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肉瘤(叶状囊肉瘤癌变)1例
患者女性,58岁.右乳房肿物1个月入院.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肿物,大小5cm×3cm,质硬,活动度差.术中见肿块约3cm×4cm,质硬,边界尚清,临床诊断乳腺癌.
-
前列腺叶状囊肉瘤伴肺转移1例
患者男性,39岁.因排尿不畅、尿频、腰部酸痛半年余入院.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沿输尿管区无压痛,膀胱区无膨隆,叩诊为鼓音.肛门指检示前列腺Ⅱ度肿大,质地硬,无结节.B超示前列腺4.3cm×3.3cm× 3.2 cm,周边不光滑,形状不规则,回声不均匀.
-
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叶状囊肉瘤1例
患者女性,47岁.左乳腺肿物20年余,近1个月肿物生长迅速.查体:肿物占据整个乳腺,圆形,直径10 cm左右,瘤体界限清楚,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韧,有囊性感,压痛明显.全身淋巴结无肿大.B超示左乳腺肿物,疑似乳腺癌.
-
乳腺分叶状肿瘤
分叶状肿瘤属乳腺罕见的纤维上皮病变,占乳腺肿瘤的不到1%,占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5%.Müller首先叙述,并将此肿瘤命名为叶状囊肉瘤.此命名易引起误解,因为该肿瘤罕见囊性,且大多数呈良性的临床经过.
-
乳腺叶状囊肉瘤X线诊断
目的 通过对乳腺叶状囊肉瘤X线表现及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X线表现.结果 乳腺叶状囊肉瘤肿块体积一般较大,钼钯X线片上病灶多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结论 叶状囊肉瘤多发于40~50岁中年妇女,病史多较长,或肿块在短时期内迅速增长.肿块大、且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缘清晰、锐利,是诊断叶状囊肉瘤的重要依据,但需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鉴别.
-
少女乳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患者女,17岁,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肿块2个月,大小约5.0 cm×4.0 cm,境界欠清,活动度一般,无疼痛,发热,乳头溢液,未治疗,两个月后,肿块明显增大,无疼痛不适.患者入院体格检查:左乳外上方扪及10.0 cm×9.0 cm肿块,肿块质韧,境界欠清,无压痛,未扪及搏动,活动度一般,肿块中央皮肤稍许发红,充血,无破溃.左腋下扪及一枚1.0 cm×1.0 cm淋巴结,质韧,境界清,活动可,无压痛,右腋下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左乳叶状囊肉瘤?CT示:左乳占位.
-
乳腺叶状囊肉瘤 33 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33 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根据间质细胞异形程度和核分裂数、是否浸润、是否含有特殊间质成分进行分级.结果:Ⅰ级 8例,Ⅱ级 16例,Ⅲ级 9例.Ⅰ级复发 3例误诊 6例,Ⅱ级复发 2例误诊 9例,Ⅲ级复发 5例误诊 7例.7例含特殊间质成分.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易误诊和复发,应与巨纤维腺瘤和乳腺癌鉴别.
-
乳腺叶状囊肉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我们对2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组织学、预后及临床意义.
-
巨大乳腺叶状囊肉瘤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45岁,因右乳肿物于2003年3月5日收入院.患者1999年在外院曾行右乳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纤维腺瘤".入院前1年余,再次发现右乳内上象限有肿物,约2cm×3cm大小,质韧,无痛.2个月前肿物迅速增大,扩展至整个乳房,约有"足球"大小.查体:双侧乳腺明显不对称,右乳明显增大,表面高低不平、静脉曲张,内上象限皮色发红,有一陈旧性手术切口瘢痕,约5cm长,右乳柔韧,无压痛.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见图1).乳腺彩超:右乳巨大,形态不规则,内部结构紊乱,可见团块状回声及大量液性区,极浊,内有分隔,有较大量的血流进入.胸部CT示:右侧乳腺巨大肿物,约175mm×120mm×200mm,肿物外缘较光整,呈波浪状,其内可见浅分叶,肿物密度不均,内部可见多个片状较低密度区,隐约可见分隔;肿物与乳腺及胸肌关系显示不清,未见转移.
-
乳腺间充质肉瘤及叶状囊肉瘤的影像征像分析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8例乳腺肉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表现、钼靶表现、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肉瘤患者8例,均为女性,年龄15~56岁,其中哺乳期妇女1例.所有患者均以乳房发现肿块而就诊,肿块直径4~8cm,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钼靶X线检查及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检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乳腺分叶状肿瘤,旧称叶状囊肉瘤,为发生于乳腺的一种特殊类型肿瘤,其发病率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0.5%, 因肿瘤切面具有囊状、分叶状外观而命名.
-
青春前期双乳多发性巨纤维腺瘤术后右乳叶状囊肉瘤1例
患者,女,19岁,主因右乳房肿胀20 d就诊,于2009年7月18日入院.患者20 d来出现右乳房肿胀,且增长迅速,有轻微的胀痛.乳房检查见双乳房有多处放射状切口,左乳房触诊未见明显异常.
-
乳腺叶状肿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性病变,早于1838年由Johannes Müeller描述,称之“叶状囊肉瘤”,虽经多年的研究,病理医师仍无法准确预测其临床结局.现将我科1996-2010年工作中遇到的26例叶状肿瘤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全为女性患者,年龄22~56岁,平均45岁.发病时间多为2~6个月,长者5年.一般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有轻度乳房胀痛,肿块生长较快,也有肿块存在多年,近期突然生长较快.其中发生于左乳房16例,右乳房10例,多见于乳腺外上象限.临床检查肿物多类圆形,境界清楚活动,与皮肤及周边组织粘边不明显.临床治疗经过:6例病理组织学异型性显著,诊断恶性叶状肿瘤,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加胸大肌筋膜切除术,术后10~12年随访未见复发.
-
乳腺分叶状囊肉瘤误诊2例报告
乳腺分叶状囊肉瘤临床较少见[1],我院2002-2008年曾误诊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患,43岁.2002年5月以左乳无痛性肿物半年人院.入院时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3 cm×2.5 cm肿物,质硬,边界清晰活动良好,左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回报:乳腺纤维腺瘤,痊愈出院.
-
乳腺叶状囊肉瘤的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36例中良性27例,交界性3例、恶性6例.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主要的诊断依据是组织学检查.肿瘤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淋巴转移少见.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式一般采用乳腺肿瘤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单纯切除术及改良根治乳房切除术.术后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及内分泌治疗无效.
-
叶状囊肉瘤31例临床分析
叶状囊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1]. 我院自1991-03~2001-03共收治31例,均为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
乳腺叶状囊肉瘤的钼靶X线表现(附12例病例报道)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X线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的X线征象.结果 X线表现:(1)肿物较小、边缘光滑2例,平均大小约3.5 cm×2.9 cm; (2)肿物较小、边缘粗糙2例,平均大小约2.6 cm×2.5 cm; (3)肿物较大、边缘呈分叶状7例,平均大小约9.6 cm×7.8 cm; (4)腺体结构不良2例.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多较大且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但有时需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鉴别.
-
4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少见,其形态多样,至今其命名、分类尚未完全统一.乳腺分叶状肿瘤是双相分化的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组成,以往因其切面具有囊状、分叶状特殊外观而得名叶状囊肉瘤.目前根据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乳腺疾病分类标准,将叶状囊肉瘤更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4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以下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
转移性乳腺叶状囊肉瘤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女,31岁,因"左乳腺叶状囊肉瘤4次术后,胸闷气促1月"于2005年8月入院.患者6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一核桃大小肿块,无痛,未予重视.至2003年12月肿块增至5cm×5cm大小,于2003年12月24日在当地医院行左乳肿块切除术.
-
乳腺叶状肿瘤91例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PT)作为一组与纤维腺瘤类似的乳腺双向分化的肿瘤,占全部乳腺原发肿瘤的0.3%~1%,占乳腺所有纤维上皮性肿瘤的 2.5%[1].国外有学者首先报道并将其命名为叶状囊肉瘤,2003年WHO乳腺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叶状肿瘤,并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型.其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临床上常被当作纤维腺瘤处理而导致肿瘤复发.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P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预后、治疗方法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