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旻;刘艳辉;庄恒国;骆新兰;张芬;林兴滔

    目的 探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 筛选广东省人民医院2002-2010间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病例组织切片,查找其伴发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重排检测并随访.结果 筛选出病例2例,男女各1例,平均年龄20岁.均为无诱因出现浅表多发淋巴结肿大.镜下均可见两种细胞即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免疫组化前者CD3、TdT和CD7(+);后者CD1a和S-100(+).基因重排结果为TCR-γ基因未见重排.2例分别于诊断后7个月和8个月时死亡.结论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现象非偶然现象.患者均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有或无B症状,预后差.病因考虑为:①TCR-γ基因重排结果阴性支持T淋巴母细胞分化处于胸腺前阶段,可能具有前体细胞的作用,具备分化成其他细胞系的能力.②为朗格汉斯细胞介导对恶性淋巴瘤的免疫反应,而非真正的瘤性病变.③两种肿瘤克隆相关.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

  • microRNA-185下调AKT1信号通路对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金燕;刘春霞

    目的 探讨miR-185对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细胞增殖和致肿瘤性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qPCR检测人T-LBL组织和正常的胸腺组织中miR-185表达水平.miR-185模拟物及NC-miRNA转染Jurkat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qPCR和MTT法分别检测miR-185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情况,细胞流失术检测细胞凋亡.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预测miR-185的靶作用位点,并通过qPCR、Western blot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证实miR-185的靶作用位点.慢病毒介导的miR-185过表达Jurkat细胞分别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入裸鼠左右侧,皮下注射后4 d、8 d、12 d、16 d、20 d、24 d、28 d、32 d分别测量肿瘤体积,以探讨miR-185对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与人正常胸腺组织相比,T-LBL组织中miR-185表达显著下调(P<0.05);MTT检测细胞增殖结果表明,与NC-miRNA转染组相比,miR-185转染组Jurkat细胞增殖速率显著下降(P<0.05),且转染miR-185后,Jurkat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升高(P<0.05);TargetScan生物学软件预测表明AKT1为miR-185潜在的靶基因,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AKT1的3'非翻译序列(3'UTR)是miR-185的直接靶点;裸鼠移植瘤试验结果表明,miR-185能抑制体内肿瘤生长.结论 miR-185通过靶向作用于AKT1基因抑制Jurkat细胞增殖,其可能为T-LBL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标.

  • 单纯CHOP样方案与CHOP样方案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秦燕;石远凯;何小慧;韩晓红;周生余;刘鹏;杨建良;杨晟;张长弓;董梅;周立强;王金万;冯奉仪;孙燕

    目的 探讨单纯CHOP样方案与CHOP样方案+高剂量治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DT-HSCT)一线巩固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的疗效.方法 63例有完整治疗及随访记录的LBL患者,初治均采用标准CHOP样方案,42例获得完全缓解(CR)或不确定CR(CRu).其中26例接受HDT-HSCT巩固治疗,16例单纯进行6~8个周期CHOP样方案治疗.结果 63例患者中,初治总缓解率为82.5%.中位随访24个月时,5年生存率为31.2%,5年无病生存率为29.3%.接受HDT-HSCT巩固治疗的26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59.8%;单纯CHOP样方案治疗的16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髓侵犯、初治缓解情况与预后有关(均P<0.05).18例骨髓受侵的患者中,3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在随访22、32和37个月时仍生存,而4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患者,均在14个月内死亡.结论 单纯应用CHOP样方案治疗LBL疗效欠佳.HDT-HSCT作为一线巩固治疗有可能提高LBL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骨髓受侵的LBL患者,allo-HSCT的效果优于auto-HSCT.

  • 高强度化疗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完全缓解后合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

    作者:武晓龙;李鑫;孙振昌;崔莹莹;张明智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不成熟的前体淋巴细胞的高度侵袭性的肿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s,NHL)的2%~8.5%[1].在WHO分类中LBL被认为是前体B/T细胞肿瘤,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淋巴结或结外表现,其中约80%为T细胞表型,骨髓中T淋巴母细胞数量占25%为划分点,T淋巴母细胞数量<25%诊断为T-LBL,反之,则为T-ALL[2-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属于英美法3国协作组(FAB)分型中M5亚型,因常表现为高白细胞血症、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明显的髓外浸润、凝血功能异常(包括DIC)等,被认为是预后较差的一种类型.在我国的统计中,M5占AML病例的20 ~ 30%,在各种亚型中仅次于M2,居于第二名.

  • 单纯Hyper-CVAD方案或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史幼梧;石远凯;秦燕;刘鹏;桂琳;周生余;杨建良;何小慧;张长弓;杨晟;韩晓红;孙燕

    目的:探讨单纯Hyper-CVAD方案与Hyper-CVAD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巩固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青少年和成人初治采用改良Hyper-CVAD方案的LL患者资料。其中,22例不伴骨髓受侵的患者中,11例接受单纯改良Hyper-CVAD方案治疗,另外11例接受改良Hyper-CVAD方案联合HDT/AH?SCT巩固治疗。结果:全组61.5%(16/26)的患者初治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或不确定的CR(unconfirmed CR,CRu),中位随访29.5个月,5年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free survival,PFS)率分别为66.8%和50.2%。22例无骨髓受侵的患者中,单纯Hyper-CVAD组与联合HDT/AHSCT组的5年OS率分别为60.0%和70.7%(P=0.438),5年PFS率分别为43.6%和62.3%(P=0.209),均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初治缓解后1年内疾病进展或复发与预后不良相关(P=0.012)。结论:改良Hyper-CVAD方案是青少年和成人LL一线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无骨髓侵犯的患者,单纯改良Hyper?CVAD已能取得较好疗效,联合HDT/AHSCT巩固治疗未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郗彦凤;王晋芬

    目的:探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二步法对26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进行CD3、CD45RO、CC20、CD79a、CD5、CD23、CD43、TdT、CD99、MPO的表达的研究.结果:26例中18例TdT阳性,21例CD99阳性,CD99、TdT共同阳性14例.26例中18例为T-LBL,2例为B-LBL,有6例不能确定细胞类型.所有LBL不表达CDs、CD23、MPO.结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T细胞型占绝大多数,有少部分病例尚不能确定细胞类型.CD99、TdT为诊断LBL不可缺失的敏感标记物,进行T、B分型标记时要进行多种标记.免疫组织化学对LBL的诊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生物学特征与治疗进展

    作者:苏丽萍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的一种少见类型,生物学特征类似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临床进展迅速,预后较差,标准的NHL样治疗方案效果较差,目前明确应采用ALL样方案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改善LBL的预后.

  • 复发/难治性儿童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高欢;白元松;代恩勇;韩冷;卢振霞;赵亚男

    目的:探讨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的临床特点、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阐明 B-LBL诊疗进展,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指导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 B-LBL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思路、治疗方案、疾病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明确诊断为儿童B-LBL,给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泼尼松方案化疗1周期,同时甲氨蝶呤+地塞米松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性白血病(CNS),25 d后骨髓象提示完全缓解(CR).因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第2疗程更换方案为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巯基嘌呤,同时给予鞘内注药预防CNS,2周期后再次出现Ⅳ度骨髓抑制,故更换方案为巯基嘌呤+大剂量甲氨蝶呤,同时继续预防 CNS,该方案用药2周期末复查骨髓象为CR,第3周期结束后复查骨髓象提示复发(幼稚淋巴细胞10%).随后多次更换化疗方案,病程中缓解与复发交替,治疗31个月后骨髓象维持稳定CR状态,随后长期口服巯基嘌呤+甲氨蝶呤维持治疗(巯基嘌呤50 mg·d-1;甲氨蝶呤25 mg,每周1次)至今,现无病生存3年余.结论:B-LBL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发生骨髓浸润,治疗过程中容易复发,一旦复发即有可能转变为复发/难治性 B-LBL.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化疗不耐受或耐药.早期对 B-LBL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做出合理的预后评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其生存期至关重要.

  •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翟勇平;刘海宁;周晓钢;于亚平;宋萍;李锋;史平;王学文

    目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是少见的高度恶性淋巴瘤,WHO新分类法将其归为前体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文中探讨LBL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方法:对28例LBL患者的瘤组织做病理、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中位年龄17 ( 10~42)岁.男26例,女2例.首发症状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多见(32.1%),其次胸闷、呼吸困难(28.5%),咳嗽(21.4%).82.1%患者有纵隔肿大,64.2%有骨髓侵犯.Ⅲ~Ⅳ期21例( 76.0% ),T-LBL 26例,B-LBL 2例.TdT和CD99阳性率均为81.2%.平均治疗6个周期,中位生存期9.6个月,Ⅲ~Ⅳ期与Ⅰ~Ⅱ期两组患者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1例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获得长生存,2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者均未进行预防. 结论:LBL以青少年男性多见,有纵隔占位或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LBL可能.LBL以T细胞性为主,TdT阴性不能排除LBL诊断.临床分期与预后未见明显相关.大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预防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很有必要.

  • 惰性TdT阳性淋巴母细胞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朱梅刚

    Velankar等[1]于1999年首先报道1例咽喉部淋巴组织增生病变中有TdT/CD3阳性淋巴细胞增生浸润,术后7年未行化疗,无侵袭扩散表现,被称为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IT-LBP).2013年Wang等[2]报道1例51岁妇女在切除的子宫平滑肌瘤中发现TdT阳性的惰性B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B-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IB-LBP).据不完全统计,TdT阳性淋巴母细胞增生至今文献报道共80余例.

  • 柠檬酸和 EDTA 对 cyclinD1和 TdT 抗原修复的应用比较

    作者:陈晶晶;陈炯

    目的:探讨 pH 6.0 Citrate、pH 8.0 Tris/EDTA 和 pH 9.0 Tris/EDTA 三种修复液对恶性淋巴瘤中 cyclinD1和 TdT 抗原修复的比较。方法运用高压抗原修复法,选择三种修复液,比较56例套细胞淋巴瘤 cyclinD1和48例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TdT 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比较。结果免疫组化染色采用柠檬酸和 EDTA 两种修复液相比,56例套细胞淋巴瘤中40例 cy-clinD1表达强度随着 pH 值的升高而增强,6例用 pH 6.0 Citrate 修复后不表达,而用 pH 9.0 Tris/EDTA 修复后表达;另外48例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中42例 TdT 表达强度随着 pH 值的升高而增强,其中4例用 pH 6.0 Citrate 修复后不表达,而用高 pH值 EDTA 修复后表达。结论对于这两种抗体 cyclinD1和 TdT 来说,以高压热修复,高 pH 值 EDTA 抗原修复溶液优于 pH 6.0 Citrate,提高了恶性淋巴瘤中 cyclinD1和 TdT 抗原表达。

  • 成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谌廷妹;范磊;赵慧慧;刘澎;陆化;徐卫;李建勇

  • 改良BFM-90方案治疗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并发感染的防治

    作者:甄子俊;夏奕;凌家瑜;童刚领;林琳;蔡月;孙晓非

    背景与目的:改良BFM-90方案明显提高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的疗效,但化疗强度大,主要并发症是感染,如处理不当可影响化疗及预后.本研究总结改良BFM-90方案化疗相关感染的特点,同时探讨其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分析104例接受改良BFM-90方案化疗的儿童青少年LBL患者在各化疗阶段的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类型及化疗强度、骨髓抑制与感染的关系,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鉴别发热性质的价值,评价抗感染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在诱导缓解Ⅰ a和Ⅰ b阶段、再诱导缓解Ⅱ a和Ⅱb阶段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5%、60.7%、48.6%、28.2%;巩同化疗阶段低/中危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7.2%,高危患者为100%.全组患者共发生感染302次.其中部位明确的感染为167次(55.3%),以呼吸道感染多,而仅有发热而部位不明的感染为135次(44.7%);病原明确的感染为95次(31.5%),以G-细菌感染多,而病原未明的感染为207次(68.5%);同时伴有骨髓抑制的感染为262次(86.8%),不伴骨髓抑制的感染为40次(13.2%).PCT诊断败血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70.2%.但未能鉴别感染性质.302例感染经治疗后,296例治愈,4例感染未愈但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2例因败血症死亡.结论:改良BFM-90方案治疗儿童青少年LBL并发感染的特征明显.与骨髓抑制密切相关.病原学诊断阳性率较低,感染性质不易鉴别,治疗上仍以经验性用药为主.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作者:董敏;林曲;温景芸;汪清铭;吴祥元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和风险.[方法]4例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经数次化疗后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同胞供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4例中3例移植前部分缓解的患者移植后均获完全缓解,2例至今分别无病生存6年和2年,1例于+349 d死于淋巴瘤复发,1例于+205 d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方法,但有一定风险,应谨慎选择病人.

  • 改良BFM-90方案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科峰;夏忠军;李苏;陈晓勤;李亚军;王志辉;吴肖志军

    目的 分析改良BFM-90方案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形态学确诊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36例成年患者,均接受我院改良的BFM-90方案治疗,观察该方案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6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中26例患者存在明显纵隔肿块,22例患者出现骨髓侵犯.在诱导结束后,达完全缓解及不能确证完全缓解患者34例,部分缓解2例,总体有效率达100%.经中位随访29.5个月后,36例患者中,12例出现复发,其中8例死亡.在治疗过程中无治疗相关死亡.所有患者均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经对症治疗可恢复.结论 改良BFM-90方案为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安全且有效的方案,值得在临床继续使用.

  • HyperCVAD方案和CHOP方案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分析

    作者:胡原;赵夏;吴丽莉;蔡昌枰;赵维莅;王黎

    目的 比较HyperCVAD方案和CHOP方案对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5例采用HyperCVAD方案(HyperCVAD组,n=44)和CHOP方案(CHOP组,n=31)治疗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完全缓解(CR)的因素.随访终点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因素.结果 8个疗程之后,HyperCVAD组CR率(73%)和治疗总有效率(91%)高于CHOP组的23%和46%(P<0.000 1).中位随访时间为9.9个月(1.3~41个月).HyperCVAD组患者的中位OS时间为31.5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PFS)时间为16个月,长于CHOP组的11个月和5个月(P均<0.05).Logistic回归发现HyperCVAD组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标准偏回归系数(β)=-0.479]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3分(β=-0.691)是CR的负性影响因素.COX回归发现患者经过治疗后获得CR是唯一与长期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相对危险度=0.146,95%可信区间0.044~0.488).两组方案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肺部感染和肝功能异常等.HyperCVAD组中,100%的患者出现Ⅲ~Ⅳ级的血液学毒性,并有27%患者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明显高于CHOP治疗组的84%和3%(P均<0.05).两组均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死亡.结论 HyperCVAD方案与CHOP方案相比,疗效和预后均得到改善,肺部感染率较高但可耐受,是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方案.

  • 罕见三重癌一例

    作者:金良昆;刘鹏杰;陈楠

    1 病历介绍患者女性,63岁.自2007年7月至10月3个月间先后患三种不同器官来源的恶性肿瘤:①2007年7月因"发现右面部包块4月余,迅速增大1周"就诊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体检:右侧颊、右下颌、右口底部触及约6cm×4cm的质韧包块以及双侧颈部的大小不等的多个肿大淋巴结,大约2.5cm×1.0cm.

  • 特殊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一例诊治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婷玉;李增军;吕瑞;曲士强;邓书会;刘薇;邱录贵

    目的 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道1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根据淋巴结病理诊断为典型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经全面分析和检查正确诊断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并经低剂量伊马替尼治疗获得快速深度缓解.结论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为罕见的血液肿瘤,虽然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但有时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临床情况,正确看待病理结果,避免误诊、误治.

  •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选择

    作者:王沁;周红;江志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淋巴瘤(T-LBL)治疗的更有效化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 a入院的7例T-LBL,比较用不同类型化疗方案治疗前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临床情况的变化.结果:7例用NHL类型方案化疗瘤块缩小或消失,但骨髓原始细胞未达缓解,有的甚至增多;其中4例采用ALL类型方案化疗者获骨髓完全或部分缓解.结论:T-LBL选择NHL和ALL类型化疗方案均有效,瘤块缩小或消失;但ALL类型方案疗效更好,尤其对累及骨髓者应选择ALL类型化疗方案.

  • 骨髓移植术后以肌内肿物为表现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徐学聚;马佳佳;吴爽;孙绘霞;陈音

    目的 探讨软组织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以肌内肿物形式出现的LBL的临床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诊断为B-LBL,以肌肉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样方案化疗,近期疗效尚可.结论 肌肉肿块可以是LBL的主要表现,应予以关注.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