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埃及伊蚊中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细胞的持续培养

    作者:公茂庆;黄勇;谭文彬;Brian D.For;John C.Beier

    目的探讨蚊虫中肠上皮细胞的培养,建立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细胞持续培养. 方法用含抗生素的10%蔗糖水喂养新羽化出的埃及伊蚊成蚊,3 d后,在无菌的条件下解剖中肠,用含抗生素的平衡盐溶液洗3次,放入Grace's培养基中(含有7%小牛血清,0.5%庆大霉素,1 mg/ml抗酵母菌素和6 μl/ml 复合维生素),25℃培养箱中培养. 结果培养3 d后,95%的细胞生长良好,7 d后,大约25%的细胞死亡.第3 d的细胞死亡率明显低于以后的任何时间(P<0.05),从第7 d到35 d细胞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成功地建立起中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并能持续存活40多天,保持细胞的连续培养. 结论所发展的埃及伊蚊中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细胞的持续培养的方法是成功的.

  • 成蚊对虫媒病毒中肠感染屏障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超;杨发青;赵彤言;陆宝麟

    关于虫媒病毒感染蚊虫的基本机制,目前已经了解的比较清楚.一般来讲,随血液进入蚊体的病毒首先进入中肠上皮细胞进行复制,之后释放入血淋巴,继而感染唾液腺,通过蚊虫叮咬或吸血传播.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许多研究者认为中肠屏障是一非常重要的因素.早在60年代初,Chamberlain等[1]就提出了"中肠屏障"的概念.Hardy等[2]经过详细分析,总结出蚊虫感染病毒后,在不同层次存在中肠感染屏障、中肠释放屏障、涎腺感染屏障、涎腺释放屏障和经卵传递屏障.其中,中肠感染屏障或感染阈值现象,是限制许多病毒感染无脊椎动物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将重点讨论蚊虫对虫媒病毒的中肠感染屏障、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在蚊虫防制中的潜在意义.

  • 叮咬不同免疫力兔后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作者:刘志刚;叶炳辉;朱清仙

    目的探讨叮咬不同免疫力兔后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方法选用中华硬蜱相对分子质量(Mr)为105 000纯化抗原,按常规方法分别于后足掌、腹股沟以及颈背部多点皮内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免疫后每只兔用30只雌性中华硬蜱成虫叮咬,于24 h、48 h、72 h、5 d及8 d,每组各取3只吸血中华硬蜱观察其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中华硬蜱初次叮咬兔后,消化细胞随叮咬时间延长而增多增大,微绒毛较密集,排列整齐,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各单位膜结构清晰,并出现顶端小管、小泡、大量脂滴和高铁血红蛋白颗粒;近基膜的细胞膜内褶形成发达的基底迷路系统.叮咬经Mr105 000纯化抗原免疫接种兔后,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严重损伤和破坏,消化细胞数量与体积较初次叮咬组及佐剂对照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叮咬后24~48 h消化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不整,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减少,高铁血红蛋白颗粒及脂滴等均较初次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明显减少,基底迷路系统空泡化,基膜变性、松散和断裂等.叮咬后72 h~8 d,细胞器变性、坏死,细胞核固缩、碎裂以及细胞溶解、碎裂等.结论中华硬蜱叮咬Mr105000的纯化抗原免疫接种新西兰兔,能使其产生获得性免疫力.在蜱抗原诱导的新西兰兔抗蜱免疫作用中,蜱中肠是主要损伤部位.

  • 疟原虫动合子入侵按蚊中肠激活的先天性免疫防御反应

    作者:邱宗文;张锡林

    在观察疟原虫-蚊媒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经遗传选育的两个冈比亚按蚊抗性株,一个株系可通过黑化包被反应杀死入侵按蚊中肠上皮细胞的疟原虫动合子,另一个株系可将入侵中肠的动合子溶解.在疟原虫易感蚊株中也可见到通过尚未明白的机制使移行发育的疟原虫明显减少[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