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2~2005年问诊治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术前咬合片确诊下颌下腺导管结石,行导管结石去除或切除术.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下颌下腺分泌正常.讨论对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引起的颌下反复肿胀,而下颌下腺功能正常者,去除结石是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如果长期下颌下腺反复感染,致慢性下颌下腺炎,分泌功能降低甚至消失,需行下颌下腺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
-
超声对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颌下腺导管结石检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49例颌下腺肿大或伴疼痛的患者行超声检查,并对颌下腺导管进行分区,通过超声确定结石的位置和腺体的炎症情况,利用手术和内镜方式取石,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发现颌下腺导管结石40例,结石的检出率由导管前段向后段依次增多,分别是40%(16例),52.5%(21例),但分支导管内结石检出率较低仅为7.5%(3例),此外取石结果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 颌下腺导管结石好发于导管后段,分支导管结石较少见,且超声诊断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准确性高,在确定结石位置数量、观察导管扩张及颌下腺感染程度均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涎石病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超声诊断腮腺导管结石1例
患者男,75岁.因左下颌角部肿痛7 d来诊.查体:左下颌角部位肿胀,压痛,咀嚼时加重.二维超声检查:左侧腮腺大小约62 mm×43 mm×18 mm,实质回声略增强 ,分布均匀,其中部见一横行的管状结构,远端开口于口腔颊部,内径为5.3 mm,管腔内见3个强回声团 ,后伴声影,大者位于管口处,约6 mm×3 mm(图1).彩色多普勒检查见腮腺实质内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腮腺炎伴腮腺导管结石.
-
高频超声在颌下腺导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颌下腺导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颌下腺导管结石,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腺体内外导管扩张及结石位置,颌下腺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周缘淋巴结,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确诊18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94.7%.颌下腺导管结石位于腺内3例、腺体与主导管交界处4例、主导管内12例,伴有导管内径扩张17例,不扩张2例.腺体内部回声不同程度减低,欠均匀或不均匀.CDFI示颌下腺慢性炎症血流信号不丰富,慢性炎症伴急性发作血流信号丰富.结论高频超声对颌下腺导管结石诊断准确性高,二维声像图表现伴CDFI检查血流增加提示颌下腺急性炎症,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较大帮助,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
右颌下腺导管结石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32岁.因右颌下部肿痛一年入院.查体:右颌下腺肿大,表面不平,质地硬,有压痛.经口腔观察见右颌下腺导管口红肿,压迫腺体可见导管口溢出少许脓液,用手触及导管有一绿豆大质硬结节.超声检查:右颌下腺弥漫性肿大,大小为3.0 cm×1.5cm,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欠均匀,导管扩张内径0.5 cm,下段见直径0.5 cm强回声光团伴声影(图1).超声诊断:(1)右颌下腺导管结石;(2)右颌下腺炎症.后经手术取石.
-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为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因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就诊的病人17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人中选择保守治疗36例,选择经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60例,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75例,5例在经口结石取出术后再次手术摘除下颌下腺.结论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阻塞性下颌下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经口导管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摘除术.需依据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难易程度及腺体功能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B超诊断颌下腺导管内结石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5岁.左颌下反复肿痛2年余,每次疲劳或饮食时肿痛加重,后约半小时肿胀渐消失.近1个月来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
-
颌下腺导管结石治疗体会
涎石病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在三对大涎腺中,颌下腺结石常见,约占80%~90%,腮腺次之,舌下腺很少见[1].涎石病的发生可导致腺体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超声诊断右颌下腺导管结石1例报告
患者男,40岁,因进食时右颌下部肿胀,疼痛1年余就诊.体检:颜面部两侧对称,右颌下腺区略平,可触及一硬结节,表面欠光滑,大约为2.4 cm×2.6 cm,有压痛.超声检查:右颌下腺大小为1.8 cm×1.6 cm,表面尚光滑,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欠均匀,可见颌下腺内导管扩张,内径0.62 cm,于下段内可探及一直径0.6 cm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1 超声诊断1.1 诊断①右颌下腺炎;②右颌下腺导管结石.
-
颌下腺结石78例临床分析
颌下腺导管结石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疾病,治疗并不复杂,但部分患者在导管内的位置较难确定,现将78例报道如下.
-
超声诊断舌下腺导管结石并舌下腺囊肿1例
患者女,13岁.因右侧舌下反复肿胀半年,再发肿大7 d就诊.查体:右侧口底局限性隆起,隆起物大小约3 cm×2 cm,呈淡蓝色,将舌右前部向后上方抬起.触之柔软,有波动,无痛感.超声检查:使用Biosound AU4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7.5 MHz.患者仰卧位,颈下置枕,头后仰,经颏下扫查.右侧舌下腺组织回声中见大小约 28.2 mm×16.8 mm×15.5 mm的无回声区,周界清晰,壁回声增强,厚约 0.7 mm,内透声好.
-
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1例
涎腺结石多见于颌下腺导管,一般呈不规则圆形卵圆形或长柱形,一般不超过1cm×2cm.我院2001年9月偶见1例巨大颌下腺导管结石,报告如下.
-
CO2激光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我科从1989-08,开始应用CO2激光治疗机治疗口腔颌面部病变30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6例,男性171例,女性135例.年龄1~75岁.病变包括面部色素痣36例,各类疣46例,角化棘皮瘤5例,白斑9例,扁平苔藓9例,冠周龈瓣切除21例,唇或舌系带延长16例,颌下导管结石2例,肥大性龈炎4例,毛细淋巴管瘤13例,牙龈瘤12例,粘膜息肉5例,乳头状瘤16例,瘢痕疙瘩5例.
-
颌下腺结石64例报道
颌下腺导管结石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治疗原则并不复杂,但有部分患者结石在导管内的位置较难确定,现将64例报道如下.
-
腮腺导管结石伴慢性腮腺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汉族,农民.因左侧面部肿块20年就诊.20年前患者偶然发现左侧面部一肿块,无不适感,一直未诊治,肿块生长缓慢.5年前左侧面部出现肿胀症状,常在进食时引起;2年前出现口内溢脓,持续至今.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好,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肝脾检查未见异常.颌面部左右不对称,左侧面部略肿胀,表面皮肤无红肿,腮腺导管区可触及一约1.0 cm×1.0 cm大小肿物,质地硬,活动,无压痛.其后方可触及一约2.0 cm×2.0 cm大小腺体肿块,质地中等,边界尚清,无明显压痛.腮腺导管口无红肿,挤压左侧腮腺,可见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
-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治疗效果探讨
慢性腮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是腮腺导管结石、炎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致腮腺叶间导管扩张,腺液排泄受阻引起的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炎症致腺体组织肿胀、增生.本文从临床、造影等方面探讨了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效果.
-
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一例报告
颌下腺及其导管结石较为常见.笔者接诊一例颌下腺导管结石,结石的形态,体积实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
多层螺旋 CT 对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DCT)对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及 MD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方法:对具有完整头颈部 MDCT 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涎腺结石的 MDCT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共计有阳性结石39个,下颌下腺结石30例(96.77%),7例患者(22.58%)具有多发结石,18例(58.06%)病例伴有明显的炎性症状,结石体积、结石的位置与下颌下腺炎性症状相关,结石越靠后、结石体积越大,下颌下腺炎性症状就越重。结论:MDCT 对涎腺结石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确定结石的形态、数目、大小并定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
超声诊断颌下腺导管结石1例
患者女,25岁.因右颌下肿痛1周来诊.查体:右颌下肿胀,压痛,咀嚼时加重.二维超声检查:右侧颌下腺大小约50mm×35mm×20mm,包膜完整,内部光点增粗,回声减低,分布尚均匀,其中部可见内径约5mm的导管回声,管腔内见2枚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大小均约5mm×3mm,其中一个位于导管末端开口处.彩色多普勒检查见右侧颌下腺实质内较丰富的条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颌下腺炎伴导管结石.入院治疗3日,患者自述排除1枚,复查二维超声:右侧颌下腺导管中见1枚大小约5mm×3mm的强回声光团.
-
涎石病2例报告
唾液腺体或导管内形成的结石称涎石,涎石病在临床上不多见,中年人易发,一般无症状,有症状也多有反复炎症史.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病例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