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在小鼠骨髓移植中CCR5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昭;William J.Murphy

    本研究评价供者CCR5在经过强化预处理的骨髓移植动物模型受者体内的作用,为今后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经过致死剂量照射的BALB/c小鼠接受异基因C57BL/6小鼠的骨髓移植.根据回输的细胞不同实验分为4组:B6 CCR5 KO组,受者接受C57BL/6 CCR5-/-小鼠骨髓和脾脏细胞;B6 WT组,受者接受野生型C57BL/6小鼠骨髓和脾脏细胞;B6 CCR5 KO BMC组,受者只接受C57BL/6 CCR5-/-小鼠骨髓细胞;B6 WT BMC组,受者只接受野生型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结果表明:较之B6 WT组,B6 CCR5 KO组小鼠以更快的速度死于急性GVHD;其受者体内的CD8+T细胞更大量的增殖;其T细胞恢复后产生更多的INF-γ和TNF-α并且由于其T细胞有丝分裂原刀豆素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T细胞的增殖,提示CCR5的作用之一是下调参与排异反应的供者CD8+T细胞的增殖.组织学评价提示,移植剔除CCR5基因受者细胞的小鼠肾脏出现了病理损伤并且肝脏存在有更为严重的病理变化.结论:剔除CCR5基因的异基因骨髓移植使GVHD发病率的增加,供者CD8+T细胞在受者体内增殖增加以及肝肾损害加重,这提示CCR5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起着重要作用.

  • 淋巴细胞亚群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吕远飞;闫振宇;陈乃耀;武建辉;刘斌;王国立;王京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181例AA及111例hypo-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及其影响.结果:hypo-MDS组患者外周血CD3+细胞及其亚群CD3+ CD4+/CD3+ CD8+和CD4+/CD8+细胞比值与AA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hypo-MDS组患者的CD3-CD16/CD56+ NK细胞及CD3+ CD57+ T-LGL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AA组(P<0.05,P<0.01),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AA组患者(P<0.05).按CD4 +/CD8+细胞比值分组后,hypo-MDS组CD3-CD16/CD56+ NK细胞及CD3+ CD57+ T-LGL细胞比例仅在比值正常组中显著高于AA组(P<0.05);而B淋巴细胞比例仅在CD4+ CD8+细胞比例倒置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hypo-MDS患者CD19+B细胞显著低于AA患者(P<0.05).同样,两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及血小板数仅在比例正常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白细胞数和网织红细胞比例则分别仅在比例超高组和非比例倒置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骨髓原始细胞及成熟单核细胞比例仅在比例超高组中有明显差异.结论: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作为AA和hypo-MDS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根据淋巴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将两组患者分为亚组进行比较更有利于鉴别的准确性.

  • 艾滋病胃病患者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其组织CD4和CD8细胞表达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多多;王立巍;郑叶;曾东;黄绍萍;樊贞瑜;须亚红;陆基华;殷科珊;唐荣;曹婕;张仁芳;冯艳玲;程计林

    目的 回顾分析艾滋病胃病患者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患者胃黏膜CD4、CD8阳性细胞的关系.方法 58例为2004-2011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消化内科接受胃镜检查的艾滋病上腹疼痛患者,胃窦黏膜活检组织分别进行快速尿素酶和姬氏染色检测H.pylori感染,HE染色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胃黏膜组织中CD4和CD8阳性细胞的表达,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和CD8淋巴细胞.结果 研究对象H.pylori阳性26例,阴性32例;H.pylori阳性和H.pylori阴性患者胃黏膜组织CD4阳性标志细胞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H.pylori阳性患者胃黏膜组织中CD8阳性标志细胞率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P<0.05);H.pylori阳性患者胃黏膜组织中CD8阳性标志细胞率又显著高于CD4阳性标志细胞;H.pylori阳性和H.pylori阴性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外周血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存在差别,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感染H.pylori者其胃黏膜组织中CD8细胞表达水平高于H.pylori未感染者,但外周血CD4细胞数高于未感染者,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索.

  • 微波在肝癌外科治疗实验和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莫钦国;梁安民;袁卫平;陈汉华;唐朝晖;赵荫农;谢裕安;罗元

    目的:探讨微波固化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免疫效应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皮下接种Hepa瘤细胞株建立小鼠肝癌模型,将7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微波固化(MTC)组和对照组。②单针微波固化12只活体兔肝,观察肝功能变化。③微波固化切除肝癌45例,与同期传统方法切除肝癌40例作对照;微波固化不能切除的肝癌20例与同期行肝动脉结扎合并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化疗不能切除的肝癌20例作对照。结果:①MTC组小鼠肿瘤固化灶内癌细胞呈凝固性坏死,对照组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存在。②MTC组癌旁组织内CD8+和CD4+细胞的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③微波对肝脏功能有影响。④微波肝切除平均每例术中出血量比传统方法少,术后3年复发率31.1%,而传统方法为46.3%;微波固化不能切除肝癌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11.1%,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10.5%。结论:微波固化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可促进固化灶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微波固化切除肝癌,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可减少切缘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调节性T细胞在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中的免疫机制

    作者:热孜万古丽·乌买尔;米吉提·吾普尔;阿布力米提·局马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常见于20岁以下的年轻人,主要影响美观和心理.白癜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提出多种相关发病机制学说,其中自身免疫机制学说具有强的说服力.白癜风可能的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耐受性被破坏,自身免疫反应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影响黑色素细胞的正常代谢,终导致黑色素大量损失而引起白癜风.调节性T细胞(Treg)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的重要细胞,Treg细胞抑制正常T细胞对致病因素的过度免疫反应,避免自身组织器官在免疫反应过程的损伤.Treg是研究白癜风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的焦点.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在机体免疫系统自身修复过程中重要细胞,Treg细胞在白癜风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过程中保护黑色素细胞和甲状腺滤泡细胞不受过度免疫反应的损伤,防止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正是由于这点,白癜风和有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病因上可能具有共同的交叉点.Treg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可能对白癜风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机遇,进一步阐明Treg细胞在白癜风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免疫机制,在新的治疗方法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Treg细胞在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生中的免疫机制,进一步阐明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CD4+及CD8+细胞的活化

    作者:高兴林;黄作平;欧琼;岑瑞金;叶春幸

    目的 探讨CD4+及CD8+细胞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随机抽取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各29例,16例重度OSAHS患者同时进行nCPAP治疗1月.流式细胞仪测定CD4+和CD8+细胞分别占总T细胞的百分比,活化的CD4+及CD8+细胞分别占全部CD4+和CD8+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轻度、中度及重度OSAHS患者,CD4+占总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71.0%±8.0%、65.0%±4.5%、54.2%±6.8%及43.0%±4.7%;CD8+占总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24.4%±8.7%、30.3%±5.0%、40.4%±7.0%和49.4%±6.7%.CD4+细胞的活化率分别为4.4%±0.5%、5.0%±0.6%、8.1%±0.5%和9.7%±0.7%;CD8+细胞的活化率分别为7.5%±0.7%、8.2%±0.5%、12.0%±1.1%和13.3%±1.1%.两两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重度OHAHS患者nCPAP治疗后,CD4+细胞占总T细胞的比例明显上升;而CD8+细胞占总T细胞的比例则明显下降.CD4+及CD8+细胞的活化率均明显下降.两两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②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OSAHS的严重程度与CD4+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与CD8+细胞、活化的CD4+及CD8+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432、0.5166、0.4315、0.4761).结论 OSAHS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T细胞包括CD4+细胞及CD8+细胞有异常活化,且病情加重以上变化更明显,nCPAP可逆转这种改变.

  • 子痫前期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雌孕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曹卫平;钱秋菊;温坚;林萍;陈廷美;汪科换;施彩琴

    目的:探讨雌二醇和孕激素水平与免疫功能变化在子痫前期患者发病中作用.方法:选取26例子痫前期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测定其血清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浓度;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雌二醇和孕激素的水平;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16例和12例非妊娠健康妇女检测上述各项指标作为对照.结果:①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CD3+细胞和CD4+细胞的百分率以及CD4+/CD8+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5);②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FN-γ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和正常育龄妇女(P<0.05),而IL-4显著减少;③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雌二醇与孕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妇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这些免疫参数的改变与雌二醇与孕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雌二醇与孕激素可能是涮控妊娠妇女免疫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 CD8+细胞免疫亲合柱的研制及条件探讨

    作者:王郡甫;田志刚;张彩;刘金生;张建华;许晓群;孙汭;张捷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免疫亲合柱纯化细胞的方法.方法: 将亲合素交联于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上,制成免疫亲合柱;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生物素化抗CD8单克隆抗体作用后,加到该免疫亲合柱上进行纯化,CD8+细胞即吸附于柱上,洗去其他细胞后,得到纯化的CD8+细胞.结果:纯化后CD8+细胞纯度达56%~7l%,细胞回收率为39%~66%,台盼蓝染色法显示活细胞达98%. 结论:利用免疫亲合柱纯化细胞具有纯度高,回收率高,细胞活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方便有效的细胞纯化方法.

  • 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化疗后外周血CD4+、CD8+和B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隗传超;柏方;刘维燕;潘高峰;史荣亮;葛梅馨;吴克瑾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化疗后外周血CD4+、CD8+和B细胞的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9例.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乳腺癌患者和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8+和B细胞水平的差异,以及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化疗后T细胞亚群和B细胞水平及与乳腺癌患者不同TNM分期和分子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TNM不同分期CD4+细胞水平存在差异(均P<0.05),在良恶性肿瘤之间、化疗前后及不同年龄分层,CD8+细胞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在不同的TNM分期(P=0.001)及分子分型存在差异(P=0.011);在良恶性肿瘤之间、化疗前后及不同年龄分层之间B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在不同的TNM分期之间及分子分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22);CD8+、B细胞可能成为患者的预后因素,但CD8+与B细胞水平并非乳腺癌治疗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外周血B细胞、CD4+和CD8+淋巴细胞水平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价值,值得进行深入探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

  • 氩氦刀冷冻治疗对荷瘤兔肝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者:刘元水;丁桂丽;郑晓寰;魏有国;林少华

    25只新西兰大白兔剖腹,肝脏接种VX2瘤细胞建立兔肝癌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冷冻治疗,对照组除不采用冷冻治疗外其他处理同治疗组.治疗后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技术定量观察癌旁组织的CD4+和CD8+细胞的浸润密度.结果 治疗后第3、7、14天,治疗组癌旁组织内CD4+和CD8+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可促进凝固性坏死灶周围组织的细胞免疫反应.

  • 短小棒状杆菌纯化物对小鼠骨髓瘤细胞的作用

    作者:吴隼;韩效林;王琬玲

    目的初步探求短小棒状杆菌(CP)纯化物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理.方法短小棒状杆菌纯化物(酶解法)及短小棒状杆菌分别注入负瘤小鼠.氚标记胸腺嘧啶掺入法(3H-TdR)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mRNA表达法检测细胞因子TNF和INF-γ的活性.结果短小棒状杆菌纯化物(酶解法)及CP均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免疫功能显示,CP和酶解法纯化的CP都能刺激机体T淋巴细胞的转化(P<0.05)、CD3+、CD4+、CD8+数值显著增加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P<0.05),且酶解法纯化的CP还能刺激机体CD8+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酶解法纯化短小棒状杆菌不仅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并能显著的激活巨噬细胞系统,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 CD8+细胞强化骨髓细胞输注免疫调节效应及机制

    作者:

    目的观察不同脾细胞亚群强化骨髓细胞输注调节特异性免疫状态的效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分别输注BACB/C小鼠5×106骨髓细胞、5×106骨髓细胞+5×106脾细胞、5×106骨髓细胞+5×106 CD4+细胞和5×106骨髓细胞+5×106 CD8+细胞,3月后观察特异性免疫状态和淋巴细胞分化状况.结果CD8+细胞联合输注的受体淋巴细胞反应较弱,IL-2和IFN-γ低表达,IL-4高表达.结论CD8+细胞输注强化了骨髓细胞输注调节特异性免疫状态的效应,包括免疫偏移在内的机制参与了这一过程.

  • 地黄合剂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抗炎性反应及调节免疫平衡机制探讨

    作者:高聪;谢富华;区腾飞;杨洁;沈岩松;高敏

    目的 观察地黄合剂(DHHJ)在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中发挥的双向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将40例M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素治疗组(n=20)与激素治疗+DHHJ组(n=20),根据组名采取相应治疗.另设20例排除免疫系统疾病及感染类疾病的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EUSA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观察对象脑脊液(CSF)和外周血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I~(GFAP)和S100B的含量及CD4+细胞,CD8+细胞数目.用下肢功能状态的评分(AD、延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上肢功能状态评分(9HPT)对MS患者进行临床评分并分析其与GFAP、S100B之间的关系.随访MS患者的复发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S组CSF中GFAP和S100B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MS患者的AI、9HPT评分存在相关关系.DHHJ+激素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患者CSF中GFAP和S100B含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HHJ+激素治疗组MS的复发次数与激素治疗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的外周血和CSF中出现CD4+细胞明显增多,CD8+细胞明显减少;CSF中更明显.给予不同的治疗后.CD4+细胞数目减少.CD8+细胞数目增多,DHHJ+激素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HHJ 一方面能够影响MS患者CSF中GFAP和S100B的表达,抑制胶质细胞的激活,达到抗炎性反应作用;另一方面DHHJ还可以通过上调免疫抑制性CD8+细胞的数目,下调免疫辅助性CD4+细胞,发挥调节免疫平衡作用,终达到双向治疗MS的作用,减少MS患者复发的次数.

  • 机体免疫状态对慢性乙肝患者HBsAg和HBVDNA水平的影响

    作者:梁志清;吴健林;吴继周;唐灵;陶赞英;周冬生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状态对HBsAg和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对研究对象血清及全血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IL-2、IL-10和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检测,应用PCR法对HBVDNA进行检测,并对HBVDNA指数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应用SPSS 13.0 for window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L-2与HBsAg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064,P=0.547),但与HBVDNA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261,P=0.013);IL-10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4),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015,P=0.888);IL-2/IL-10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087,P=0.410),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3);CD4+细胞与 HBsAg及HBVDNA水平均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88,P=0.074;r=0.051,P=0.632);CD8+细胞也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07,P=0.315),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46,P=0.169);CD4+/CD8+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58,P=0.134);但与HBVDNA水平呈低负相关关系(r=-0.201,P=0.055).结论 慢乙肝患者体内IL-2对HBsAg水平虽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HBVDNA的复制起到显著抑制作用;IL-10对HBsAg及HBVDN水平均无显著影响,IL-2/IL-10之间的平衡对HBVDNA复制亦无明显影响;CD4+、CD8+细胞对 HBsAg及HBVDNA水平虽无明显影响,但CD4+/CD8+细胞之间的平衡似对HB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 真菌多糖YCP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和机制初步探讨

    作者:孙赛;陈真;钱之玉;高向东;郭青龙

    目的: 研究YCP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与免疫增强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接种Lewis肺癌细胞的C57/BL6J小鼠为实验模型,研究YCP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MTT比色法测定小鼠脾NK细胞和CTL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YCP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MTT法测定YCP对Lewis肺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YCP能显著降低荷瘤小鼠瘤重,增加小鼠脾重(P <0.05),促进NK细胞和CTL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P <0.05), 增加荷瘤小鼠脾脏CD4、CD8阳性细胞的含量(P <0.05).YCP200、100、50、25 mg/ml对Lewis肺癌细胞株均无直接抑制作用.结论:YCP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