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回顾分析总结高血压基底节区脑溢血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分析34例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5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1.5年,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Ⅰ级)4例,部分生活或可独立生活(ADLⅡ级)8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行走(ADLⅢ级)12例,卧文档但有意识(ADLⅣ级)4例.结论:血肿消除去骨瓣减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溢血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
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治疗体会
目的 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治疗体会.方法 将45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室系统扩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及口服乙酰唑胺+静点甘露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室腹腔分流组愈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症治疗组,术后病人意识状态较前明显好转,癫痫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二便功能恢复明显好转,神经功能恢复亦优于后者.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患者行脑积水手术能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颅脑损伤69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0年来的颅脑损伤病例.结果69例中病人恢复良好37例,中残11例,重残6例,死亡15例.结论早期确定诊断,维持内环境稳定,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及去骨瓣减压,及时发现处理合并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改变病人的预后.
-
去骨瓣减压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去骨瓣面积大小如何确定 .方法:总结分析132例去骨瓣减压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压降低的满意率94.1%(64/68),对照组术后颅压降低的满意率79.7%(51/64) P<0.05. 结论:去骨瓣的大小要经过多项指标来判定,可减少去骨瓣盲目性.
-
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42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死亡率及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明显优于参考组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CS评分为(3.25±1.11)分,参考组为(2.37±1.4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7.1%,参考组为1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梗死伴发脑疝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促进其功能恢复。
-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169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超早期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超早期行小骨窗开颅清血肿及去骨瓣减压清血肿术的169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率80%以上,其中12例血肿完全清除.死亡16例(9.47%).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ADL分级:Ⅰ级25例,Ⅱ级44例,Ⅲ级53例,Ⅳ级20例,Ⅴ级11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能在出血后引起的继发性不可逆损害之前尽早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早期行脑脊液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大面积颅骨缺损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并发症中大面积颅骨缺损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恢复颅脑骨结构的完整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从2001年开始,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对54例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病例,在术后6~8周行颅骨修补术,其中45例同时行脑脊液分流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颅脑创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其残伤率和病死率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首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手术救治及去骨瓣减压是缓解颅内高压及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方法.但术后脑积水、脑膨出在此类患者中较常发生,且对患者的意识、神经功能及预后有明显影响.
-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高压氧治疗中并发癫痫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0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于2005年12月9日入院.颅脑CT示:左侧硬膜下血肿,左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底骨折.GCS评分6分.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于2006年1月8日行高压氧治疗.
-
高压氧治疗颅骨缺损修补术过程中并发癫痫一例
患者女性,20岁,因车祸伤及头部后30 min入院.颅脑CT示:左侧硬膜下血肿,左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底骨折.Glasgow评分:6分.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治疗顺利,患者恢复良好,4个月后再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后患者出现失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既往无癫痫病史.采用6人空气加压舱,一名护士陪舱,患者平卧位,使用吸氧面罩+2.5 L呼吸气囊连续供氧装置,加压20 min,治疗压力于0.2 MPa时稳压,患者开始吸氧,于15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口角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
高气压环境对隆胸者影响的观察
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我科遇到1例隆胸者作为陪舱人员进入氧舱的特殊情况,现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借鉴.基本资料:陪舱者女性,42岁,健康情况良好.其母亲因患脑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后20 d仍有偏瘫、失语等症状需行高压氧治疗,因患者不能自理需陪舱.治疗前,当知晓患者应做捏鼻鼓气调压动作,以及带进舱的矿泉水瓶盖需打开以防被压破或溢水时,立即询问医生此类情况,高压是否会"压爆"隆胸假体.
-
去骨瓣减压对心跳骤停大鼠脑复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对心跳骤停大鼠脑复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对照组(n=16)、去骨瓣干预组(n=16).每组又分为A(6 h)、B(12 h)、C(24 h)、D(48 h)4个亚组.对照组与去骨瓣干预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CA)和心肺复苏(CPR)模型.去骨瓣干预组在大鼠心肺复苏成功1h后行去骨瓣减压.假手术组仅行气管插管、股动静脉置管术.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以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的内源性白蛋白渗出的面积百分比来表示BBB的破坏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质量浓度,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HE染色观察海马及大脑皮质细胞大体形态.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去骨瓣干预组BBB的破坏程度于6h后开始加重,并持续上升至12 h并达到峰值,之后略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去骨瓣干预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2 h显著降低(P<0.01),6h、24 h、48 h亦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在ROSC后6h明显升高,并持续上升至12 h达峰值,24 h、48 h有所回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去骨瓣干预组ROSC后6、12、24、48 h显著降低(P<0.01).假手术组仅可见≤3个散在的凋亡细胞出现在皮质.对照组和去骨瓣干预组可见皮质有大量神经元、胶质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去骨瓣干预组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去骨瓣减压能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降低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中S100b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损伤.
-
急性外伤性脑肿胀32例治疗体会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过程中经常发生脑组织急性肿胀,本病治疗困难、病情发展快、死亡率及致残率高,预后差.是脑外伤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2006年9月~2009年1月来本院收治该类患者32例,现将治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颅内圧监测联合超声在去骨瓣减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颅内圧监测联合超声在去骨瓣减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去骨瓣减压患者,按照不同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颅内压监测联合超声检查,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存活率为68.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9.0% (P <0.05).结论 颅内圧监测联合超声在去骨瓣减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低张力弹力绷带包扎预防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临床研究
去骨瓣减压术是神经外科在抢救合并颅内高压和脑疝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时常用的治疗手段[1].其在有效降低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同时,常伴随诸多并发症,其中以硬膜下积液(ES)发生率较高,约占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5%~21%[1-7].既往研究[3,8-9]发现,SH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进而影响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处理方法是确保该类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关键.
-
自发性脑出血的术式选择
自发性脑出血往往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该病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外科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和作用仍存在争议[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表征和佳手术方式的选择,现报告如下.
-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重型颅脑损伤(STBI)是以交通意外为首要致病原因的脑部严重损伤,判断标准为:昏迷>6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或在24 h内患者意识恶化再度昏迷>6 h[1].STBI常伴随脑挫伤、脑疝及恶性颅内高压等,致死率高,治疗措施复杂困难,关键在于迅速降颅压[2].目前,开颅减压术在临床上是主要治疗措施,但随着医疗和手术技术的发展,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去骨瓣开颅减压术[3].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大骨瓣开颅降压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STB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
硬脑膜"网格"状成形减压性开颅前后的颅内压及影像学改变
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恶性颅内高压症是导致患者死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可以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改善预后.但是,传统的开颅减压手术中硬脑膜打开后,尤其是对于伴有脑肿胀的患者,可出现难以控制的术中急性脑膨出,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患者预后大都很差.结合国外的经验,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技术,可防止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本文通过研究2004年4月~2007年9月间开颅术中运用硬脑膜"网格成形"减压治疗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影像学的改变以证明其减压效果.
-
术中缓慢减压预防外伤后急性脑肿胀
目的 探讨术中缓慢减压技术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PAB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包括硬脑膜网状切开和有限渐次法等的缓慢减压技术,结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对46例PABS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 按GOS评分评价:死亡19例,存活27例,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9例,重残10例.结论 缓慢减压技术能有效预防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
硬膜网格成形与常规减压影像学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两种术式的术后影像学表现.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肿胀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术中分别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术后脑嵌顿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有差异;术后中线移位、环池受压情况及术后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运用硬脑膜网格成形技术有助于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防止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