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气管哮喘血清E-选择素与IgE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中国;王艳燕;王莲芸;张克军;乔中东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方法对23例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人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sE-selectin的含量,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其血清总IgE(tIgE)、特异性IgE(s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组的sE-selectin和tIgE血清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提示:sE-selectin与tIgE存在直线正相关(r=0.664, P<0.002);蒿草花粉、屋尘螨、屋尘及複草花粉的血清sIgE水平较高,为引起哮喘发病的主要变应原;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01)。结论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E-selectin和IgE较正常人高,且存在直线正相关;我国北方地区引起哮喘的常年性变应原为屋尘螨和屋尘,而夏秋季的主要变应原是蒿草花粉和複草花粉;血清ECP含量在哮喘发作期较缓解期高,这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处于活化状态有关。

  • 茶多酚辅助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研究

    作者:靳宝富;刘卫东;王玉兰;张琴;张建中

    目的 探讨茶多酚辅助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及对血清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7(IL-17)、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的85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茶多酚组(43例)和激光组(42例).激光组给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茶多酚组在激光组基础上,口服茶多酚片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INF-γ、IL-17、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 6 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茶多酚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 7%)高于激光组(85. 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NF-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IL-17、sE-selecti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茶多酚组血清INF-γ水平[(14.78 ±1.93)pg/ml ]高于激光组[(12.02 ±1.67)pg/ml],IL-17、sE-selectin水平[( 101. 23 ± 15. 30 ) pg/ml、 ( 68. 34 ± 11. 02 ) ng/ml]低于激光组[( 117. 42 ± 16. 28 ) pg/ml、(80. 21 ±13. 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茶多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 3%)与激光组(7. 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6 个月,茶多酚组复发率、复发疣体个数[5.1%、(1.29 ±0.26)个]均显著低于激光组[22.2%、(1.83 ±0.3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尖锐湿疣患者辅助茶多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清INF-γ、IL-17、sE-selectin的表达,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不同剂量凉血活血复方对小鼠上皮细胞增殖、表皮细胞分化、血浆内皮素1及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影响

    作者:侯素春;刘晓明;林熙然;季晓鹏

    目的探索中药凉血活血复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及考察量效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小鼠实验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凉血活血复方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凉血活血复方对表皮增殖、分化及血浆ET-1和血清sE-selectin均有明显调节作用.低剂量组仅对表皮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凉血活血复方可能通过阻断多个发病环节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剂量有关.

  • 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及总IgE检测

    作者:刘元林;鲁祖清

    目的探讨变应性皮炎血清标志物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了20例变应性皮炎、18例荨麻疹患者及20例正常人对照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同时应用不同方法测定了其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结果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及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可溶性E-选择素与总免疫球蛋白E间具有显著相关性(γ=0.068,P=0.003);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也有升高.上述血清标志物水平在治疗后降低.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可能是变应性皮炎严重性及活动性的良好标志物.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黏附分子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吴红;陈世锋;杨韶红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两种可溶性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选择素E(sE-selectin)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63例RA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血清sICAM-1、sE-selectin的含量,并分析两种可溶性黏附分子与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所测RA病人血清中sICAM-1、sE-Selectin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RA病人血清中sICAM-1与RF呈正相关.结论: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sE-Selectin参与了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发病过程.异常升高的sICAM-1水平可反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程度.

  • 可溶性黏附分子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作者:徐延光;陈莉明;郑少雄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斑块形成时黏附分子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及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年龄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的非糖尿病对照组血浆sE-selectin和sICAM-1的水平.再从病例组选择性别比例、病程和年龄相匹配的无下肢血管斑块形成者16例(组1)、有下肢血管斑块形成者17例(组2)及对照组中选择性别比例和年龄相匹配者17例(组3).比较三组之间血sE-selectin和sICAM-1的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sE-selectin和sICAM-1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1 sE-selectin和sICAM-1与组2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和组2血糖高于组3(P<0.01);组3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依次高于组2和组1,但与组1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sE-selectin高于组3(P<0.01);组1和组2 sICAM-1高于组3(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14,95%CI:1.087~1.366)、收缩压(OR=1.492,95%CI:1.291~1.7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045,95%CI:1.214~1.993)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sE-seleetin与sICAM-1水平高于非糖尿病者,说明糖尿病患者存在内皮细胞的活化;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下肢血管斑块形成,均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黏附分子的作用在下肢血管斑块形成前可能更为活跃;年龄、收缩压和LDL-C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

  • 可溶性E-选择素、一氧化氮检测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武艳芬;史占林;付红琴;魏晨玲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好发于中青年,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精神活动等有关[1].由于目前对UC的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寻找对UC诊断价值较好的检验项目是当务之急.E-选择素(E-selecfin)作为诱导性黏附分子,可介导白细胞在炎症和组织损伤区域的滚动,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与免疫作用[2].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信使,在体内的过高表达,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改变核酸DNA或RNA,导致UC病情发展[3].

  • 心肺复苏后血浆可溶性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培杰;杨小华;张立平;曹雯;秦静;姚巍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后是否会出现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E-选择素(sE-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增高,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CPR后存活≥48 h的82例患者于CPR后次日取血标本测定血浆sP-选择素、sE-选择素及MMP-9;按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而进行分组;并选择65例非危重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CPR后SIRS发生率为68.3%(56/82例),SIRS组患者血浆s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 SIRS组与非SIRS组血浆Se-选择素和MMP-9水平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却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CPR后1周内43.9%(36/82例)的患者发展为脓毒症,脓毒症组患者血浆s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无脓毒症组患者(P<0.05),两组血浆sE-选择素和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PR后死亡患者的血浆sE-选择素和MMP-9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均<0.01),但两组的血浆sP-选择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IRS是CPR后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反应,对预后几乎无明显影响;血浆sP-选择素水平可能帮助识别脓毒症高危患者,而血浆sE-选择素和MMP-9水平可能有助于CPR后不良预后的判断.

  • 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勇超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检测在胃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0例胃癌患者、45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比较其中14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并对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CEA、CA199和CA724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为69.12±18.19ng/mL,与正常对照组(15.85±5.27ng/mL)及良性疾病组(19.47±7.88ng/mL)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病理分期及肝转移呈正相关(P<0.05,P<0.01).胃癌患者手术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明显下降.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率远远高于其他消化道肿瘤标物(CEA、CA199、CA724),P<0.01.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辅助诊断、预测复发转移及评估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 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作者:李明善;李保平

    炎症发生是脑梗死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脑梗死患者继发的半暗区神经细胞损伤与炎症的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1],脑缺血受损部位有白细胞的浸润和炎性细胞因子存在,证明炎症过程参与了急性脑缺血的神经细胞损伤[2,3],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二者之间有何关系以及它们在脑梗死中起什么作用,临床研究少见报道.为此,我们检测了30例脑梗死(发病第1、5、14天)和30例健康人血清sE-selectin、TNT-α的浓度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

  • 血清可溶性 P-选择素、E-选择素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陈伟;张静;陈丹;张红梅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 sP-selectin)、E-选择素( sE-selectin)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接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以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分别为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以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并选择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检测,比较4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可溶性P-选择素、E-选择素水平,并分析可溶性P-选择素、E-选择素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可溶性P-选择素、E-选择素等指标比较,健康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P <0吵.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相反( P <0.05)。可溶性P-选择素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呈现正相关,可溶性E-选择素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呈现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现负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关系紧密,通过检测二者对早期糖尿病进行诊断,及早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出现恶化,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馨心;房辉;甄艳凤;徐刚;许静;张丹丹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electin)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及同期8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sE-selectin水平,并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等,以及生化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lisulin,FIN)、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 c,HbA1 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等.计算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并进行可再次检测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量表(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ehological Status,RBAN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E-selectin浓度,比较2组sE-selectin浓度及认知功能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sE-selectin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将病例组进一步分为高sE-selectin浓度水平组和低sE-selectin浓度水平组,比较2组之间认知功能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病程长,BMI、FPG、HbA1c、TC、TG、LDL-C、hsCRP、Hcy、HOMA-IR、sE-selectin浓度水平较高(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RBANS即时记忆、语言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评分以及总分降低(P<0.05);③在病例组中,与高sE-selectin浓度水平组相比,低sE-selectin浓度水平组即时记忆、视觉广度、语言功能、延迟记忆评分以及总分降低(P<0.05);④在T2DM患者中,sE-selectin浓度与HOMA-IR呈正相关,与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总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selectin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安萍;蔡惠芸;齐洪峰;张艳;刘晶

    目的: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对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30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8例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例可溶性E-选择素血清水平,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与CEA、CA199和CA242比较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为(66.82±27.91)ng/mL,与正常对照组[(17.94±5.53)ng/mL]及良性疾病组[(21.65±8.18)ng/mL]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Dukes病理分期及肝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CEA、CAl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65.47%、36.16%、26.71%和33.55%,可溶性E-选择紊与另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平行联检法,其诊断灵敏度为52.20%,明显低于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率(P<0.01).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辅助诊断、预测复发转移及评估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吴林峰;毛荣彪;孙祖良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sE-选择素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各组患者sE-选择素的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重度哮喘组sE-选择素的水平与轻、中度哮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sE-选择素作为一个重要的免疫分子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水平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E-SLT和sICAM-1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魏艳蕾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LT)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血清sE-SLT和sICAM-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58例HSP患儿为对象与30名健康儿为对照(NC)组,采血行sE-SLT和sICAM-1定量检测.结果:HSP发作期有无肾炎患儿血清sICAM-1和sE-SLT水平差异显著(P<0.01);不稳定组患儿血清sICAM-1和sE-SLT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组(P<0.01);HSP患儿治疗前,血清sE-SLT和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sE-SLT和sICAM-1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E-SLT与sICAM-1呈显著正相关(r=0.6052,P<0.01);HSP患儿复发后血清sE-SLT和sICAM-1水平又显著升高(P<0.01).结论:HSP患儿血清sE-SLT和sICAM-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这对判定病情、预测转归及疗效评定,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指标.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小静;尚小明;许丹;刘长青

    背景:移植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但有些学者认为干细胞移植会加重梗死心肌的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不全,从而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评价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于2006-06/2007-06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完成.对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干细胞移植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3.7±10.2)岁;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5.3±11.5)岁.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10名,女10名,平均年龄(62.4±10.7)岁.方法:干细胞移植组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罪犯血管后7~10 d行干细胞移植术,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罪犯血管,未行干细胞移植.主要观察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干细胞移植术后及术后1,3,6月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中,干细胞移植组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炎性因子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术后1,3,6月干细胞移植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均低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P < 0.05);术后1,3月干细胞移植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均低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P < 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术后1,3月干细胞移植组可溶性E-选择素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低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P < 0.05),说明干细胞移植组下降更为显著.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较安全,不会加重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相反可能会带来有益影响.

  • 乳腺癌病人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E-选择素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业红;田怀杲

    目的 探讨乳腺癌病人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血清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7年4-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5例乳腺癌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乳腺癌(治疗组),15例术后复发转移(术后复发组)以及20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清SICAM-1、SE-selectin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术前SICAM-1、SE-selectin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5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30d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复发组SICAM-1、SE-selecti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ICAM-1、SE-selectin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病人年龄、肿瘤直径大小、肿瘤分级、肿瘤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SICAM-1、SE-selectin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评价手术疗效和监测术后复发有重要意义.

  • 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sP-selectin、sE-selectin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艳秋;高美华;李红林;解长银;章海飞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单纯糖尿病期、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方法:32例正常对照组、3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32例单纯糖尿病期患者及3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各组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的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 BMI )、血压(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sP-选择素、sE-选择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与FBG、FINS、TG、HbA1C、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1);sE-选择素与LDL-C呈负相关(P<O.05)。结论:sP-选择素、s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是逐渐升高的,表明sP-选择素、sE-选择素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sP-选择素、sE-选择素与HOMA-IR相关,提示sP-选择素、sE-选择素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

  • 异位性皮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selectin及总IgE检测

    作者:刘元林;鲁祖清

    目的探讨异位性皮炎(AD)血清标志物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了20例异位性皮炎、18例荨麻疹及2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同时应用不同方法测定了其血清总IgE(tIgE)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结果异位性皮炎sE-selectin及tIgE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sE-selectin与tIgE间具有显著相关性(γ=0.688,P=0.003).异位性皮炎血清中ECP也有升高.上述血清标志物在治疗后水平降低.结论sE-selectin可能是异位性皮炎严重性及活动性的良好标志物.

  •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甲壳质酶蛋白40和s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吕荣华;侯明;李肃;关巍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甲壳质酶蛋白(YKL)-40和可溶性E(s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7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治疗效果,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YKL-40和sE-选择素的含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的评分、血清 YKL-40和 sE-选择素表达均显著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能改善血清中YKL-40和sE-选择素的含量,对优化内环境有一定作用.

5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