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团体干预法对公交司售人员控烟知识态度与行为影响

    作者:廖敏;李卓长;陈济民

    目的 探讨团体控烟干预对公交司售人员控烟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包括成立领导机构、出台内部管理办法、创造控烟氛围、培训知识、主题研讨、提供戒烟帮助、典型经验会等综合措施对襄阳市公交公司进行团体控烟干预研究.结果 干预6个月前后,364名调查对象知识得分分别为(45.1±6.7)分和(70.6 ±7.2)分,态度认知率分别为68.9%和86.3%,吸烟率前后分别为68.0%和32.7%,经t检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团体干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司售人员的控烟知识水平,增强了控烟积极性,即时干预吸烟率有了明显下降,团体干预方法值得推广.

  • 心身障碍患者的团体心理干预及护理预案研究

    作者:吴桂红;王媛;沈藕英

    目的:探究心身障碍患者团体心理治疗模式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抽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患者100人,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接受常规护理组加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来评价各组成员情绪及满意度的情况.结果:①团体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CL-90得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总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70,P=0.002),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t=3.645,P=0.002;抑郁:t=3.535,P=0.001;焦虑:t=2.962,P=0.006).②团体干预后,干预组的积极应对得分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54,P=0.0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1,P=0.0001).③团体干预结束后,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9.76,P=0.001).结论:团体心理干预,有助于宣泄身心障碍患者的负性情绪,积极应对方式有所提高,提高了病人护理满意度.

  • 认知—存在团体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

    作者:王成艳;程明明;盛铭钧

    目的 探讨认知—存在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将30例日间康复照料机构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5)和对照组(n=15),干预组予以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对照组仅予一般的社区随访.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尊量表(SES)、一般健康问卷(GHQ-20)、生命意义源量表(SML)、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SES、GHQ—20、SML、MLQ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干预后,干预组GHQ-20、SML、MLQ总分高于对照组(t=3.05,3.08,2.58;P均<0.05);干预组GHQ-20中抑郁和自我肯定两项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t=2.45,3.17;P均<0.05);干预组SML中自我超越意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99,P<0.001);干预组MLQ中追寻意义感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77,P<0.001).结论 认知—存在团体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降低抑郁水平、提升自我肯定、意义感,促进病人康复有积极作用.

  • 情绪智力干预对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心理状况的效果

    作者:张曼华;肖远;张辉;马妮娜;朱洁;孙红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情绪智力辅导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二甲和某三甲医院各1所,在样本单位通过招募的形式,选取部分医务人员并根据性别和年龄配对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以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进行情绪智力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特质情绪智力问卷、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调查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后两次测量,对结果进行x2检验、t检验和秩争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团体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智力总分(t=-3.664,P<0.001)、工作倦怠(t=-2.735,P<0.01)、工作满意度(t=-2.959,P<0.01)和生存质量状况均比干预前有所改善,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情绪智力团体干预在提高医务人员情绪智力水平、改善工作状况和生存质量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和追踪研究

    作者:吴燕霞;王强

    目的 探索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SES)筛选某高校大学生3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1次的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结果 ①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尊得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 =2.22,P<0.05);②实验组被试干预前后自尊得分均差异显著(t =2.36,P<0.05);③实验组被试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追踪后测得分均差异显著(t=2.79,P<0.05).结论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

  •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心理状态

    作者:陈敏榕;薛漳;黄林娟;陈玲;黄美钦

    目的:评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父母的心理状态,并采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探讨主要的疗愈因子.方法:ASD儿童父母32例,作为实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匹配的对照组不做干预.干预前后1周行SCL-90及特质应对方式测查,干预后实验组施行团体疗效因子问卷.结果:消极应对、抑郁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及其他因子的测量效应,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15.25,10.00,28.3,4.21;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对照组与实验组基线水平无差别(P>0.05);组别效应分析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SCL-90总分、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15.63,15.25;P<0.05).团体疗效因子相对重要性排序靠前的6个因子分别为行为模仿、普同性、希望重铸、自我了解、信息传递、社交技能发展.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ASD儿童父母心理状态,团体疗效因子中行为模仿、普同性、希望重铸起主要作用.

  • 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作者:钟佳涵;李波;刘素贞

    目的:探究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改善大学生焦虑水平的作用。方法:以15名自愿参与并经过筛选的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每周1次总共8次的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干预前中后期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焦虑自评量表以及五因素正念评估量表对成员进行施测。同时,收集成员的主观报告并作定性分析,探究正念对个体的具体影响。结果:①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状态焦虑水平上,中测相较前测,后测相较前测,分数降低都具有显著性(t=3.423,5.968;P<0.01);在特质焦虑水平上,中测相较前测,后测相较中测,后测相较前测,分数降低都具有显著性( t=2.484,2.409,0.05;t=5.154,P<0.01);②焦虑自评量表:中测相较前测,后测相较前测,分数降低都具有显著性(t=5.530,5.614;P<0.01);③五因素正念评估量表:在“有觉知地行动”1项上,分数呈现先显著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正念水平整体有所提高;④成员主观报告正念在缓解焦虑、改善个体身心健康与生活状态方面有积极作用。结论: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改善大学生焦虑水平以及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具有良好效果。

  • 以提升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为主的团体干预对学业拖延状况的改善

    作者:王觅;钱铭怡;王文余;陈瑞云

    目的:探讨以提升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为主的团体干预对学业拖延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共招募有学习拖延困扰的被试29名,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4).对实验组进行3周6次的团体干预,团体干预方法结合了短程聚焦疗法及认知疗法,干预重点为提高被试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对被试在团体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结束3周后施测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量表( SES-RLS)、贝克抑郁量表(BDI)、Tuckman拖延量表(TPS)简化版,并让被试报告每日拖延时间量以及拖延对学业带来的影响(拖延结果).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与组别在SESRLS得分、拖延时间量、拖延结果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实验组后测、追踪的SESRLS得分高于前测,而拖延时间量、拖延对学业的影响得分均低于前测(均P<0.05),对照组3个时间点的SESRLS得分、拖延时间量、拖延后果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时间、组别在SESRLS得分、拖延时间量、拖延后果的主效应均不显著.时间、组别在特质拖延上的主效应、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结论:团体干预能有效提高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从而使个体的拖延行为、拖延不良后果下降;但并不能降低拖延倾向,显示拖延倾向的稳定性,提示以后干预需要更长时程的干预.

  • 团体干预对地震灾区初中生创伤后应激和抑郁症状的作用

    作者:汪智艳;杨凡;王雨吟;高隽;邓晶;钱铭怡

    目的:探索团体干预是否有助于缓解地震灾区初中生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方法:在汶川地震发生后6个月,以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四川彭州地区某学校初二的2个班级,1个班为对照组(n=38),另1个班为干预组(n=47),对干预组实施以提高社会支持为目标的班级团体干预方案(共2周,每周2次).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和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进行测量,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前测)、干预2周后(后测)及干预结束4个月后(追踪)CRIES和CDI得分的变化.结果:在CRIES得分上,组别和测量时间交互作用显著,前测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的CRIES得分均降低,但干预结束4个月后,干预组得分持续降低,而对照组升高;在CDI得分上,组别和测量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在3个时间点上,干预组得分始终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CDI得分均持续降低,干预组下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于预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初中生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水平.在干预结束后较长时间内,干预的作用持续存在.

  • 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体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作者:邸英莲;张翠娣;李书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队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康复科接受住院治疗的60名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接受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队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在干预前及干预5周后分别采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ZBI)、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负担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ZBI总分、个人负担及责任负担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ZBI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ZBI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总分、心理、社会关系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总分、社会关系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我表露理论的团体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照顾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 沈阳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团体干预结果分析

    作者:关涛;杨丹

    目的:对沈阳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团体干预后结果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2 500名中小学教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的,每周一次团体心理咨询,共进行4次干预后,再次应用SCL-90进行心理评估,做心理干预前、后的对照研究. 结果:中小学教师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有9个因子上的平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除偏执因子(P>0.05),其余项目均有差异(P<0.05);男教师各因子分的平均分均高于女性教师,男女教师SCL-90各个因子无差异(P>0.05);团体心理咨询前、后比较可见教师各项因子分均有下降. 结论:对教师心理问题的团体干预是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很大的前瞻性.

  • 团体心理干预治疗老年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卓

    目的:研究团体干预治疗在老年神经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漳州市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内科门诊及福康医院门诊确诊为神经症的老年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用药结合心理用药)、对照组(常规用药)每组各30例进行实验。观察组在用药同时进行正念训练,对照组则单纯进行药物治疗,每周进行1次正念训练共进行8周,将治疗前及治疗各时间点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团体治疗的确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而改善症状,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团体干预治疗在老年神经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银屑病患者体象障碍的团体心理干预研究

    作者:樊一斌;温海;杨明辉;钱金鑫;寿碧琪;柏涌海

    目的 了解银屑病患者在团体咨询干预前后的体象障碍水平. 方法 采用"银屑病患者体象障碍问卷"筛选出16名患者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咨询干预与分析. 结果 干预组的体象障碍水平比干预前有所下降,在缺陷感、情绪受损度、社会交往度3个方面改善显著,但在认知度、关注度、尝试改变度、他人评价度上无显著改善.结论 团体干预能有效降低银屑病患者的体象障碍水平,患者接受干预后在体象障碍的缺陷感、情绪受损度、社会交往度上有明显改善.

  •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脑卒中抑郁患者ADL的疗效观察

    作者:闫玮娟;崔严文;韩清波;孙静娜;陈杰

    目的 观察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脑卒中抑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增加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ADL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实施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MD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能够改善脑卒中抑郁,加快和促进ADL功能的恢复.

  • 团体干预对康复期乳腺癌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

    作者:陆艳;韦嘉玲;方琼;陆柳梅

    [目的]探讨团体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康复期希望水平的影响,为促进病人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Herth 希望问卷对57例参加团体干预的康复期乳腺癌病人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进行希望水平调查。[结果]干预前希望水平为(34.49±3.00)分,干预后希望水平为(34.65±2.07)分,干预后3个月希望水平为(35.23±1.81)分。希望总分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步递增。[结论]团体干预对康复期病人希望水平有持续的正性影响,团体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康复期乳腺癌病人的希望水平。

  •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在焦虑症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王玲花;董高怀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在焦虑症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焦虑症病人90例,按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每周2次,共6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6周末对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结果]干预6周末,观察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47.69±10.32)分、(10.51±5.46)分;对照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52.55±10.58)分、(14.20±5.92)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症的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

  • 团体干预对护生临床实习专业行为及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作者:刘璟莹;刘彦慧;杨继鹏;金凤娟;赵乃明

    目的 探究团体干预对护生专业行为和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 应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天津市某所三甲医院毕业实习护生88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名.实验组进行正常规定的实习外,还进行团体学习,对照组进行常规实习.3个月后,用专业行为量表和评判性思维量表对2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测试.结果 实验组专业行为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护生专业行为和评判性思维.

  • 团体情志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

    作者:沈麒云;黄柳燕;李黎梅;张卫红;赵红云;李丽萍;杨娜

    目的 探索团体情志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的腹膜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每月1次的团体情志护理干预,共4次.采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WHOQOL-BREF)中文版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TGI得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情志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 团体干预对改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研究

    作者:韦嘉玲;陆艳;陆柳梅;张男;沈坤炜;方琼

    目的 探讨团体干预对改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的效果.方法 对57例处于康复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团体干预,包括信息支持、同伴支持、榜样引导等方面.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在干预前、末次干预课程结束后及干预后3个月评定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变化.结果 患者在干预前、末次干预课程结束后及干预后3个月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的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步递增(P<0.001);但干预前后主观支持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干预能改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医护人员应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给予更多关注.

  • 多维度团体干预老年病人孤独感的实践与评价

    作者:郑萍萍;李丹;刘双玉;刘莎;邹敏;张雨霏;陈芳

    目的 探讨多维度团体干预方法对老年住院病人孤独感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对长期住院的老年慢性病病人进行筛查,选取80例存在孤独感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进行3个月的多维度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2组病人孤独感评分和主观幸福感评分的差异.结果 经过3个月的多维度团体干预,观察组病人UCLA孤独感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t=16.69,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17.06,P<0.01);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干预前(t=38.40,P<0.01)及对照组(t=41.15,P<0.01);2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1.06,P<0.01).结论 多维度团体干预对于改善老年住院病人孤独感及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效应,有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