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牙残根残冠的利用与修复

    作者:邓雪立;莫业跃;刘长庚

    目的 探讨后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5例210颗后牙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铸造桩核修复,再根据缺牙情况作为全冠或者固定桥,附着体、套筒冠的基牙利用,临床观察2年.结果 185例210颗患牙修复后成功202颗,失败8颗,成功率96.1%.结论 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铸造桩核冠修复可使后牙残根残冠得以保留并发挥功能.

  • 覆盖义齿修复老年残根残冠伴牙列缺损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克

    目的:探讨老年残根残冠伴牙列缺损经覆盖义齿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残根残冠患者的146颗患牙,采用短基牙单层金属顶盖覆盖义齿修复。结果对患牙修复1年观察发现,1颗金属顶盖脱落,经重新粘固后稳定;所有患者对修复后的义齿的稳定性,咀嚼效率等感到满意,X线片显示,患者牙槽嵴未见明显吸收,牙龈牙周无明显炎症发生。结论采用单层金属顶盖覆盖义齿对残根残冠进行修复,可以使义齿的固定、稳固和支持得到加强,明显减缓了牙槽骨的吸收。

  • 残根残冠患者应用牙冠延长术保留治疗的效果探析

    作者:王明辉

    目的 探究残根残冠患者应用牙冠延长术保留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96例牙残根残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牙龈切除术,研究组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2组龈袋探诊深度(PD),评估治疗满意率及牙龈指数(GI).结果 ①2组术后即时、术后1个月、6个月时PD和GI均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同期GI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时PD小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即时、术后1个月时P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时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能较好地保留残根残冠,较牙龈切除术治疗满意率更高.

  • 锥形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张金望

    目的 探讨锥形纤维桩核与金属铸造桩核在残冠残根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患者共计69颗残冠残根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锥形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全冠修复,另外32例41颗牙经铸造桩核冠修复,观察疗效对比.结果 所有病例每年复查一次,平均随访期为2年,69颗纤维桩修复患牙未发现牙根折裂,其中66颗全冠与桩核固位稳定,无主诉不适、牙周健康、患者对修复体美学效果与咀嚼功能均感满意.3例失败病例分别为全冠、纤维桩核松动脱落各1颗,有1颗纤维桩折断,成功率为95.6%.金属铸造桩核组41颗患牙失败4例,其中根折2例,均已拔除,牙龈炎伴牙龈及修复体颈缘变色1例,改用纤维桩修复,继发龋1例,成功率为90.2%.结论 纤维桩树脂核具有美学效果好,机械性能好,无腐蚀,耐疲劳,易拆除,不易根折等优点,可替代铸造桩核作为理想的冠、残根桩核修复材料.

  • 铸造和成品预制核桩修复牙残冠残根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志雄

    目的评价铸造桩核冠和成品预制桩核冠修复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残冠残根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铸造合金核桩+金属烤瓷冠修复,一组行成品预制核桩+金属烤瓷冠修复.结果随访6个月~3年.铸造核桩组成功率96%;成品核桩组成功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铸造核桩修复残冠残根优于成品预制核桩.

  • 巧用可塑性纤维桩保存漏斗状根管的体会

    作者:刘利苹;柳忠豪

    目前,随着修复材料与粘结技术的不断进步,那种通常的纤维桩与树脂类核合用几乎能应用于所有的残根残冠情况,从而使保存残留牙体组织较少的失活牙已经成为可能,但对于因多种原因而形成的漏斗状根管口的残根,情况则不是很理想.我们在临床中利用可塑性纤维桩来大限度地保留此种根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高强度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四手操作的护理

    作者:李爱凤;曾美荣

    四手操作牙医学(four-handed dentistry)是随着牙科技术和器械的发展,社会对牙科治疗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以及口腔科医生、护士对自身劳动力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口腔门诊的操作方法[1].

  • Magfit磁性附着体在老年人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何钢清;邓敏

    目的 评价Magfit磁性附着体在老年牙列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1)用47副Magfit磁性附着体为患者进行覆盖义齿修复,对照组(n=35)用传统义齿修复.结果 治疗组2例基牙出现龈炎,1例3年后出现义齿下沉,未发现继发龋、基牙松动、义齿折裂,未发现钉帽状衔铁及磁体脱落.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agfit磁性附着体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覆盖义齿的固位力,提高义齿的咀嚼功能,大限度保留残根、残冠及孤立牙,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螺纹根管钉复合树脂核在后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陈桂军;苏强安

    残根残冠是十分严重的牙体缺损,其保存修复利用是口腔修复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的残根残冠,采用桩-核-冠修复体是治疗牙体严重缺损的主要修复方法之一.作者自1995年以来对牙体严重缺损的残根残冠利用螺纹根管钉固位,复合树脂恢复牙体形态后行全冠修复,经1~5年随访观察,修复效果良好.

  • 高强度可塑纤维桩核修复残根残冠30例的护理

    作者:李荣婷;黄燕飞;潘小波;刘光雪

    目的 探讨高强度可塑纤维桩核在口腔残根残冠修复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高强度可塑纤维桩核修复30例残根残冠患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30例患者经高强度可塑纤维桩核修复后,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均取得满意的治疗和美容效果.结论 高强度可塑纤维桩核具有美观、强度高、操作简便、修复效果满意的优点,在操作中护理配合对修复效果尤为重要.

  • 桩核研究的现状

    作者:潘小波

    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是医学界的一大攻关难题.老年人口腔内存在着大量的残根残冠,不仅影响病人的正常饮食,还会引起口腔颌面部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以前多提倡予以拔除,现代牙根牙髓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残根残冠的长期保留提供了保障[1].根管治疗预备操作后,磨除了部分牙体组织,减弱了余留牙组织的抗折强度,降低了它们的修复效果.桩核系统能够给这类残根残冠提供垂直向与水平向的支持和固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冠桥修复能承受垂直和侧方咬合力,有着理想的远期修复效果,从而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口腔缺失牙状况,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2].桩核系统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口腔材料、口腔诊治技术和临床医学诊治技术的发展历史,其种类较多,各有利弊.本文主要从各种桩核临床应用修复优缺点进行综述.

  • 老年口腔修复现状

    作者:潘小波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社保医保不健全、老年人口素质较差等诸多问题.表现在口腔疾患方面,有着老年人大多未有良好的口腔卫生教育、对口腔疾病的重视不够、口腔卫生不良,对口腔医生安排的治疗不理解不配合等等.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牙列缺失率为6.98%~14.25%,牙列缺损率为11.50%~88.13%,而修复率较低,其中不良修复又占大多数,与国际上"8020目标"有很大差距.近年来我国老年口腔医学发展较为迅速,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了具有老年特性化的防治学科体系,在老年人口腔疾患的生理特点、口腔治疗模式、残根残冠的保留、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

  • 纤维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梅;冯云枝;李波

    桩核冠技术是目前修复残冠残根的主要手段[1].纤维桩美观性能好,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可以降低不可修复性根折而备受青睐[2-5].但是,预成的纤维桩并不能完全适合所有的根管形态,辅桩的使用可以弥补不足.笔者采用纤维桩或纤维桩十辅桩树脂核联合全冠修复,通过定期检查,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

  • 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60例修复体会

    作者:苏益民

    目的:探讨对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简便有效的保存及修复方法.方法:60例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利用螺旋根管桩根管内固定+自凝塑料形成桩核,后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牙体.结果:经1~5年随访,本组病例中成功修复53例,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失败7例.结论:利用螺旋根管桩根管内固定+自凝塑料形成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能保存患牙,维持正常牙列的完整,避免拔牙,且操作简便,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 桩核冠烤瓷桥修复邻牙为残根残冠的后牙牙列缺损

    作者:凌红

    目的:探讨后牙残根残冠经过牙髓治疗后作桥基牙修复牙列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与后牙牙列缺损相邻的临床上建议拔除的后牙残根残冠病例,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作为桥基牙制作桩核金属烤瓷桥修复.结果:修复后3年回访,成功率为94%,失败率为6%.结论: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后牙残根残冠,可作为桥基牙修复后牙牙列缺损.

  • 后牙残根冠修复近况与探讨

    作者:梁锐森

    近年来,对于残根残冠的保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对牙体缺失包括移植、种植等施行诸多的尝试,但很难达到自身组织建立的基本条件.因此对自身组织的保存仍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要保存好自身组织,必须修复好已失去的部分,才能保证功能与外形的完整,这就必须使用修复体,为了使修复体既能恢复原来牙体外形及生理功能,又要使它符合生物学原则和机械力学与工程学的基本规律[1],许多学者应用多种材料与技术对后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现根据近年来的诸多报道进行综述和探讨.

  • 后牙残根残冠核全冠修复

    作者:海双双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后牙根残冠核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可保留的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并进行必要的牙体预备后,用螺纹钉,根管桩固位,复合树脂做核,外加全冠修复.结果经过1至3年的临床观察,所修复的45例56颗患牙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此法保留了残根残冠,不但能恢复患牙的解剖形态,良好的邻接及颌关系,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复方法.

  • 磨牙残根残冠分根保存修复的临床应用

    作者:谢立莉;彭利辉

    目的 尽可能保存磨牙的残根残冠,提高患牙的保存率.方法 选择磨牙的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分根法作保存修复.结果 经1年观察,保存成功率91.2%,患牙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结论 应用分根后修复是提高磨牙残冠保存率的好方法.

  • 分体式铸造桩核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郭玲;闵婕

    目的 研究分体式铸造桩核冠修复大面积缺损后牙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保留残根残冠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48例临床牙冠大面积缺损的后牙,经过彻底的根管治疗后行分体式铸造桩核冠修复,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48例患牙的分体式铸造桩核均顺利就位,各桩之间吻合良好,颈缘密合,与邻牙接触关系正常.修复后经过12个月的随访观察,均未出现根折、牙根及牙周炎症或者桩核冠脱落等情况.患者均反映修复效果良好,无疼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出现,可以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结论 分体式铸造桩核冠用于大面积牙体缺损牙的修复效果良好,保留了更多的无明显松动的残根残冠,避免了恒牙的过早缺失,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修复方法.

  • 玻璃纤维桩核与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疗效对比

    作者:林志伟;陈学群;何伟健

    目的 比较玻璃纤维桩、金属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107颗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的残根残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玻璃纤维桩、铸造金属桩制作桩核,然后进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经过6个月到2年的随访,从有无冠松动或脱落、桩核松动或脱落或桩折、牙根折裂、龈缘黑线等方面评价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纤维桩组和铸造金属桩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8.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玻璃纤维桩的核残根残冠修复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核,具有色泽好、修复成功率高等优点.

373 条记录 14/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