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管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歆璐;周玲;谢言虎;柴小青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麻醉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观察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75例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0.375%罗哌卡因20 ml;B组:0.5%罗哌卡因20 ml;C组:0.5%罗哌卡因15 ml.超声引导下单侧腹直肌鞘阻滞.结果 术中补救镇痛次数A组较B组和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较A组总体满意度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腹直肌鞘阻滞麻醉方法,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管植入术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导管置管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毛明锋;朱虹;朱潮涌;雷文晖;金烈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腹膜透析导管置管术时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为腹膜透析置管术寻找一种安全、并发症少,且能提供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40倒,将患者分为局部浸润麻醉组、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麻醉效果、腹直肌紧张程度、麻醉维持时间、并发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麻醉诱导时间短,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术中腹直肌较松弛,手术视野好、操作方便.未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局部浸润麻醉组术中患者疼痛较明显,需频繁加用局麻药.术中腹直肌较紧张,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短.结论: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应用于腹膜透析导管置管术,麻醉诱导时间短、术中麻醉效果好、腹直肌松弛好,操作方便,术后镇痛效果好.能克服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是一种安全、并发症少,且能提供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与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胃癌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邢甜;张冯江;郁丽娜;周清河;严敏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与连续硬膜外阻滞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ASA分级Ⅰ、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组(R组)、连续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60例.R组患者手术缝皮后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并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E组患者于T8~T9或T9~T10间隙行硬膜外置管,术后接硬膜外镇痛泵.在术后2、6、12、24、36、48 h,以疼痛VAS作为首要指标,同时观察术后72 h补救镇痛的比例、副作用发生率、尿管拔除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 与E组比较,R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VAS、补救镇痛比例、胃肠功能恢复、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尿管拔除时间[2.0(1~4)d]、早期活动时间[5(2~11)d]、术后72 h低血压发生率[8例(13.56%)]以及暂停镇痛泵例数[4例(6.78%)]均低于E组[3.5(3~4)d、9(6~12)d、25例(43.10%)、16例(2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与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在胃癌术后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和术后康复时间,但副作用发生率低.

  • 腹直肌鞘阻滞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田艳艳;刘学磊;崔常雷;夏瑞;韩树海

    背景 腹直肌鞘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是一种为腹壁正中切口手术提供术后镇痛的躯干神经阻滞技术,现在多模式镇痛中得到了应用. 目的 介绍RSB技术及临床应用近况. 内容 综述RSB的应用解剖、阻滞方法、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 趋向 RSB在多模式镇痛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声 腹直肌鞘阻滞
  •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松彬;薛庆生;张基;陈嘉生;于布为

    目的:观察双侧腹横肌平面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9月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19~79岁,BMI 18~30 kg/m2,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组(TR 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 组)和静脉镇痛泵镇痛组(P 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TR 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注射0.22%甲磺酸罗哌卡因20 ml,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注射0.22%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T 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注射0.22%甲磺酸罗哌卡因20 ml,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0 ml;P 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0 ml,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0 ml,P 组术后使用 PCIA (配方:舒芬太尼50μg+生理盐水50 ml)。记录三组患者入室后5 min(T1)、腹腔穿刺导入器置入前2 min (T2)和和置入后2 min (T3)的 SBP、DBP、HR、SpO2,术中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术后2、6、12、24 h 患者腹腔穿刺孔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同时评价术后镇痛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 T 组和 P 组比较,TR 组患者在腹腔穿刺导入器穿刺前后血压波动较小(P <0.05);术后2、6、12 h TR 组剑突下穿刺孔的静态和动态 VAS 评分明显低于 T 组和 P 组(P<0.05);术后2、6 h TR 组脐穿刺孔的静态 VAS 评分和术后2、6、12 h TR 组脐穿刺孔的动态 VAS评分明显低于 T 组和 P 组,术后12 h TR 组脐穿刺孔的静态 VAS 评分明显低于 P 组(P <0.05);术后2、6、12 h TR 组右侧肋缘下穿刺孔的静态和动态 VAS 评分明显低于 P 组(P <0.05),术后24 h三组患者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 组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 T 组和 P 组(P <0.05)。结论双侧腹横肌平面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有助于术中循环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具有安全性。

  • 超声下腹直肌鞘阻滞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金变;单嘉琪;严海;万名柢;江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RSB)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和术后的作用.方法 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麻醉诱导后在超声下行双侧RSB,R组注射0.5%罗哌卡因20 ml,S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后均行PCIA,维持VAS评分≤3分.记录两组切皮前后HR、SBP、DBP差值(ΔHR、ΔSBP、ΔDBP)、术中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用量、术毕拔管时间、术后24 h的PCIA药物用量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R组切皮前后的ΔHR、ΔSBP和ΔDBP明显小于S组(P<0.05).R组术中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及术后24 h PCIA药物用量明显少于S组,术毕R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R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S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RSB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是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麻醉和镇痛方式的有效补充.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刘志林;沈荣荣;郑丽君;成丽明;王浩杰

    目的 探讨超声下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在开腹胃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组(TR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及空白对照组(C组),各2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TR组行TAPB+RSB,T组行TAPB,C组不行阻滞操作.3组术后均配用电子静脉自控式镇痛泵(PCIA).记录3组术后0.5、2、4、8、16及24 h(分别对应设为T1~6)各时点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及舒适度评分(BCS评分),记录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记录术后24hPCIA按压次数及剩余药量.结果 与C组比较,T组和TR组术后T1~5各时点的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升高(均P<0.05),术后T2~5各时点的Ramsay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与T组相比,TR组T1 ~5各时点的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升高(均P<0.05);与C组比较,T组和TR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降低、剩余量明显增加、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均P< 0.05);与T组相比,TR组PCIA按压次数显著降低、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均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RSB用于胃癌根治术具有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及安全性高的特点,且可有效减少PCIA使用量,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 腹直肌鞘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梁;朱志鹏;张才军;周红梅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直肌鞘阻滞联合PCIA组(R组)和单纯PCIA组(P组),每组40例,R组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鞘阻滞;P组不予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观察并记录术中七氟醚用量及舒芬太尼用量,于患者术后2h(T1)、6h(T2)、12h(T3]、24h(T4)、48h(T5)5个时点评估并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PCIA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h内镇痛不全例数及追加镇痛药物情况;随访记录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R组术中及术后2、6h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5),R组的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上均较P组提前,镇痛不全情况较少(P<0.05);两组在术中七氟烷用量、术后静息VAS、术后12、24、48h舒芬太尼用量、住院天数、术后追加止痛药物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直肌鞘阻滞联合PCIA能为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提供有效镇痛,减少镇痛不全情况的发生,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的康复.

  •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云;金啸;叶松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间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患儿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级、年龄4~8岁,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超声组(U组)和骶管神经阻滞组(C组),每组25例,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诱导七氟烷维持、喉罩,机控呼吸的麻醉方法.U组两侧4个位点分别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并注入0.15%罗哌卡因混合液0.1 mL?kg-1,C组行骶管神经阻滞并注人相同局麻药0.75 mL?kg-1.采用北美疼痛行为评估量表(CHEOPS)按评分对患儿在术后恢复室(PACU)的不同时间点及回到病房后的每个时间点做术后疼痛评估,统计应用曲马多镇痛病例数,出院前对患儿家长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U组患儿在PACU、回病房后4及8 h的疼痛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回病房后需要曲马多镇痛:U组7例;C组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3(2,3)与C组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于儿童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超声引导下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能提供和骶管神经阻滞相当的镇痛效果.

  • 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多点注射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黄志;张志发;王维;彭晓红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8~88岁,ASA Ⅰ~Ⅲ级,随机分成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全麻后T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33%罗哌卡因行区域阻滞,每侧肋缘下腹横平面2针6点法联合腹直肌鞘1针2点法注射,双侧容量共60 mL;C组全麻不阻滞.记录患者腹壁穿刺前后1、3、5、10min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术后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T组穿刺前后1min的HR和MAP无明显变化(均P>0.05);C组穿刺前后1 min的HR和MA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T组患者各时间段术后VAS评分均较C组低(均P<0.05);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T组少于C组(P<0.05).结论 全麻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用于胃癌根治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

    作者:蔡畅;漆勇;李炎;刘礼霞;张豪杰

    目的 探讨患者在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的麻醉方式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患者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体重指数(BMI) 18~ 30 kg/m2,随机分为3组:局部浸润组(L组)、TAPB组(T组)和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组(TR组).观察3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完成后(T1)、手术开始切皮时(T2)、关腹时(T3)、术后6 h(T4)、术后12 h(T5)和术后24 h(T6)等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中追加局麻药使用量,术后镇痛药使用量,术中及术后24 h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3时间点,L组和T组MAP和HR明显高于TR组(P< 0.05);T4、T5时间点,L组MAP和HR明显高于T组和TR组(P<0.05);L组、T组术中罗哌卡因追加量和术后地佐辛用量明显多于TR组(P<0.05);L组术中罗哌卡因追加量和术后地佐辛用量亦明显多于T组(P<0.05).L组患者在T3、T4、T5时VAS评分高于T组和TR组(P<0.05).3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不良情况.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RSB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 罗哌卡因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对开腹胃癌根治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赵建军;李锐;张野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对行开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5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两组(n=25).腹直肌鞘阻滞组(R组)在超声引导下于两侧腹直肌后鞘各注射0.5%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C组)在两侧腹直肌后鞘各注射生理盐水20 mL.神经阻滞完成后进行全麻诱导,术中麻醉维持BIS值在40~60.术毕接静脉PCA镇痛泵.记录术后1、6、12、24和48 h患者静息、运动VAS评分和Ramasay镇静评分及自控镇痛累计按压次数和额外镇痛药使用人次,评价镇痛效果.记录术后镇痛48 h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的次数,评价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后1 h相比,C组术后6、12、24和48 h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以及自控镇痛累计按压次数显著增加(P<0.05),R组术后24和48 h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以及术后12、24和48 h自控镇痛累计按压次数显著增加(P<0.05).与C组相比,R组术后6和12 h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R组患者术后6、12、24和48 h自控镇痛累计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超声引导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可以缓解开腹胃癌根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早期静脉自控镇痛不足.

  • 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张梁;周红梅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PCIA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剖腹结肠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分为RSB联合PCIA组(R组)与TAPB联合PCIA组(T组)各40例.麻醉诱导后,R组行超声引导下RSB,T组行TAPB,术后均予舒芬太尼PCIA.比较2组七氟醚用量及舒芬太尼用量、PCIA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于T组(P<0.05),2组术中七氟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8 h内各个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组在术后2、6 h的舒芬太尼用量较T组少(P均<0.05),2组术后12、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2、6 h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的下床时间、住院日数、追加镇痛药物和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R组首次排气时间较T组早、镇痛不全比例较T组少(P均<0.05).结论 RSB联合PCIA与TAPB联合PCIA相比,前者更能为结肠癌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降低术后镇痛不全的发生率.

  • 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腹直肌鞘阻滞全子宫切除患者麻醉苏醒的影响

    作者:牟洪涛;焦秀芹;杨桦;宋源;冯海鹏;王巧便;何俊亮

    目的 探讨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腹直肌鞘阻滞全子宫切除患者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地佐辛肌注组和地佐辛静注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地佐辛0.2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肌注组小于静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2h及6h静注组评分大于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结束前30min肌注地佐辛,能有效缩短患者排气时间,提高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全麻联合超声下腹直肌鞘阻滞应用于全子宫切除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牟洪涛;焦秀芹;杨桦;宋源;冯海鹏;王巧便;何俊亮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联合组(全麻联合超声下腹直肌鞘阻滞)40例,另外一组为对照组(单纯静脉麻醉)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躁动程度.结果两组手术后VAS评分比较,术后联合组2h、12h、24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2h及12h、24hSAS评分均为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联合超声下腹直肌鞘阻滞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苏醒时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