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性之间如何建立良好而健康的亲密关系?

    作者:潘鸣

    如果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你的父母、朋友,甚至是自己,有没有发觉有一种关系,他们看似亲密却总觉得好像差点什么,感觉不协调,却不知哪里不对,甚至有些貌合神离的感觉,这也许是"假性"亲密关系所致.两性的公平原则和自我表露是影响亲密关系因素之一.

  •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作者:智银利;陈会昌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表露的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对某高校2853名新生进行心理测查.结果 ①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1.08%,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②新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自我表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③高自我表露者和低自我表露者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看显著差异,低自我表露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结论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表露之问存在明显关联.

  • 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

    作者:蔡文娟;耿耀国;陈风春;蔡娜娜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人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Mach- Ⅳ)、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和知识共享评估量表对18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性别差异显著(t=3.886,4.284;P<0.001;t知识共享=2.924,P<0.01),文理科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③自我表露在大学生世故性和知识共享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比率为11.93%.结论 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三者密切相关,世故性可以通过自我表露的行为来影响知识共享的行为.

  •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运红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应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9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态度和观点的表露与恐怖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45,P<0.05),表露总水平与敌对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34,P<0.05),高、低表露者在强迫症状(t=2.302)、人际关系敏感(t=2.444,P <0.05)、抑郁因子(t=2.336,P<0.05)、焦虑因子(t=2.636,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态度和观点的表露有助于减轻恐怖心理;高表露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上比低表露者表现更健康;自我表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

  • 高职生自我表露特点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作者:王慧;杨继平

    目的 研究高职生自我表露的特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自我表露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山西省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264名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不同性别的高职生自我表露有显著差异(t=-2.412,P<0.05);②在年级、专业、独生子女上,高职生自我表露水平均无显著差异(t=-1.252,1.857,1.475;P>0.05);③自我表露的城乡差异显著(F=5.619,P<0.05);④高职生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呈弱相关,高职生对家人 的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145,P<0.05),高职生对恋人和朋友的自我表露和主观幸福感无显著负相关(r=-0.072,-0.086;P>0.05).结论 高职生的自我表露呈现出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高职生的自我表露可以预测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 大学生自我表露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任东宁;袁旦;张洁;陶冶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主观幸福感现况及二者的关系.方法:根据浙江大学164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对Jourard SM自我表露问卷进行修订,用修订的自我表露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浙江大学的3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信息类别的自我表露评分差异显著(F=50.24,P<0.001),其中品味和兴趣(1.85±0.41)、学习(工作)(1.87±0.43)的自我表露评分均高于态度和看法(1.70±0.32)(t=7.870、8.256)、金钱(1.60±0.41,t=10.517、11.429)、个性(1.70±0.39)、身体(1.71±0.42)(P均<0.001).目标人的主效应显著(有男/女朋友者、无男/女朋友者的自我表露问卷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F=21.14、13.88,P<0.001),信息类别和目标人的交互作用显著(F=76.15,P<0.001).在金钱、身体、学习或工作方面大学生向父母表露多于向男、女性朋友(如金钱上:母亲1.81±0.59、父亲1.73±0.58,男朋友1.42±0.44,女朋友1.40±0.44;F=116.84,P=0.000).女性的表露程度高于男性(1.79±0.31/1.71±0.32,t=2.03,P=0.044).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16,P=0.003).分层回归显示自我表露对预测主观幸福感作出了新的贡献(△R2=0.021,P=0.006).结论:信息类别、目标人、被试性别会影响自我表露的程度,提升表露水平有助于改善主观幸福感.

  • 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作者:余苗梓;李董平;王才康;谢晰君;周柳梅;郑小蓓

    目的:考察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自我隐瞒量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482名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定,并通过路径分析考察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并不高(36.5± 7.4),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37.4±7.5 / 35.4±7.3,F=8.25,P<0.01),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我隐瞒、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社会支持能有效预测孤独感(β=0.207、- 0.218、0.157、- 0.380),可解释总变异的37.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隐瞒既直接影响孤独感,又通过消极应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自我表露仅通过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结论: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干预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 咨询师自我表露的定性研究

    作者:卢静;江光荣

    目的:探索咨询师有关自我表露的认识、态度,以及自我表露的决策过程.方法:对18位咨询师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然后以协商一致的定性研究(CQR)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咨询师自我表露涉及认识、态度、内容、情境、动机、考虑因素和变化7个主题.咨询师普遍认为自我表露有积极作用,对自我表露持接受、认可的态度.咨询师在4种典型情境中较容易自我表露:当事人有不合理的观念或想法;咨询不顺利,难以进行下去时;咨询师有类似的经历;当事人主动要求.在进行决策时,咨询师会考虑是否要表露、何时表露及如何表露三方面的问题.结论:咨询师的自我表露具有积极作用,咨询师自我表露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者:李林英;陈会昌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应用JSDQ、EPQ-RSC、UCLA、SCL-90等对424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1)性格的外向性有显著的正相关(r=0.29,P<0.01);(2)孤独呈显著的负相关(r=-0.36,P<0.01),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独感体验强烈;(3)SCL-90中的抑郁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r=-0.16,P<0.01).结论:高、低不同表露者与其孤独或人格特征、情绪体验有一定相关性.

  • 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困扰与亲密关系、自我表露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春晓;卢回芬;任国琴;周焕芳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困扰与自我表露、亲密关系的水平现状,分析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困扰与自我表露、亲密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7月,随机选取在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40例乳腺癌患者的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困扰尺度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婚姻调适量表以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乳腺癌患者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40名乳腺癌患者的配偶心理困扰尺度平均得分为(5.2±4.7)分;自我表露平均得分为(36.5±32.7)分;亲密关系平均得分为(118.2±36.5)分,婚姻失调检出率为25.9%.67.4%的乳腺癌患者配偶存在心理困扰,且其心理困扰水平在学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519,P<0.05);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困扰程度与其自我表露程度和亲密关系程度呈负性相关(r值分别为-0.673、-0.721;P<0.01),而亲密关系在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困扰程度与其自我表露程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困扰检出率较高,且其心理困扰程度受到自我表露和亲密关系影响,其中亲密关系在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困扰与自我表露中起重要中介作用.

  • 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体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作者:邸英莲;张翠娣;李书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队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康复科接受住院治疗的60名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接受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队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在干预前及干预5周后分别采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ZBI)、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负担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ZBI总分、个人负担及责任负担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ZBI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ZBI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总分、心理、社会关系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总分、社会关系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我表露理论的团体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照顾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 妇科癌症患者配偶心理困扰与自我表露、亲密关系的调查分析

    作者:倪倩倩;周利华;王维利;黄秀华

    目的 评估妇科癌症患者配偶心理困扰、自我表露与亲密关系的现状,分析三者的路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困扰温度计、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和婚姻调适量表,于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对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91例妇科癌症患者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有64.4%的妇科癌症患者配偶心理困扰得分达到有临床意义的界定水平,且不同教育程度的配偶心理困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表露、亲密关系与心理困扰呈负相关,且亲密关系在自我表露对心理困扰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妇科癌症患者配偶的心理困扰检出率较高,配偶自我表露低、与妻子的亲密程度低是影响其心理困扰的因素.

  • 医学生自我表露现状调查

    作者:龚慧琴;陈端颖;徐苗苗;郭小琴;朱晓华;徐婧

    目的 研究医学生自我表露的现状.方法 运用修改版的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随机选取湖北省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护理学和麻醉学专业,一年级至三年级363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修改版的自我表露问卷信度和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②医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低于理工科学生;③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不同表露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医学生的金钱表露水平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医学生;④医学生对不同表露对象的表露水平存在差异,对同性朋友表露水平高,对父亲表露水平低.结论 医学生与一般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状况存在差异,应当重视医学生的自我表露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表露质量.

  •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我表露与师生关系促进

    作者:苏炫

    具备隐蔽性、安全性特点的网络,能够激励学生自我表露的行为,避免了师生面对面交流时可能产生的尴尬或冲突.并且,随着学生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师生间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从而推动了师生关系的发展.

  • 自我表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

    作者:张运红

    自我表露就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处于人格发展适应期的大学生面对新的成长阶段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适度的自我表露能增进他们的自我认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与他人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还有益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 护理本科实习生自我表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若柳;王坤艳;刘伟玲;周利华

    目的 分析护理本科实习生自我表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际沟通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本科实习生自我表露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753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实习生自我表露得分为(29.61±5.84)分,选择"非常详细"多的三个条目依次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我深切的感受,影响我成长的个人经历.选择"非常详细"少的三个条目依次为:我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我深的恐惧,我做过的使我感到内疚的事情.不同学院和共情是护理本科实习生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实习生自我表露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应针对不同学院的学生积极培养她们的共情和自我暴露水平

  • 自我表露在创伤后人群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牛少琼;孙霞;赵西西;刘斌;王会燕

    界定自我表露的概念,阐述自我表露的理论观点、测评工具,综述自我表露在创伤后人群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今后应选择合适的人群、限制自我表露的频次以及扩展自我表露在创伤后人群中的应用形式.

  • 中国21个省市心理治疗师的自我表露调查

    作者:徐露凝;李林英

    目的: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治疗师的自我表露特征.方法:调查于2006-10/12进行.选取中国东北、华北、华南、华中、西南、东南各地区21个省市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治疗师为调查对象,要求年龄在20~69岁,进行个体心理治疗并且有至少2年实践经验.采用自编治疗师自我表露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E-mail发送问卷,问卷由15道题目组成,其中人口统计学相关题目6道,治疗师自我表露特征的题目共9道,调查心理治疗师自我表露的倾向、内容、方式、原因、影响因素,及其与性别、理论取向间的关系.结果:实际发放问卷390份,回收问卷191份,回收率为49%,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问卷率为47%.①大部分心理治疗师在治疗中主动运用了自我表露技术,且性别差异显著,男性比女性治疗师主动.②治疗师表露多的是对来访者的情感体验,表露少的是个人的优势或弱点.③大多数治疗师以探索的方式应对自我表露情境.④来访者问题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阶段、治疗联盟的品质足影响咨询师自我表露的主要因素.⑤治疗师自我表露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来访者转变观念和选择的意识.⑥与刚开始从业相比较,大部分治疗师的自我表露减少了.结论:无论是在主动,还是在被动自我表露情况下,中国治疗师均显示出了较高的表露倾向,治疗师对不同表露内容的使用频率不同,作为一项治疗技术,治疗师的自我表露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

  • 医患沟通新视角:论自我表露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璟;王维利

    自我表露是人们进行正常社会交往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个体与他人关系的亲疏以及社会适应性.随着研究的深入,自我表露逐渐渗入临床医学等领域.通过对自我表露概念、意义、临床应用及其实施步骤的阐述,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将自我表露恰当地应用于医疗护理工作中,从而有效促进医(护)患沟通,并进一步实现其治疗性作用.

  • 心理学视域下的自我表露在临床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陈端颖;王茜

    自我表露是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文章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自我表露在临床上的意义,并结合医学语料分析医护人员进行自我表露时应注意的问题.自我表露的临床意义体现在:能提高医疗效果,能调节医患关系,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医护人员的自我表露只有具备正确的表露目标,合适的表露对象,适宜的表露内容,准确的表露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意义.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