糖尿病脆弱性人群分类中的应用,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取经济受限、疾病严重、认知水平低、不正确的健康信念、医疗资源利用度低、生活受限、生活方式改变、时间缺乏、精神状态差、支持水平低、社会融合程度低和经历转型12个糖尿病脆弱性主题作为显变量,进行潜在类别分析,进而对人群进行分类.结果 根据潜在类别模型拟合结果得出3个潜在类别的模型是首选模型,具有糖尿病脆弱性的患者可聚为3个亚组,“高收入低资源利用度群体”组28(12.2%)人、“低认知重症群体”组68(29.7%)人和“低收入低健康信念群体”组133(58.1%)人.结论 潜在类别分析可用于糖尿病脆弱性人群的分型研究,探索各亚组人群特点,识别糖尿病脆弱性的靶点人群和重点内容,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 育龄妇女应对婚内性暴力措施的潜在类别分析

    作者:商颖;车焱;蔡建华;张妍;周维谨

    目的 探讨面对婚内性暴力时,采取不同应对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的性格特征及人群比例.方法 调查我国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九省市的12 194名已婚育龄妇女在面对婚内性暴力时采取的应对、求助方式及惩处方法,运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进行信息转化及分析.结果 模型显示,当育龄妇女面对婚内性暴力时主要存在4种不同的应对模式,反映了4类不同性格特征,分别是:“拒绝,温和处理型”、“拒绝,严厉处理型”、“默默忍受型”和“束手无策型”,分别占已婚育龄妇女总数的64.0%、22.1%、7.4%和6.5%.结论 育龄妇女应对婚内性暴力措施存在4种模式,以拒绝但温和处理为主.说明大部分女性具有自主性,且用委婉的处理方式来避免夫妻矛盾.

  • 基于潜类别分析模型的抑郁症分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成蕾;吴志国;方贻儒

    抑郁症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根据症状学特征对抑郁症进行同质性分型可能有助于更具针对性地选择治疗决策,进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潜类别分析可通过对潜变量的模型化分析对异质性人群进行同质性分类,有助于提高疾病临床分型的准确性,在抑郁症分型研究中逐渐获得广泛应用.文章对抑郁症临床描述性分型的现状及潜类别分析在疾病分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妇科癌症患者自我表露的潜在类别及心理困扰差异

    作者:钟起;周利华;黄秀华;秦如梦;倪倩倩

    目的 了解妇科癌症患者自我表露的分类特点,比较不同类别组之间心理困扰的差异.方法 选取8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77名妇科癌症患者,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痛苦表露指数量表(distress disclosure index,DDI)和心理困扰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进行调查.结果 妇科癌症患者自我表露可以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高水平-多对象表露组(39.55%)、中等水平-向配偶表露组(20.90%)和低水平-自我隐藏组(39.55%).3个潜在类别组在居住地(x2=9.341,P<0.05)、受教育程度(x2=16.862,P<0.05)、癌症类型(P=0.009)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潜在类别组在心理困扰得分[(6.61±1.78)分、(4.59±1.57)分、(3.67±1.14)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6,P<0.01).结论 妇科癌症患者自我表露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不同类别的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困扰存在差异,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提高妇科癌症患者自我表露水平,改善心理困扰.

  • 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

    作者:张杰;张静平;王安妮;苏盼

    目的 采用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的方法对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的特征进行分析,为不同特征群体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自编空巢老人一般资料调查表、Connor和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对203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利用统计软件Mplus7.0对心理弹性的特征进行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弹性状况具有明显的分组特征,统计指标(AIC,BIC,Entropy等)支持了3个潜在类别的模型(P=0.006),根据每个类别在问卷各个条目上的条件概率,分别命名为高弹性组[54例(26.6%)],低耐压弹性组[82例(40.4%)],低弹性组[67例(33.0%)].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弹性组与低弹性组类别中空巢老人在年龄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耐压弹性组与低弹性组类别中的空巢老人在性别构成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弹性特征可分为3个类别,各类别的性别、年龄所占的比例不同.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攻击的发生状况: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结果

    作者:黎亚军;卢富荣;骆方;王耘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攻击的发生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数据库,对23753名中国4-9年级学生的身体攻击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不同身体攻击类别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内的分布进行差异检验.结果:①4-9年级学生的身体攻击分为三个潜在类别:高发组、边缘组和低发组,比例分别为:5.2%、36.7%、58.1%;②男生高发组、边缘组的比例(4.5%、44.6%)显著高于女生(1.9%、22.8%);③4-9年级学生高发组的比例在6.8%~ 1.4%,呈现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边缘组的比例在30.2%~37.0%.结论:身体攻击可以分为三类,每个类别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内部的分布不同.

  • 失独者心理弹性的潜在类别及其抑郁差异比较

    作者:王安妮;张雯;姚抒予;罗媛慧;黎志华;张静平

    目的:了解失独者心理弹性的分类特点及不同类别间抑郁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湖南省185名失独者进行入户调查.结果:①失独者的心理弹性可以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韧性-力量组(42.2%),一般弹性组(35.7%)和低韧性组(22.1%).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在韧性-力量组(OR=0.96)和一般弹性组(OR=0.77)所占比例更大,女性在低韧性组所占比例更大;城市或城镇失独者在韧性-力量组(OR=1.76)、一般弹性组(OR=2.47)所占比例更大;<60岁的失独者在在韧性-力量组(OR=0.79)、一般弹性组(OR=0.82)所占比例更大.③韧性-力量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F=38.601,P=0.000),一般弹性组和低韧性组之间抑郁得分的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失独者的心理弹性有明显分类特征,不同潜在类别中性别、家庭所在地、年龄组有着不同分布.应及时关注和干预低韧性的、居住在农村、老龄的失独父母,以改善其抑郁情绪.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