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研究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乳腺癌患者共157例,检测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分析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157例患者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41枚,共发现转移的前哨淋巴结87枚。共清除非前哨淋巴结2281枚,发现转移共301枚。非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为9.76%(8/82),其敏感度为95.12%(78/82),特异性为87.23%(81/94),准确度为87.26%(137/157)。结论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
112 在乳腺癌病人中仅阳性前哨淋巴结与阳性非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相关性
-
不同前哨淋巴结的定义标准对核素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影响
核素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中,对于前哨淋巴结的判定标准目前大致可分为3类[1].定义一:有高放射活性计数的淋巴结[2].定义二:任何淋巴结其体外放射活性和背景值之比至少为3:1或与非前哨淋巴结之比至少为10:1,并且终活检床的放射活性不超过背景值的1.5倍,否则应继续寻找可能存在的前哨淋巴结[3].定义三:所有有放射活性的淋巴结[4].本研究比较三种不同前哨淋巴结定义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所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0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分期为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病理检查确诊SLN阳性、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乳腺癌患者共89例,总结其临床、病理因素的特征及其对腋窝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SLN阳性率为17.8%(89/500),49.4%(44/89)出现NSLN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分期、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阳性率相关(χ2=4.062、36.084、7.003、10.889,P=0.044、<0.001、0.030、0.004).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浸润、SLN阳性率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46.142,95%CI:11.821~258.472,P<0.0001;OR=10.482,95%CI:2.564~51.312,P=0.002).结论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原发肿瘤分期、肿瘤是否多发、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转移率与腋窝NSLN转移相关.其中,脉管浸润及SLN阳性率≥0.5是SLN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非前哨淋巴结 -
早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
目的 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1~2个阳性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未行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1~2个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AUC值和校正曲线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共270例患者纳入研究,87例(32.2%)存在NSLN转移.中位年龄46(21~80)岁,中位SLN送检个数4(1~10)个,中位腋窝淋巴结清扫个数20(10~41)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SLN宏转移、阳性SLN个数和阴性SLN个数是腋窝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P=0.001~0.0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阳性SLN个数和阴性SLN个数是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0.041).乳腺癌NSLN转移Nomogram预测模型AUC=0.70,当预测患者的NSLN转移率≤15%时,假阴性率仅为10.5%.结论 Nomogram预测模型可作为临床医师进行腋窝处理时的决策参考,对于NSLN转移概率低的患者可以避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或腋窝放疗.
-
前哨淋巴结清扫数量对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SLN)活组织检查时,SLN清扫数量对预测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SLN活组织检查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82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nSLN转移与组织学分级(χ2=10.114,P=0.006)、 脉管浸润(χ2=12.381,P<0.01)、SLN阳性数≥2个(χ2=13.734,P<0.01)有关,但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SLN转移率、分子分型及病理类型均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LN阳性数≥2个为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45,P=0.015).结论 外科医生对乳腺癌患者行SLN活组织检查时需保证清扫SLN的数量>2个,当SLN阳性数≥2个时,nSLN发生转移的风险增高.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非前哨淋巴结 肿瘤转移 -
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转移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验证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腋窝NSLN转移预测模型评估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175例成功行SLN活检且结果阳性、随即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使用MSKCC预测模型计算每例患者腋窝NSLN转移风险,利用校正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原发肿瘤大小、肿瘤是否多发、阳性SLN数、阳性SLN转移率、阴性SLN数与腋窝NSLN转移相关,P值分别为0.0018、0.0029、0.0049、0.0007、0.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原发肿瘤大小、肿瘤是否多发和阳性SLN数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22、0.0160、0.0176.校正曲线显示预测值曲线和真实值曲线趋势相近,MSKCC预测模型被验证的AUC值为0.79.结论 对于SLN转移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越小、肿瘤单发、阳性SLN数越少、阴性SLN数越多、阳性SLN转移率越低,其腋窝NSLN转移可能性越低,可对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提供参考.MSKCC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腋窝NSLN的转移风险.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MSKCC线列图 -
非前哨淋巴结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1、2枚阳性患者的临床因素间关联分析
目的 探讨非前哨淋巴结( non-sentinel lymph node, NSLN)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1、2枚阳性患者各临床因素间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经活检证实SLN1、2枚阳性后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统计NSLN的阳性情况,并分析NSLN与患者各临床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198例患者中NSLN阳性率为40. 9%(81/198),其中腋窝Ⅰ水平阳性80例,Ⅰ、Ⅱ水平阳性仅1例. NSLN阳性与患者年龄(χ2=1. 258)、病灶分级( χ2=1. 327)、分子分型( χ2=1. 020)、是否新辅助化疗(χ2=0. 923)、雌激素受体(χ2=0. 189)、孕激素受体(χ2=0. 109)、Ki67 (χ2=1. 755)均无关( P均>0. 05).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u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患者NSLN的阳性率为56. 9%(29/51),明显高于 HER-2 阴性患者的 35. 4%(52/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136,P=0. 03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R-2阳性是NSLN的阳性独立危险因素( OR=0. 031, 95%CI 0. 012-0. 615,P=0. 022).结论 SLN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存在NSLN阳性的风险较高,其中HER-2阳性者NSLN的阳性风险则更高.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乳房切除术 非前哨淋巴结 -
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处理方式的新进展
早期乳腺癌(early breast cancer,EBC)的治疗在近几年内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手术方式变得更为保守和微创。过去临床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cN+)的EBC患者需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腋窝淋巴结阴性(cN0)患者需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1]。通过SLNB可确定ALND术的范围,并明确分期,更好地控制局部复发和改善预后[2]。但近年来腋窝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患者接受ALND的必要性被质疑,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部分SLN阳性患者不接受ALND也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预后也与接受ALND者相似[3],这标志着继SLNB后EBC患者腋窝处理方式进入了新阶段。本文就EBC腋窝处理方式应用现状及新进展综述如下。
-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其列线图验证性研究
目的 探索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验证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列线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1年12月至2012年1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1227例乳腺癌病人,评估前哨淋巴结(SLN)阳性病人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登陆MSKCC网站计算病人NSLN转移风险,通过绘制趋势线和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预测准确性.结果 肿瘤大小、SLN阳性数、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和多灶性与NSLN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肿瘤大小、SLN阳性数、组织学分级和脉管侵犯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趋势线显示预测值曲线和真实值曲线趋势基本相同,MSKCC列线图的AUC值为0.765,预测值<10%的病人(51/412,12.4%) NSLN阳性率为5.9% (3/51).结论 MSKCC列线图可以较准确的预测NSLN转移风险,为病人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提供参考依据,预测值<10%的病人可以避免ALND.
-
乳腺癌列线图模型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危害全世界女性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个体化预后进行评估预测,可为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列线图模型(nomogram)可通过各种预测因素量化临床事件风险。从nomogram在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以及乳腺癌个体化预后预测等3个方面,分别评价其预测因素、应用特点以及预测的准确性等指标,以期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选择更合理的预测因素、调整不同预测因素所占权重,以建立、改良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预测的nomogram模型,为制定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现就乳腺癌相关列线图模型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腋窝超声检查对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价值研究
目的: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已成为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标准方法。对仅前哨淋巴结阳性而非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过度治疗之嫌。本研究探索腋窝超声检查结果可否用来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经同组医生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接受过术前腋窝超声检查,且未接受过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比较这些患者的术前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或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结果。结果:共入组154例患者,其中117例(76.0%)的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对102例(66.2%)患者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有15例的前哨淋巴结为阳性,对她们施行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其中有7例的非前哨淋巴结为阴性。在117例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113例(96.6%)无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应用腋窝超声检查结果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率和准确度分别为81.8%、85.6%、96.6%和85.1%。结论:对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可用作无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对这些患者,可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但不需依据活组织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前哨淋巴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阳性预测因素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河南省肿瘤医院578例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术中印片及术后连续切片HE染色检测SLN.[结果]全组女性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38.4%.单因素分析显示,阳性SLN数目(x2=70.114,P=0.001)、阴性SLN数目(x2=49.095,P<0.001)及Ki67表达水平(x2=6.924,P=0.009)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SLN数目(OR=2.076,95%CI:1.686~2.556,P<0.001)、阴性SLN数目(OR=0.673,95%CI:0.586~0.773,P<0.00l)和Ki67表达水平(OR=1.807,95%CI:1.150~2.840,P=0.010)是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阳性SLN数目、阴性SLN数目和Ki67表达是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目的:预测非前哨淋巴结(non-SLN)转移,以筛选出转移局限于前哨淋巴结(SLN)的乳腺癌患者.方法:采用99mTc-SC作为示踪剂,对95例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成功发现91例患者有SLN(95.8%),其中85例患者SLN能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状况(93.4%).临床肿块大小(P=0.028)、肿瘤分级(P=0.040)和原发灶cyclinD1蛋白(P=0.017)的表达与non-SLN转移显著相关.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证实,临床肿块大小、肿瘤分级为独立的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因子.结论:可根据临床病理学特征,筛选出乳腺癌转移只局限于前哨淋巴结的患者,也存在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能性.
-
临床病理因素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病理因素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阳性且继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02例,分析NSLN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102例患者中NSLN阳性42例,阴性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χ2=9.362,P=0.002)、阳性前哨淋巴结(SLN)数目(χ2=7.513,P=0.023)、阴性SLN数目(χ2=8.963,P=0.003)有关,SLN阳性数哑变量处理后分析显示:与仅1枚阳性淋巴结相比,SLN阳性数为2枚及3枚以上的患者其发生NSLN转移的风险分别增大2.625倍及3.65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大小(P=0.020,OR=2.122)、阳性SLN数目(P=0.010,OR=1.660)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阴性SLN数目(P=0.004,OR=0.733)是NSLN转移的保护因素.结论 对于低转移风险的患者如原发肿瘤<2 cm,检出的阳性SLN数<2枚及阴性SLN数>1枚,配合术后全身系统性治疗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可考虑行保腋手术.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临床病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能否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36例早期乳腺癌,常规HE染色检测腋窝淋巴结,对HE染色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及所属非前哨淋巴结,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肿瘤的转移情况.结果常规病理检测,36例中,10例腋窝有转移,其中2例仅前哨淋巴结有肿瘤转移.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检测26例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共61枚,非前哨淋巴结406枚,2例(2枚)仅前哨淋巴结发现有肿瘤转移,余24例前哨淋巴结及非前哨淋巴结均无肿瘤转移,HE染色的检测阴性的前哨淋巴结患者假阴性率为7.7%(2/26).结论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可以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非SLN(non-SLN, 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106例SLN阳性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依据腋窝NSLN是否转移分为转移组43例和未转移组63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腋窝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在阳性SLN数目、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阳性S L N数目≥2枚(O R=13.858,95%CI : 4.597~41.776,P<0.001 )、有脉管浸润(O R=5.087,95%CI : 1.241~20.856, P=0.024 )是N S L 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阳性S L N数目、脉管浸润可作为预测早期乳腺癌NSLN转移的指标.
-
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目的寻找与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相关的指标,预测非SLN是否有转移,避免对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进行腋窝清扫.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9年5月到2004年2月完成的116例乳腺癌SLN活检病例,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10种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哪些因素与非SLN转移相关.结果原发肿瘤大于2cm,脉管浸润,c-erbB2(+)这3个因素与非SLN转移相关,具有其中一个因素时,非SLN转移机率为91%~95%,具有其中两个因素时为94%~100%,三个因素均具有时为100%.结论非SLN转移的预测和SLN活检相结合,可以使转移仅局限于SLN的患者免除腋窝清扫,使治疗更加有的放矢.
-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三种预测模型的验证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阳性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危险因素,并分析验证三种预测模型(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模型、Cambridge模型、Tenon模型)对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的预测效能与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行SLN证实阳性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8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NSLN转移阳性患者2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乳腺癌NSLN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别利用MSKCC模型、Cambridge模型、Tenon模型预测入组病人NSLN转移风险,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效能;通过校正曲线及χ2检验比较MSKCC、Cambridge、Tenon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 组织学分级、是否有脉管癌栓、阳性SLN数、SLN转移灶大小、SLN阳性数/SLN总数相关(P<0.05),而与年龄(P=0.197)、 肿瘤位置(P=0.157)、 病理类型(P=0.247)、 阴性SLN个数(P=0.104)、 肿瘤多灶性(P=0.266)、 肿瘤ER状态(P=0.226)、PR状态(P=0.162)、HER2状态(P=0.129)、Ki-67状态(P=0.246)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SLN阳性数、 脉管侵犯与否、SLN转移灶大小、SLN阳性数占总SLN的比例为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MSKCC、Cambridge、Tenon模型绘制入组患者NSLN转移预测的ROC曲线,计算AUC值分别为0.712、0.600和0.654,校正曲线显示MSKCC和Tenon模型的预测值曲线与真实值曲线趋势相近,优于Cambridge模型.三种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MSKCC模型对NSLN转移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χ2=7.728,P=0.006),而Cambridge、Tenon预测值与实际值不相关(χ2=0.732,P=0.269、χ2=1.059,P=0.326).结论 MSKCC模型可以较准确的预测我中心SLN阳性患者NSLN转移风险,作为术前评估参考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Cambridge、Tenon模型的预测效能劣于MSKCC模型.
-
SLNB阳性早期乳腺癌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 阳性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 (NSLN) 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手术治疗的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对象, 观察可能的NSLN的影响因素, 分析相关临床及病理因素与乳腺癌NSLN转移的关系.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前哨淋巴结 (SLN) 转移率、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脉管浸涧、SLN转移灶大径指标具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SLN转移率、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脉管浸涧、SLN转移灶大径指标是可作为预测乳腺癌NSLN转移的独立性、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