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认知,身体与环境-认知心理学的新进展

    作者:龙文慧

    传统的认知理论包括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二者都是强调模拟一个与人脑更为相似的认知加工模型。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具身认知强调了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3个角度来理解具身认知:①认知的内容是由身体提供的;②认知的结果是会受身体影响的;③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统一体。具身认知的研究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热点与趋向,与此同时,具身认知的本身也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 幽默感对生理健康的作用(综述)

    作者:李梅;张向葵;赵欣欣

    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幽默因其压力应对、自我调节和人际沟通作用而越来越受到欢迎[1],多数个体渴望拥有幽默的个性[2],幽默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国外学术界对幽默感研究的热情也不断升级.幽默感(sense of humor)是把幽默作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或者是个体差异变量(Ruch, 1998)[3],是个体在感受、理解、欣赏、创造、传递和使用幽默的过程中,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整合.目前国外对幽默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幽默感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上.其中,幽默感对生理健康作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尤为多见,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

  • 执行功能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作者:王勇慧;周晓林;王玉凤;杨炯炯

    执行功能是指个体在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时,以灵活、优化的方式控制多种认知加工过程协同操作的认知神经机制[1].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近年来,不断有来自临床观察和试验研究的证据,支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在执行功能方面存在某些障碍.1997年美国学者Barkley提出了解释ADHD执行功能的神经心理模型,使研究者们进一步关注执行功能与ADHD之间的关系.现就执行功能的类型、相应的行为研究范式、脑机制及有关ADHD执行功能的理论模型,以及当前关于ADHD执行功能研究的焦点问题及主要成果等进行综述.

  • 美国精准医学政策走向与反思

    作者:陈妤嘉;张新庆;蔡笃坚

    精准医学究竟是有待研究的假说?还是可以用来为人类治疗疾病和增进福祉的创新范式?美国相关论辩延续了奥巴马和特朗普两位总统的施政.首先回顾精准医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个性化的疾病预防、诊断、预测和治疗.而后藉由《21世纪治愈法案》的立法过程呈现奥巴马方案的妥协和挫折,并以晚近美国研究范式发展的脉络来说明“全民健康研究项目”取代“精准医学先导队列项目”的意义,也说明特朗普大幅删减科研预算对精准医学发展的影响.总结精准医学将个性化取径保障病人主体地位成为可能,建议以物联网所蕴含的支持性临床场域的营造来实现此愿景.

  •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王道阳

    认知神经科学兴起不过20年,但其研究范式却经历了从哲学思辨到心理实验、从损伤技术到活体成像、从科学实验到计算模拟的转换.虽然研究技术和手段的进步,伴随着研究范式的革新大大推动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但当前研究水平却不能达到用神经活动解释精神活动、用生理机制还原心理现象、用神经机制印证理论假设的理想目标.因此,认知神经科学进一步发展需要分离性研究和整合性研究相结合、理论构建和神经机制印证相结合以及多种脑成像技术的融合.

  • 学者·园丁·旅人——孙慕义教授的学术思想评述与教育品格回眸

    作者:程国斌;张廷干;许启彬

    孙慕义教授从临床医学实践到医学人文学和生命伦理学研究的学术转向,应该说是在一种特定"历史性境遇"对自身生命存在意义的自觉体悟与践行,是对生命精神内在价值认识的一种多重审视与深切透悟.自1986年转向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与教学以来,孙教授融自身的生命于整个研究过程之中,长期致力于对生命伦理学思想理论与精神渊源的研究与寻踪,在科学、艺术、宗教和哲学的融通中追寻和阐释生命伦理及其精神本性,以一种与"问题式"研究路径相异的、"体系"建构为主体的研究范式与思维路向为生命伦理精神的合理性和现实性确立形上基础和道德哲学根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学术品性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学术成果.

  • 认知神经科学类别学习研究进展

    作者:党玉晓;张积家

    文章回顾了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类别学习的研究进展.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类别学习的模型包括样例模型、原型模型、边界模型、SUSTAIN和COVIS模型,研究范式包括以规则为基础的范式、天气预报范式和原型变形范式.认知神经科学的类别学习研究揭示了类别学习的神经机制,发现类别学习由不同神经系统共同调节,不同脑区负责不同类别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的类别学习研究揭示了不同神经疾病患者类别学习缺陷的生理机制,为临床医疗康复提供了重要启示.

  • 对弗洛伊德著作中认同的概念研究

    作者:李孟潮;王高华

    1 导言概念研究是精神分析的基础研究范式之一.目前国内对此涉足甚少,本文作者就此做一个初步的尝试.

  • 高峰高原建设目标下医学研究范式的调整——加强临床医学研究

    作者:朱建征;朱丽君;程莎妮;王浩;杜业业;潘玩荣;徐小靖;刘慧俊;周善晟

    医学研究有基础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两种范式.临床医学研究目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研究投入不够、高端人才匮乏、评价体系不完善、数据有待整合等问题.加强临床医学研究,需要着力把握以下关键环节:以研究型医师和临床专职科研人员两支队伍为依托,通过转变思路理念,变临床资源为科研资源;改革体制机制,引育人才并激发人才活力;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研项目经费的导向作用;构筑数据平台,整合建立规范的生物样本库和统一的数据库;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构建全球范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网络等.

  • 认知神经科学和功能神经影像学的互动

    作者:耿昌明;王晓平

    上世纪60年代,由于信息加工的观点引入了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类似于计算机,即编码、贮存、提取的基本认知过程.人们开始用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及各种记忆判断的方法代替原有的研究范式.

  • 酒依赖患者决策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庞良俊;尹良爽;戴兢;唐炜超;杨琪

    决策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心理学家Kahneman在2002年因为在决策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对其数十年研究的肯定,更代表了人们对于决策领域的关注.酒成瘾的核心特征是不顾后果的强迫性地从事饮酒行为,丧失了自我控制.无法从酗酒严重的结果反馈中改变自己的选择偏好.酒依赖( alcohol dependence,AD)患者这种行为特征意味着,他们可能较正常人更难学习新的行为策略、做出灵活的选择,从而导致成瘾相关的刻板行为和固着倾向出现.本文从神经心理学及研究范式、神经电生理学及影像学领域就近几年AD患者决策领域研究作一综述.

  • 酒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研究进展

    作者:尹良爽;李泽爱;庞良俊;朱春燕;张丽;唐炜超

    注意被认为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外界刺激被个体加工的首要环节.注意偏向在物质成瘾形成机制占有重要作用.通常认为由于选择性注意的存在,导致一些与酒相关的刺激被AD患者优先加工并放大,造成过度饮酒行为[1].本文系统总结了近些年有关AD患者注意偏向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范式及研究成果,为国内研究酒及酒相关线索对AD患者的行为影响提供参考.

  • GKT测谎模式研究

    作者:傅根跃;马艳;丁晓攀

    犯罪知识测试(Guilty Knowledge Test,简称GKT),是Lykken在1959年引入的一种测谎测试程序.本文就GKT测试的认知原理-定向反应有关理论的发展及其与GKT测试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起点,对GKT测谎研究的四种范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后指出GKT测谎模式还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扩展性研究以及发展趋势.

  • 儿童情感决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玉;王鹏

    情感决策(affective decision making,ADM)是个体在面临价值矛盾冲突而引发情感冲突时针对至少两种价值类型不同或价值大小程度不同的事物做出趋利避害选择的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做出对个体有利或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选择和决定.情感决策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关注[1],不良的ADM往往会对个人或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研究发现,ADM缺陷影响到青少年冲动性饮酒、吸烟及潜在的成瘾行为;较差的ADM个体,其对物质使用的控制能力也较差,更容易收到即时奖励的诱惑,对未来选择的结果往往也是负性的[1].本文就儿童情感决策主要从能力研究范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 执行功能中刷新的研究范式介绍

    作者:李丽;高小雁

    执行功能是一种重要的高级认知加工过程,是为了实现一项特殊目标而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灵活整合并协同操作的功能,而刷新是其功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沿用Miyake及Collette的分类,本文着重介绍和讨论了记忆刷新两种主要研究范式:活动记忆范式和n-back范式,并介绍了潜变量分析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同时简述了心理学认知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以期望为将来执行功能研究的发展探明可行的方向.

  • 地域视角下研究中医发展史方式刍议

    作者:周荣;张敏

    结合多学科知识,以地域视角审视中医史研究范式,指出现有对于特定地域的中医发展史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地域因素对中医学的影响及本籍医者的资料长编式论述,或地域自然人文特点对医学实践与传承的片段式探讨,而在形成中医发展史的医学知识、典籍的产生和传承传播,及医学实践两个主要方面地域因素都起着或明或暗的作用.

  • 怀旧的触发、研究范式及测量

    作者:李斌;马红宇;李爱梅;凌文辁

    怀旧指的是个体怀念过去的事物、人物、地方甚至经历或感受。它大多与美好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并会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但同时可能也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怀旧对维持个体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积极效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怀旧的触发因素包括客观刺激的视觉、嗅觉、听觉及主观刺激的消极情绪与低温知觉,分析了其研究范式有质化研究(内容分析与扎根理论)、量化研究(问卷调查与经验取样法)和实验研究(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与多因素实验设计),并介绍了其相关的测量工具。未来研究要加强主动怀旧与被动怀旧、积极怀旧与消极怀旧的探讨;整合各种研究范式与强化纵向的追踪研究;以及要区分特质型怀旧与状态型怀旧。

  • 乐观偏差的认知神经机制

    作者:滕召军;刘衍玲;刘勇;翟瑞

    乐观偏差是指人们趋向于认为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坏事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期望(Weinstein,1980)o乐观偏差的研究范式主要有社会比较范式、过去未来想象范式以及信息转变任务范式.运用fMRI对乐观偏差研究发现,乐观偏差的神经机制主要涉及前喙扣带皮质和杏仁核、前额叶、多巴胺等.未来要结合社会比较和信息转变范式对乐观偏差进行测量;研究乐观偏差认知机制的神经机制,特别是采用ERP技术研究乐观偏差的认知机制;同时要进一步揭示不同亚型乐观偏差的神经机制;后还要开展乐观偏差影响心理健康的神经机制研究.

  • 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表现和机制

    作者:皮忠玲;莫书亮

    婴儿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是探索人类社会认知起源、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从联合注意、情绪理解、意图理解、愿望理解和错误信念理解等方面分析了几个月至3岁左右的婴儿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现状.为了探讨3岁以下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者发展了一些适合婴儿语言和行为发展特征的非言语和言语测试任务,包括非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同时也采用眼动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来考察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和发展机制.婴儿心理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在不同测试任务上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与认知功能(如语言、执行功能)的发展、环境因素(如家庭、同伴、文化)以及神经系统发育有关.也有一些新研究从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基因、激素水平进行了探讨.后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知觉符号理论及其研究范式

    作者:谢久书;张常青;王瑞明;陆直

    知觉符号理论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研究者采用多种实验范式、在各个领域对该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往的研究发现,大量的研究主要探讨语言表征、概念获得、具身情绪、推理过程、社会认知和知觉符号发展等科学问题.本文对此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特别是以实验范式发展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表征的思考.后,对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