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材料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疗效观察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PDVI)是外科常见病,本研究1998年8月至2004年10月应用自体大隐静脉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等行包窄术治疗PDVI 168条下肢,经12~194个月临床随访,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
肘部桡动脉与并行深静脉内瘘的建立和临床使用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维持透析的重要通路,也有人称之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目前公认使用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是安全、有效的血液通路.通常多选择上肢的桡动脉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但有一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造成血管条件较差,需要采用非常规部位及方法造瘘.比如,肘部的肱动脉与其附近的表浅静脉造瘘,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搭桥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搭桥内瘘,人尸动脉搭桥动静脉内瘘的应用等方法.我院从2000年开始采用肘部桡动脉与其伴行深静脉造瘘的方法,为8位患者造瘘,经过4年的临床使用,效果是理想的,为这些患者解决了长期血液透析的问题,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支架相关并发症分析
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早为Balko提出,并于1986年通过将支架外覆聚乙烯膜,经股动脉导入成功治疗了绵羊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模型[1].1991年,阿根廷的Parodi等[2]用市售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将其两端固定在Palmaz内支架上,成功实行首例AAA腔内治疗.随着血管支架的发展与腔内操作技术的改进,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EVAR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更低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3,4].近年来评价其中远期疗效的报道开始出现,由支架移植物(stentgraft,SG)导致的并发症也愈发受到重视[5],现就该一问题作如下分析.
-
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适应证、使用时间及并发症.方法 32例前臂行PTFE内瘘者共使用35根PTFE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术前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及手术原因、术后抗凝剂用量、保留时间、合并症及透析充分性.结果 32例慢性透析患者共行35例次PTFE内瘘,平均年龄58.7±12.8岁.其中糖尿病肾病12例(37.5%).术后不通3例次.1年内肾移植5例,死亡2例,余25例满1年时通畅21例次,发生栓塞8例次,瘘管感染4例次,瘘管裸露3例次,血清肿2例次.1年平均透析118.2±12.6次,透析血流量250~350ml/min,透析充分性指标KT/V为1.1~1.3,再循环率为3.0%~3.2%.合并症主要为栓塞、感染、瘘管裸露和血清肿.结论 PTFE内瘘作为一种永久性血透通路,尤其适合血管条件差的糖尿病患者;PTFE内瘘血流量大,透析充分,再循环率低;其并发症主要为栓塞、感染、瘘管裸露和血清肿,栓塞发生率较高,应积极抗凝、预防感染.
-
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重建输尿管2例报告
目的:研究非生物性血管(PTFE)移植,治疗长段输尿管狭窄或坏死.材料与方法:选用美国Gore-Tex公司生产的PTFE人造血管,直径6mm.术中用人造血管于肾盂或输尿管近端用5个0血管线吻合,截取适当长度于膀胱壁上极开小口,将人造血管远端用3个0可吸收线吻合后,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周边组织以包扎吻合口.结果:1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长段坏死致梗阻解除,随访4年余,至今正常.1例宫颈癌术后广泛转移输尿管中下段癌变狭窄致梗阻解除,术后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移植PTFE人造血管重建输尿管长期在尿液环境中化学稳定,具有安全,疗效确切,是理想替代输尿管的材料.
-
不同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同种异体血管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对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同种异体血管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6个月,1、3和5年通畅率进行随访,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行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制作动-静脉内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异体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通畅率高,与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搭桥制作动-静脉内瘘通畅率低,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与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血管和同种异体血管动-静脉内瘘通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优于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